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為什麼會得罪慈禧?

鐵錘歷史


1861年10月,顧命大臣肅順,在護送咸豐帝靈柩回京時,被捕入獄,隨後被斬首於菜市口。殺肅順的不是別人,而是後宮西太后慈禧。我們知道,慈禧殺肅順,是為了發動政變。不過,就算髮動政變,也不一定要讓肅順死啊。就算死,也不一定要斬首啊。肅順是顧命八大臣中,唯一在菜市口被斬首的大臣。那麼,因為什麼原因,慈禧這麼恨肅順呢?

(肅順)

一、沒把慈禧放在眼裡。

在清人李嶽瑞所著的《悔逸齋筆乘》中記載了一件事,說1860年,英法聯軍攻打北京城,嚇破膽的咸豐沒有堅持“天子守國門”,而是在肅順等心腹重臣的護送下,逃往熱河。

隨行的自然還有他後宮中的皇后嬪妃們。

由於事情突然,後宮妃嬪們乘坐的都是從街上徵來的馬車,不僅樣式粗陋,還破舊不堪。

當時慈禧因為生了皇子載淳,已進封為懿貴妃。但由於條件有限,她也只分得一乘破馬車。

走了一段路,坐在破馬車上的慈禧被車子搖晃得實在受不了,再加上她平時又很得咸豐帝的寵愛,於是便讓小太監去和肅順商量,要求換一輛結實的馬車。

肅順開始只說,到鎮子上再給她找找,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馬車。

結果到了鎮子上,肅順只顧取悅咸豐帝,壓根沒把慈禧要換馬車的事放在心上。

慈禧見了,只得讓小太監再去找肅順。

結果肅順不樂意了,他說他忙著呢,哪裡有空做這些小事。

後來,慈禧又找了肅順一次,希望他能給換輛馬車。

結果脾氣一向暴躁的肅順不高興地說,別說沒有馬車,就是有,也得先給皇后換。您沒看皇后坐的馬車也很破舊嗎?說完他不待慈禧開口,便驅馬直奔咸豐帝身邊去了。

尚無權勢的慈禧被肅順這一頓搶白,辱得只能坐在破馬車上乾瞪眼。

(咸豐帝像)

二、勸諫咸豐殺慈禧。

咸豐體弱多病,不能過多勞累。他在位時,由於慈禧粗通筆墨,便讓慈禧幫助他批閱奏摺。慈禧也樂在其中。時間長了,在政事上也多有見解。有時咸豐見她說的有道理,亦會按她的建議回覆大臣。

清朝祖制早就規定了“後宮不得干政”,深得咸豐倚重的肅順,特別不滿慈禧不守祖制的行為。

所以當咸豐病重,任命獨子載淳繼承大統時,他一再以“子幼母壯,擾亂朝綱”為由,堅決請求咸豐帝效仿漢武帝殺鉤弋夫人的事例,賜死慈禧。

咸豐和慈禧感情深厚,又不忍心讓才幾歲的載淳失去生母,因此猶豫不絕。後來,又在無意中將此事告訴了慈禧。

慈禧知道後,對肅順別提有多恨了。

(慈禧年輕像)

三、公然奪利。

咸豐去世前,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讓年幼的載淳坐穩帝位。

思來想去,他選擇了做事雷厲風行,敢做敢為的肅順。但他又怕肅順以後學多爾袞,於是又找了端華、載垣等7人同為輔政。

不過,咸豐還是擔心他們專權亂政。於是又給了慈禧和慈安一人一枚金印,交待說,凡是軍政事務,必須兩宮同意並蓋上金印才有效。

事情安排好後,咸豐自認為沒有後顧之憂,於是溘然而逝。

誰知咸豐才去世,肅順便帶著端華等人找到慈禧和慈安,假託先帝之言,說咸豐臨死前有交待,軍政要務都由他們八大臣作主,慈禧和慈安只管蓋章就成。

慈禧是個很聰明的人,馬上意識到肅順這是想奪權,於是便以“違背遺詔”為由,狠狠把他們訓斥了一頓。

但當時肅順在朝堂上頗有權勢,根本沒把慈禧放在眼裡,反而處處擠兌慈禧和慈安二人。

種種矛盾,最終達到不可調和的境地。慈禧深知顧命八大臣中除了肅順,其他不過都是些唯唯諾諾,沒有能力的人。而她想要把持朝政,必須扳倒肅順。

所以,慈禧一方面隱忍肅順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又拉攏慈安暗中和被排斥在政治核心圈外的恭親王奕訢等人。

