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中看出該公司合理的股票價值?

一路向北


只看上市公司報表的這三張表,可能無法直接給出股票價值的判斷,但通過看這三張表格,可以大致對公司經營狀況有個瞭解,也能用來排雷。

資產負債表

看貨幣資金在流動資產內的佔比,主要是貨幣資金佔流動資產的比例,通常比例越高越好,但有些行業可能本來應收款就比較高,需要額外關注一下壞賬準備。如果應收款的十分之一遠比利潤高,並且公司近幾年有做大業績的主觀意願,近幾年業績較差或者剛剛盈利,可能有少計提壞賬準備的問題。

零售企業要另外關注存貨,大致瞭解平均單價。如果存貨遠遠高於利潤甚至是收入,該公司極容易通過存貨成本來調節利潤。

利潤表

根據收入和成本,可以得出毛利率情況,看公司主營業務是否真的在盈利。看期間費用,管理費用一般不超過收入的十分之一,如果遠遠超出,該公司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不過也可能存在期權費用攤銷的問題;銷售費用可以用來看公司經營策略;財務費用要結合負債和貨幣資金來看,如果公司財務費用高、債務高同時貨幣資金也多,說明公司的貨幣資金存在抵押的狀況。如果關聯公司眾多,需要額外關注投資收益。最後看淨利潤和應收款、壞賬準備、在建工程、存貨的數量級,如果淨利潤比較少,需要留意下。

現金流量表

主要關注經營性現金流與主營業務收入的匹配度,如果現金流入少,說明可能存在壞賬風險

(王二狗)




孫建波


記住下面五項指標,幫你識別90%的爛企業,避開90%的雷。

指標一:現金流量,相當於企業的氣血,越多越好。

中國好多企業不是因為虧損而倒閉,很多都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步子邁的太快,結果突發狀況導致資金流斷裂而迅速消亡。

如果能儘量避免這個呢,就是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流,當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現金流不好的企業都熬不過冬天。

1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75份)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最好佔總資產的25%,最少也應該大於總資產的10%,因為太高的話說明資金利用效率不高,太低了應付風險的能力太弱。

2看平均收款天數 (25份)

平均收款天數小於15天,這就是一門好生意。

回款越快說明與上游企業越有話語權。很多科技公司這方面都不太好看,這也是巴菲特不太買科技公司的一個原因。

考量一下你看好的這個企業是否及格。

指標二:看經營能力指標,看看公司做生意真本事!

1應收賬款週轉率越高越好,因為它代表了這個資產幫企業一年做了幾趟生意。

2應收賬款的增長不要超過利潤的增長,應收賬款漲幅過大,企業有可能造假。

對應的平均收現日數會越拖越長。

所以平均收現天數每年不要變化過大,波動不要超過5%為宜,甚至越短越好。

3存貨週轉率越高越好。

4總資產週轉率越高越好,如果總資產週轉率<1代表它是一個燒錢的公司。

必須好好看看公司手上的現金流,即指標1

指標三:獲利能力看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1毛利率越高,越有競爭優勢,代表這是一門好生意。

2淨利率越高越好,如果毛利率很高但是淨利率很低,說明公司開銷過大,結果可能公司雖然毛利率很高反而不賺錢。

3淨資產收益率(即股報酬率)越高越好,

淨資產收益率>20%算是非常好的公司

淨資產收益率<7%,可能就不值得投資

因為一般投資者的資金成本一般介於2%--7%之間。

指標四:從財務結構破節公司的破產危機

資產負債率50%最適宜

如果負債率過高,股東只出了一點錢,是不是怪怪的,如果這是一個好公司,股東應該很愛投資才對。更何況債務過高都是危機的先兆!

