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拆玩具成“破壞王”,為什麼孩子“破壞力”這麼強?家長要知道

朋友家大寶最近迷上了拆玩具,這不剛剛買回來的玩具,還沒有開始玩呢,寶寶就躲在一旁給拆壞了,這讓朋友大為生氣。一開始朋友還會耐心的引導寶寶如何愛惜玩具,和孩子講很多的道理,但是孩子不以為然,還是繼續沉迷於拆玩具,幾次之後朋友的耐心也沒有了,常常是大聲的斥責孩子“寶寶,你不要這樣!”但是事實上無論朋友怎麼生氣,效果還是不明顯。朋友很無奈,擁有這樣一個“超級破壞王”寶寶也真是讓人頭疼極了。

很多家長可以容忍孩子的調皮,但是卻對寶寶破壞東西表現得非常的抗拒。認為這是寶寶故意的,不愛惜玩具是一種浪費的行為,是需要被糾正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孩子表現出破壞力有可能是一種成長的表現。我們先來聊聊寶寶們常見的“超強破壞力”的表現。

一、孩子“破壞力”強的表現:

1.推倒爸爸費力搭好的積木

結構非常複雜的樂高,孩子自己不能很好的搭建完成,爸爸陪在孩子身邊,非常仔細的搭出了城堡的造型,孩子看起來很開心,樂呵呵的伸手一把就推到了。

愛拆玩具成“破壞王”,為什麼孩子“破壞力”這麼強?家長要知道

2.弄亂媽媽整理好的衣物

媽媽剛剛收拾好衣物,整整齊齊的擺放好,正在欣賞自己的小成就的時候,孩子趁媽媽不注意,一把把衣物弄亂,扔得到處都是。

3.摔壞家人的手機

對於手機等電子產品也不放過,根本不管其是否貴重,“媽媽不讓我玩手機,那我就把手機摔了”這種逆反的表現呢也使家裡的電子產品遭了殃。

4.拆卸身邊的玩具

至於玩具,不管是玩兒了很久的還是剛剛買回來的,不拆開看看怎麼行!如果拆不開還可以用嘴咬、用力扔,活脫脫一個破壞大王!

相信孩子的這些表現很多家庭中都會有發生,孩子的行為控制能力還未發育完全,對於自己的行為認識並不充分,有些調皮的舉動也很正常,但是為什麼孩子如此熱愛破壞呢?其中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二、孩子擁有超強“破壞力”是因為什麼?

1. 自我意識初步形成,只關注自己的需求

當寶寶的自我意識開始形成的時候,對於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這個時候寶寶的關注點是自己的需求,對於父母要求做的事是不感興趣的。並且對於按照指示做和不按照指示做會有不同程度的好奇,這也一種類似於試探父母的行為。

愛拆玩具成“破壞王”,為什麼孩子“破壞力”這麼強?家長要知道

2. 行為意識已經形成,急於探索

當寶寶的行為意識產生後,對於自己的動手能力非常在意,樂於探索不瞭解的事物。這時候無論是用嘴咬還是動手拆都被強大的行為意識所支配,並且孩子樂於其中。

3.希望通過破壞引起父母的關注

當然也有時候,孩子希望通過做出一些能夠引起父母關注的行為。當寶寶發現自己搞破壞時,父母會比較關注,那麼孩子的這種行為也會因為這樣的想法而被強化。

對於孩子愛搞破壞的行為,家長們應該怎樣去對待呢?是言辭激烈的訓斥,還是不管不問聽之任之呢?顯然這兩種做法都是不合適的,適當的干預才是最有效果的。

三、孩子“破壞力”強,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和處理?

1.弄清孩子這種行為的形成原因及內在需求

家長只有弄清了孩子喜歡破壞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夠明確孩子內在的情感需求。是對於世界的好奇或是急於探索,又或者是尋求關注,不同的原因需要家長不同的對待,有側重的滿足孩子的內心訴求。

愛拆玩具成“破壞王”,為什麼孩子“破壞力”這麼強?家長要知道

2.對於探索的行為不要急於否定和制止

家長不要覺得是破壞行為就儘量制止,這表面上看是在規範言行,讓行為不產生偏差,但是其實也抑制了孩子主動探索學習的熱情,並不利於孩子能力的培養。

3.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解釋破壞帶來的後果

當然對於孩子的一些破壞行為家長也是有義務讓孩子明白,破壞是有後果的,比如說亂扔玩具,其他人或者孩子自己就有可能被玩具絆倒,而發生磕碰,並且也可以進行演示,讓孩子明白這是有不良後果的。

當孩子到了喜歡搞破壞的階段,家長的教育方式應該如何選擇呢?在這個階段有哪些部分是需要家長們注重進行思考的呢?

四、面對孩子的“破壞力”,家長應該注意的問題:

1.不要忽視這種行為背後的驅動力

行為背後的驅動力是家長需要重視的一部分,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能力的鍛鍊,讓孩子多和外界環境進行接觸,不同的環境會滿足孩子更多的好奇心,在滿足孩子這些能力開發的需求的同時,也讓孩子更加有探索的空間。

愛拆玩具成“破壞王”,為什麼孩子“破壞力”這麼強?家長要知道

2.不要用道德的標準衡量來給孩子貼標籤

不要過早的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道德評判,孩子的道德概念還不明確,更不要隨意給孩子下定義,這樣會在潛意識部分對孩子造成影響或者誤導。

3.注意觀察,對於危險的行為及時制止

當孩子有破壞行為時,家長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對於其中可能發生的危險要非常的重視,比如說一些小體積的零部件,就是不太安全的,如果被孩子誤食是有引發嚴重後果的,家長要及時進行制止,以防狀況發生。

相信孩子的世界是充滿想象力的,對於外界也是充滿好奇的。當探索的意識產生的時候,孩子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了解世界。這些行為中有些在家長看來就是極具破壞力的,並且很容易用道德的標準來看待這些行為,難免會對孩子進行斥責和制止。但是家長的這種方式也很有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和自主學習的熱情。適當的干預和引導是必須的,同時明白行為背後的誘因也很關鍵。

大家是如何對待家裡的“超級破壞王”的呢?對於孩子的破壞行為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皮球兒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