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價格行情持續下跌,菜粕和棉粕市場行情也遭遇打擊

春節之後國內豆粕行情持續下跌,截止到2月26日沿海地區部分已經跌破2600元/噸,其因素很多,全球大豆豐產、國內養殖需求淡季以及中美或即將達成協議,國內進口大豆豆粕供應過剩等對豆粕市場形成巨大的衝擊。受此影響,國內菜粕和棉粕市場行情也遭遇打擊,但相對來講,兩者行情明顯較豆粕抗跌,目前兩者主流價格則在2200-2300元/噸左右,其主要因素分析:

豆粕價格行情持續下跌,菜粕和棉粕市場行情也遭遇打擊

1、菜棉粕正值供應淡季 行情跟隨豆粕走弱 但抗跌明顯

時至2月底,國內菜粕供應正值淡季,工廠菜籽加工早已經結束,新菜籽尚未上市,極少數沿海地區工廠陸續加工進口菜籽,以提供菜粕供應,新菜籽每年在5月份左右陸續上市,新菜粕亦是如此;棉粕市場上,同樣如此,目前工廠棉粕供應量不大,開工率也低,工廠停工居多,兩者行情雖然跟隨豆粕持續走跌,但抗跌性明顯強於豆粕。

2、菜粕棉粕需求值得期待 工廠貿易商挺價觀望

因為需求結構的不同,菜粕主要用於水產飼料加工以及水產養殖業,目前正值2月底,南方3月份開始陸續水產投苗,飼料需求將逐步進入旺季,菜粕需求自然跟隨;棉粕則主要用於家禽和反芻,雖然目前特徵不明顯,但因棉粕供應量也不大,因此工廠貿易商亦挺價觀望為主。

3、菜籽、棉籽加工廠家明顯已經擠壓 菜粕棉粕供應量已經遠不如從前

隨著近些年國產菜籽、棉花產量的逐年下降,其加工產業也已經明顯萎縮,菜棉粕常年下來的供應量都已經不如從前,其行情走勢自然也明顯較前些年堅挺。根據我們對菜粕棉粕市場行情的跟蹤,長時間以來菜粕和棉粕行情走勢都趨於堅挺,其抗跌性很強,並且與豆粕之間的價差最低的時候僅兩三百元,這也就是不難說明目前豆粕價格那麼低,而菜棉粕則仍然堅挺的在2200-2300元/噸。

未來市場的走向,目前中美談判結果仍不確定,最終中國是否會停止對美豆進口大豆關稅的徵收尚不明瞭,但短期內看豆粕行情弱勢將依舊;菜棉粕市場行情也將延續偏弱走勢,但跌勢仍不會明顯。不過,尷尬的是,菜棉粕雖然價格堅挺,且與豆粕價差不斷在縮小,這也大多是供應市場一廂情願的表現,對於下游需求者來講,其失去了比價優勢,還有多少需方市場去考慮使用菜棉粕,因而這又是一個被動的事情。未來的市場走向需要我們邊走邊看,繼續關注國內外、尤其是豆粕市場的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