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在廣大農村的恢復和重建,對農民來說,是“好消息”嗎?

惠農網


供銷社在農村恢復和重建,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現在農村的物質,像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也很豐富了。假如供銷社在恢復和重建,會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一些實惠,因為供應增加了,農民們的可選性更多了,所以我看來是一個好消息。

說到這裡,咱們就來說說供銷社的前世今生,最初供銷社成立在1950年,供銷社的全稱是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其目的是統一領導和管理全國的供銷、消費、信用、生產、漁業和手工業合作社,不過供銷社剛開始比較響亮,農民的油鹽醬醋,農業化肥,可以說一切的生產資料都在農村供銷社可以解決。到了後期,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遍佈與農村的供銷社就門可羅雀了。直到近兩年年,供銷社的概念又火了,概念火歸火,真正能落實下來,能恢復昨日的風采,還是一個未知數。

假如農村的供銷社真的能有一個新的發展,我還是比較看好的。現在人們消費理念也變了,生活半徑也擴大了,不再止步於農田,村莊,家裡三點一線了,由於農業技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的勞動量,人們也有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消費了。

現在咱們國家的城鎮化率據公佈的數據達到了58%~60%,離發達國家還有至少20%的差距,最近發改委也很大程度上放開了對於城市落戶的政策,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人們會更加集中的生活,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的消費,衣食住行,這樣供銷社就能解決咱們的衣食住行了。假設一下,假如供銷社真正的能發揮好的話,咱們造就一箇中國的”沃爾瑪“也未嘗不可吧,還是有機會的吧,未來可期,值得我們一切為供銷社加油!


最三農


恢復重建供銷社是縣級以上供銷社機關吃財政飯官員們的一廂情願,其作用無非就是刷刷存在感,多爭取一些保護政策,多要一些財政撥款,對於縣城以下的農村市場沒有實質性的進步意義,其原因如下:

一,自九十年代以來,各級供銷社的經營實體在市場經濟大潮中退出了歷史舞臺,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小隊被鄉鎮,村,組所取代,依附在人民公社基礎上的供銷社,也是以大承包,買斷經營的形式變相解體,成為股份制或私有化。市場經濟三十年以來的農村市場早已經固化,走回頭路絕無可能。

二,原供銷社歷史包袱沉重,三百多萬供銷社下崗職工預計仍然有一部分沒有退休,已經退休的還在保留自己全額上交的養老保險賃證要求單位報銷。還有部分地區基層社欠農民的股金,股息沒有兌現,一旦恢復了集體經營,內外賬無法解決。

三,計劃經濟時代的各級商業公司,一二三級批發站早已不存在了,恢復基層供銷社是無根之木,沒有貨源無法經營,財政也不可能投放大量的資金支持基層供銷社恢復重建。

因此,恢復重建供銷社對農民不是什麼“好消息”。


瘦馬180


供銷合作社,多麼好的一個組織,農民的好幫手,毛主席年代,農民需要什麼,供銷社就組織人員,購進什麼,供給農民生活需要,決沒有假貨,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供銷合作社負責收購,再賣給外地需要的,不用農民操心,自從分田單幹了,各掃門前雪了,誰也不管誰了,合作社就取消了,農民也就自產自銷了;剛開始,農民也樂了,沒人管了,願意到哪裡賣就到哪裡賣,後來,經過實踐,並不那麼順利,農產品根本就買不出去,滯銷了,有的就爛在地裡了。如果重新成立供銷合作社,對農民決對是一件好事兒。


老兵77580731


對於“供銷社”這個詞既不熟悉也不陌生。我從小生活的地方就有供銷社,小時候不太懂這個供銷社是幹嘛的?只知道在每個鄉鎮都有一個供銷社。長大點以後知道供銷社是賣東西的,感覺和超市,小賣部差不多。


後來才知道供銷社是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主要涉及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煙花爆竹、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五大行業,擁有數量最多的大中小超市網點,輻射面最廣的流通網絡體系,上承政府行政職能,下聯企業群眾,同時兼具實體經營形式的部門。


那時候聽父母說一般人還去不了供銷社上班呢!大家對裡面的售貨員都很羨慕,工作好,穿的好,還有工資領。像復原軍人回鄉安排就可以在供銷社上班。

原來的供銷社是集體所有,現在鎮上還有一個老牌子寫著供銷合作社,但是已經成為個人的了。 如果供銷社能夠像預想及媒體宣傳的那樣,“真正辦成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並在“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等諸多方面體現出強大優勢”。那麼,它的恢復和重建,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魯北人小凱


