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剖腹產和順產哪個更痛?兩種生產方式,你能忍受哪個?

笑笑媽談育兒


我是二胎媽媽,頭胎順產,二胎剖腹。據我的經驗,各有各的痛處,也各有各的好處。至於孕媽們更能忍受哪一種生產方式則要看孕媽個人身體條件及心理素質。



順產主要是生之前的陣痛要命,生的時候也會痛到懷疑人生。我產程較長,從晚上十二點進產房到早上八九點,看了一晚上的天花板,還吐了一夜,外加隔壁有一產婦痛的喊叫了大半夜,那種孤獨寂寞加痛苦無奈直到現在都忘不了。所謂度日如年也就是那個時候才真正體會。我記得當時喝了好幾瓶紅牛外加巧克力,因為生產需要足夠的體力與精力。當初醫生給我接生說如果我再不用勁生不出來就只能剖腹了,嚇得我直掉眼淚,只能咬緊牙關用盡全力。生完大寶後感覺整個人完全虛脫了,心裡發誓這輩子再也不要受這種苦了。記得那個痛的一直喊著的產婦,孩子比我家早出生大半個小時,可是一生出來就沒氣,據說是產婦叫的太厲害導致孩子嚴重缺氧,還好醫生搶救了十幾分鍾孩子終於有了哭聲,所以在此提醒各位準媽媽,即使再痛再難也要儘量忍著,切忌大喊大叫,那樣只會對自己和寶寶產生不好的影響。

順產最大的好處並是產後恢復快。 同很多媽媽一樣,生二胎是意料之外,只是有了捨不得,也想給大寶找個伴一起成長,並留下了。因為孕期自身身體的一些原因,只能剖腹,於是又體驗了一次剖腹產。之前聽別人說剖腹產生孩子可輕鬆了,不用經歷死去活來的陣痛與生娃時的斷骨之痛,的確,剖腹產從手術準備到孩子出生也就大半個小時左右,最痛苦的莫過於打麻藥,把自己抱成一團等著醫生用長長的針管刺透脊椎,儘管有麻藥的作用,但全程清醒,甚至能感覺到醫生一層層劃破肚皮,取出嬰兒,再一針針縫上,唯一就是沒痛感。剖腹產的痛在於產後的痛,在麻藥消失的那一刻起,就能深刻體驗,尤其是壓肚子的那種酸爽至今不敢回味。

我可能屬於麻藥過敏一類的,手術後半小時不到開始嘔吐,之後連續三天伴著疼痛與嘔吐度過,滴水不進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醫生說從未見過我這種特殊情況。除開嘔吐不說,剖腹產後,插尿管之痛,宮縮之痛,傷口之痛都足矣把產婦折磨的精疲力盡。 總之,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難免經受折磨苦痛,生孩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位媽媽都是偉大的,每一個生命都是神聖的!
願各位產婦、寶寶都能健健康康。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關注孕產、育兒健康話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作為一名經歷了“順轉剖”的寶媽,我用“過來人”的經歷告訴你:生孩子剖腹產和順產都會痛,只是痛的時間和原因不一樣。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順產,不想剖腹產。

順產之痛,痛在開宮口,生完即止。

順產不論是對寶寶還在對寶媽,都有好處,所以,我從懷孕開始,就想要順產。在整個孕期,我很好的控制了體重(整個孕期增重25斤,我本身偏瘦),每天都出去散步,就是希望將來能夠順產。孕35周(其實我自己知道,在末次月經之後,唯一的一次同房是在正常來月經的前兩天,所以寶寶實際上才不到32周)的產檢,醫生說“胎兒已入盆,胎位非常正”,當時預計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大約是6斤8兩, 大小適中,也沒有臍帶繞頸等問題,所以非常符合順產條件。

但是,意外隨時會降臨。就在做完產檢的兩天後,晚上11:00左右突然破水了(其實當天下午4點多已經出現了幾次不規律的宮縮了,只是當時覺得離預產期還早,沒在意罷了),因為是早產,又是半夜,身邊只有老公一個人,我們手忙腳亂的去了醫院,又被要求做各種檢查,辦各種手續。我知道破水後最好平躺著,但是因為沒有人手(包括醫生護士,也只有值班的),只能自己去辦,也是沒辦法的事。