由於肅順平時跋扈,在用人上又重漢輕滿,因此得罪了不少滿洲權貴。當慈禧密謀政變時,不少滿族重臣都積極響應。最終,慈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功地把位高權重,卻唯獨沒有兵權的肅順送上了斷頭臺。

(參考史料:《女人當國:慈禧太后與晚清五十年》《悔逸齋筆乘》)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其實肅順不光是得罪了慈禧,更重要的是他得罪了滿清貴族,必須得死。

愛新覺羅肅順,滿清鑲藍旗人,祖上是清朝開國元勳濟爾哈朗,父親是鄭慎親王烏爾恭阿。肅順在道光年被封為三等輔國將軍,咸豐年間被封為內閣學士、御前大臣和總管內務府大臣等職。肅順對漢臣張之洞、左宗棠等皆有提拔之恩;咸豐帝死後,肅順等對兩宮採取“抑西揚東”的策略,迅速與慈禧水火不容,這些都註定了肅順的結局。

公元1861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將護送咸豐梓宮回京的顧命八大臣全部拿下,肅順首當其衝。行刑時,肅順不服,罵聲不絕,劊子手用塞進他口中,牙齒舌頭都被磨爛,卻依舊噴血大罵不止。劊子手讓他跪下行刑,肅順堅決不從,最後被打斷了腿,死刑得以執行,肅順脾氣的耿直,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愛新覺羅肅順)

晚清重臣肅順結局如此之慘,皆因他得罪慈禧太狠。那麼為什麼他會得罪慈禧呢?我覺得有三點原因:

1、咸豐在位時已埋下禍根

咸豐帝在位之時,對肅順無比信任,肅順成為清朝後期實際上的宰相。後來咸豐病重,皇子年僅6歲,而其母親懿貴妃(慈禧),趁咸豐體弱經常參與朝政之事。清朝有“後宮不得干政”的祖制,歷代清代皇帝對此非常敏感,咸豐也不例外,擔心自己身後出現“子少母壯”的局面。據官員筆記所載,咸豐曾經詢問肅順的意見,肅順建議效仿漢武帝“鉤弋故事”。顯然,肅順的意思就是讓咸豐殺掉懿貴妃,以絕後患。這件事情就成了肅順與慈禧你死我活鬥爭的核心了。

2、咸豐駕崩後的權力之爭

咸豐帝駕崩後的第三天,為了儘快恢復朝廷的正常運轉,慈禧、慈安共同召見了八位輔政大臣,商議有關諭旨的擬訂、頒發及疏章上奏和官吏任免等最為緊要的事項的處理方式。肅順提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奏摺:“諭旨由大臣擬訂,太后但鈐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內覽。”就是說諭旨、奏摺皇后不得改動及閱看,只能加蓋印章。對於肅順等人的意見,慈禧早就看出這是一件極其嚴重的“爭權”行為。肅順與慈禧的矛盾再次激化。

3、肅順得罪貴族等同慈禧

肅順當權時,以鐵腕整肅官場貪腐之風,處理了貪腐三大案,讓包括大學士柏葰和廣州將軍耆英在內的數百官員掉了腦袋。這就得罪了很大一批官僚且都是滿清八旗,肅順作為清朝宗室後人,卻厭棄滿族人,喜歡有才幹的漢人。肅順深知與漢人合作的重要性,他要借用漢族人才來治理中國。因此,肅順成了滿人的公敵。慈禧博得了眾人的極大同情,支持他發動政變。肅順也是變相的得罪了慈禧。

公元1861年,慈禧從9月30日至10月6日,僅6天時間就剷除了被寄予重振大清國運之希望的肅順等八位顧命大臣,中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慈禧統治時期。肅順被殺時45歲,曾國藩等扼腕嘆息曰:“此冤獄也,自壞長城矣。”


野史也是史


首先說一句,咸豐死前,肅順和慈禧一個權臣,一個妃子,兩人沒有直接的恩怨和仇恨,甚至說來兩家人關係應該不錯,因為兩家人都住在西單牌樓北的闢才衚衕,是鄰居,慈禧出生在這裡,直到24歲生了同治後才他家人才搬走,而肅順一直住在這裡,等於說兩家人當過20多年鄰居。

