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清明節: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告別

清明是一個節氣。農曆四月初五清明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這是一個紀念故去人的日子。

日曆一頁頁撕去,日子從指縫間不經意滑落。又到了清明節,每當這個時節整個的人彷彿又一次,站在生與死之間的邊緣,心中有著淡淡的無奈和惆悵,亦有著對生命的另一番思索,哪些親密、深愛、魂牽夢繫的親人和朋友已經遠離我們而去,這一天很多的中國人會不約而同的追憶和懷念魂牽夢繞的親人和朋友......人生自古傷別離!

又到了清明節: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告別

記得唐詩中寫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對所有的人來說,清明節都註定是會有一些傷感、悲傷的日子。昔日朝夕相處的親愛之人離己遠去,那份痛苦與無奈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告別,在清明這一天,總會想起他們。雖然有很多的親人不曾見過,雖然不曾享受過他們的疼愛,但是我想父母親的愛是他們的延續,我也會把這份愛代代的延續下去。不會忘記這片土地,為他們填一把新土燒一把清香,春天來了,天堂裡的他們看沒看到花兒的開放,綠的成長,還有我們的到來,風吹動樹梢發出沙沙的響聲,枝頭上喜鵲唧唧喳喳的叫著,沒有悲傷的感覺,卻是深深的懷念。希望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安息。

又到了清明節: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告別

“人間最大悲與苦,無非生離與死別。”生離雖則不堪,但總還存有一線相見的生機;而死別呢?只有永久的分手。“我不是為自己所活,我是為自己心愛的家人、朋友所活,因為一旦失去他們,我的生命就像被抽去了核,只剩下一個殼。”對於人類來說,死亡的恐懼並不在於死亡本身,而在於一件珍貴物品的破裂且無法修復。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體會到父母親及老一輩人的感受,墓地裡的親人,我們有著相同的血脈,身上流著你們的血,永遠記得我們是最親的親人,清明只能用那一把黃土,一把檀香,一把紙錢來表達我們的愛。

又到了清明節: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告別

清明節也是春回大地的季節,故人的歸宿總在那滿山遍野的花兒、綠樹、水的山間,在最安靜的地方,在沒有人來人往的田野,在沒有喧鬧的山間。

這個世界上更應該珍惜的東西是今天所擁有的,千萬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看到它的價值,時光不能倒流,生命只有一次,讓我們把愛變成摸得到、看得到的實實在在的擁有吧,不要等到讓我們用黃土清香紙錢來表達愛的時候,那樣的愛真的是太遲了......

又到了清明節: 人生就是一場場的告別

揮之不去的清明節,是縈繞所有人心中的結……清明這個時節,不僅僅是團聚在一起,已酒當歌,緬懷故人,更是跨越了繁囂後的沉寂,在檀香中裊繞升起的情與思,從縹緲到真切,因此,清明,除了緬懷親人這個主題之外,我們心中應該賦予清明節的另一個含義就是對今生的渴求、感恩、分享、關愛、溫暖和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