等到所有手續辦完了,終於進了待產室,宮口已經開了3指(破水的時候宮縮已經是很規律的5分鐘一次了,這時候已經是半分鐘一次的宮縮),羊水也已經剩的不多了,因為符合順產指標,我本人也想要順產,所以醫生也同意先順產。這期間的宮縮也非常強,很疼,但是因為有心理準備,我覺得完全可以忍受。

堅持到凌晨2點,開到6指了,但是羊水也已經接近流乾了。醫生說可以再試試,但是要做好轉剖腹產的準備,因為本身是早產,又是提前破水,胎兒有感染或者窒息的風險。到了凌晨4點多,開了8指,但是醫生說恐怕不敢再耽擱了,怕胎兒有危險(我是初產婦,這時候宮口開的明顯慢多了),於是同意順轉剖。

整個開宮口的過程,沒有打無痛(一是我覺得開宮口的宮縮痛可以忍受,二是檢查的時候醫生就說了是“可以試著順產”,就是有要轉剖的可能,怕萬一要剖,這時候打了麻藥後面就麻煩了)。

剖腹產後壓肚子,打宮縮素、刀口痛,比順產開宮口有過之而無不及!

簽完轉剖腹產的通知,醫生開始準備,5點多進的手術室,打了麻藥之後,基本上不痛了,手術後加了24小時的鎮痛泵,這期間確實不怎麼痛。但是,24小時候之後,去掉鎮痛泵,首先是刀口的痛很明顯(這時候還被要求下地活動),然後是護士來壓肚子,這個痛比開宮口時候的宮縮痛強烈得多!開宮口我全程都沒哼一聲,壓肚子的時候下意識的叫出了聲。再接著是打宮縮素,這個感覺和開宮口的時候差不多(這時候是既沒打麻藥,也沒有鎮痛泵的),一次大約2-3個小時,要打2天。


所以,順產的痛,僅僅是開宮口的過程比較痛,而且開到3指就可以打無痛,而且生出來了就不痛了。而剖腹產的痛都是在產後,痛感要比順產強烈得多,還只能咬牙硬忍著。那些因為“怕痛”想要剖腹產的孕媽們,等到經歷了之後,就會發現這是自己做的最愚蠢的決定。

如果讓我來選擇,我當然選擇順產。因為順產乃是瓜熟蒂落,順其自然,不論對寶媽還是寶寶都是好處多多。但是,注意這個但是,但是後面的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符合順產的指標,還是聽醫生的建議,該剖還得剖。再多的“好處”都比不過寶寶和孕媽的安全更重要。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去年,剛剛生完寶寶,雖然是生第一胎,但是順產和剖腹產都經歷,現在想想還心有餘悸。

我身高156,沒懷孕前90斤,孩子懷到七個月了體重105斤,去醫院檢查的時候大夫說宮口已經開了一指了,我這個情況有早產的跡象,建議我住院保胎,在醫院住了一週後,就回家了,因為懷孕從頭到尾反應都比較大,總是吃不下去飯,還老是想吐,家裡人都挺擔心孩子會不會營養不足,大夫也建議我多吃點,太瘦了。

懷胎八個月中旬的時候,白天早上或者晚上肚子總會疼一次,我媽說沒事,我也就沒在意,但是預產期提前一週的這個晚上12點,肚子很疼,而且一直連續性的疼,我去廁所一看見紅了,我就洗了澡換好衣服,帶了點必備品就和家裡人去醫院了,這個時候疼痛還可以,有點痛經的感覺,去醫院後,大夫說開了一指不急,住院或者家裡近的回家都可以,然後,我們又回去了。

接下來,疼的實在是睡不著,剛開始還十分鐘疼一次,到後來五分鐘,最後,我也不記得了,只知道疼的冒汗,忍不住呻吟,好不容易熬到早上六點了。打車到了醫院,宮口開五指了,大夫說可以進產房了,說我年輕孩子懷的也不大,順產沒問題,大概十點就能生出來了,進產房的那會兒,我已經疼的哆嗦起來了。