1861年肅順扶著咸豐的靈柩走到古北口時,埋伏在那的幾千將士將肅順等人抓住押進京,慈禧導演的辛酉政變正式上演,圖為古北口鎮。

所以肅順和慈禧應該是非常瞭解對方的,肅順打心眼裡看不起這個靠兒子上位的懿貴妃,而慈禧瞧不上這位庶出的無業青年,這也為兩人日後冤家路窄埋下伏筆。肅順雖然是鄭親王第六子,算得上皇親國戚,但是小老婆生的,在宗室裡沒地位,同樣身為“八位輔臣”之一的鄭親王端華,是他同父異母哥哥,肅順從小不學無術,長大後成了混混公子哥,後來端華給他在朝廷謀了個差事才進入仕途。

圖為慈禧照片。

肅順青年時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步入仕途後性格也非常鮮明,他囂張跋扈,對滿族部下態度惡劣,但對有學識的漢人比較尊重,只收滿人賄賂,從不收漢人的,所以他身邊聚集了很多漢臣,所以肅順敢說話,個性鮮明的特點受到咸豐信任,而他也成了晚清滿臣少有的鷹派人物。

譚延闓,曾經的南京政府主席,1930年去世時葬在南京,曾一度說譚延闓墓的石刻是扒肅順墓的石料改建的,後來經鑑定,譚延闓墓的石料與小煤廠村肅順墓遺蹟碎石不同,譚延闓墓的石料來源於圓明園,圖為譚延闓墓。

1861年咸豐皇帝彌留之際,召肅順為贊襄政務王大臣,為小皇帝同治輔政,但肅順為防止母以子貴的慈禧擅權,曾給咸豐出主意“立子弒母”,殺了慈禧,這個建議導致慈禧對肅順動了殺心,當時的慈禧帶著小皇帝孤兒寡母的,覺得面對如狼似虎的肅順等一幫大臣,命途多舛,於是在古北口抓了肅順,上演了辛酉政變。


圖文繪歷史


咸豐十一年(1861年),慈禧聯合恭親王奕發動辛酉政變,以肅順為首的八位贊襄政務大臣被奪權下獄。回京後,在慈禧的授意下,奕與其他大臣擬定了肅順等人的罪名,主要是極力否認他們的合法性。

在諭旨中,還專門羅列了肅順的“罪狀”:擅坐御位,進內廷當差出入自由,目無法紀,擅用行宮內御用器物,把持一切事務,宮內傳取應用物件,肅順抗違不進,並感聲稱,有旨亦不能遵,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奉到拿問諭旨,膽敢肆意咆哮,並於恭送梓宮,攜帶眷屬行走;肅順每自請分見兩宮,於召對時,詞令之間,互有抑揚,意在構釁,居心殊叵測。處肅順以斬立決。

在這一連串的罪名當中,最關鍵的就是最後一句,表明肅順面見兩宮太后時言辭不恭,惹得兩宮尤其是慈禧相當不滿,所以才會將他處斬棄市。而慈禧與肅順的矛盾在咸豐朝就已出現了,當時還是貴妃的慈禧已時常幫助咸豐處理政務,而肅順則常常勸諫咸豐勿讓後宮干政,這令慈禧十分憎恨肅順。


老照片


肅順出身於王侯之家,他的先祖是清朝開國元勳,八個鐵帽子王之一的濟爾哈朗,他的父親是第六代鄭親王烏爾恭阿,他的同父異母哥哥端華是當朝的鄭親王。所以,肅順從小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是京城裡有名的紈絝子弟。

正因為如此,肅順的成長經歷一帆風順,沒有吃過任何苦頭。他不缺錢、不缺關係,也不缺女人。他誰都不用求,諾大的北京城,他可以為所欲為,即便是闖了什麼禍,自會有他的家人替他擺平一切。

所以肅順從小就養成了目空一切的性格,眼高於頂,等閒人物不入他法眼。再加上他的確聰慧異常,智商爆表,只要他想學的,沒有不會的。所以在他三十二歲以前,提籠架鳥、熬鷹走狗,是京城第一號大玩家。

為了這個頑主的名聲,連當差都是於此相關的。別的王公子弟都想巴結個上書房伴讀什麼的,好日後變成皇帝的發小,他不是。肅順的差事都是粘杆處侍衛,鑾儀衛使,奉宸苑卿之類的。這些差事聽上去高大上,其實是陪皇帝玩兒的,上房掏鳥、下河摸魚,小樹林粘知了,墳塋地裡捉蛐蛐的。

