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說康莊》/周俊傑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遼寧省錦州市義縣有座閭山,傳說乃舜帝欽定。屈原《遠遊》有句雲:“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於微閭。”即指此。閭山還有個傳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喜遠遊,聽說閭山甚奇,便欲前往,然龍體不適,方士便奉命押山。而閭山性格倔強,面對強權,巋然而立,方土抽鞭山尾,閭山一怒,山崩地裂,化為13座小山,山之血痕化為楓林。閭之精神,為後世所傳頌。

書法家康莊1946年生於義縣,這一傳說對他外柔內剛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他兩歲多時全家移居京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北京是一座由高雅文化、市俗文化採合而成的城市。雅,便雅到極處;俗,也俗到了極處。近五百年來,北京成為明清之都後,這裡文人薈卒,雅士成集,詩文書畫大家彌集於此,創造出文化上的輝煌。然而另一面,所謂康乾盛世的背後,對文人的高壓政策和殘酷的文字獄,又泯滅掉了許多文人的主體精神,他們只有戰戰兢兢地做著與政治無干的考據,搞些不太越規的藝術“創造”;或乾脆沉澘到民間,使本來雅化的東西世俗化。北京是雅文化的中心,也是俗文化的集散地。康莊的家境既非豪門,亦非貧民,故兩種文化的影響都有。其祖父家教甚嚴,課徒子孫,臨帖摹畫,遂成就了康氏門書法世家:康莊與其長兄康殷、次兄康雍、四兄康守及其兒康默如,被書壇稱為“五康”,他們以其高雅又不脫離廣大群眾欣賞習慣的雅俗共賞特徵而名滿書壇。其實,凡名家,大都如此。歷史上以“創造”新體為名、以怪取勝的書體大約有200種,但都沒有流傳下來,全被淘汰了。一個泱泱大國終歸不會接受這些過分出格的東西。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在京華的20年間,他打下了堅實的歐字基礎,然而“文革”的風暴又將其刮到了內蒙古那茫茫的大草原。1968年9月,他隨北京知青到呼和浩特的四子王旗倫圖公社插隊落戶。生活自然是清苦的。我看過康莊的自述,他們沒有房住,就自己動手脫土坯,砌窯洞;沒有桌子,就用土坯搭成臺子上面放了塊從北京所帶尺見方的纖維板;沒有凳子,就用土坯搭了個土墩子,上面鋪了塊羊皮。種田沒有水,靠天吃飯,一畝地只打一百多斤糧食,連吃飽飯都成問題。更苦的是沒有事幹,許多人便抽著旱菸袋,聚在一起,東拉西扯,以打發時光面對貧困和環境的惡劣,人們要麼沉淪,要麼與之抗爭。康莊沒有自暴自棄,更未安於現狀他讀書、寫字。三年間,他最大的開支就是買煤油,他提著毛筆,面對油燈聽著田野裡的風聲和鳥蟲聲,他常想,我為什麼要寫字,寫字幹什麼用?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但這一支筆、一本字帖確確實實安慰了他那苦寂的心靈。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都經過了那場“革命”,當時除8個樣板戲、一本小說、一本詩歌外麼也看不到、聽不到。於是,康莊掂起毛筆,面對字帖臨寫便成了寄託感情的重要手段。也許因為我那時在城市,生活條件好一些,根本想不到遠在內蒙古的一位書道朋友在如此艱難地生活著。但我相信,由於個人的努力,一旦能從這和環境中脫出,便會更加珍惜得之不易的機遇。

此後,康莊在中學代過課,當過木工,後又調人展覽館工作,但都沒離開過寫字。他為自己做了一張桌子,終於再不用土製的桌椅板凳,他可以從容地集中精力寫字了。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北京中小學時代的基礎練習,內蒙古十餘年進一步的刻苦深造,終於在1979年有了回報:上海《書法》雜誌舉辦的“全國書法競賽”中,他以其工穩的楷書獲得二等獎。這個獎不可小視,它不像現在的諸多獎項,含金量已大大減少,那次競賽獲各種名次的100位作者在中國書法剛剛起步的年代無疑成了狀元、進士,一夜之間名震書壇。

我在撰寫當代書法史時,對《書法》雜誌的創辦及其所舉辦的競賽給予了高度評價,它的意義更多是社會學的,在書法復興的初期,此次大賽的舉辦無疑對書法的普及、人オ的推出和整個書法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頗為關鍵的作用。我大略作過統計,這100人之中,很大一部分都相繼調進了專業團體,如文聯、書協、文化局、群藝館、畫院或學校等,從事專業書法創作、書法教育或組織活動,他們成了我國書法復興初期以群體形式出現的第一支核心隊伍,這是書法沉寂了數十年後一次再也壓抑不住的理性爆發的自然選擇和組合。康莊也由此調到省級文聯書協,以至由於其藝術的穩健和人格上的魅力又陸續成為省書協主席和文聯副主席。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康莊的書法藝術道路:東北山區的哺育,京華平民生活及對雅文化的追求,內蒙古35年的坎坷和最終的成功,塑造了他謙和與剛毅糅相聯的性格,形成了工穩而雄強的書風;加之作為家庭群體的審美趨向的相對一致,便構成了康莊豪放中不乏儒雅、高品味的藝術追求與平民化藝術觀的統一的人格和藝術觀念。他不可能像某些藝術院校的師生和當代部分年輕書法家對“現代”、“後現代”思想及藝術的趨之若鶩,也不願追逐時髦,他的魏楷和隸書一直堅守著傳統這塊深不可測,須用極大精力才能打進去的陣地。當然他也在變,他在歐的基礎上羼進魏碑的筆法,在平正的結體中於折處、鉤處弄險,這種不易為人察覺的“變”,正是他的過人之處,也是他獨有的一種藝術境界。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純傳統派”,康莊可視為其代表人物。他和其他藝術觀念相近的書家與極力強調傳統、時代與個人生命相結合的新古典派,以及“反古典”的現代書法諸流派共同組成了當代書壇的合唱團,每一種流派和風格都是這一合唱團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以康莊為代表的純傳統派們的追求和藝術實踐,在強烈地彰顯著書法本體的諸種特徵,也在勻衡和制約著書法在當代不致過分無節制地突破藝術“度”的發展,並時時在在提醒著那些企圖丟棄傳統而以“任筆為體”的所謂“探索者”們。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周俊傑:康莊的藝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