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在乎別人說你的壞話,瞭解自己比別人喜歡你更重要!

要想和別人搞好關係,首先要同自己搞好關係,要能夠接受自己。只有接受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發展,因而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你跟自己相處不好,就不會有人跟你處得好:你跟自己處得好,別人才會眼你處得好。所以人要首先了解自己,跟自己相處好,而不是隻看到別人。每當面對著鏡子的時候,問問自己對鏡中人究竟是愛是恨?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會喜歡你。可事實上就是有大部分人不喜歡自己,總覺得自己這兒長得不好看,那兒也長得不好看。要改變別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改變你自己,而改變自己不是說去整容,而是接受你自己。當你哪一天接受了自己,就跟自己相處好了,那時你會發現,所有人慢慢地都跟你處得很好,都開始接受你了,憎惡自己的人,必然也憎惡別人。不能接納自己的人,在情緒上常常顯得很不穩定,不是有意表現優越,便是相當自卑。這種內心的摩擦,使得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樣也會憎惡他人。

不要太在乎別人說你的壞話,瞭解自己比別人喜歡你更重要!

如果發現自己的人際關係並不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如何。先調整自我關係,然後改善人際關係,才是有效的途徑。人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這是人類和其他動物最主要的差異。

既然能夠自主,一切由自己,當然要由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換句話說,一切的言行,事實上都要先通過“自己”這一關。自己認可的,才說得出來:自己認同的,才做得出來。所有接觸的對象,也由接受自己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過分地愛自己,有時會成為可怕的自戀狂。自戀狂最大的特徵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這種人不但不能欣賞別人的優點,而且從來不懷疑自己很可能具有某些缺點,以致自認為十分可愛。我們最好冷靜下來,客觀地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缺點。發現自己有缺點,只要實實在在努力去改善就可以了,不必過分憎惡甚至嫌惡自己,造成自我否定,反而容易成為壞人。

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點,就能夠把它變成優點。接受自己有某些缺點的事實,儘量不要讓它發展,進而將它轉變為自己的優點,才是最好的辦法。貝多芬後來變成傻子,照樣譜寫傳世名曲。人都不是完人,有缺點是十分自然的現象。人沒必要變成完人,“完人”表示把人做完了。對於自己的缺點,固然不可忽視,卻也不必緊張。因為緊張無濟於事,並不能解決問越。

不要太在乎別人說你的壞話,瞭解自己比別人喜歡你更重要!

把缺點變成優點,聽起來有一些奇怪,怎麼會這樣?其實任何言行,配合時空的變遷,調整到合理的地步,便是優點。離開了具體的時空,本來就沒有什麼優劣可言。

儘量減少缺點增加優點,並不意味著讓所有人都說你好,想得到所有人的讚美本身就是貪心的想法。大家都說好,未必真的好:大家都說壞,也未必真的壞。特別是多元化社會,同樣一件事,有一個人說好,就可能有五個人說壞。我們不能夠單憑人家的論斷來判定這件事情的好壞,卻應該看看贊成的是哪些人,反對的又是哪些人,然後再謹慎地進一步判斷。

不要太過在乎別人的批評,聽到有人說自己的壞話,要看看說的人是誰。希望每一個人都說自己好的人,往往過分害怕得罪人而成了偽君子,並不是大家所喜歡的對象。

不要太在乎別人說你的壞話,瞭解自己比別人喜歡你更重要!

因此,聽到不同的聲音,要先明辨是非,因為不同的人立場常常不一致。憑良心,不討好,也不刻意為了凸顯自己的好而得罪小人,這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