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防护兵器用了各种材质,唐朝最夸张,竟拿纸做盔甲!


青铜时代,青铜被锻打成片,钉缀在胸部、背部,起到盾的作用,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铜甲为皮甲的附属物,未能取代皮甲。

西汉铁甲: 西汉时期,铁甲经历了由粗至精的发展过程,从用较大的长条形的甲片编的札甲,逐渐发展为用较小的甲片编的鱼鳞甲;由仅保护胸、背发展到加有保护肩臂的披膊及保护腰胯的垂缘,成为军队的主要防护装备。

秦代石甲: 秦始皇陵兵马俑曾出土大量石甲,甲衣上的石片用手工磨制,大多只有0.3厘米厚,是随葬的冥器。

秦始皇陵兵马俑

唐代纸甲: 唐代以纸和布为材料制成铠甲,膝部以上皆能防护。纸甲对防御远程射击兵器有效,但抵挡不住近战时刀、枪之类冷兵器的劈刺。

明代木甲: 火器盛行以后,在盛产竹木的南方地区还曾制作木甲,起防刺的作用。

清代棉甲: 清代流行的战袍,袍外绣各式图案,里面装饰许多半圆凸形小铜星,排列有序,肩上加置铜条,袍里则连缀甲片,其质坚厚,可抵御矢镞及鸟枪丸弹

《大阅图》中清高宗弘历的御用铠甲。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清高宗弘历的御用铠甲异常精美华贵,全甲由八个部分组成: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甲衣上内衬钢片、玳瑁边,战袍上密缀铜星,式样别致,具有民族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