我的觀點與各位磚家的觀點相左,我不主張把農業的市場風險交付給農民,農民沒有抗拒市場風險的能力,加之農民提供的糧食等產品是基本保障,讓單個農民來經營農業,無法保證農產品的安全,也無法保證環境的淨化,因為單個農民無心也無能力來關注這些。既然土地不能私有化,那就乾脆進行國有化。以鄉鎮為單位,搞好農田規劃,承包給若干個農業專業公司經營。長期風險由國家承擔,短期風險由公司承擔,農民做工掙錢,不承擔經營風險。農村供銷社可以做這項工作。








朵朵佬爺


在改革開放前,以及初期階段,農村供銷社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在物資供給方面,可以不誇張的說,就相當於現在大城市裡的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那個時期農民因為各方面的限制只能從供銷社獲取必須的物資、器具等農業生產資料。

也正因為當時供銷社具有信息、渠道等各方面的壟斷性,造成了很多貪汙、腐敗坑害農民朋友的情況。還記得小時候,往往人們不羨慕村長村支書,卻會非常羨慕供銷社的採購,因為那是真的肥缺。

如今,信息超級發達,農民朋友可以很容易接觸到外界的各種資訊、科技和購銷渠道,因此,傳統供銷社的供銷功能其實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相反,我覺得不應該叫“供銷社”,而是應該稱作新型農村服務社。

如今的農民朋友,缺的不是信息,而是篩選信息的能力,比如種子、化肥、仔畜、農機和種植技術等等,到底哪個牌子的好?哪家公司靠譜?哪個企業提供的東西性價比高?作為普通農民來講,真的沒有這個能力去鑑別。所以,農村服務社應該作為一個半公立、半公益、全服務的形態,來幫助、服務、指導當地的農民朋友。在信息篩選、技術指導、價格比對、服務評價等各個方面給與比較專業性的協助。讓農民朋友安心種植、安心生產和使用相關的農業物資。

因此,新型的農村服務社應該儘量去除供銷功能,而配備相應的信息採集、鑑定人員,在海量的互聯網信息潮中,提煉出靠譜的有益的單位、企業的優質物資並推薦給農民朋友。同時,配備一定的高素質、專業性強的農業技術人員或顧問型專家免費給種植、養殖的農人以專業、科學的指導和教學。

雖然如今城市化進程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農村還有海量的人口基數。而且大量的農民工進城務工所帶來的家庭、倫理、教育缺失等等社會問題和心理問題也已經日益尖銳。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哪裡可以大有作為!我個人覺得,在一定時期後,廣大的中青年應該再次回到農村,回到家鄉,應用新的科技、新的理念,把農村建設成舒適、宜居、美麗、且能讓人靈肉歸一的真正家鄉。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我是瑩瑩小鄉姑,希望您關注點贊!






瑩瑩小鄉姑


一哥“供銷社人說供銷社事”之——

不忘初心,迴歸本位,供銷社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

2019中央一號文件把供銷社的改革列入農村改革的框架,提出“繼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制定供銷合作社條例。”再次明確了供銷社在“三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也為供銷社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進一步指明瞭供銷社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

一、供銷社是“三農”工作可信賴的抓手

(一)、鄉村振興需要供銷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發揮其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努力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譜寫發展農業、富裕農民、繁榮城鄉的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李克強作出批示,希望供銷合作社在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現代流通、服務農民生產生活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些都充分表明了供銷社迴歸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符合鄉村振興的實際。

(二)、供銷社的體制設計與發展實踐符合鄉村振興的需要。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獨特優勢和豐厚條件。一是在長期為農服務實踐中,打造了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供銷合作事業幹部隊伍。二是供銷合作社能夠更好地承擔黨委政府賦予的鄉村振興相關任務,是黨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靠得著的為農服務骨幹力量,承擔鄉村振興相關工作完全可以節約成本、快捷高效。

(三)、供銷社能夠解決農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比如增產不增收、農產品賣難、食品安全等實際問題。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供銷社一是有優勢,比如農產品電商上行上,供銷社一是有龐大的線下城鄉實體網絡做支撐。農村電商在天上飄著是不行的,必須落地。二是有完整的組織體系做保障。三是有六十多年商業信譽做背景,農民都認。只要強化供銷社在農產品需求端、供給端和流通端的功能強化與發展,一些問題便可得到較好的解決。

