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和元宵的區別是什麼?

蜜九哥


每年逢節慶都會有南北之爭出現,元宵節從不例外,南方人元宵節當然是吃湯圓,北方人則說錯,是吃元宵。總之,年年相爭,年年沒有勝負之分,南北方各執自已的元宵過節,不過元宵和湯圓都是糯米粉來製作的,一個是溼粉, 一個用的是乾粉。


元宵最早的記載來自於宋代,那時候,它還是叫“浮元子”。不過湯圓和元宵跑的終究是兩條不同的線路,用著同樣的材料卻各打各的王牌。

花式餡料屬於湯圓,甜餡屬於元宵

湯圓的餡料是最出奇不意的花式,它有芝麻餡的、水果味的、豆沙餡的,甚至還有肉餡的湯圓,肉餡湯圓中又以雞肉湯圓最為盛名,這是來自於貴州興義的百年小吃。它的特色是“眾家皆甜,唯我鹹鮮”。以雞肉為餡,灌雞湯,點芝麻醬,糯米清香與雞肉、豬肉、雞湯、芝麻醬的鮮香結合出特色的香味。

元宵的餡料則踏實得多,一路和甜死磕到底。用芝麻白糖等做餡,稍微複雜一點打點花生或核桃碎,但還是要勿忘白糖。

湯圓一顆柔軟的心,元宵的心則硬朗。


湯圓易存好煮,元宵難存難煮

湯圓可以以入冰箱冷凍儲存,但元宵就不一樣,它一定要現包現吃,最長也不好超過24小時,最忌諱的就是放到冷凍室,因為它沾的是乾粉所以易開裂。

在煮的環節上,湯圓水開後入鍋不過幾分鐘的事情就好了,但是元宵要經歷三個浮沉最好,就是以滾水入鍋浮起轉文火,再入冷水煮至浮起,如此反覆三次。

湯色上,湯圓是溼粉入水,湯色為清,而以乾粉製作的元宵入水後湯色為白。

另外,湯圓只有煮一條路可走,元宵能煮能油炸!!

湯圓是包出來的,元宵是滾出來的

湯圓和元宵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這裡,做法真是不一樣。

湯圓要先準備好餡料,再將糯米粉與冷水混成揉成麵糰,再包上餡料;手法如同包包子一樣;而在元宵這裡百年不變的招式就是一個字“滾”,以調製好的餡料滾上乾的糯米粉再沾上水然後再滾粉,如此反覆四到五次,滾到你如意的圓形就可以了。元宵最難掌握的是每滾一次乾粉都要讓它均勻沾貼在餡料上,最後滾出的形狀最好圓如兵乓球,總之一定要圓圓的。



有間食堂


湯圓就是元宵,元宵就是湯圓。這裡面有一個小故事。

明國初年袁世凱剛當上總統不久,不知道為什麼賣“元宵”的就多起來了。

北京城裡面賣“元宵”的可真是通街子都是,整天沒黑沒白的就圍著總統府喊“賣元宵,賣元宵”喊個不停。

起初袁世凱也沒有在意,後來仔細一聽,認真一想,便覺得不對勁。

“元宵”是袁就消,我姓袁,剛當總統不久,他們就整天喊“元宵”,這不就是讓我消失嗎?不行,我不光要當總統,我還要當皇帝呢,消了怎麼還能行呢?

於是,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成了“湯圓”,誰要再叫“元宵”就要一個人犯法禍及九族。

不過袁世凱當了83天的總統就下臺了。


暖胃知味


很多人都知道每到元宵節南方一般吃湯圓,北方則吃元宵。但是對於二者的區別,很多人卻表示根本不知道。湯圓和元宵也常常被拉入甜鹹黨的撕逼隊伍。關於元宵和湯圓,小編只想說:它倆還真不是一種東西!

首先,餡兒的區別。

元宵就專一很多了,甜口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見的餡,偏硬,餡兒更有嚼勁兒;

湯圓最初是以傳統的黑芝麻、五仁、豆沙、山楂糕外為主。近些年,還出現了咖啡、抹茶、粗糧、水果、鮮花等西式口味的。

其次,是製作方法的區別

這也是元宵和湯圓最大的區別。

元宵的製作方法要比湯圓繁瑣很多:首先要弄好餡兒,然後將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後,再扔進盛滿糯米麵的笸籮內滾,然後再過水,繼續放回笸籮內滾,反覆幾次,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湯圓的做法跟包餃子很相似: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麵糰,用手揪一小團溼面,擠壓成圓片形狀。將餡放在面上,再用雙手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

簡單來說,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則是包出來的!