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最好<=70%

很多公司破產前的最後一年,資產負債率都會>=80%

指標五:償債能力看公司的還錢本事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相當於:能還嗎/你欠我的

數值越大越好,>1還可以,>2很不錯,>3非常棒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資產

數值越大越好,>1還可以,>1.5很好

你可以用這些指標去看一些市面上漲了十幾年的牛股是否是這樣,也可以驗證一些非常爛倒閉的、ST的、股價不斷下跌的股票報表是否有問題。


鑫財經


這個問題有點專業了,實則對於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個挺難的問題。

這三張表基本能體現出最常用的五種估值法,但是,不同的估值法適用於不同的週期或者不同的行業,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

第一種:市淨率(PB)

第二種:市盈率(PE)

第三種:市盈率增長率(PEG)

第四種:市現率

第五種:現金流貼現(DCF)

……

第一種:市淨率

市淨率=股價/每股淨資產

這種估值法相對適用於傳統行業,比如煤炭、鋼鐵、建築等,因為這些行業大而穩定。一般來說,市淨率高,那麼投資價值就大,但不絕對。

……

第二種:市盈率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

市盈率又有靜態、動態、滾動之分,我個人是比較偏向靜態法。成長期的公司用市盈率來估值可能效果比較好。

……

第三種:市盈率增長率

市盈率增長率=股價/未來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

PEG=1,估值相對合理;<1,被低估;>1,被高估。但是有的公司PEG可能是10,而該行業平均為15,那也不能算高估。還有一些可能更高,再用PEG估值,恐怕就不合適了。

……

第四種:市現率

市現率=股價/自由現金流

這個數字越低,預示著你收回成本的時間可能越短,每股現金增加額就越多,經營風險自然就降低了。

……

第五種:現金流貼現

DCF是很多人都喜歡用的估值法,比較完美,這個要複雜一點,簡單說就是把幾年的貼現值加在一起,用以預測未來的現值。

舉個例,你有一套房子,值200萬,每年租出去能收回10萬,三年就是230萬,

而三年後這房子值220萬,但是有一點,每年的通貨膨脹可能導致三年的230萬最後實際值是210萬,那麼三年後你或許會選擇賣掉房子。

這就是DCF估值。

……

相比之下,手裡有錢的市現率還是很靠譜的,而DCF用的人也很多,就是麻煩了一點,至於用哪款,就看你自己了。

……

一點個人淺見,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歡迎評論區討論;

關注一號文經,將為你帶來更多原創優質內容;


易論螺絲釘


公司估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就說小米,上市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等機構給出的估值是800億到940億美元。但是在公開發售的時候,並沒有預期的火爆,加大了小米上市的估值壓力,最後小米IPO的定價是550億美元。即便這樣,上市首日就下跌7%,由此可見市場對雷軍的估值是不認可的。

雷軍作為公司負責人,對公司數據和運營情況肯定更熟悉,可即便這樣,他也不能很快得到一個合理的估值,而是要在市場反覆測試。

當然,這並不是說在進行公司估值的時候,財務報表不需要看,而是說公司的市值,是很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我們並不能得到一個合理的準確的股票價值,而是得到一個大約的價值區間。也就是賈寧老師所說的:近似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


怎樣得到近似的正確呢?基於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數字,有三種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

1、市盈率 公司價值 = 淨利潤*市盈率。

淨利潤是財務報表的數據,可以直接拿到 ,需要注意的是,要考慮公司未來盈利的增長和持續性。而市盈率可以參考同行業其它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如果當時市場處於相對高位或地位,則也可以參考國外成熟市場的市盈率。國內風投對公司估值,大概給的市盈率是5-8倍左右。

2、市淨率 公司價值 = 淨資產 * 市淨率

淨資產可以從財報中直接拿到,需要關注的是資產質量,資產是否會被高估(說白了,就是報表質量,有沒有水分)。而市淨率也是以參考同行業平均市淨率,和國外成熟市場市淨率,通常會優先考慮美股。國內風投對公司估值,大概給的市淨率是2-3倍左右。

3、現金流折現法。 公司價值 = 未來現金流現值的累計值。

前面兩種估值方法是相對估值法,有市場參考標的,要更簡單,現金流折現法是完全基於公司未來的現金流計算,從理論上說是更準確的估值方法,也是巴菲特最青睞的估值方法。

但是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預測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單純從財務報表很拿得到全面的信息,需要結合行業發展前景,經濟週期,企業增長速度綜合考量。能參考的是公司過去的增速和現金狀況,以前研究機構對行業未來的增速預測數據,有些時候,也會用國家的GPD增速作為未來增長預測的參照。


