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大寒節氣

大寒·詩詞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白居易塑像

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的白居易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他在《村居苦寒》中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紛紛。竹柏皆凍死,況彼無衣民!回觀村閭間,十室八九貧。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唯燒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歲,農者尤苦辛。顧我當此日,草堂深掩門。褐裘覆絁被,坐臥有餘溫。倖免飢凍苦,又無壟畝勤。念彼深可愧,自問是何人。”這首詩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寫農民在北風如劍、大雪紛飛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他們是多麼痛苦呵!後一部分寫自己在這樣的大寒天卻是深掩房門,有吃有穿,又有好被子蓋,既無挨餓受凍之苦,又無下田勞動之勤。詩人把自己的生活與農民的痛苦作了對比,深深感到慚愧和內疚,以致發出“自問是何人?”的慨嘆。此詩中把農民的窮苦與詩人自己的溫飽作對比的卻極少見,尤其這種出自肺腑的“自問”,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難能可貴的。

唐代詩人、登天寶二年進士第的孟彥深在《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詩問之》中道:“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霧濃。起來望樊山,但見群玉峰。林鶯卻不語,野獸翻有蹤。山中應大寒,短褐何以完。皓氣凝書帳,清著釣魚竿。懷君欲進謁,谿滑渡舟難。”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高適

唐代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他在《答侯少府》中道:“常日好讀書,晚年學垂綸。漆園多喬木,睢水清粼粼。詔書下柴門,天命敢逡巡。赫赫三伏時,十日到鹹秦。褐衣不得見,黃綬翻在身。吏道頓羈束,生涯難重陳。北使經大寒,關山饒苦辛。邊兵若芻狗,戰骨成埃塵。行矣勿復言,歸歟傷我神。如何燕趙陲,忽遇平生親。開館納徵騎,彈弦娛遠賓。飄颻天地間,一別方茲晨。東道有佳作,南朝無此人。性靈出萬象,風骨超常倫。吾黨謝王粲,群賢推郄詵。明時取秀才,落日過蒲津。節苦名已富,祿微家轉貧。相逢愧薄遊,撫己荷陶鈞。心事正堪盡,離居寧太頻。兩河歸路遙,二月芳草新。柳接滹沱暗,鶯連渤海春。誰謂行路難,猥當希代珍。提握每終日,相思猶比鄰。江海有扁舟,丘園有角巾。君意定何適,我懷知所遵。浮沉各異宜,老大貴全真。莫作雲霄計,遑遑隨縉紳。”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元稹

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詩辭言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其樂府詩創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於李紳。他在《大寒十二月中》中道:“臘酒自盈樽,金爐獸炭溫。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冬與春交替,星周月詎存?明朝換新律,梅柳待陽春。”

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的耿湋工詩,與錢起、盧綸、司空曙諸人齊名。他在《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中道:“章溪與貢水,何事會波瀾。萬里歸人少,孤舟行路難。春光浮曲浪,暮色隔連灘。花發從南早,江流向北寬。故交參盛府,新角聳危冠。楚劍期終割,隋珠惜未彈。酒醒愁轉極,別遠淚初幹。願保喬松質,青青過大寒。”

唐代詩人、茶僧皎然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他在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與顏真卿、靈澈、陸羽等和詩,多為送別酬答之作。情調閒適,語言簡淡。他在《顧渚行寄裴方舟》中道:“我有云泉鄰渚山,山中茶事頗相關。鶗鴂鳴時芳草死,山家漸欲收茶子。伯勞飛日芳草滋,山僧又是採茶時。由來慣採無近遠,陰嶺長兮陽崖淺。大寒山下葉未生,小寒山中葉初卷。吳婉攜籠上翠微,濛濛香刺罥春衣。迷山乍被落花亂,度水時驚啼鳥飛。家園不遠乘露摘,歸時露彩猶滴瀝。初看怕出欺玉英,更取煎來勝金液。昨夜西峰雨色過,朝尋新茗復如何。女宮露澀青芽老,堯市人稀紫筍多。紫筍青芽誰得識,日暮採之長太息。清泠真人待子元,貯此芳香思何極。”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黃庭堅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黃庭堅,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他在《歲寒知松柏》中道:“松柏天生獨,青青貫四時。心藏後凋節,歲有大寒知。慘淡冰霜晚,輪囷澗壑姿。或容螻蟻穴,未見斧斤遲。搖落千秋靜,婆娑萬籟悲。鄭公扶貞觀,已不見封彝。”