最後,則是吃法的不同

湯圓多是煮著吃,也有炒著吃的。

如果煮湯圓,那麼煮熟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大概 3~5 分鐘浮起來就好,煮後的湯是清湯。

元宵多是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

如果煮元宵,那麼煮熟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往往要 10 分鐘以上,煮後的湯因為生糯米粉吸水變渾湯。

吃了這麼多年的元宵和湯圓,現在才知道原來二者是兩種不同的沒事,漲姿勢了沒?

所以,這個元宵節,你吃的是哪一種呢?元宵or湯圓?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我知道這個問題困擾了你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這個充斥著甜食和鹽的派對的時代。元宵節和湯圓也被拍攝,並由甜和鹽黨領導。


然而:

根據當地傳統,湯圓在南方吃,在北方吃元宵。唐元與元宵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製作方法、餡料選擇、烹飪習慣和貯藏方法。


首先是做法不同:

湯圓是「包」出來的,表皮光滑黏糯。

元宵是「滾」出來的,表皮乾燥鬆軟。


湯圓是用生糯米粉在熱水或冷水中,再將麵糰揉成各種餡餅,揉成圓形。

元宵節是把固體餡料切成小塊,浸在水中,然後在漏出的地方搖勻,撒上生糯米粉,搖勻後撒點水,等餡料滾到粉上,滾成球。


如果不理解,可以看下圖:



其次是餡料選擇不同:

湯圓的餡偏軟,鹹甜葷素選擇眾多。

元宵的餡偏硬,一般單一甜口為主。


除了傳統的五顆堅果、豆沙和山楂糕外,還有許多粗糧、水果和花卉的味道,還有絕望的李子幹、蔬菜乾、新鮮的蘑菇餡。根據中國人的飲食特點,魚香肉絲、宮保雞丁,甚至辣味的熱餡料在未來會出現,這並不奇怪。


為了方便記憶,可以看下圖:



然後是吃法不同:

湯圓多是煮著吃,也有炒著吃的。

元宵多是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


如果餃子是煮熟的,煮熟所需的時間相對較短。漂浮大約需要3到5分鐘。煮沸後的湯是清湯。如果元宵節是煮沸的,煮沸的時間會更長,通常超過10分鐘。由於生糯米粉的吸水性,煮湯變得渾濁。


如果記不住,可以接著看圖:



最後是儲存方法不同:

湯圓可以冷凍起來,所以保質期比較長。

元宵冷凍容易開裂,所以保質期比較短。


因為水餃很容易貯藏,所以速凍水餃可以在全國各地買到,並全年食用。在南方的一些地區,湯圓是在春節和冬至期間吃的。


元宵節過幾天或結冰後很容易破裂,所以通常只有北方人才能在現場製作元宵節,並在同一天出售元宵節,但這更具節日氣氛。

最後再放個圖,讓你們記得更清楚:


因此,唐元與元宵的區別在實踐、灌裝、食用和儲存上都非常明顯。


最後,我們來談談元宵節/湯圓不容易發胖。


如果你想健康地吃湯圓/元宵節,你應該先看看餡料,然後再看看數量。


看填料,是指填料的選擇。首先,最好的選擇是新鮮的肉,因為它的碳水化合物最少,蛋白質含量高,甚至比甜口的脂肪含量要低一些;不推薦水果和花味的填料,因為它們嚴重依賴於口味和更多的糖。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現在有一些商人對開發低熱量水果填料感興趣。


所以關鍵是要多注意包裝上食品配料表中的卡路里含量。


看,讓我們比較一下一碗米飯的卡路里(大約280千卡路里)。一個普通的餃子大約20克左右,所以一碗飯4個甜餡餃子5個鮮肉餡餃子,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元宵節吃多少餃子,你的心理應該算上。


春天已經到了,夏天還會遠嗎?身材保持很重要哦~


畢竟:


小豬農場一碼上吃


大家好,我是May姐,現在準備為這道題揭曉答案,若你對答案有特別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贊同可以在右下方點贊,喜歡可以在右上方點關注,我的頭條號就是營養師May.湯圓和元宵是元宵節標誌性是食物,這兩者的食物共同的特點都是裡面包含著餡,而且都是圓圓,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食用代表希望全家團圓,家庭和睦,除了相同點以外,兩者有什麼不同。

口感不同

湯圓的口感比較柔軟,餡料的口味比較多,而元宵的口感相應有些硬度,主要以甜味為主。

吃法不同

湯圓常見是煮著吃,而且這個煮的過程時間將對比較短,同時煮好的水湯沒有那麼渾濁;而元宵常見的炸著吃,雖然它也可以煮的吃,但時間相對比較煮,而且煮好的湯水會比較渾濁。

