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人經常到農村去翻新舊棉被,願意翻新的人是什麼心理?

蜂果仁


去年我在江蘇無錫建築工地上當小工。工地大門外邊有許多賣飯的小商販。中午放工路旁擠滿了人群,是最熱鬧的時侯。也有賣工服鞋帽的,有新衣服,也有舊衣服。也有人買新衣服的,還有選買舊衣服的是買來當工服用的。當然是圖個便宜嘛。回到本題,一般在農村現在生活已經跟過去無法相比了。由其是臨近年關,家有老人的,一定會拆洗舊被子。把裡面的舊套棉洗後晾乾然後重新彈一次。拿來如新再用新被套套上,一床舊被變成了一床新被子嘛。何樂而不為。再說了現在條件這麼好了,手洗機洗都行呀。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是從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時代走到今天的。他們更懂得節儉。我們這裡農村過去每家都有手工織布機的。上小學時穿上母親為我製做的棉布單衣別提有多麼高興了。夏天能有一雙自己的涼鞋心裡頭美滋滋的。所以生活不易,節儉也是很有必要的啊!什麼時侯都不能忘了勤儉持家。


今世有緣960


這個話題我很有發言權,因為我婆婆就經常這樣幹,現在我家的被子基本上都是翻新的,除了我結婚的那幾條新棉被,她不僅自己把家裡的舊棉被拿去翻新,還熱情的介紹鄰居朋友去翻新被子。棉被蓋久了就沒有膨鬆感,冬天蓋身上不暖和,但翻新後基本上跟新的一樣,非常鬆軟貼身暖和。翻新棉被是舊物再利用,不浪費節約錢,當然這大部分是老年人的思想,年輕人遇到舊的壞的就想丟掉,然後換新的,美其名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並且現在的年輕人大都趕潮流,買蟬絲被,羽絨被,空調被,都很少蓋棉被了。




馨馨成成的媽媽


現在一些人經常到農村去翻新舊棉被,願意翻新的人是什麼心理?

說起這件事,到沒有什麼太多的心理,翻新棉被,這是農村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實翻新棉被也就是人們說的彈棉花,把壓的瓷實的棉花重新彈一次,讓它在變得蓬鬆起來,這樣在套上被套,又是一床嶄新的被子!

為什麼要翻新舊棉被呢?

或許不少人想問,既然想要一床新被子,為啥不直接買一個,非要翻新一下呢?在我個人看來,原因如下:

1、翻新就棉被,比買新被子划算

現在被子也挺貴的,普通的絲棉被子就要好幾百,更別說想要純棉花縫的被子。買一個新的棉花被的錢可以用來翻新好幾個被子,這麼算下來,您說哪個合算?

2、棉花被蓋的舒服

現在市面上賣的被子,便宜的大多都是絲棉做的,貴的就是什麼鵝絨、鴨絨之類的,這種被子蓋在身上輕飄飄的,沒有棉被的那種厚實感,尤其是絲棉被,到了冬天也不怎麼保暖,不如棉被來的實在。

3、不翻新的話,放那也是浪費

就棉被一般都是壓瓷實了,人們才去重新彈得,如果放那不彈的話,棉被太瓷實,也沒有辦法蓋。而花點錢翻新一下,又是一個新被子,蓋起來還是很暖和,既然如此,何必浪費呢!

這裡是農技廣播站,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業技術以及農村相關信息,可以點個關注、點個贊!


農技廣播站


我來答一下吧!

都是些偽農村人。舊棉翻新有農村人節儉的心理,也有以前被子都是又小又短,如果現在不把它們重新合起來翻新就蓋不成,但真正的農村人都是翻新來當褥子鋪的。因為一翻新的棉花就沒有了韌勁,用來蓋的話根本不能拉。

新棉花蓋蓋瓷實了,但還是套子(農村話,就是就舊棉花,不鬆軟了)。翻新過的一拉,就成一團糟花了,就成了垃圾了!

所以,農村人翻新過的大都用來當褥子了!