北宋文人李新在《大雪不宜幹人》中道:“漫瀰江天慁霏雪,市薪黃金粲環玦。大寒叵堪出門戶,已麾中涓刺漫謁。著作千卷字不同,不希牧守上三公。榻西有酒鵝兒色,鴻音讀書句成拍。句成拍,不是平生等閒客。”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他在《元沙院》中道:“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際海煙雲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經臺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他在《長歌行》中道:“世人何惡死,死必勝於生。勞勞塵土中,役役歲月更。大寒求以{左日右奧},大暑求以清。維餒求以饁,維渴求以觥。其少欲所惑,其老病所嬰。富貴拘法律,貧賤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當一切平。釋子外形骸,道士完髓精。二皆趨死途,足以見其情。遺形得極樂,升僊上玉京。是乃等為死,安有蛻骨輕。日中不見影,陽魂與鬼並。莊周謂之息,漏洩理甚明。仲尼曰焉知,不使人道傾。此論吾得之,曷要世間行。”

北宋著名畫家、詩人文同與蘇軾是表兄弟,以學名世,擅詩文書畫,深為文彥博、司馬光等人讚許,尤受其從表弟蘇軾敬重。他在《和仲蒙夜坐》中道:“宿鳥驚飛斷雁號,獨憑幽幾靜塵勞。風鳴北戶霜威重,雲壓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須遣酒爭豪。硯冰已合燈花老,猶對群書擁敝袍。”

北宋哲學家、文學家、官吏楊時先後學於程顥、程頤,同遊酢、呂大臨、謝良佐並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為“南劍三先生”。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他在《荊州偶作》中道:“鄭公嵇阮流,野性本麋鹿。平生傲羲皇。白首就羈束。大寒客無氈,官冷飯不足。顧予支離人,攘臂受餘粟。江魚尾盈尺,飽食勝梁肉。荊山富樵蘇,丈室有餘燠。頑疏愧前哲,所得逾往躅。談經追時好,俯爺負愧忸。流光逝不反,愁鬢日改綠。世道劫火燃,不燔乃良玉。晚交定難恃,雲雨手翻覆。官居真蘧廬,束擔聊託宿。求田意雖鄙,此計正宜速。歸尋谷口耕,勝賣成都卜。坐想帶經鋤,倚耒聽布穀。”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司馬光塑像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他在《和景仁噴玉潭》中道:“昨朝景氣如暑天,僮僕流汗衣裘單。安知向曉暴風作,一變陽春成大寒。此時結友尋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間。棘刺罥衣行路難,枯藤壽柏同樊援。驚沙擊眼百箭攢,時得閃爍窺林巒。景仁年長力更孱,牽衣執手幸不顛。仍聞旁谷有伏虎,賴得與君俱早還。”

宋代詩人孔武仲與歐陽修、蘇軾、蘇轍、黃庭堅等人過從甚密,詩詞唱酬,信書不絕。他在《龜石》中道:“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託半天碧。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闢。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非黿非鰲不可辯,有若神龜見蹤跡。精剛不待媧皇練,渾樸寧從巨靈擘。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運轉非人力。當時大禹走天下,驅至九江為納錫。萬牛攢車載不動,鐵軸崢嶸自堆積。秦皇鞭山移四海,怒視不能移咫尺。至今獨立猶驚人,地誌山經不能測。千靈萬狀誰復知。一片堅頑粗可識。昂頭突出翠濤中,跪足橫蹯九泉脈,當心一搭莓苔黑。淵潛不見曳尾狀,日爍猶驚負圖色。青髯剝落向何處,秋草綏綏晨露滴。勁健曾支玉女床,孄斑似點乖龍額。漁翁未網先自駭,靈蓍欲伏安可得。黿鼉縮首不敢近,暇蟆巡行夜戰惕。歲冬大寒百聖伏,圜圜勁勢無欹側。風磨霜練無日休,髮鬢皴痛成兆坼。負才不免刳腸累,至珍惟籍天公惜。灼以炎皇之火精,寡以少昊之金液。神鑽鬼卜不見形,陰陽造化無遺策。大哉龜者物之精,歲久已化為真形。有時月黑無人夜,繞岸光芒芒自生。下駭深潭怪蜃窟,上應中天玄武星。萬眾森森下相向,來決吉凶真偽情。奸狐妖鼠已破膽。山魑野魅見亦驚。波神吞氣不敢喘,四面長漪鋪席平。吾聞溪老記往歲,半夜風雨來冥冥。剨然曳轉大潭左,百里震驚如雷霆。妒憎摧折雖萬狀,崔嵬孤高終自靈。籲哉天地至奇物,何為流落於江城。銅馬猶聞標漢殿,神羊昔亦馴堯廷。便當推置玉堂上,古貌岌岌無欹傾。奸臣猾豎作狐媚,見之頳面先吞聲。凶荒水旱必可卜,倉卒變怪皆先明。匈奴喪魄萬里外,慉縮不敢窺天兵。龜乎龜乎用不用,壯士與爾同死生。”