二、供銷社不忘初心迴歸合作制本源是參與鄉村振興的基礎

迴歸不是復辟、不是還原、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穿新鞋走老路,而是:

(一)、迴歸合作社建社的初心,中國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會就認為要使合作社變成群眾自己的組織,實行民主管理非常重要(見《薄一波文選》p96)。她的初心就是為農民社員服務。把一個個分散經營的農民、小社隊經濟組織起來,強化弱者之間的聯合,為社員、社員社服務,做大做強集體經濟,促進“三農”工作是其不二的初心。

(二)、迴歸合作社辦社的原則,合作社是農民(城鄉居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其辦社理念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經營理念是“風險共擔、市場共闖、利益共創、平臺共享”,要真正做成農民自己的“手拉手、肩並肩、心連心”的合作制企業、互助的平臺、致富的渠道、共享的團體。

(三)、迴歸“三農”工作的本位,緊緊圍繞“為農、務農、姓農”的總體要求,全力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構建為農服務新格局,全面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三、全方位多渠道參與鄉村振興是供銷社強企富民之舉

(一)、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是供銷社社最大的政治任務。鄉村振興是黨中央、習總書記提出的重大國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供銷合作社要改革,不能偏離鄉村振興的政治方向,只有積極參與,才可能有為、有位、有突破。

(二)、培育大社、強社、中心社,提升服務實力,在供銷社體制改革上。(1)、採取多種形式,重組資產,盤活存量,實現基層供銷社的產權多元化。(2)、合理調整基層供銷社的建制、佈局和規模,建設一批基層大社、強社和中心社。(3)整合重組基層供銷社的網絡資源,組建連鎖經營聯合體。(4)、加快開放辦社,加快建立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5)、積極做好“一村一社”的有益探索。

(三)、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著眼當地實際,真正真正解決一家一戶、幾家幾戶解決不了、解決不好、解決不到位的問題,一是通過聯合採購降低生產成本。二是通過擴大生產規摸,加強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品質,統一包裝提升產品檔次等。三是賦予深加工產品高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四是實現農副產品品牌效益最大化。五是推進“農超對接”、“訂單對接”、“產消(費)對接”。六是實現民有民管民享,社員享受分紅、返利,加快農民脫貧致富。

(四)、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方向,基層社廣泛參與鄉村振興,一要積極參與土地流轉、土地託管,減少單位面積投資成本,增加規模、深加工、品牌效益。二要積極組織引領農民延展產業鍵條,向深加工產業要效益。三要因地制宜進軍第三產業,真正實現一產固本、二產興基、三產升級的融合發展。

(五)、打造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的新型合作社,生產是基礎,供銷是橋樑,信用是保證,生產上要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供銷上要實現從賣商品向賣服務轉型,通過“大數據”打造“農副產品產消新計劃經濟”;探索打造“產(生產)消(消費)”間信用溝通的“訂單信用”新體系。





一哥於一


我剛剛到了供銷社買髮根粉種樹,在東莞虎門(世界工廠)沒種田20多年還是好多人種菜賣3一6塊不等(老人家寫)。


2323629


供銷社,最初的供銷合作社都是農民五毛一塊的入股成立起來的,養了一部分人領工資吃國飯,最後領退休金。起初每年還分紅一袋鹽或一封火柴,可到現在本金沒了,分紅沒了,連供銷合作社房都沒了地沒了,會它馬🐎B賣的賣倒的倒,毛都沒一個了👇👇👇


gdzhw192617700


六七十年代村村都有一個供銷社。因為那時代是公社化,大集體,興無滅資,不允許私人有任何買賣行為。社員們除了集體勞動爭工分外,就只能養頭豬,養點雞。把豬,雞蛋賣給供銷社,再憑布票買布,憑供應證倒點煤油點燈。那時候的供銷社不但是社員的的購物點,也是社員們參觀嚮往的紅火去處。時代不同了。當今社會人人自由平等,國家鼓勵創業致富,私家超市比比皆是。極大地方便了村民。而且貨物齊全,深愛廣大農民歡迎。供銷社在農村恢復重建已沒有多大意義。只能和私人超市竟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