在產房躺下後,就吸氧保持深呼吸,大夫在旁邊指導,就這樣堅持一個小時後,已經開八指了,我疼的胳膊上的皮膚自己抖起來了,頭髮衣服全部都溼了,力氣也漸漸沒有了,我媽餵我喝了點粥,我已經很難保持深呼吸的狀態,真的受不了,我哭著對我媽說,我剖腹產吧。大夫說,堅持堅持,快了快了。

沒想到,接下來宮口開九指的時候了,孩子心率降低了,聽到這個話我都快要崩潰了,而且,孩子好像卡住了,大夫也慌了,急忙聯繫讓我去剖腹產。已經十二點多了,大夫匆忙趕來推我去剖腹產。

說實話都說打麻藥很疼,可是我沒感覺到,可能是疼麻木了吧,接下來一切都很順利,半個小時,孩子生出來了,是個男孩兒,大夫說孩子需要送住院觀察,沒什麼大事,不用擔心,過幾天就可以抱到你身邊。當我側過頭看到孩子的頭時,真的很難過,頭頂看上去有些扁長,不過幸好沒事,謝天謝地。

現在,寶寶1歲多,虎頭虎腦的,很聰明很健康,如果再讓我選擇的話,我一定選剖腹產。



安安觀影


我是剖腹產,來說說我對於剖腹產的最真切感受吧。那就是———不疼啊。

由於孕晚期的血壓升高,導致被迫剖腹產,剛開始還一直在爭取想順產,被醫生告誡,妊娠高血壓很危險,大人和小孩如果在生產中,都容易出現併發症,會有生命危險,於是乖乖剖腹產。

剖腹產後,看到隔壁床的產婦,順產8小時沒順下來,接著剖腹,別提多痛苦了。當時就慶幸自己是剖腹產。

我是痛感非常強的人,至今都還沒有打耳洞。但是剖腹產整體感覺不疼啊,如果要是說剖腹產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一下幾個環節吧。

備皮

備皮就是把女性下面的陰毛都刮掉,以免術後會感染。

這個環節不疼,但是有點尷尬。建議有條件的自己在家自行刮好。

插尿管

剖腹產屬於手術範疇,於是會被插尿管。

也許是我大驚小怪,因為人生從來沒有經歷過手術,被插尿管的一瞬間,有一點疼痛,放鬆的情況下還好。不過也就是一瞬間的事情,之後還會被華麗麗的帶上一個尿袋子。

術後第一天

術後第一天是最疼的。但是都會直接在做完手術就給上止疼泵,感覺就按一下,有所緩解。可是我知道第二天下掉止疼泵,都還沒有按過一下。因為止疼泵裡面可能有一定的安眠成分,我全程都在昏睡。睡著睡著就過去了。

術後下床

術後第一次下床會有點牽扯著傷口痛。但是下了床,找到合適的姿勢,就會好很多。我當時是被拔掉尿管後,想尿尿。但是我的精神意識告訴我不能躺著尿,而且我也躺著尿不出來,於是,我就掙扎著下了床。下床後,我就會有意識的多走動一下, 有助於排氣。術後第五條我就回家啦。完全沒啥問題。



綜上所述,我沒有體驗過順產,如果有機會,我懷二胎會體驗一下,但是現在就我的經驗來看,我建議你剖腹產。


我是恩可愛的麻麻,這裡是育兒經驗總結出來的乾貨,歡迎關注我,更多育兒知識早知道。


恩可愛的麻麻


導讀:與分娩相關的疼痛,想必是臨近預產期的孕媽們最為關心的問題,而生產方式不過兩種,剖腹產或順產。


那麼,哪種分娩方式更痛,你能忍受哪個?