估算上市公司的合理股票價值,可以將上市公司現有的市盈率、市淨率在同行業數據、過去平均數、公司自身過去數據等多個維度進行對比,得到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

當然,公司估值還跟公司所處的行業和發展週期有關,比如成長型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要高於成熟企業,成熟企業更容易用現金流折現法進行估值,重資產的行業更喜歡用市淨率。

可以同時用多種估值方法算出公司價值,然後給每種方法一個權重,得到一個最後的平均數,作為參照,或者用不同估值方法得到的公司價值作為參照的區間。


在私募基金的一位財務朋友曾說:財務的估值,歸根結底是投資“術”的層面,理解行業,理解商業模式,看到未來,才是投資之“道”。

財務報表雖好,可也不能沉迷。


康愉子


對於價值投資者,看懂財務報表,是比較基本的選股方法,看報表並不難,財務報表主要有三張表:

(1)資產負債表:公司資產質量如何,各類資產佔比情況,例如優質資產,現金,金融資產,如持有的股票,債券,房產等。較差的資產:例如商譽,應收賬款,機器設備,廠房等,當然是優質資產佔比越高越好。

(2)利潤表:盈利能力,觀察多年利潤是否穩定,最好是穩定增長型。收入來源:分為主營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主營收入佔比高的最好,投資收益大多不可持續,其它收中多為一次性非經常性收入,基本不可持續。

(3)現金流量表:經營現金流為正,經營現金流越高越好,最好大於利潤收入。

投資現金流,最好為負,可以有少量流出,表示公司在投資擴張。

籌資性現金流,如果為負,表示公司在償還債務,或者給股東分紅等。為正表示, 公司在借錢或發行債券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好壞。但最好流入或流出資金, 小於經營性現金流。

以上只是對財報的簡單分析,公司價值需要詳細評估分析。


風雨財經數據


問題有點過於專業了,我就從投資常識的角度分析一下。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表分別表現的是企業在一個時點的資信狀況、賺錢能力和營運穩定性的特點。

資產負債表主要看資產的規模和負債率,企業只有規模大才能更好的抗風險,畢竟資產越多,抵押物就越多,可融資能力就越強,抗經濟衰退能力就越好,還要關注的就是負債不能太大,一般超過70%的負債率就要注意這個企業的利息成本對企業帶來的壓力,我們看一下報表,這是萬科的上市財務公告,如圖:

總資產規模穩定性維持的較好,說明企業運營是穩定健康的,但我們注意到流動負債達到85%水平,儘管房地產行業高負債屬於常態,但是遇到政策對地產行業的限制,就會導致企業流動性資產不足,導致償債能力下降,會對企業未來利潤有影響,導致股價下降。

我們再看一下利潤報表,如圖:

以上報表中,總資產收益率急劇下降,從2017年的3.72元/股下降到一季度報表0.14元/股,可見萬科的經營下降的非常厲害,經營在不斷惡化,加權淨資產收益率竟然從22.8元/股下降到0.66元/股,暴跌97%,也是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最大下降值,可見這家企業戰略經營上出現了巨大問題,利潤才會下降如此厲害。

我們再看一下現金流表,這是顯示企業流動性的重要指標,舉例說現金流對於企業而言就是類似人體的血液,如圖:

從報表中可以看出,每股現金流從2017年7.68元下降到-7.27元,說明企業流動性極為困難(與之前相比),反應了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困局,所以近期我們聽到碧桂園、融創出文件抓緊回收流動性刻不容緩的說法,說明近期地產市場的融資極為困難。

所以從以上的財務報表分析就可以看到股價的趨勢,即便此時市盈率不高,也不是買進的好時機。何況目前動態市盈率高達74。

(聲明:以上分析不做投資建議,僅做回答使用)


王紅英金融投資教育


第一,財務報表反映的是一家企業過去的經營成果和報告期末的資產負債情況,並不是反映企業未來的增長情況。即財務報表僅僅是靜態指標,如果你僅依靠財務報表向區判斷企業未來的情況,猶如刻舟求劍!