宋代僧人釋道生在《偈頌二十二首》中道:“兩曜劈箭急,一年彈指間。始見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通身寒暑無回互,笑倒當年老洞山。”

宋代詩人釋可湘在《偈頌一百零九首》中道:“一年十二月,過了無多日。乃事竟如何,茫然黑似漆。休休休,空悠悠,前許多時何處去,大寒然後索衣裘。”

宋代著名詩人釋祖欽在《偈頌一百二十三首》中道:“天寒人寒,大寒小寒。熱則普天匝地熱,寒則普天匝地寒。熱不自熱,寒不自寒。紅日上三竿,當陽仔細看。”

岳飛之孫、嶽霖之子的南宋文學家岳珂著述甚富。他在居於金佗坊時,因痛恨祖父被秦檜陷害,著有《籲天辯誣》、《天定錄》等書,結集為《金佗粹編》(28卷,續編30卷),為岳飛辯冤,是研究岳飛的重要資料。他在《秋夕有感二首》中道:“從來難辨是幾微,談者雖多覺者希。小隙便須防蟻穴,大寒何必泣牛衣。無旁掣肘方成事,不早抽頭即過機。莫道不才明主棄,也曾攖頷觸天威。”

宋代文人葉子強在《讀書堂五首》中道:“少長事壯厲,意氣彌九州。鞭車踏長路,渠料能夷猶。困此九折坂,嶔崎不容輈。彼須匪所強,此售寧或求。猶有讀書心,大寒索衣裘。賤嗜匪貴獻,一拂銷百愁。寶此清淨退,相從賦歸休。農圃雅所問,同一壑一丘。”

南宋官員劉黻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存亡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表現了一個愛國者的忠勇。他是溫州歷史上令人敬仰和懷念的人物。他在《四不吟》中道:“大寒風雨暑不出,公會坐廣醵不赴。我奉遺體投遐荒,相爾室中胡不懼。”

南宋豪放派詩人、詞人、詩論家劉克莊詩屬江湖詩派,作品數量豐富,內容開闊,多言談時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學晚唐體,晚年詩風趨向江西詩派。詞深受辛棄疾影響,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議論化傾向也較突出。他在《病起五首》中道:“躬圭寶箑俱藏起,出入惟消笠與簑。農說雨暘差有準,客談間諜易傳訛。豐年海熟田尤熟,聖代朝和野亦和。縱使大寒並大暑,小車時出至行窩。”

南宋知名文學家、詩人曾豐生平好學,博覽群書,以文章名噪一時。政事之餘,醉心詩文創作,歸鄉後,築室“樽齋”,因以為號。以詩酒自娛,四方來求詩文者經常滿座。他在《冬行買酒炭自隨》中道:“大寒已過臘來時,萬物那逃出入機。木葉隨風無顧藉,溪流落石有依歸。炎官後殿排霜氣,玉友前驅挫雪威。寄與來鴻不須怨,離鄉作客未為非。”

曾豐在《北歸回首謝庾嶺》中道:“五羊一住閱三冬,諳盡人情與土風。醫拙市空多藥物,肉平官又少庖工。大寒氣候初中伏,稚子顏容七十翁。天下豈無遊宦處,吾車不復指南中。”

南宋詩人章公權在《長江問對篇》中道:“問長江,以汝衛南邦,北人遙想心已降。方今大勢全倚汝,不知汝亦許不許。國人皆悠悠,我心良獨憂。長城已坦道,黃河已安流。淮邊日夜風颼颼,汝今孤矣非昔比。問汝若何真可倚。長江對,壯爾南邦以吾在,今來古往只東流,人世興亡自更改。句踐臨齊晉,劉裕入長安,項王北渡黃河西破關,北方或可取,吾不為君阻。赤壁中流曾喪兵。廣陵望見波濤驚,瓜步欲渡說虛聲。南方長可守,吾獨為君有。吾之勢何但抵長城,長城今已平。吾之力可以當百萬,百萬昔嘗散。吾能限南北,不能輸事力。吾能鼓風濤,不能用英豪。君不見吳之末,陳之季,豈必斯時吾獨異。朝無政事國無人,烏有長江專可倚。辱君有問答君知,正恐知之亦忽之。煩君奉此獻之國,索勿俟大寒時。”

