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安徽又多一塊金字招牌 嶽西獲“中國蠶桑之鄉”稱號

4月18日,在嶽西縣舉行的第十二屆大別山(安徽·嶽西)映山紅旅遊文化月開幕式上,嶽西被中國蠶學會正式授予“

中國蠶桑之鄉”的稱號,這也是我省首個獲此稱號的蠶桑大縣

厲害!安徽又多一塊金字招牌 嶽西獲“中國蠶桑之鄉”稱號

嶽西是全國第二個、中部第一個被授予‘中國蠶桑之鄉’的縣。”專程前來授牌的中國蠶學會秘書長、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副所長沈興家研究員表示,嶽西發展蠶桑產業的基礎條件好,產業鏈完整,技術力量較強,產業規模居我國中部地區前列,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貢獻突出,獲得“中國蠶桑之鄉”稱號實至名歸。

厲害!安徽又多一塊金字招牌 嶽西獲“中國蠶桑之鄉”稱號

蠶桑是嶽西傳統支柱產業,也是嶽西十大扶貧產業之一。目前,全縣桑園面積達7.5萬畝,2018年產鮮繭3553噸,產值1.51億元。自2009年始,生產規模連續10年位居安徽省第一,帶動全縣1.67萬養蠶農戶走上栽桑養蠶致富之路。

科技在推動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省農科院專門設立嶽西特色農業研究所,無縫對接嶽西蠶桑產業扶貧科技支撐工作。”嶽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學放告訴記者,近年來,省蠶桑中藥材首席專家範濤研究員帶領專業團隊,在重點蠶區鄉鎮試養了“皖豐×夏暉”、“絲雨二號”等蠶新品種,同時加速“皖桑系列”、強桑一號、“華康二號”、“華康三號”等產量高、質量優、抗性強的桑、蠶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和推廣應用。

厲害!安徽又多一塊金字招牌 嶽西獲“中國蠶桑之鄉”稱號

立足本地豐富的蠶桑資源,開發出桑皮紙、桑枝工藝品、桑枝食用菌、蠶沙枕、桑葉茶等系列產品。“在科技的推動下,嶽西蠶桑業已實現從傳統的‘一粒繭、一根絲’單一產業發展模式向‘一片桑園、一系列資源’多元化發展模式的跨越。”王學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