而一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更應該考慮未來的增長潛力。這需要結合宏觀環境、行業前景、企業管理水平、技術積累等等,而這些在財務報表上幾乎看不出來。

但也不能認為財務報表一無是處,因為企業過去所有的經營情況都可以從報表中看出一些端倪,一些明顯異常的數據往往可以幫助報表閱讀者發現企業的貓膩。

另外,財務報表也是驗證投資者過往對這家企業判斷是否正確的工具。


財富小花


不請自來,如有冒犯,敬請原諒!


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股票的基本面分析,通過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來判斷公司股價是高估還是低估,屬於價值投資的方法論。一般來說,作為投資分析師的話,先不考慮宏觀經濟、行業發展、競品分析,就公司層面的分析而言,完整的投資分析套路會按下面流程進行:

1、財報數據質量的考量。一般都會看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是否出具的是標準審計報告,如果連審計報告也信不過的話,則會按以下套路來:

(1)財務報表編制邏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整體,特別是按照間接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會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緊密結合在一起,如果比如間接法下的現金流量表的淨利潤跟利潤表的淨利潤向一致,而資產負債表經營性應收應付期初與期末餘額的變動跟現金流量表裡面的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變動是一致的,以及現金流表的期末現金餘額,與資產負債表的現金餘額也是一致的,不過這種邏輯上的錯誤一般很少犯,畢竟還有外部審計專門去檢查。

(2)財務比率分析。根據歷年其財報數據,分析其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經營效率以及產生現金的能力,對於異常變化的比率,看上市公司年報附註有否對其作出解釋,如果沒有作出解釋,就可能是公司在操縱報表,特別是關注公司的分部數據,即按照業務模塊劃分提供的財務數據,它可以告訴你公司的主營業務以及相關的收入、成本和毛利潤,通過分部數據比率和趨勢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資本投入方向和未來的發展重點,以及是否存在數據造假。


2、數據收集整理。一般按照上述的流程,將財報數據存在的雜音調整出去,根據其年報管理層討論與分析對自家公司未來的預測,以及結合宏觀經濟、行業發展趨勢和該公司的歷史趨勢,對一下關鍵指標做出預測,如收入增長率、費用比率或者淨利潤率等


3、估值模型搭建。很多回答者已經回答了包括相對估值法和現金流折現法估值法的相關問題,相對價值法主要包括市盈率、市淨率、市銷率等,現金流折現法又包括實體現金流折現法和股利現金折現法和股權折現法。


(1)相對價值法

  • 市盈率估值法,P/E=股價/每股收益=(1+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股東要求的必要報酬率-增長率),因此,市盈率估值法非常關注公司的成長性,這也是為什麼高成長性的公司市盈率比較高的原因,但它有侷限性,如果每股盈利為負,則沒辦法進行估值了。根據上面公式計算出來的P/E,然後根據當年的實際每股收益,就可以得出相對股價,跟市場的股價做比較,如果比市場股價低,則說明公司被高估了,需要賣出,否則則低估了,需要買進。


  • 市淨率估值法,P/B=股價/每股淨資產=淨資產收益率*(1+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股東要求的必要報酬率-增長率),因此,市淨率更關注淨資產的盈利能力,即淨資產收益率,對淨資產收益率高的企業,其估值也相對較高。但它也有適用條件,一般是淨資產較多,比如大型製造業這類企業。

  • 市銷率估值法,P/S=股價/每股收入=淨利潤率*(1+增長率)*(1-股利支付率)/(股東要求的必要報酬率-增長率),因此,市銷率更關注收入的盈利能力,即淨利潤率,對淨利潤率高的企業,其估值也相對較高。但它也有適用條件,一般是成本不重要的服務類型的企業用的較多。


(2)現金流折現法

  • 實體現金流折現法。實務操作的一般選擇實體現金流量法,根據對該公司未來收入增長率的情況,經營性資產的比例、成本費用的比例,計算其未來若干年的實體現金流量,一般簡單操作方法會選擇EBITDA,然後用加權資本成本作為折現率來折現,計算折現後的總現金流,即為實體價值,然後減去負債價值後,再除以發行股份,該值如果超過股價,則說明股價低估,可以買進;該值如果低於股價,則說明股價高估,需要賣出。


  • 股利折現法與上面相似,只是折現率要改成股東報酬率,現金流主要是股利分配的現金流,但很多企業都不發放股利,所以實務中其實較少用到股利折現法。


本人才疏學淺,如有疏漏,敬請原諒!