南宋中期著名詩人趙蕃和當時居住在上饒的韓淲 (號澗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齊名,號稱“上饒二泉”,同為江西詩派的殿軍人物。他在《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中道:“舊說洛陽天地中,遂令北客病南風。只今政教通南粵,亦有大寒桑樹紅。”

趙蕃在《田家即事》中道:“漫道詩書可起家,未知田舍足生涯。不辭傴僂翁栽稻,能作紛耘婦剝麻。口腹定繇勤力許,衣裘寧怕大寒加。罔知耕稼求溫飽,行役雖勞莫重嗟。”

南宋宰相鄭清之少年時跟從樓昉學習,能寫文章,樓鑰十分讚賞他。他在《和林治中雪詩五首》中道:“貙{左豸右婁}{彪外換甘}狒貊貛貔,獵騎漫山伏正奇。瘃手草成熊舘賦,掩群驅入兔罥詩。獸奔駭類淮淝口,狐媚歡摧虢國眉。滕六倚渠真誤事,大寒不出是知時。”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陸游塑像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他在《大寒》中道:“大寒雪未消,閉戶不能出,可憐切雲冠,局此容膝室。吾車適已懸,吾馭久罷叱,拂麈取一編,相對輒終日。亡羊戒多岐,學道當致一,信能宗闕里,百氏端可黜。為山儻勿休,會見高崒嵂。頹齡雖已迫,孺子有美質。”

陸游在《示福孫井示喜曾》中道:“北商久不通,犁棗罕登盤;山舍惟有橘,瑣細如彈丸,此外則柿慄,收拾猿鳥殘。雖無龐翁話,兒孫亦團欒。今歲雨雪晚,歲莫始大寒,二稚乃可憐,不訴衣襦單。地爐有微火,誦書到更闌。我老多感慨,賴汝差自寬。”

他在《壯士吟次唐人韻》中道:“士厭貧賤思起家,富貴何在發已華。不如為國戍萬里,大寒破肉風捲沙。誓捐一死報天子,兜鍪如箕鎧如水。男兒墮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塞雲漠漠黃河深,涼州新城高十尋。風餐露宿寧非苦,且試平生鐵石心。”

陸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門》中道:“平明贏馬出西門,淡日寒雲久吐吞。醉面衝風驚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溫。紛紛孤兔投深莽,點點牛羊散遠村。不為山川多感慨,歲窮遊子自消魂。”此詩是作者在大寒節氣裡所作的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作者騎馬出城,面對一片蒼茫蕭條的景象,心中非但沒有悲涼,反倒湧起了一腔豪情和感慨。

南宋詩人郭印與秦檜雖曾同窗,然絕不與通,家居十八年。性嗜山水,工詩,與曾慥、計有功、蒲瀛(蒲大受)、馮時行、何耕道等交遊甚密,詩存七百餘首。他在《宋子淵有詩及性宗事用韻寄之二首》中道:“枯大寒巖但不春,直經千劫未為真。一門超邈難尋軌,萬象森羅獨露身。田地穩時行便到,工夫盡處見方親。韓盧逐兔紛紛是,言語支離最誤人。”

南宋末年詩人陳著因“獨持風裁,威令肅然”,“清正廉明,文義冠世”,深得民眾擁戴。在古代官場能有如此剛正不阿,政績卓然,離任時獲得縣民跪泣送行的官員,實在難能可貴。他在《代趙信甫千人助冬衣》中道:“憶昔渾家衣天香,翩翩風流公子裳。蟾宮步武雲送上,雁塔姓名星搖芒。綠袍照眼初意銳,青氈入手前路長。誰知蕉鹿成夜夢,日與蓬鷃爭時光。累累鵠形走山谷,戰戰繭足履冰霜。貂裘已弊有嫂輕季子,牛衣雖泣無妻問王章。懸鶉襹褷不投俗,捫蝨勃窣徒談王。豈不欲羨補袞居峻地,豈不欲著錦繡歸故鄉。顧瞻外飾至此面自赬摸索中襟悽其汗如滂。況今玄冥令凜冽,難把赤立身支當。彼狨鞍寶馬重狐貉,彼毳茵繡帳雙鴛鴦。或錦步障五十里,或金縷衣十二行。與富貴家自擇伴,如衰颯輩難登堂。老者衣帛盍早計,大寒索裘真痴忙。縉紳遺緒慘莫繼,章縫本色終難忘。從來固多急義譜,今亦何敢淺識量。君不見履常長貧凍至死,絮襖不具有識空悲傷。又不見範叔一寒如此極,綈袍之戀千載猶芬芳。”