這個問題的難度就像問你:世界上有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生孩子每個人感覺都不一樣,前兩天和一好朋友聊天,她說生寶寶的時候,腰痠憋脹的難受,像是要斷了一般,倒是沒覺得肚子怎麼痛,因為到醫院時,宮口已經開了3指,再則就是生的時候好似大便乾結,又不知道怎麼用勁,最終,在助產士的指導下把孩子生了出來,一瞬間,輕鬆很多,她對接生的助產士說:求求你,讓我坐一會吧!腰太難受了。


她的嫂子正好和她相反,腹痛異常,用手指在待產室的牆上抓出道道血印,孩子是生了下來,她也落下心理陰影,很多年對孩子都不親,現在孩子提起還有怨言。


我是剖腹產,在以前的回答中也描述過自己的感受,比起順產,很幸福,說享受也不為過。


可我見過很多剖腹產的寶媽,她們的感覺就像到刀板上的魚,任人宰割,不僅肉體痛苦,還喪失部分尊嚴。

所以,沒有那個更痛,有得是我們選擇的方式和減少疼痛方法的應用。


1、好心態是分娩最佳的狀態: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越鎮靜,疼痛感越小,當然,這需要一定的醫學知識為前提,孕媽要多多參加孕校的學習,瞭解分娩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不慌亂。理性對待分娩方式的選擇。


2、順產PK剖腹產:順產的好處肯定比剖腹產多,但危急情況下,需要剖腹產術來保護孕媽和寶寶的安全。所以,能順則順,不能順就別勉強,當然,為了怕痛選擇剖腹產也有點可惜。



3、順產減輕疼痛的方法


(1)無痛分娩:是減輕分娩疼痛立即見效的藥物性減痛的方法。效果好,但也有一定的風險。


(2)呼吸減痛分娩法:這是非藥物鎮痛的方法之一,通過宮縮時配合呼吸來減痛,但需要孕媽的專注配合。


(3)導樂分娩:通過導樂人員或者親人的陪伴,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使其情緒放鬆,緩解疼痛,同時,給予按摩、肢體上的幫助等,讓分娩充滿溫情和感動。



(4)產程中通過不同體位的調整來減輕疼痛:走、站、坐、跪、蹲等姿勢,這些可以藉助分娩球、瑜伽墊、分娩椅等完成。


(5)現在提倡無創接產及美容縫合,這些也都大大減少了孕媽們的痛苦。


4、剖腹產減輕疼痛的方法:術後24小時鎮痛泵的應用,如果對疼痛敏感者,可以用至48小時。



我是有著多年助產經驗的產科工作者,有什麼孕產方面的疑問可以加我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哦!


產房說


對於剖腹產和順產哪個更痛這個問題,發表下我個人的看法!

一: 我覺得剖腹產和順產一樣痛,前者是剖完之後痛,後者是生下孩子之前痛。兩種方式能忍受哪個的話,這個是由個人身體情況決定的,如果你的身體情況不具備順產的條件的話,那就只能選擇剖腹產。

二: 先來說剖腹產剖完以後痛,這個經歷過剖腹產的媽媽都知道那種感受,我嫂子的兩個孩子都是剖腹產,剖完孩子之後要面臨的肚子排氣清宮血、大小便、傷口癒合那種痛,我想怕是每個剖腹產媽媽都不想再去經歷一次,想起來都覺得痛吧!

三: 再來說順產是生下孩子之前痛,經歷過順產陣痛的媽媽都知道那種痛吧,(當然有的媽媽身體情況比較好,順產之前的陣痛比較短,而我恰好相反!)我的兩個孩子都是順產,不誇張的說,可謂生不如死!生我家大寶的時候,我經歷了二十多個小時的陣痛,那種痛的滋味,以至於在後來要二寶這個問題上和老公爭執了好久才決定要二胎,真心是痛怕了……

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都是一樣痛,能忍受哪種痛就更不用說了,就算再痛,只要寶寶平安出生,當媽媽的怎樣的痛都能忍受!

以上是個人的看法,我是一名全職寶媽,很高興能在今日頭條和大家互動交流,如果有共同話題可以關注我互相討論交流,謝謝!





