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文 / 圖 ︳Crea

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內經》曰: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季養生,最重要的還是養陽氣。

所謂順應天地,就是什麼季節做什麼事兒,因地因時地去順應,有所作為。

如何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春天應該怎麼做,《黃帝內經》裡面說的很清楚: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就是說,春三月是陽氣生髮的時候。生髮之氣從地上湧動,積了一冬天的營養開始從底下往上走,冒芽芽,發陳了。萬物復甦,一切都開始有了生氣。天黑了就睡,最晚別超過11點,早上早點起來,比如三點以後就可以了。披散頭髮,穿著寬鬆的衣服讓身體放鬆,在院子裡散步,心裡盤算著這一年要做點什麼。春三月不殺生,多播種;不奪取,多給予;不懲罰,多獎賞。這些都是應春氣的做法,養“生”之道。反著做,就會傷肝,肝屬木,木生火,肝傷了,夏天能燒的柴火就少了,給夏天“養長”的東西就少了。

春天如何養陽

01 春遊

春天,相比於冬天的收藏,要舒展舒展筋骨了。春遊就是一項特別好的活動。接接地氣,讓身體與天地相通。身心放鬆,呼吸新鮮的空氣。尤其清明前後,花兒紅了,柳綠了,看著就讓人舒心。心隨花開,心氣生髮,身體的狀態也會得到改善。

如何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02 曬太陽

曬太陽,我們可以說是天治。尤其是曬後背,後背是督脈主要循行之地。地球上的熱和能量,歸根到底來源於太陽。曬太陽是最直接補充陽氣的方法。

時間上,每天上午10點到12點是曬太陽的好時機,陽光強度合適,也是陽氣上升的時間。曬的時間在15分鐘到一個小時為宜。

03 泡腳

腳下有很多的穴位,足三陰三陽六條經脈的井穴、起點都在腳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湧泉穴,有“生命之根”叫法,所以用一些溫裡的和活血化瘀的藥材泡腳,可以起到去寒就溫,疏通經絡的作用,自下而上生髮陽氣的作用。

材料上可以用花椒、艾葉、丁香、桂枝、紅花。

如何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花椒,溫中止痛,殺蟲止癢。治療脘腹冷痛、中焦陰寒嘔吐、洩瀉。還有蟲積腹痛,特別是蛔蟲、蟯蟲有殺蟲的作用。

艾葉可以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丁香,溫中降逆、溫腎助養;桂枝,對於外感風寒,有風寒溼痺、經寒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癥瘕有溫經通絡、助陽化氣的作用;紅花,可以活血痛經、祛瘀止痛。

所以,選擇一些溫性的藥物,對於常見的因寒的月經不調、痛經,膝關節、後背等容易怕涼、經絡不通等又可以起到緩解和治療的作用。

同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泡腳時,水溫不可過高,40度左右為宜。水量最好能沒過內腳踝上橫四指寬的三陰交穴。泡腳時長在20~25分鐘為宜。

孕婦、小朋友不適合。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慎用。

04 艾灸和拔罐

艾葉本身可以溫經止血、散寒止痛。所以艾灸一些穴位,可以起到生陽助氣的作用。

常用且比較重要的穴位有:神闕(肚臍眼)、足三里、湧泉、三陰交。

拔罐可以根據個人體質在後背進行拔罐。

如何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05 焚香

焚香,人通過服“氣”,起到溫陽、活血散結的作用。比如松香、沉香、檀香、降香、龍涎香等。

一年之計在於春,雖時已為晚春,但仍處於一年開始的季節,跟隨自然的節拍,重在相應。

節奏在線,天時地利人和,所行所動,都踩在點兒上,就是我們常說的走運。

命怎樣我們掌控不了,但是可以去做順應天地的事兒,所謂順勢而為,最省力。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有些蹣跚,有些笨拙,但這是信念和習慣養出來的,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遵循上古的智慧,順應天地的步伐,感受內心真正的自我,保持健康。

如何改善手腳冰涼、氣虛無力?春季養陽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