肅順在被端華引薦給咸豐皇帝之前,雖然不得大用,但也是由散秩大臣起家的堂堂御前侍衛,正二品武官。慈禧的父親惠徵比肅順大十歲,這個時候卻還只是正四品的外省道員,真是人比人得死。慈禧六歲時,她父親還沒有分家,一大家子擠在劈柴胡同的祖父家裡,正好與肅順是鄰居,肅順對窮困潦倒的惠徵全家一定有印象。

但他胸懷大志,見識不凡。他瞧不起他們滿洲的旗下大爺,卻對漢人士子情有獨鍾。他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漢人讀書人可不能輕易得罪,他們的一支筆是可以殺人的。所以他很早就禮賢下士,結交天下名士。當時有名的文人士子都是肅順家裡的常客,光是後世流傳的肅門六子就有好幾個版本。

所以,肅順根本就不把寒門小戶出身的慈禧看在眼裡。他不怕得罪人,尤其不怕得罪旗人。慈禧在咸豐二年春選秀女入宮時,肅順已經是御前重臣了,但慈禧卻只是蘭貴人,與肅順身份相差雲泥,根本不會發生衝突。直到咸豐六年,慈禧生下皇長子載淳,晉為皇貴妃以後,地位日漸尊崇,這才有資格與肅順的衝突一二。

首先是政務上的衝突。

咸豐皇帝身體欠佳,不耐久坐,批閱奏摺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而清朝祖制規定太監不能幹政,因此皇帝不能像明朝一樣假手太監辦理政務,只好讓嬪妃代勞。正巧懿貴妃粗通文墨,又樂於參與其中,咸豐皇帝就讓她代為批閱奏摺。這種批閱不是替皇帝發表意見,而是先把奏摺讀給皇帝聽,皇帝說出處理意見,慈禧用指甲劃痕做記號,等皇帝休息後再批答。這種批答很簡略,一般都是在奏片上寫下“知、知道了、該部議奏、依議”之類的字眼。但可以知道機密軍情,瞭解朝局動向,熟悉前線將領和地方督撫的性格秉性和習慣。所以懿貴妃樂此不疲。

久而久之,懿貴妃對朝政有了獨立的看法,有時候對皇帝的處理意見有異議會直接說出來,而皇帝的意見很可能是與肅順商量好的,推翻了皇帝的意見,等於是否定了肅順。這讓肅順十分反感。同時,懿貴妃也感受到了來自肅順的抵制,兩個人雖然不常見面,但透過皇帝也是你來我往、劍拔弩張。就這樣懿貴妃漸漸成了肅順的政敵,只不過那時的肅順沒有把羽翼還不豐滿的懿貴妃放在眼裡而已。

其次是生活瑣事。

肅順是咸豐朝的大紅人,也是著名的滅火隊員。“有困難找肅順,有問題找肅順”早就成為咸豐皇帝習慣了,所以咸豐皇帝經常派肅順去整頓他認為有問題的衙門。別人在六部九卿遷轉是為了給自己的仕途熬資歷,肅順不是,他是真的去滅火。咸豐九年,肅順出任內務府佩印鑰大臣,專門整頓財務和管理都很混亂的內務府。

這就直接涉及到懿貴妃的切身利益了。作為後宮中僅次於皇后的唯一皇貴妃,懿貴妃是宮鬥劇中年貴妃和高貴妃一樣的存在,內務府最優先的服務對象,想要什麼東西,任何時候都是欲取欲奪。肅順才不管你是誰,甫一到任,該蠲的蠲,該減的減,無例不可興,有例也想減。惹得後宮一片怨聲載道,其中懿貴妃首當其衝,甚至連一向忠厚的皇后都口出怨言了。

肅順最不明智的地方就是沒有把懿貴妃和皇后區別對待,讓懿貴妃與皇后結成了統一陣線,得罪了皇后。

肅順這個人,心中只有皇帝,除了皇帝他誰都不鳥。在他心中,只要把皇帝伺候好了其他都可以忽略。

庚申年往熱河逃難的路上,由於走的匆忙,隨行的人又太多,供應難免不周。可肅順卻忽略了與皇帝同樣重要的皇后和懿貴妃。皇帝那裡雞鴨魚肉,皇后和懿貴妃與廣大嬪妃一起吃素,甚至以豆豉下飯,讓皇后和懿貴妃兩個人一邊吃一邊罵他,把肅順當成戲臺上大白臉的曹操。