製作方法也不同

湯圓是先弄好麵糰往裡加餡,然後用手搓圓,而元宵通常是先把餡搞好切塊,再放入粉裡搖來搖去,直到這些塊餡都沾上粉後滾圓。


營養師May姐


大家都知道南方是吃湯圓,而北方則是吃元宵,可能會有很多人有疑問,難道湯圓和元宵不是一種食物嗎?小編今天要告訴你,湯圓和元宵雖然外形很像,但絕不是同一種食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它們的區別。

一、口味的區別

湯圓:湯圓除了甜的,還有鹹味的,既有包餡的,也有無餡實心的。其中鹹味的湯圓基本是中間不加餡料,靠湯入鹹味;而無餡實心湯圓則非常清淡,只是在湯裡放入少量白糖,不像芝麻花生餡的那麼油膩,適合怕油的人士選用。

元宵:最大特點就是甜,餡料種類相對少一些,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再加些白糖。

二、餡料的區別

湯圓: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為主。現在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元宵和湯圓兒也打破傳統,向水果口味兒進軍了,近兩年還出現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點兒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

元宵:最早以什錦餡兒、棗泥餡兒為主。什錦餡兒其實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覺特像月餅裡的五仁兒餡兒。

三、製作工藝的區別

湯圓:做湯圓兒的過程,就像包餃子。需要先把糯米麵和好,醒透;然後做餡兒,餡兒裡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餡兒多,可以像餃子餡兒一樣散著,也可以揉成小球兒;最後揪一塊兒面,捏成片兒,把餡兒包在裡面,揉成球兒就可以了。

元宵:是以餡兒為主的,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然後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來回搖(現在是用機器),搖到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外衣為止。

四、口感的區別

湯圓:表皮兒勁道,餡兒料也有嚼勁兒,煮出來的湯會比較粘稠,有點兒像喝米湯的感覺。

元宵:表皮兒光滑、口感細膩,由於餡兒裡水分多,所以湯圓被咬破的那一剎那,餡兒會像流沙一樣流出來;此外,湯圓煮出來的湯比元宵清亮。


用戶50070129359


湯圓和元宵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說,南方人吃的湯圓,北方則是吃的是元宵。湯圓和元宵雖然外形很像,但兩者不是同一種食物,下面小編帶你來看看它們的區別。

一、口味

湯圓口味有多種。比如湯圓除了甜的,還有鹹味的、有包餡的,有無餡的,有實心的。還有就是鹹味的湯圓一般是中間不加餡料,靠湯入鹹味。

元宵口味單一:其特點就是甜,餡料種類相對少一些,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


二、餡料

湯圓: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為主。但現在元宵和湯圓兒也打破傳統,研發出了水果口味兒,還有一些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選擇的餘地空間多一點。

元宵:最早以什錦餡兒、棗泥餡兒為主。什錦餡兒就是用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覺特像月餅裡的五仁兒餡兒。

三、製作工藝

湯圓:做湯圓兒的過程,就像包餃子。需要先把糯米麵和好;然後做餡兒,最後揪一塊兒面,捏成片兒,把餡兒包在裡面,揉成球兒就可以了。

元宵:是以餡兒為主的,先把餡兒做好,切成小塊兒,然後把餡兒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來回搖,搖到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厚的糯米外衣為止。

四、口感

湯圓的表皮兒勁道,餡兒料也有嚼勁兒,煮出來的湯會比較粘稠,有點兒像喝米湯的感覺。

元宵:表皮兒光滑、口感細膩,由於餡兒裡水分多,所以湯圓被咬破的那一剎那,餡兒會像流沙一樣流出來。

正月十五馬上到了,無論你是吃湯圓還是元宵,都是一種節日習俗,湯圓像徵著團團圓圓,吃上一口美滋滋的。

我平時也在家裡煮湯圓,一般裡面加點醪糟,這個煮出來的湯圓甜而不膩。


曉評人生


首先祝大家元宵節快樂喔~關於元宵和湯圓,不同地區的稱呼不同,有些地區二者是等同的,去過的地方不多,車邏輯就近分析我們這一帶(晉北地區)關於他倆的區別吧~

元宵

首先說下元宵,今天樓下的糕點店剛好在滾元宵,請看視頻:\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666f000a086b6a4a0ed6\

邏輯文史游


中國春節年俗最後的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了。所謂元宵,是因為古代的時候,人們稱夜為“宵”,所以每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便被稱之為元宵節。

而元宵之夜,在我們南方,要吃了湯圓才意味著這一年團團圓圓。而在北方好像很多人都吃的是元宵。那麼元宵和湯圓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不是的話,他們有什麼區別呢。快跟著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1.製作方式不同