陳著在《遊慈雲》中道:“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微溼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為世所譏,但其善論詩文,為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他在《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中道:“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心包元氣並,影立太空獨。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飄飄凌雲身,杳杳送鴻目。揮袖裨八風,開襟吞百瀆。醒脾咽醇清,滌髓盪痼俗。鬥摘紫垣杓,日攀黃道轂。川令夷若奔,林訶魍魈伏。螺蚌視三神,杯盎閱四隩。參旗摩右肩,昆苑踏左足。營營蟻磨旋,戢戢蜂房簇。羶俎饜前臑,詩瓢慳半菽。歷測尊盧年,桴窮沃焦谷。疇非浮點漚,吾亦寄粒粟。氣形孰融結,高深誰濬矗。媧皇不能補,共工多事觸。飛思騰虛遨,殫精馳向矚。浩浩蔑垠涯渾渾曷邊幅。百刻倏汐潮,九行遞朏朒。達觀等鵬鷦,殊趨殽燕蝠。仙馭鞭虯螭,神駕軌驪騄。寰中無遁照,象外有玄燭。推尋制字蒼,究考畫卦宓。萬變既日滋,百靈遂宵哭。某氏馬錫三,何人鰲釣六。底所真蓬瀛,是間自濠濮。佳辰每難值,奇賞詎嫌數。達士多放曠,拘儒例踧蹜。味同僑札交,臭異智輔族。稽首禮初梅,掀髯叫餘菊。節屆小大寒,歲得中下熟。野禮講蠟迎,侲朋閱儺逐。皴膚剝枯蘚,瘦發立凍木。青針抽麥麰,絳粒茁櫻薁。烏龍特嵯峨,白雁幾灣洑。霞譙抹微綃,煙市皺輕縠。畫嶂屏橫縱,字溪篆直曲。蘭非灌能馨,柏豈撼可禿。長岡修蛇馳,短阜矮鱉縮。一塔聳錐潁,千畦界棋局。冷祠逃鼪鼯,荒冢赫鴟鵩。汲窟僕桔槔,獲場眠碌碡。橡實翻籜瘦,筍萌認鞭斸。莽啼潛鉤輈,籬嚼偃觳觫。樵肩瘡長鑱,獵臂袒偏裻。相勞聲阿邪,力作響蓬撲。聞磬認禪窗,指旛窺佛屋。邃森逾二林,美秀埒三竺。籠影夜舊築。連營釋薁琫,四野競畚梮。別墅喧榼壺。。。”

方回在《永樂沽酒》中道:“大寒豈可無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楮幣破慳捐一券,瓦壺絕少約三升。村沽太薄全如水,凍面微溫尚帶冰。爨僕篙工莫相訝,向來曾有肉如陵。”

方回在《用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中道:“極目無窮六合寬,仰天如以渾儀觀。日躔箕斗逢長至,月宿奎婁屆大寒。肘後方多難卻老,杯中物到莫留殘。來年七十身猶健,容膝歸歟亦易安。”

現代小說家金庸筆下《射鵰英雄傳》及《神鵰俠侶》人物之一尹志平在真實的歷史上確有其人,在道教成就很高。在戰亂、災年中,他品德高尚,懂醫術,多治病救人。他在《無俗念·大安山棲雲觀中秋賞月》中道:“大安高絕,風露清、氣爽中秋時節。霞友雲朋方聚會,共賞山頭明月。照徹千峰,明通萬壑,坐覺心歡悅。神清骨冷,永超人世生滅。看盡此夕風光,空勞筆舌,妙景如何說。普照千門皆可玩,不似棲雲高潔。小院巖前,大寒嶺畔,彷彿天相接。坐中默想,此間堪可棲跡。”

