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攝像頭的原理是什麼?是怎樣實現車輛俯視視角的?

全問薇


汽車全景攝像頭的原理是錄入是拼接,實現盲區可視是需要四個攝像頭。

全景影像的原理是通過兩側後視鏡攝像頭、車頭和車位攝像頭同時拍攝,拍攝出的圖像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數模轉換後經處理器再次合成為圖像信號,最終通過車載顯示屏形成一張模擬的鳥瞰圖。

信息轉換的速度極其快一般全景可視也沒有延遲,所以即使是拼接的圖像也準確的反映出車輛周邊的信息,在輔助以前後雷達的距離偵測提醒,對於新手司機而言這些配置是非常實用的。


不過全景影像畢竟是拼接合成的影響,必須要有六個攝像頭才能保證前後左右無死角的拍攝,但也有部分車輛是四個攝像頭尤其是改裝全景的車,這類車會有即使看得到也有部分位置是不真實的。

兩側後視鏡攝像頭只能朝一個角度拍攝,一般都是往車位的部位採集,這樣就造成了兩側車頭翼子板位置只能虛擬合成,也就是說這一位置即使有障礙物也不能判斷;而且車頭車尾的攝像頭即使用大廣角拍攝方位也僅是在150度左右,號稱170的會有明顯的畸變,在四個拐角也不能排除有一定盲區的可能性,作為駕駛員仍需要提前預判。

判斷全景影像是否為真全景方法很簡單,倒車時在車頭兩側放一些障礙物看一看是否能顯示即可,電子配置目前還是以輔助使用為主,傳統的駕駛方式還是要保留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簡單兩句話:

1. 四個圖像整形拼接;

2. 虛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