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授予100人改革先鋒稱號,紡織服裝2人上榜

改革開放40年,經濟騰飛,社會進步。今天(12月18日)上午,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深刻總結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誓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會上同期表彰了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員,100人榮獲“改革先鋒”稱號、10人榮獲“中國改革友誼獎章”,涵蓋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國防、教育、科技、醫療、文化、體育、金融、互聯網等各領域各行業的優秀人士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這40年100人中約兩成是企業家,被認為是對市場經濟的肯定。其中紡織服裝2人受表彰,分別是城市集體企業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傾力支持國家改革開放的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

國家授予100人改革先鋒稱號,紡織服裝2人上榜

城市集體企業改革的先行者——步鑫生

 要求最高的評選

在今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薦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人選的通知》。對於推薦人選範圍與條件,《通知》明確,推薦人選範圍為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區各系統各領域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包括軍隊人員、港澳臺僑人員以及外籍人員,符合條件的已故人員也可以推薦。

據悉,推薦人選為改革開放40年來在全國具有標誌性意義、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示範引領作用突出的個人,並同時具備政治素質過硬,為推動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遵守憲法法律,道德品德高尚等條件。推薦的外籍人士需對華友好,為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作出傑出貢獻,並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此前,一名地方評選推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評選全部嚴格按照中央要求來,流程非常嚴密科學,要求非常高,是參與許多表彰項目以來,要求最高、程序性最強的。各地上報的推薦名單未必就能進入擬表彰的100人公示名單中。

在經過各個單位層層推薦審核後,產生一個省級的初步名單。之後,領導小組綜合考量、綜合評判,也和其他兄弟省市有溝通和交流,推選出本地的人選,報中央初審,中央初審後返回初審通過名單,再開展徵求意見、考察、公示等,最終形成全國100人名單。評選堅持以事定人、以事選人,選最有代表性的、確實對改革開放做出傑出貢獻的人選。

國家授予100人改革先鋒稱號,紡織服裝2人上榜

曾憲梓

 裁縫剪刀剪開改革帷幕

稱之為城市集體企業改革先行者的步鑫生,雖然只是一介裁縫,卻曾是權威黨報“出鏡率”最高者之一。他曾備受爭議,卻最終被胡耀邦“欽點”為“改革大將”。憑藉一把剪刀、一股幹勁,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篇章。

出生於錢塘江口海鹽縣一個裁縫世家的步鑫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海鹽襯衫總廠的前身海鹽縫紉合作社當社長。那時,全廠固定資產只有2萬多元,年利潤5000元,發不出老工人的退休金。臨危受命的步鑫生敏銳地將目光放在當時固有的體制上面。“生產總是上不去,主要毛病就在‘大鍋飯’上。”步鑫生說。

這個小個子、穿著考究的精瘦男人很快拿出了一套火藥味十足的改革“殺手鐧”。他把矛頭對準了國企的痼疾,推行計件工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請假一律不給工資的政策。由於他設立的很多制度都打破了當年的紅頭文件,輿論便稱他“比資本家還資本家”。但步鑫生知道: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在他的觀念裡,只有生產、經營、管理的方式好起來了,人的精神面貌、經濟效益才會好起來。而對於別人的不解,步鑫生坦然地對記者說:“一個改革者,既要有一個參與的精神,又要有一個無私無畏,敢於奉獻的精神!”

1983年,新華社浙江分社記者童寶根來到步鑫生的廠子,將他作為當時的改革先鋒進行特別報道,並送新華社內參。胡耀邦閱後在內參稿上批示道,“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努力創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對於那些工作鬆鬆垮垮,長期安於當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企業領導幹部來講,步鑫生的經驗應當是一劑治病的良藥,使他們從中受到教益。”

10天后,內參被改寫成長篇通訊,向全國發了通稿。而通訊的“編者按”,正是胡耀邦的這段批示。一時間,全國各地所有黨報頭版都被步鑫生佔據。其中《解放日報》的萬言通訊《為了企業的騰飛》影響極大。

但好景不長,事情隨後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

步鑫生以一貫的作風撤了工會主席的職,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工人日報》就此發了一篇內參,列舉了步鑫生包括“收買記者、自我吹捧”在內的14條罪狀。內參再次引起胡耀邦重視,他作出批示,責令調查。調查結果再次對步鑫生作出了肯定,稱改革需要具備大膽創新精神的人去推動。胡耀邦在調查報告上作出批示:“抓住這個指引人們向上的活榜樣,對幹部進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統一思想,推動經濟建設和整黨工作。”被這樣定為“榜樣”之後,步鑫生改革旋風席捲全國。

1984年,被稱作是“步鑫生年”:這一年,央視中斷了正在播送的國際新聞,改而臨時插播中央關於肯定步鑫生改革精神的消息,成為步鑫生最為輝煌的時刻。

這一年,步鑫生被評為1984年全國十大新聞人物。據統計,《人民日報》自創刊到1984年,先進人物報道量,第一是雷鋒,第二就是步鑫生。

這一年,全國各地的企業家到海鹽襯衫總長參觀,美、英、法、德等各國駐華外交官、記者也聞訊趕來,同步鑫生探討“大鍋飯”、“中國懶漢”等各種改革銳話題……

步鑫生一直堅定地認為:不改革,就沒有出路!在他的觀念裡,一個改革者,既要有一個參與的精神,又要有一個無私無畏,敢於奉獻的精神,也正是在他這種英雄般大勇氣的影響下,企業改革大幕徐徐拉開。

傾力支持國家改革開放的領帶大王

香港著名企業家曾憲梓是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素有領帶大王之稱。1968年,從泰國輾轉到香港的曾憲梓處境艱難,卻萌發了創業的決心。他用6000港元開始生產領帶。他從低檔領帶做起,又向高檔領帶進軍,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1971年,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成立。他將公司經營範圍擴大到男士服裝、服飾、皮具等領域,並積極進取,經常到歐洲國家交流學習,領略世界領帶的新潮流,公司發展突飛猛進。1992年,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同年,公司上市。曾憲梓的事業隨後向祖國內地和海外發展。金利來也逐漸奠定了在全球服飾品牌的位置。

他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第八屆、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1986年開始到內地投資設廠,1989年合資成立中國銀利來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首家專營領帶生產的中外合資企業。組織海內外華人到內地投資,2001年促成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在南京召開。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捐資支持國家教育、航天、體育、科技、醫療與社會公益事業,歷年捐資逾1400項次,累計金額超過12億港元。

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為香港順利迴歸祖國、實現平穩過渡和保持繁榮穩定作出重要貢獻。榮獲“中華慈善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大紫荊勳章”。編號第3388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曾憲梓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服裝資訊&跟服裝人一起交流開店經驗,歡迎添加群主VX 【fuzpf888】,備註“今日頭條”即可免費進群~

國家授予100人改革先鋒稱號,紡織服裝2人上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