元末明初詩人、“吳中四傑”之一的楊基以詩著稱,亦兼工書畫,尤善繪山水竹石。其元末詩作,大多表現維護元代統治立場,入明後,仍眷懷元室。風格異於高啟,多不能擺脫元詩靡麗纖細風習,他的無題、香奩諸體尤甚。其中五言律詩《岳陽樓》境界開闊,時人稱楊基為“五言射鵰手”。他在《贈毛生》中道:“丈夫遇知己,勝如得美官。棲棲無聊中,握手意便歡。古來豪傑人,所就非一端。狂言與危行,初若不可幹。從容兩陣間,一語九廟安。狐貉不外飾,而足御大寒。嗟嗟隴西李,願識荊州韓。

已故的我國當代畫家、詩人吳藕汀酷嗜崑曲及書畫。他在詩畫《廿四節候圖》的《大寒》中道:“天竺子紅簷雀含。蠟梅何處問東南。大寒山有茶花放,案供清香佛手柑。”

我國當代應用文寫作學家、詩人左河水在其作《大寒》中寫道: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

大寒·養生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大寒時節歷來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期,民間有古諺流傳“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一時間,天氣忽而冰寒刺骨,忽而又暖意融融,氣溫如同坐過山車般上上下下,大多數上班族又迎來了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關頭,在這冷熱不定、顛簸無著的大寒時節,該如何養護身心。

氣溫劇變尤須護心護腦,冬天是天寒地凍、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的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此期間,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極易加重或發作。

據統計,在大寒節氣中,心肌梗塞、腦卒中的發病率均達到全年最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彈性較差的高血壓患者,在大寒時節一天之內的血壓波動往往會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只要稍不留神,也容易在此時節舊疾復發。體虛年高的人最好居住在溫暖的室內,儘量減少出門或冒觸風寒。從室內到室外,但凡溫差較大時,不妨要先在門廊裡適應一下冷空氣,再出門也不遲。深夜睡覺前用熱水泡腳“大寒時分是一年之中寒氣最重的時候,養生的第一要義就是要禦寒保暖!”龍華醫院中醫內科常務副主任周時高副教授強調,禦寒保暖特別要注意保護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頭面部、手足部。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這就是說,大寒時節除了要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也要隨著氣溫的變化而隨時增減。具體來說,還需根據各人的不同體質分門別類地進行保護,比如:胃寒脾虛的人特別容易受寒,建議此類人最好戴一個圍兜來保護脾胃,平日也可以多吃一些山藥、紅棗等健脾益氣的食物;而腎陽虧虛、慢性腰腿疼痛的患者受寒之後可能會加重病情,不妨使用一個腰託來防寒。唐靖一副院長則建議,除了禦寒保暖之外,大寒時節人們晨起出門前,不妨喝些熱飲,比如:牛奶、豆漿等,以起到振奮脾胃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熱水或藥湯先泡泡腳,以達到暢通血脈、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而那些常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前尤其應該用熱水泡腳。睡覺沐浴前後適當喝水“大寒期間養生的另一個重點在於滋陰!”唐靖一指出,長江流域通常從冬至開始降水減少,到了一個月之後的大寒節氣,正是一年之中最乾燥的時期,白天平均空氣溼度一般低於50%,有時室內甚至只有30%左右,很多呼吸系統有“老毛病”的人經常會有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咳痰不淨的感覺。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則容易造成血粘度增高。更嚴重的是,如果因為高血壓、年老等造成血管彈性功能下降,還容易誘發心梗、腦梗、腦出血等危險情況。

如果室內經常開暖氣或空調,除了要經常開窗通風外,最好再使用一些空氣加溼器之類,以提高空氣中的溼度。在晚上睡覺時,如果使用電熱毯,也儘量不要開過夜或開得太熱。此外,在冬天,人應該有意識地增加飲水量,千萬不要等口乾後才想到去喝水。他建議在入睡前和起床後,都應先喝一杯溫水。而在沐浴前後最好也能各喝一點水,以補充人體流失的水分。心血管患者忌情緒波動民間俗有“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的說法。這也就是說,只有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人體才能抵禦得住嚴冬酷寒的侵襲。周時高說,大寒養生著眼於“藏”。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心緒安寧,慢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尤忌情緒過度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大寒時節正處於元旦後、春節前,對於上班族來說,正是一年之中工作最繁重的時候,人體極易疲勞,耗精傷神。因此,在這一段日子,尤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平靜。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應注意避免過喜或傷心,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氣血和順,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降低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病風險。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對於冬季進補,醫學專家都有著自己的觀點:

