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擴容對證券有沒有利好?

若夢止今


股市既有融資功能也有投資功能,因此股市擴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擴容無度,出現大躍進式IPO,就會遭遇市場反對。

證券行業雖然是靠天吃飯,但收入已經多元化了,佣金收益還是大頭,但券商投行、資管投資、研究部門等也會有有收益。17年券商傳統的經紀業務、承銷與保薦業務、自營業務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2017年這三項業務收入佔為71.65%,這三者都與股市景氣度有一定關係,股市越紅火,IPO越多,佣金越多,自營最賺錢也越多。

從投行來說IPO越多,投行獲得的保薦承銷費用也越多,據wind統計,截至2018年12月17日,A股共有102個IPO項目,券商承銷保薦收入總額約52.79億元;與2017年全年436個項目(剔除“上海環境”和“招商公路”)收入約156.08億元相比,下滑幅度約66.18%。非常明顯17年是IPO常態化市場質疑頗多的一年,券商投行收益也是非常豐厚的,18年兩市跌不停,IPO大幅縮減,券商收益也是大幅下滑。

但是IPO是一把雙刃劍,IPO多了,市場投資者難免有牴觸情緒,市場也會被抽離資金,存量資金少了,股市也會下跌,股市下跌越多,增量資金越少,兩市成交越少,18年就有一些交易日滬市單邊跌破1000億元大關,券商獲得的佣金也就大幅度萎縮。17年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820.92億元,18年共攬入佣金593.05億元,比去年下降30.88%。

券商也有自營部門的投資業務,IPO多了,市場跌不停,也會影響券商的投資收益,、17年,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860.98億元,18年自營業務(證券投資收益)收入800.27億元,同比下滑幅度7.1%。另外股市下跌,觸發股權質押風險,導致券商的抵押貸款出現風險,不少券商因為無法收回抵押貸款不得不計提數億元的資產減值,導致業績下滑黑天鵝出現。

股市火爆,兩融增加,券商獲得利息收入也會增加,股市低迷,兩融大跌,券商利息收入也會下跌,17年利息淨收入348.09億元,2018年131家證券公司利息淨收入合計為214.85億元,同比下滑38.3%。

整體看2018年,131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62.87億元,實現淨利潤666.2億元,106家公司實現盈利。17年實現淨利潤1,129.95億元,共有120家公司實現盈利,2018年,131家證券公司營業收入下滑14.47%;淨利潤更是大幅降低,同比下滑41.04%。同比來看,證券行業總體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

股市既有投資功能也有融資功能,過多的強調融資IPO,就會遭遇投資者以腳投票,兩市成交就會低迷不振,股市也會低迷不振,IPO也不得不減緩,這就是雙輸,因此IPO需要兼顧市場承受力,兼顧投資者的感情,不能一位強求快。


杜坤維


當然是利好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我覺得,有幾個方面原因。一是市場繁榮的象徵。比如,一個農貿市場,各種各樣的農產品琳琅滿目,大家想要買什麼都有,證券也是這樣的。二是供給側改革的需要。股市提供許許多多優質的證券產品,讓大家有投資理財發家致富的機會。三是企業獲得直接融資,發展生產和服務,取得效益,通過分紅回報投資者,這是相輔相成互利共贏的。總的來說,股市擴容是好事兒,只要把握好供給平衡就好了!



hi123


股市擴容是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之路,證券市場也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國家經濟會議,把資本市場定義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核心競爭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回看我國的資本市場,1990年上海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開始交易,當時上市的公司屈指可數,僅有幾家,經過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滬深兩市飛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雖歷盡牛熊轉化,但市場總體繁榮穩定,滬指從開盤的90點最高漲到6124點,上市公司從原來的幾家發展3600家。證券市場為我國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市場擴容到底對股市有何影響,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股市其實就是個市場,股票就是市場中交易的商品,只不過它是一個特殊的看似沒有使用價值和日常生活用品有所不同的商品。我想隨著股市的不斷擴容,市場不斷繁榮,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包括外資,社會閒置資金等更多地加入,必然會帶來更大的繁榮,更多的投資機會。我如果把股市比做一個實物交易買賣的商場,我想大家就很明白了,就如同在一個大城市中,一個的經營著只有幾百種商品的小百貨商場,和一個商品成千上萬,品種繁多,品牌齊全,價格區間更大,服務更多的大型購物廣場相比,哪個會更繁榮,哪個能更有吸引力,哪個會更有利於投資,大家便一目瞭然。


暢想看盤


水大了,魚才會自由自在的暢遊其中。


用戶3461665461729


有百弊無一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