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物流競爭激烈 順豐進軍東南亞市場 順豐會從此“順風”嗎

近日順豐公司與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米業供應商之一金源米業共同投資成立新公司,合力開拓越南物流速運市場。

從此,順豐正式進入越南市場,開始探索越南本地及跨境商機。順豐的此次舉動既是出自於國際化業務佈局考慮,也是被“友商”逼迫所得。

國內物流競爭激烈 順豐進軍東南亞市場 順豐會從此“順風”嗎

順豐並不“順風

2018年,我國的快遞業務收入6038.4億元,從快遞市場的各家佔有率來看,順豐佔7.9%,百世8.6%,申通10%,韻達11.4%,圓通13.1%,中通15.4%。對順豐以外的其他快遞公司來說,他們的業務主要來自於電商快遞。但是對順豐來說,雖然它也有涉足電商,但也很少有消費者在電商消費後會選擇使用順豐。目前,不少快遞公司也推出了限時達和次日達業務,順豐的“飛機快遞”除了國際快遞業務外,不免顯得有些雞肋,且也拉高了其自身的支出。有專家預測,2019年的快遞業務收入較2018年將增長18%,達到9300億。幾家快遞企業分搶廣大的市場份額,順豐卻越來越有種“吃不動肉”了的架勢。

國內物流競爭激烈 順豐進軍東南亞市場 順豐會從此“順風”嗎

另一方面,順豐開闢了不少新業務,以電商來說,無論是順豐E商圈,還是豐E足食,嚐鮮海淘和無人貨等等新業務,順豐沒有經驗,資金不充足,讓這些試水的結果都是不溫不火,而順豐優選更是讓順豐嘗試到了失敗的滋味。因此,這看來,順豐在國內市場業務開展地並不“順風”。

越南已成為全球巨頭角鬥場

在過去幾年裡,越南一直被視為是亞洲耀眼的“成長之星”。2018年,越南2018年度GDP增長漲幅為7.08%,進出口總收入高達4288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同時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為物流企業開闢國際市場“提供了捷徑”,並提供了許多原先不存在的商機,民企得以在國家的大政方針下獲得實惠。快遞業十三五規劃中,也鼓勵重點快遞企業以服務跨境電商、國內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

國內物流競爭激烈 順豐進軍東南亞市場 順豐會從此“順風”嗎

因此,內外環境都吸引著眾多中資企業前去東南亞投資。以越南為例,在2019年一季度, 越南吸引外資總額達108億美元,同比增長86.2%,其中來自中國的資金佔了一半,中資扮演著重要角色。阿里巴巴三年前投資控股了東南亞電商巨頭Lazada以後,東南亞也興起了雙十一的熱潮。雖然在國內雙十一單日銷售的映襯之下,東南亞的銷售數據相形見絀,但是高速的增長、商業文化模式的可複製性,讓阿里巴巴和所有的電商巨頭都嗅到了商機。隨後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出資支持當地企業,企圖搶先佔領市場。

順豐加速佈局東南亞市場

實際上順豐面對東南亞市場也是一直野心勃勃。早在2010年,順豐就年就已經開始通過在新加坡設立營業網點著手進軍東南亞物流市場。但近來明顯加快了在東南亞地區佈局的節奏。就在3月1日,順豐投入了400萬美元佔據了緬甸物流公司KOSPA Limited25%的股份。並且,在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家也有著順豐的身影。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勢頭也愈加強勁,東南亞的物流市場正迎來爆發期。但大部分國家都受限於相對落後的物流基礎設施,以及物流網絡的構建難度大、物流效率較低等因素,東南亞物流市場尚未形成實力強硬的物流霸主,

這給了順豐發展的可乘之機

國內物流競爭激烈 順豐進軍東南亞市場 順豐會從此“順風”嗎

綜上,巨大的市場前景是吸引順豐挺進東南亞的重要原因,但順豐的國際化之路也不一定會一帆風順,由於關稅制度、當地法規、人文習俗與國內不同,國內企業在短期內很難適應,順豐在發展當地業務時必將面臨不少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