有著許多的專家持反對態度: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代人的體質與以前大不相同,沒幾個虛的,所以在秋冬進補和預防疾病時,要考慮這種體質變化。”

但也有持支持態度的:冬令進補,傳承了數千年的中醫進補法則,歷經考驗,其效果不用置疑。

中醫的精華是“辨證論治”,因而大多數專家支持“認清體質,辨證進補”。

《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神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溼,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聖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並非被動的適應,而是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禦外邪的侵襲。古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這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總結,也說明了人們對身體調養的重視,藉此之節氣,重筆女士調養之法。

本節氣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儘量少出門。

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涼一些溼毛巾之類以保室內溼度。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

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堅持臉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以此來增加機體的抗寒能力。

大寒·流感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天氣寒冷,加上空氣乾燥,近期很多人患上感冒,更可怕的是的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如果你周圍的人一個個相繼中招的時候,你自己要小心了!其實除了吃藥打針之外,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我們都可以試一試。

由於流感是由病毒引起,若想利用抗生素治療是不行的。除非出現細菌感染,否則毋須服食抗生素。一般健康良好的人,可在一週內自動復原。如要加快痊癒,便要注意以下法寶了。

家居護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確保臥室空氣流通,避免開空調,並要穿上暖和及合身的衣服,以免著涼。

增加空氣溼度。提高臥室溼度,可減輕咳嗽、喉嚨痛或者鼻腔乾燥的不適感。若果有胸部悶塞或鼻塞,不妨開加溼器。

待在家中。流行性感冒是傳染性很高的疾病,因此最好放下工作,待在家中休息,等到體溫恢復正常,一天之後才再出門。

多休息和睡眠臥床休息是必要的,因為這可令體內的能量集中抵抗病毒感染。身體虛弱期間,若仍到處走動,會令你的抵抗力進一步降低,更甚的是容易招致併發症。

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處理噴沫後,必須用肥皂洗淨雙手,以防將病毒從口鼻經手通過接觸而散播。不要隨地吐痰。

滋潤你的鼻子。如果你不斷抹鼻涕,可能會覺得鼻子痛,所以最好經常用潤膚膏潤滑鼻孔以減少刺激。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飲食療法。多喝水和其他飲料 如果有發燒症狀,補充身體水分便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因出汗而引起的脫水現象。

湯水:雞湯、菜湯(不用紅肉的純菜湯);果汁:含豐富胡蘿蔔素(維他命A)和維他命C的生果;菜汁:甜菜汁、胡蘿蔔汁;清水:濾過食水、礦泉水、葡萄糖水(避免汽水)。 營養豐富又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用味精、少用白糖、鹽和油,不吃煎炸或含大量添加劑的加工食物,以減少消化和排毒負擔,一切以清淡為主,有機食物為優先選擇。

蔬果:香蕉、萍果、胡蘿蔔;澱粉質食物:粥、麵條、馬鈴薯、稀飯、麥皮;甜品:將香蕉去皮弄成糊狀食用。食大蒜收效快 如果喉嚨開始有輕微痛時即刻吃一兩顆生大蒜的話,就可先一步預防感冒。

忌喝牛奶。當有鼻塞時,最好不要喝牛奶或者吃乳制食品,因為牛奶會抑制黏液排出體外,令你覺得呼吸道阻塞得更嚴重。

抗流感食物廚中尋。香菇和姜都是價廉而功效大的抗流感食物,姜能殺死流感病毒;香菇含有一種叫做Lentinan的物質,據實驗顯示,它對抗流感的效果比一般抗病毒藥物更好。

洋蔥止咳露療效好將六個洋蔥放入鍋,加半杯蜂蜜,以小火燉兩小時後再過濾便成。每日飲幾次,最好溫熱後才飲。洋蔥所含物質能夠抵抗病毒和細菌。

民間驗方。用鹽水漱喉嚨當你有喉嚨痛時,可用鹽水漱口以減輕不適感,同時將積聚的分泌物沖掉。鹽水分量如下:1茶匙食鹽加約470毫升的溫水中。這濃度近似我們體內組織的酸鹼(pH)值,漱口後會覺得非常舒適。這配方可按需要使用,但切記不要誤渴。