到了承德避暑山莊,肅順更是發揮出紈絝本色,整天陪著皇帝逛園子,加上他的哥哥端華,怡親王載垣,都是鬥雞走狗出身,吃喝嫖賭無一不精,皇帝被他們架弄得樂不思蜀了。傳說他們從民間弄來什麼曹寡婦供皇帝娛樂,這是大清國二百年來都沒有過的荒唐,皇后和懿貴妃那個時候恨不得把肅順他們哥幾個扒了皮煮來吃了。為大臣者,囂張跋扈也就罷了,怎麼能引著皇帝墮落,真是禽獸不如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肅順哥倆和載垣丟了性命不說,連世襲的爵位都丟了。要不是有文祥保著,他們的家人都得跟著遭殃。

肅順這個人,聰明是聰明,但性格不好。他敗就敗在家教上,父親死的早,小的時候的狂妄沒人矯正。這一點遠不如咸豐皇帝的弟弟們,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天潢貴胄,一個個知書達理,謙恭而友善,沒有一個是紈絝,當不當皇帝另說,做普通人可都是人傑。


國史館


政治鬥爭中,只有權利衝突和利益妥協;向來就沒有得饒人處且饒人一說。得罪一詞,只不過是要你命的藉口而已。

其實,肅順和慈禧之間的個人恩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點個人恩怨不但可以彌補,而且遠到不了你死我活的程度!


但是,為什麼在肅順和慈禧二人之間,必須要有一個人躺下去呢?這就涉及到政治問題。慈禧和肅順之間,他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允不允許慈禧插手皇權。

肅順說:違反祖制,不行!

慈禧說:不行?我就要你死!

所以,作為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不可能妥協已經日益接近的權力頂峰,這種渴望在咸豐死後,她變得更加真實和迫切。這個時候,肅順這個顧命八大臣之首,已經成為慈禧伸向權利中心的最大障礙。幹掉他,已經刻不容緩!哪怕是親孃老子!


歷史兵說


首先,慈禧和肅順並沒有什麼個人的恩怨和矛盾,兩人一個在後宮,一個在外庭,能有什麼個人矛盾?

但是兩個人在政治利益上,卻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一個權欲十分旺盛的女性,兒子同治帝年幼,正好給了她掌握朝廷大全的機會,然而中國自古以來對女性干涉朝政都是十分忌諱的,作為顧命八大臣之首的肅順自然不願意讓慈禧掌權。因此兩人有著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

肅順其人,鋒芒畢露,不懂內斂之道,讓慈禧感到威脅太大,因此慈禧最後聯合恭親王和慈安太后發動了辛酉政變,要了肅順的命。





史冠南疆


肅順在咸豐帝死後是朝廷的實權人物,她根本就沒有把慈禧太后放在眼裡,他比較鋒芒畢露,看不起自己身邊的滿清貴族,對漢人能臣倒是高看一眼,這樣就給自己立了對立面,慈禧等感覺肅順他們一幫人有欺凌自己的意思,所以聯合恭親王等滿清權貴宗族共同對付“肅順為首的八大臣”!


陳一逛


如此簡單,不是得罪,是結下的深仇大恨,失勢被斬。為什麼?因為慈禧如果不得勢,哪來的得罪?搞不好慈禧被斬殺。

肅順勢如中天的時候慈禧算個啥?不過一個妃,上面還有皇后。不過他勾結了小舅子也就是咸豐皇帝的小弟恭親王,聯合起來一個陰謀就整殺了你肅順。你肅順雖是首席顧命大臣,非常瞧不起慈禧,而且處處更制,但論地位肯定比不過親王,加上人在承德避暑山莊,對京城無法控制,慈禧一個鹹魚翻身,你就玩玩。


樂途樂遊


歷史上的聰明人猶如漢丞相陳平曾經辭職,說周勃的功勞比他大,右丞相之位應該是周勃的。而當週勃在享受高官厚祿時,又悟到官高必險,升高跌重的必然,所以又裝病辭官,仍讓陳平當丞相。

肅順胸中無丘壑,不具備相才的資質,更不是慈禧的對手。驕橫引來殺身之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