謝謝!


和光同塵一小學童


財務報表是滯後性的,所謂的滯後性是對於過去或者歷史的業績進行衡量,所以對於不同的企業來說,判斷合理估值的價值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對於穩定行業、穩定企業而言,其財務報表對於其合理的股票價值相對要比成長性的企業價值要大的多。

這些長期穩定發展的企業包括哪些呢?從A股市場來說,像格力、平安、招商等等這種就屬於比較穩定的企業,一般而言,這種企業的PB倍數相對而言較低,故投資回報中的投資倍數相對較低。

而對於一些成長性的企業,特別是一些科技股票,財務報表可能並不能反映他的真實預期(股票看的是預期),比如你去看一個A股市場的龍頭:海康威視,我想從10年開始到現在我們仍然在想通過他的財務報表是否能看出他的天花板所在,幾乎每一年都有人討論海康的天花板問題,但是每一次似乎都沒有到達天花板,導致你現在看起來他的估值似乎不高,但讓我以現在的價格買進,我實在是不敢。

所以,財務報表對於投資來說有價值,但是價值並不是全面的,單純的財務分析可能並不能完整的看清一家公司的價值。

自然,財務報表本身是根據會計準則來編制的,我們必須清楚的一點是會計準則不是一種自然科學,那麼自然有其疏漏的地方。

大多數情況下,上市公司會以虛增利潤作為他們的主要目標,比如通過科目的調整,提前確認收入,賒賬,關聯交易等等來虛增利潤,所以你看到的財務報表就會出現一定的失真。

另外,很多情況下,財務報表也不能反映一家公司的真實水平,如果你看過美股的亞馬遜或者是Salesforce的財報,憑藉其利潤的表現,似乎不要太差,但是現金流卻極好,這其中有其業務的原因,當然也有會計準則收入確認等因素的影響,收入確認晚於現金流入的企業,似乎並沒有你看到的那麼差。

所以,財務報表又有一定的侷限性。

單純從財務報表判斷股票的價值是不可取的,你還要對行業、業務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綜合考慮下確定企業的價值。

如果你想看成品的分析是怎麼樣的?不妨關注我,從我的文章中去尋找答案。


芝土投資筆記


不請自來。題主的問題是:如何從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中看出該公司合理的股票價值?

筆者認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的確是能反映公司的合理價值。

但是需要區分試試的數據,因為很多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都是粉飾過的。


這個就是需要自己具備一定的財務知識,知道如何分辨真偽。

如果是什麼也不懂,光看哪些假數據,那麼你做出的分析怎麼可能正確呢?

給題主舉幾個例子:

1.很多公司藉助一次性的賣資產而來的錢,擴大收入。

2.還有通過收購一個公司,多付出一些錢,然後被收購對象再把錢返回來購買產品,虛增收入。

3.還有些公司會將虧損打包進一個公司和業務部門,高價出售,然後掩蓋虧損。然後上市公司會通過,借款,擔保,項目合作,併購或者諮詢費用再把這些錢補償給接盤公司。

4.最可惡的還有互換貿易,就是跟一個公司約定好,我高價採購你的產品,你也高價採購我的產品。這樣雙方的營業收入就都提升了。

很多虧損的上市公司,都通過以上的手法,經過簡單操作,各自的財報都是非常漂亮的。大家看他的財報,如果不用心,就會上當。這些東西經濟專家一眼就看出來,而往往很多中小散戶,由於沒有這個的能力,根本沒辦法便辨別,看著財報漂亮就買進了,結果往往就成了別人的韭菜,被套。


筆者最近在寫一個系列(手把手教你看財報)。專門針對不太懂金融知識的人群。目前剛剛開始連載,目前寫到了資產負債表,剛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涉及科目講了一遍,有需要的可以點個關注,筆者每天都在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