食潤喉糖。喉糖可以幫助潤喉,尤其當你食慾不振時,食喉糖還可以提供一些卡路里呢。

熱敷。當流感令你全身肌肉痠痛無力時,不妨用熱敷袋來紓解肌肉不適。

泡熱水。如果有頭痛或者鼻塞,試把腳泡在熱水中,你會覺得舒服些。

按摩背脊。按摩背部,有助血液循環,活化免疫糸統以抗流感,同時令你舒服些。

吸蒸汽。用一隻大碗裝半碗熱水,然後用毛巾將頭和碗一併蒙上吸入蒸汽,每次數分鐘,能通鼻塞。

喝薑茶。用一片姜(切片,大小隨意)加三碗水,煎成一碗,可加黃砂糖或蜜糖調味。此茶具解表散寒、化痰止咳功效。

喝蔥白豆豉湯。用二至四棵蔥(切段)及一湯匙淡豆豉,加適量水煲成湯茶飲用。此湯具解表發汗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成藥尤其是含抗組織胺的藥物,或許能提供暫時紓解如止住鼻水,但要小心,因為它能將症狀壓抑,讓你誤以為已經復元,如果你提前恢復原來的日常活動,可引起流感復發或嚴重的併發症。

大寒·諺語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節氣和農業有著緊密的聯繫,有時農民通過節氣當天的天氣情況可以準確地預見作物的豐收情況。那麼關於“大寒”有哪些農諺呢?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大寒這一天如果天氣不冷,那麼寒冷的天氣就會向後展延,來年的春分時節天氣就會十分寒冷。

“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大寒三白(雪)極宜菜麥”;“大寒不寒不凍,來年一定蟲多,’;“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這些諺語的意思是:在大寒時節裡,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蟲的幼蟲凍死,這樣來年的農作物就不會遭到蟲災,農作物才會豐收,農人們就可以豐衣足食了。

“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大寒牛眠溼,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

從民間流傳的說法來看,寒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則對農業生產不利,這方面的諺語有很多,諺語表明:大寒節氣天氣暖溼,預示陽曆2-4月份的低溫陰雨嚴重,對春耕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

“大寒日怕南風起,當天最忌下雨時。”“大寒”當天的天氣曾經是農業的重要指標。只要這一天吹起北風,並且讓天氣變得寒冷,就表示來年會豐收,相反,如果這一天是吹南風而且天氣暖和,則代表來年作物會歉收;如果遇到當天下起雨來,來年的天氣就可能會不太正常,進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泥是麥的爸,一堊三個杈”;“冬泥巴、麥子媽,一堊兩個杈”;“冬前壟麥蓋條被,冬後堊麥還還禮;“要吃麥,冬前堊。”

大寒要注重田地的耕耘,只有深耕細作,才能有豐收。如“三九不冷夏不收,三伏不熱秋不收”;“三九四九,沿河插柳”;“老怕三九,少怕春寒。”等,說明大寒越冷,收成越好,或說明了大寒時候該多多插柳。

「二十四節氣」溪水斷流寒凍合——漫話大寒(下)

查看小麥長勢

此外,大寒的農諺還有:禽舍豬圈牲口棚,加強護理莫放鬆。年好過,春難熬,盤算好了難不著。好過的年,難過的春。懶牛屎尿多,懶人明天多。凍不死的蒜。幹不死的蔥。歡歡喜喜過新年,莫忘護林看果園。節約過新年,不能狂花錢。禽舍豬圈牲口棚,加強護理莫放鬆。春節前後少農活,莫忘魚塘常巡邏。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糧食滿倉。靠天吃飯俄斷腸,雙手勤勞糧滿倉。多逛地頭,少逛街頭。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小寒多積肥,大寒迎新年。南風打大寒,雪打清明秧。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

反映天氣的諺語也有很多,如: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春節)。過了大寒,又是一年(農曆)。該冷不冷,不成年景。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大寒過年,總結經驗。節前節後多商量,想法再把臺階上。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大寒天氣暖,寒到二月滿。大寒牛眠溼,冷至明年三月三。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南風送大寒,正月趕狗不出門。大寒東風不下雨。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交了大寒就是雪、明年又是豐收氛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大寒天氣暖,寒到二月滿。大寒霧,春頭早;大寒陰,陰二月。三九四九,霜凌夜夜有。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雨不盡,三伏雨如糞。“一日南風三日暴”。

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寓意:小寒至大寒這段時期天寒地凍,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雖說滴水成冰有點誇張,但確實表明了這段時間天氣的寒冷程度。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