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的茶油產業最終有成為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綠色產業嗎?

Mr_Dou_Z


油茶樹種植一般要3年掛果,5-7年後進入豐產,管理良好的豐產期每顆油茶樹可以結油茶果6-10公斤,曬成幹油茶籽約2-3公斤。平均每畝油茶地可以種植90株油茶樹,因而每畝年產幹油茶籽200公斤左右。按照平均出油率23%來算,油茶樹一畝可產茶油約40-50公斤。

前期管理需要定時除草、剪枝、施肥等,管理需每年除草3次(春夏秋各一次),施肥1-2次(以春為主,秋為輔),不定時剪枝。

贛州那邊情況不太清楚,我老家宜春那邊主要是山地,父輩那時候搞大集體的時候倒是有成片成片的油茶林,後來分田到戶後交由各家打理,樹齡都已經二三十年了,每年光剷草,秋天收油茶果,再加上剝撿茶籽,前後得花一個多月的時間去打理.前幾年開始老家的油茶林基本都荒蕪了,沒人打理,加上樹木老化。如果需要發展,得全部砍掉老樹重新種,人力、物力、承包費算下來,回報率不高。要想靠這發家致富估計很難,除非政府有補貼,衝著這補貼搞得人還是有很多😁


尛尛9784


記得以前田埂上和山上都有很多的茶樹,通常我們叫木梓樹,每年到了茶籽成熟了就會去採摘,都是各家各戶的,每家多少不定,有的多,有的少,跟分到的田地和山嶺是有很大關係的,茶籽曬乾到可以榨油,時間是比較長的,人力也是比較累的,而茶油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用來食用的,在缺少糧油的時代很多人會食用自家的茶油,而現在物質條件好人,也沒有多少人會選擇茶油,更多的是選擇花生油或者其它的食用油。而現在的很多時候是用來作用處,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用來做藥用。在缺少隨著人們逐漸的去外面工作或打工,人力不足和生活習慣的改變,山上的草木生長的很茂盛,也影響了茶樹的生長,沒有了多少收成,人們逐漸的不採摘茶籽了,不管理的話,多年以後茶樹也不會結多少籽的。

贛州地區也有些地方會植茶樹,發展茶油產業,首先要集中土地種植,像茶油產業的話只能是集中來種植和管理採摘和銷售成品,多開發茶油的使用範圍,不僅是食用,而像原來的每家每戶種植的話現在顯然是不很的,在現在經濟時代,人們可選擇的工作越來越多,人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積極性,其次如果沒有足夠的種植面積,分散的小面積種植並不能給人們帶來多少經濟效益,所以說現階段發展茶油產業並不適合每家每戶去種植,最好的方法還是公司動作,統一管理,而這樣一來,對於人們來說其實跟進廠下班打工又沒什麼區別了。又是企業化運作的產業了,而茶油生產企業能解決多少人的就業呢,現在又有多少成規模的茶油生產企業呢,未來又有多少呢,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


贛生木業


一年只有一季,即使大面積種植,但產油量低,要管理,採摘,還要把核曬爆,還要把果仁挑出來,費時費力,一年收入也沒多少。還是發展贛南特色,贛南臍橙,大面積種植,果園內還可以養豬,雞鴨。臍橙不用擔心銷量,有企業來收購,次果還可通過電商平臺賣給全國各地


秋楓21


茶油產業現還未成規模,要成為一個綠色產業,還需做好以下幾個工作,政府制定優惠政策,發展規劃,技術部門要引進優良品種,農民要有規模意識,不要小打小鬧。深加工是必不可少的,粗級產品利潤率太低,且容易市場飽和。贛州發展茶油產業優勢明顯,氣候土壤適宜,有種植習慣經驗,前景可期!


新生活雜文


十年前就種了幾千棵茶油。到現在油價賣不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