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淘寶上認養古琴的現象?商家從中能獲益多少?


我覺得這個建議對當時古琴買賣亂象產生了好的影響,避免了一些初學者在完全不瞭解琴的情況下去買到一張爛琴了,而且後面租過琴的人反饋也大都很好。只是我和也和十幾個古琴商家聊過,建議他們可以採用先租後買的方式,只是這個提議沒有被任何商家採納。但隨後古琴商家也做了跟進,產生了似乎與租很類似但更吸引人的“古琴認養”,剛出現這個時我也沒有細想,覺得做這個商家壓力和風險挺大的,但既然有商家願意這樣做,也未嘗不可。--- 認養古琴:交易開始時,認養人支付押金,供琴方提供古琴,同時約定認養的時間(這點非常重要);交易結束時,認養人歸還古琴,供琴方歸還押金。

供琴方的利益:無?公益?

認養方的利益:免費獲得古琴的使用權?

認養古琴這種方式的迷惑性比較大,供琴方一般會將其包裝為類似租琴,但比租琴多了公益元素的方式。但事實上,它其實是一個金融產品。這裡的關鍵在於,如果按照租琴的思路來看,供琴方的利益真的是零。但是,如果真的只是公益,為何又要規定一個不短的認養期限,在此期限內不讓還琴?

當以一個金融產品來看待認養古琴時,一切就很順暢清楚了。

供琴方的利益:短期內達到一定規模的認養以後,獲得一定規模融資可以投入到其他投資上面,這個資金在約定的認養期內是完全安全的。

認養方的利益:古琴的使用權

供琴方的風險:如果融到的資金沒有獲得預期的收益甚至虧損,到期集中歸還古琴時的還款壓力

認養方的風險:如果供琴方投資失敗,是否能如約拿回本金。

當這樣去理解認養古琴時,才能理解這其實是一個投資,投資的收益用古琴使用權做抵押,而本金是否安全完全取決於供琴方的財務狀況。所以,認養古琴並非租琴的變種,而是金融融資產品的變種




數碼之芯


我只告訴你,那玩意就是個騙局,我不知道你是商家還是認養者,

如果你是前者,我建議你別做了,別被人舉報了,

如果是後者,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你信麼?

你自己想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