同名不同命F


順產,剖腹產哪個更痛?現身說法。

很多人說順產對產婦對寶寶都好,我想說,理性選擇不盲從。

說說我的經歷吧。預產期的凌晨發作的,見紅宮縮痛,天亮後去醫院,到了下午就沒有痛感了,預產期當天晚上11點又開始宮縮陣痛,10分鐘一次,數著時間過,剛開始是大姨媽的那種痛,後來就是絞痛,腰痠痛,那一個晚上真是度秒如年。第二天上午內檢開2指,這種痛還能忍受,但是慢慢的沒宮縮了,就是腰特別酸,直不起來,到了十點多沒感覺了,家裡人為了安全著想決定剖了,下午三點多做手術,原本我也是打算順產的,但確實不知道啥時候可以生下來,加上臍帶繞頸2圈,寶寶頭圍過大,體重可能偏重,加上我個子小,順產估計也困難重重,我也怕疼,剖就解脫了。體驗了宮縮痛之後,我覺得術後的痛好多了,哈哈,純屬個人觀點。有些順產有撕裂的也是疼的不行。

剖腹產要想恢復好,真的得多休息,月子裡要有人照顧孩子,最好不要自己帶,影響休息。當然在醫院裡還是要有靠得住的人,當時就是隻有我老公一直陪著我,婆家人基本都在看寶寶,基本忽略了產婦,相信很多人也有這個經歷。

順產需要決心和勇氣,剖腹產也不需要有太大壓力,順其自然,根據自身條件來決定就好。




AII小太陽


我是農民丫頭,我想說下我自己的經歷,我現在是二胎媽媽,但是想起第一臺剖腹產的時候簡直是撕心裂肺的痛。當時手上沒有太多的錢,然後又因為身體原因提前住院了,然後後面就沒有要那個鎮痛棒。記得當時那個好像是要另外加800塊錢。為了省那個錢,我當時出完手術室的時候,整個人痛得大喊大叫。當醫生把我換到病床上的時候我一把抓住了護士的手。記得當時護士的手都被我抓紫了。過後想想特對不起她,然後給她道歉🙇‍♀️。

二胎的時候帶了鎮痛棒好像不是那麼痛,只是開始練習下床走路那撕裂般的痛還是憂憂在心!所以奉勸各位準媽媽們,能順產當然是順產的好,如果條件不允許也不要強力順產,總之家屬都要多多配合醫生的,謝謝。

配上我的大寶小寶,作者本人!





女漢子農民丫頭


順轉剖的經歷。

剛開宮口就已經疼的受不了,前一天下午五點開始陣痛,到第二天早上快六點了才開到三指。尤其夜裡開指期間,疼的我想死想跳樓的心都有了。早上開到三指就進待產室了,進待產室後豪不猶豫打了無痛,打無痛後真的不痛,但是開到五指再不開了,於是又打催產針,打上催產針後又開始痛。經過一頓折騰這時寶寶的胎心已經不正常了,所以轉剖。剖的過程就是打麻藥做手術,打麻藥後意識是清醒的,你知道周圍人都在幹什麼,能聽到也可以說話,手也可以動,只是做手術時沒有痛感。半個多小時就做完推回病房了。手術時感覺不到痛,但是術後按肚子痛,拔尿管後下床也是比較酸爽。但是講實話,剖腹產後的這些痛,都是在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但是順產開指的痛我是真的承受不了。不過每個人對痛的承受能力不一樣,也聽過許多順產的媽媽說開指沒那麼痛的,反正我開指時是真的痛的不想生了。話說回來還是建議順產,畢竟對自身身體傷害小。所有媽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都不容易,不管哪種方式生產的媽媽都是偉大的。


朵朵的老母親


自然生產好,順產好。 剖腹產痛死了 ,而且一個疤痕很難看,縫了8層,幾個人把我抬到手術室,又抬出來。生孩子等於一命換一命。生不好就跟著孩子去了,有的時候二選一,有的人自私選了孩子,母親就走了,母愛的偉大是男人永遠不可比的。我當初生祺祺2天,生不下來,我感覺羊水都破了,見紅了 就是孩子出不來,姚大夫說 我肯定能生下來,產房進進出出 成了大家的笑話😁 我實在生不下來晚上11.38我自己要求剖腹產。幾天下不了床,血流成河😱 唉😔 女人啊 偉大隻能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