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韋斯·鮑爾執導的電影《移動迷宮》?

付宇慧


時間回到2014年,《暮光之城》創造的風口仍有餘溫,大獲成功的《飢餓遊戲》推出了自己的終章《嘲笑鳥(上)》,《分歧者》第一部上映不久。主攻青少年觀眾群體的奇幻驚悚題材還未像現在這樣成了“高成本爛片”的代名詞,主打解密、逃脫的影片《移動迷宮》異軍突起,迅速引發新一輪觀影熱潮。

與打怪升級談戀愛的前輩們相比,《移動迷宮》的故事雖然仍屬青春類型和科幻元素的結合,但一座難以想象的巨大迷宮帶來的強大壓迫感,使得整部影片脫離了同類影片的陳詞濫調,以步步為營、層層設局的表現方式,不斷刺激觀眾的心絃。

《移動迷宮》的成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功勞得益於聰明而靈巧的世界觀設置。影片簡單直接的給出了一個架空的背景,不用費心費力的交代主人公們是“怎麼來的”,只消把經歷全部放在“怎麼出去”即可。

影片開頭,影星迪倫·奧布萊恩飾演的托馬斯等50名青少年被困於一片巨大的“林間空地”,這裡森林密佈、荒無人煙,四周都被高大的圍牆阻隔。更糟糕的是,所有人都失去了往日的記憶。

大家一頭霧水的尋求生存的機會,高大的圍牆似乎每天都在變化著,組成新的迷宮,每天,高牆的大門就會打開,夜晚則會關閉,無衣無食的倖存者們相信,只要通過高牆裡的迷宮,找到出口,就能生存下來。

不時有夥伴在探尋迷宮時,被隱藏其間的致命怪物殺死,或者被困於巨大迷宮中活活餓死,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每個人的生命都構成嚴重威脅。

一天,一部電梯將自稱特蕾莎(卡雅·斯考達里奧飾)的女孩帶入“林間空地”,女孩告訴所有人,只有男主托馬斯才能帶領大家走出迷宮。

所有人都將信將疑,仍每天嘗試著走出迷宮。一天,托馬斯的好友米諾進入迷宮後沒有音訊,為了救回米諾,托馬斯帶領了剩餘的幾名倖存者,冒險進入迷宮,發現自己毫無退路的倖存者們,藉助迷宮通道與詭異建築與怪獸周旋,最終誘殺了怪獸,找到了逃出去的辦法。

至此,《移動迷宮》第一部結束。

在這部反烏托邦青少年小說改編的電影中,所謂神秘莫測的巨大迷宮,並非是單純的密室逃生類考驗,更多的還是順應青少年觀眾叛逆、衝動、渴望自由的心理需求。

《移動迷宮》中,給出了一系列宏大而神秘的設計元素,

從極富原始氣息的“林間空地”,到廢土氣息意味濃郁的高牆迷宮,配合上冷峻灰暗的格調和毫無喘息機會的情節,給觀眾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此外,片中險象環生的動作場面,配合著幽深的迷宮和致命的怪物,營造出一種強烈心理暗示,在火急火燎的追逐與短兵相接的爭鬥中,托馬斯和倖存者們,利用詭異的地形和自己的身體,與怪物鬥智鬥勇,讓觀眾始終沉浸於緊張刺激的觀影狀態,甚至大氣都不敢喘。

作為一部面向青少年的影片,本片不乏男女主角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情愫,雖然打情罵俏的戲份不多,但在關鍵時刻的英雄救美,確實很針對觀眾的心理需求。

總之,相對那些傾向於場面宏大、強行說教的同類型影片,《移動迷宮》是一部清新脫俗的作品,通過營造生死攸關的緊迫氛圍,成功的將心驚肉跳的緊張感,直接的傳導到觀眾面前。


迷影生活


當在Zaker的Mtime頻道看到對《移動迷宮》的宣傳時,就已深深長草。可是百度了一下,導演Wes Ball是特效視覺起家,這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影片也沒有大咖助陣,整部影片投資3400萬刀,相比那些投資動則上億刀的《阿凡達》、《普羅米修斯》、《X-MEN》……其實真真是小巫,很低廉。

其實通過內地簡單粗暴的譯名,都能猜出電影劇情的一二。但是迷宮好像天生有一種難以言明的神秘感,五千年來一直用真相作為誘餌招引著人們向未知發起挑戰。正是由於這蜿蜒曲折的建築物天生賦有的神秘,給予了編劇或導演更多的創作空間,也使得我對這個發生在迷宮大環境下的科幻片多了一絲期待,因為在這個神秘的空間裡可以創作出很多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的的超現實事物或者現象,而這些超現實事物、現象的創作很考驗導演或者編劇的創作能力,同時這也是《移動迷宮》理應區別於其他科幻片的亮點所在。


《移動迷宮》講述50位男孩被困在一個名為“林間空地”的地方,這個地方更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大家有不同的分工,各司其職,有的需要砍伐樹木搭建屋子,有的需要種植農作物以供大家生存。想要逃出林間空地則需要穿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巨型移動迷宮,居住在林間空地裡的孩子們中體能好、跑得快的將被選出來作為迷宮行者,每天當迷宮的門打開,行者們負責進入迷宮尋找出路,迷宮是會移動的,為了保住性命,行者們在迷宮中需要不斷奔跑,並要在天黑迷宮大門關閉之前回來,否則會被黑夜怪獸——鬼火獸殺死,倖存的行者在第二天則需要再度進入迷宮尋找出路。神秘的迷宮,噬人的怪物鬼火獸,都讓這部科幻大片透露著讓人心跳加速的驚悚氣質。

作為理想社會的反面教材,移動迷宮所渲染的末日情結相當濃重——整個世界在變太熱的太陽炙烤之下,幾乎變成了焦土,城市也變成了廢墟,人類也患上了閃焰症——一種酷似喪屍病毒,但是患者比喪屍更靈活的傳染病。當然,有人得病就有人免疫。為了拯救蒼生,WICKED拿這些免疫的男女做違反倫理的實驗,試圖找出解藥。

從片中可以領悟的觀點,他們深陷迷宮,為了逃出去,首先有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形成了一個小社會)讓他們的逃生有了基礎。由於困在迷宮久了,迷宮反而成了他們的依靠,這在《肖申克的救贖》中很有體會,“剛開始你會反抗他(指監獄),慢慢的你會習慣他,最後你不能沒有他”。迷宮也一樣,小社會的形成是為了保護人們,保護他們不受迷宮,反叛者等的傷害,而保護人們的最終目的是逃出去,主人公之一加利,就習慣了這種社會制度,不論如何,只要有人想打破,他就出來維護,卻忘了初心。

如果把迷宮中的人群當成一個人來說,那麼逃離內心的困守遠遠要比逃離迷宮本身要重要要困難,當然影片也是這麼描述(迷宮中心的社會比迷宮本身要更多描述)。從這一點來說,影片還是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