要說他們最大的不同點,那就要數他們從一開始的製作方式了。

湯圓,作為南方的我們都知道,就如同包餃子包包子一樣,需要先把糯米粉和好,用麵粉加入適量的水一起揉合,掌握好這個度,揉出來的湯圓皮也會更加好吃,搓成一個圓球狀,在上面揪出一個小口子,再把自己喜歡的內餡包在裡面,最後揉成圓圓的小球,表面光滑,湯圓就做成了。

而元宵,需要用到的人工的手藝就比湯圓要少的多。先是把自己要吃的餡給拌好,然後蘸上水和勻之後再攤成一個圓餅狀,之後便可以扔在一個專門裝滿糯米麵面的機器笸籮裡滾動,在滾動的過程中適量的撒上水,讓它搖到外面的一層裹上厚厚的糯米外衣,表面比較乾燥,便成了元宵。

2.歷史不同

為什麼在南方叫做湯圓,聽說是因為袁世凱在任期間,聽到當街售賣元宵的小二在大聲呼喊賣元宵了,賣元宵了,覺得和自己的名字同音,就變成了“袁消”,感覺很不吉利,所以就改成了湯圓,南方就這麼沿用了這麼改過的名字,而北方那邊還是叫元宵。

3.保存期限不同

由於湯圓是糯米裹好的在煮的時候不會亂湯,表皮很光滑,所以可以在冰箱裡,冷凍室裡面存放很久都不會過期,保存的時間較長,而元宵表面是面做成的糯米外衣,表面較為鬆軟,在煮的時候會散為濃濃的湯汁,所以一般都是現做現吃,而我們在各大購物網站上面購買的元宵節吃的多數都是湯圓,畢竟保存期限長,在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煮久好了。

4.生長環境不同

由於氣候和自然條件的不同,南方常年降雨所以以水稻種植為主,所以湯圓是用糯米做成的,而北方溫度較低,光照時間長,所以多為種植小麥,所以元宵外皮多為面而成的。

5.烹製方式不同

湯圓一般都是直接在水裡煮開,煮個5.6分鐘便可以食用了。而元宵在水裡煮開外皮會塌陷,並且煮的時間較長,多為10分鐘以上裡面的餡才可以完全煮好,所以多為油炸來吃,還可拔絲、穿衣、蒸、烤等多種烹製方法。

6.內陷不同

作為好吃的南方人,湯圓的餡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了,有玫瑰、花生、芝麻、黑芝麻、菠蘿、巧克力、豆沙、桂花,茉莉花餡,聽說現在大膽的南方人還新出的什麼魚香肉絲餡等重口味湯圓,可以說是隻要你想到的,感覺都可以做出來。而北方的元宵,多以棗泥、什錦餡兒為主。

說了這麼多,大家搞明白元宵和湯圓的區別了嗎,小編在此提前祝大家元宵節快樂,快去把湯圓或者元宵吃起來吧


三餐的煩惱


每年到了元宵節時,南北方的湯圓X元宵大戰有開始了,南北方人為了爭到底應該叫做湯圓還是元宵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

其實吧,這兩種食材確實是不一樣的。


首先,從製作手法上來講,湯圓的做法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熱水或冷水,和成粉團,然後把各種餡料包進去,搓成圓形,做出的形狀表皮比較光滑粘糯,而元宵製作工藝要比湯圓複雜的多,首先要先做好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沾上水,然後再放滿生糯米粉的篩漏上搖,邊搖邊灑水,直到餡上滾滿糯米粉變成小球,而這樣做出來的表皮則是乾燥鬆軟的。


其次,兩者的餡料也不相同,元宵的餡料相對單一,主要以甜餡為主,餡料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等,而湯圓餡料較為豐富了,湯圓的口味幾乎涵蓋的酸甜苦辣鹹,除了傳統的五仁、豆沙、山楂等口味外,還有粗糧、水果、鮮花等口味的,甚至還有一些黑暗料理時做出了喪心病狂的梅乾菜燒肉、香菇鮮肉餡的,感興趣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最後,兩者的使用方法也不太相同,湯圓可以通過煮著吃,也可以通過炒著吃,比如:

貴州酸菜炒湯圓等吃法。而元宵的話則是以煮著吃或者炸著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製作元宵或湯圓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這種食材由於黏性高不容易被消化掉,而且兩者的餡料大部分屬於高熱量高油脂類型,因此患有胃腸道疾病、腎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和兒童、體重超重者,應少吃或不吃。畢竟身體還是重要的。<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