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坚持“四个优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坚持“四个优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坚持“四个优先” 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于国安

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非常关心、厚爱如山,去年两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山东扛起农业大省责任,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八大战略布局,作为新时代山东“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本原则,去年重点抓顶层设计,形成了1个实施意见、1个战略规划、5个工作方案和系列专项方案“1+1+5+N”政策体系;今年又紧扣“优先发展”主题出台1号文件。全省上下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奋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坚持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全力打造“一懂两爱”三农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实现打造齐鲁样板目标,必须加强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三农”工作队伍。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了省委农业农村委员会,省委书记任主任,省长、省委副书记、分管副省长任副主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省领导帮包联系机制,20名省级领导同志分别联系一个重点县,及时进行指导,解决重大问题。成立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5个专班,每个专班由2名省领导任组长,专项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明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各级党委、政府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了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引导,省委、省政府出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10条意见”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制定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每年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低于9万元,注重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每两年选树一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基层干部,切实让他们工作有责任、待遇有保障、出路有奔头、干好有激励。建强战斗堡垒,创新实施“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从省直部门选派优秀干部,组成50支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到49个县(市、区),每个服务队帮扶1个镇街、5个村。实施农村过硬支部建设“百千万计划”,3年时间省市县分别选树500个、3000个、10000个先进典型;启动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省里每年选派不少于1000名村党组织书记,真正倡树起优秀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风向标,凝聚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正能量。

坚持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全力搭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单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失血”,是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瓶颈。围绕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重点解决“人、钱、地”向农村倾斜流动问题。

“人”的方面,关键是畅通智力、技术下乡通道。山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对农业农村的人才、技术支撑,早在1995年,就在全国首创成立农业专家顾问团,去年更名为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下设小麦、玉米、棉花等14个分团,由“三农”领域的知名专家、业务骨干等组成,集中开展调研,推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对农民培训指导,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制定《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对有志于农技推广工作的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给予生活补助,省财政按每生每年1万元拨付高校;明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职称评审、待遇保障等方面强化扶持,确保农技人员安心扎根基层。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每年组织1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到一线进行指导培训。实施百万职业农民技能提升、百万乡土人才培育示范、百万乡土人才定向培养三大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万人以上,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结合“双招双引”,开展“雁归兴乡”行动,激励人才回归乡村、施展才华。我省涌现出很多典型,济南平阴县试点招录乡村振兴助理员,吸引100余名本土青年人才回归;菏泽制定《关于促进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设立专项扶持基金,鼓励返乡创业创新,淘宝村、淘宝镇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从业人员约80%是返乡创业人员。

“钱”的方面,重点是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本等各类资金向农村流动。坚持农村金融回归本源,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农村信贷投入的同时,着眼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组建了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公司,推动担保体系向市县下沉,今年将实现粮食生产大县和农业大县服务网络全覆盖。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我省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余额居全国前列,惠及3万余家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激荡着亿万农民,也召唤着大量城市工商业者投身广阔天地。我省研究制定支持工商资本下乡的扶持政策,稳定政策预期,优化投资环境,保护农民利益,让更多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地”的方面,主要是唤醒盘活农村沉睡的资源。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6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5.4%。扎实推进“征地”“入市”“宅改”三项试点,其中德州禹城探索形成了以“三权分置”推动“宅改”,以“宅改”腾退扩大集体土地入市规模,以集体土地入市补充征地范围的新路子。农村闲置宅基地是一笔巨大财富。省里出台“实施意见”,在17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并制定盘活农村闲散土地的办法,全省每年盘活20%以上,3-5年时间实现闲散土地全面盘活。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整合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到2020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0%。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用地,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明确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村住房建设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去年省里拿出7500亩土地,单列下达各市统筹使用,专项用于乡村振兴项目。今后,将坚持“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原则,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有偿调剂使用,将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

坚持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全力确保公共财政投入持续增长

乡村振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是对“公共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政策要求的升级版,是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必然要求。山东坚持“做大总量、整合存量”两手抓。做大总量,就是严格落实财政投入持续增长要求。多年来,山东各级始终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领域,2018年全省各级安排“三农”投入超过2300亿元,连年实现较快增长。整合存量,就是抓好涉农资金整合,按照“能整尽整”原则,实施了以“一个扩大、三项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一个扩大,就是扩大省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把省级31个业务部门、40项涉农资金统一集中管理,除国家明确规定的外,全部纳入统筹整合范围。三项改革,即设置体系改革,实行“自上而下”的整合,省级层面率先归并整合,设立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从源头上破解“上面不整合、下面整不动”的难题;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涉农资金管理体制,按照“统一整合、统一决策、统一分配、统一考核”的原则管理,打破了资金局部化、部门化的格局;分配方式改革,实行目标到县、任务到县、资金到县、权责到县“四到县”管理模式,除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工程以及应急救灾资金由省级统筹使用外,其余资金全部切块到县,项目资金的决策权、自主权同步下放到县,由市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统筹安排使用。2018年全省整合资金340亿元,今年将整合400亿元以上,确保“三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全力推进城乡加速融合一体发展

当前,城乡差距最突出表现就是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等。必须增强补短板意识,采取打硬仗措施,构建起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能让农民群众还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近年来,我省狠抓农村道路、厕所、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供暖“七改”工程,行政村通水泥路率达99.93%,完成改厕1010万户,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5%以上,自然村动力电实现“村村通”。今年,要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为主线,重点抓“三清一改”,集中清理农村垃圾、塘沟污物、农业生产废弃物,逐步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到2020年50%以上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95%以上的村庄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打赢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另一方面,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结合精准扶贫,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织全、织密、织牢公共服务保障网,比如,在健康扶贫上,实行“两免两减半”“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购买扶贫特惠保险,对贫困人口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政策等,让重点人群首先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同时,优先在资金供给上支持、项目安排上倾斜、体制机制上创新,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布局延伸,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和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统一”;每个乡镇都建起一所政府办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率99.3%,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96.5%,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等。今后,将大力实施农村公共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乡村教育提升、健康乡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服务进村等系列工程,确保到2020年在全省构建起覆盖城乡、普惠共享、公平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乐享更多幸福安康!

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坚持“四个优先”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