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易州說“穀雨”

節氣概說

“春雨驚春清谷天”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是穀雨,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0°,雨水增多,有利於穀類農作物的生長。2019年的穀雨時間是4月20日(農曆己亥年三月十六)。

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此時降水增多,浮萍開始生長,布穀鳥追逐鳴叫,提醒人們播種,戴勝鳥落在桑樹上,養蠶即將開始。穀雨時節正值暮春,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民間有“穀雨三朝看牡丹”的說法。穀雨節氣的花信是“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全景易州說“穀雨”

穀雨時節,農民在農田裡勞作

農事農諺

古人說“雨生百穀”,這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天氣溫和,降雨增多,適量的雨水有利於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但雨水過量或嚴重乾旱,會對作物造成危害。

全景易州說“穀雨”

和穀雨相關的農諺有:

穀雨前,好種棉;

穀雨有雨棉花肥;

穀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穀雨時節種穀天,南坡北窪忙種棉;

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清明高粱穀雨花,立夏穀子小滿薯;

清明麻,穀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全景易州說“穀雨”

節氣習俗

穀雨茶

南方有穀雨摘茶的習俗。穀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穀雨時節採製的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冬季的休養生息,春梢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茶葉滋味鮮活,香氣怡人。

穀雨茶除了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或一芽兩嫩葉的。一芽一嫩葉的茶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的稱為“雀舌”,與清明茶同為佳品。一般來說,雨前茶價格比較經濟實惠,水中造型好,口感上也不比明前茶遜色。據茶農介紹,真正的穀雨茶是穀雨這天採的鮮茶葉做的幹茶,而且要上午採的,茶農一般留下自用或招待貴客。

全景易州說“穀雨”

香椿頭

食香椿

穀雨前後香椿上市,北方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不僅風味獨特,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等功效。香椿的吃法簡單多樣、南北不同,無需繁複配料,可以醃製、涼拌、炒食等。

全景易州說“穀雨”
全景易州說“穀雨”

穀雨禁蠍

禁蠍清代民間已有“穀雨帖”滅毒蠍的習俗。山西臨汾一帶,穀雨這天畫張天師符貼在門上,名曰“禁蠍”。陝西風翔一帶的禁蠍咒符,以木刻印製,說明“穀雨帖”的需求量很大。畫面中央印有雄雞銜蟲,爪下還有一隻大蠍子以及咒符。山東也有禁蠍習俗。清乾隆六年《夏津縣誌》記載:“穀雨,硃砂書符禁蠍。” 禁蠍習俗反映了人們驅除害蟲,渴望豐收、平安的美好願望。

祭倉頡

“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傳說倉頡造字後“天雨谷,鬼夜哭”,於是有種說法,把倉頡造字這天叫做穀雨,陝西渭南白水縣至今流傳著穀雨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這一祭祀儀式體現了漢民族對文字始祖的崇拜,承載著大量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也使倉頡造字的故事與開拓精神得到延續和傳承。

全景易州說“穀雨”

花開時節

節氣養生

穀雨節氣後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此時氣溫雖然轉暖,早晚仍較涼,需要注意增減衣物,避免受寒感冒。暮春時節大風天氣多,需注意補水。過敏體質的人仍需預防花粉症、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注意避免與過敏源接觸。

日常起居方面,人們需注意春困時節別太貪睡,睡眠過多會造成血液循環緩慢,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此外,飲食方面注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肝火更旺、傷及脾胃。穀雨前後15天及清明的最後3天,脾處於旺盛時期,也會促使胃強健起來,整個消化功能處於旺盛狀態,可以適當食用補血益氣的食物。穀雨前後還適宜食用能夠緩解精神壓力和調節情緒的食物,如蕎麥粉、莜麥面、小米、大麥、豆類、黑芝麻等含豐富B族維生素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