洛陽豆媽


題主說的翻新舊棉被,其實就是彈棉花了。把棉被中疏鬆性比較低的棉花重新彈一下,棉花又會變得蓬鬆,還和新棉被一樣。而且,性價比也是很高的,遠比買棉被來的實惠。

現在還在使用棉被的一般都是老人,年輕人都是購買那種成品的蠶絲被、羽絨被或者那種太空棉製成的劣質棉被。天氣不冷的時候用著還可以,天冷了保暖性就滿足不了需求了。畢竟這類被子太薄了,保暖性能有限。但是最大的優點就是輕飄飄的,沒有什麼分量,常年使用也不會出現類似棉被出現變薄的可能。所以,這類成品棉被比較受年輕人歡迎,因為都是冬天還得漏腳脖子的主,抗凍。

而對於老人來說,還是棉被比較適合。蓬鬆、保暖、舒服,只不過分量會重一些。但是農村老人都會在外面套個純棉的布套,皮膚接觸的感覺是很舒服的。只不過用的久了棉被就會變得蓬鬆度不足、變薄。但是可以挽救的,就是通過彈棉花這種古老的方式來恢復棉花的蓬鬆性能、疏鬆性,基本上處理完了就和新棉被沒什麼區別了。



而且,彈棉花的成本是比較低的,大概百八十元的價格吧。這樣和購買新棉被的成本相比,性價比太高了。而且,老人還喜歡彈完棉花之後帶著老花鏡和頂針一針一線的“航被”,把純棉製作的布料固定在棉花的外部,在套上純棉的被套,非常舒服。特別是老人怕冷,這種純棉花的棉被非常適合老人休息的時候使用的。


所以,現在還會有人拿著棉被去農村彈棉花翻新棉被。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農村人家裡都有很多床被子,特別是年紀大的一些,他們年輕結婚的時候就做很多床被子,到現在年頭多了被子舊了,可是裡面的棉花還很好,大家就會把棉花翻新一下,在做成被子。

這樣一來舊的棉花又會很蓬鬆和新的差不多了,做成被子等兒女們回來或者家裡來了客人就可以蓋了。這樣就可以舊物利用,這就是農村人節儉的本色。

這是我粗糙見解,歡迎大家留言關注我留言點評。


山區小梅


這一現象充分體現了農村人的勤儉節約,農村有句俗話,新三年舊三年逢逢補補又三年,勤儉節約是國人的優良傳統,在農村的集鎮上經常有翻新的師傅們,他們的出現特別順應潮流,有人需要就有人去做。現在農村種棉花的特別少,棉花不好打理,又特別容易生蟲,有的種的棉花是為兒女們攢的,把自己的舊棉被翻新一下,將就將就,還可以用幾年。農村人把那些蓋的時間長的棉花扯下來送到師傅那,用不多久一床暖和蓬鬆的被套就弄好了。首先棉花是蓬鬆類的時間長了,它就會壓縮在一起又沉又硬。扔掉吧!我們又不捨得!翻新師傅的出現給農民解決了燃眉之急,拿去翻新的,就是圖個乾淨,暖和蓬鬆。沒有什麼別的心思,自己蓋著舒服就行了。


幸福5475019


像我家就翻新過好幾床棉絮



純爺們牛


自己家的棉被翻新一下會蓬鬆很多,蓋著也會舒服些,尤其是中老年人翻新被子的比較多,以前的棉被都又窄又短的,現在條件好了大多數的農村家庭都換成席夢思床,所以以前的被子用上都太小了,新棉花要十多塊一斤,一床被子要一兩百塊,舊的被子翻新一下才一二十塊,省了好多錢,翻新的被子鋪床上跟新的也差不多,所以很多中老年翻新被子。年輕人都是結婚的時候買的新床,被子也都是比著床的大小做的。


農村自榨油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心理,就是農村人仍然保留著中國勞動人民的本色——艱苦樸素。被子可以蓋很多年,但時間長了之後保暖效果就不好了,重新把棉花彈一下,換個被裡被表就跟新被子一樣了。而且被子一般每年都會拆洗,也算是一種翻新吧。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是農村人還是捨不得浪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