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教育為什麼會出現家長一邊為孩子報很多補習班,又一邊抱怨學校的課業繁重的現象?

觀影觀世界


前些天我發表過一篇關於課外輔導班的文章。孩子參加課外輔導班,聽起來是好事,可以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成績!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一日三餐是一個人正常的飲食習慣,但是如果安排你一天改成八頓飯,就會覺得如何呢?可能剛開始會覺得新鮮、會就得沒什麼,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逆反心理!同樣的,每日早出晚歸繁重的學習,已經讓孩子壓力很大了,課後、週末、假期,又會去聽從家長的安排參加各種學習班、輔導課,久而久之會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更有甚者會對學習開始排斥。不用說輔導班的結果如何,對原有的校內學習也會產生牴觸,成績可想而知!

很多學習好的孩子、名列前茅的學生,幾乎不回去參加課外輔導班。孩子的學習,把上課講的聽懂學會,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不懂請教老師足以讓自己的成績變得優秀,不需要去參加課外輔導。孩子的壓力、負擔自然就變輕了!


智慧微課堂


矛盾的問題,矛盾的心理,人性和社會大環境矛盾的糾結。

1.攀比心理

家長方面:看到其它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類型的興趣愛好輔導班,我們家的孩子怎麼能沒有呢?如果不報輔導班的話,以後落下怎麼辦呢?有句話叫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我們家孩子也得上。

學生方面:看到班級裡面其它同學都上各種類型的興趣愛好輔導班,我怎麼能不上呢?如果不上的話,一是在班級裡面沒面子,容易被孤立。二是跟同學聊天時也沒有共同話題。三是平時在學校規章制度嚴格,班級裡面老師要求嚴格,家庭裡面家長盯的嚴,只有輔導班裡自由自在,大部分的輔導班裡為了留住孩子,擴大宣傳,管理相對而言比較鬆散,這樣就給孩子提供了一個相對快樂愉悅的玩樂場所,所以孩子們都願意去。

2.社會環境

重視孩子,重視教育。以前,家庭裡面孩子眾多,父母無暇顧及,教育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學習大多在於孩子的自身興趣,愛好,自身的學習能力。現在,伴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家庭裡面獨生子女,兩個孩子的居多,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家庭自然而然對子女的教育也重視起來。自然而然會關注孩子的成績,成績欠佳的孩子就需要想辦法提高,各類輔導機構便是首選。

3.老師無法顧及,學校無法滿足需求。

現在的許多家長都在拼命給孩子擇校,擇班,到不了心儀的班級,分不到理想中的班主任,許多的家長寧願另選學校。於是,許多學校就出現了一個班主任,尤其是一些名師,一個人代3個班,管理300多學生。老師在教學上難免有顧不過來,輔導不過來的時候,許多孩子碰到不會的只能去求助輔導班。許多的公立學校嚴格執行國家的作息時間表,充裕的大量時間,家長又無法監管,於是去輔導班寫作業也成了必要的補充。

4.教育謊言,升學壓力,尤其是中高考。

孔子說:要因材施教。可現在許多時候,又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家長沒有對比性,認為孩子成績欠佳,不是能力問題,在於老師,在於學校,所以會去求助輔導班。

其次,升學壓力,使學校,老師,學生必須,也不得不去關注成績,自然而然也有了大量的課後習題,畢竟熟能生巧,見多識廣呀,依然而然也就有了孩子深更半夜自然在寫作業,課後作業負擔承重。碰到不會的問題也會求助輔導班。

十根手指伸出來,還不一般齊,何況學生。而老師又是為大部分學生服務的,所以就出現了,極個別好學生老師滿足不了其需要,極個別的學困生老師也滿足不了其需求,碰到問題也會求助輔導班。

5.各類輔導班,輔導機構。

各類輔導班,輔導機構為滿足學校,家庭,學生等的各種需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他們鼓吹有獨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學設備,網絡教學資源等等,一對一的針對教學模式,適合孩子背誦的記憶方法,獨特的思維能力培訓等等,讓在成績上迷茫的家長,困惑的學生找到了救命稻草,不惜一切的報名參加。成績提高了輔導班的功勞,成績依然欠佳,責任在時間短,在學校,在老師,家長也頂多是換個輔導班,反正錢已經掙了,何樂而不為呀?

於是有了矛盾的家長,一方面抱怨學校的課業負擔太重,學生壓力重。另一方面又不遺餘力的讓孩子去輔導班。


阿吖凡子


我本人就是一個英語培訓班的老師。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班的心理其實是一種對“教育”的誤解。

一般的家長認為教育就是用錢堆出來的。

拿英語班為例,家長認為,有外教的一定比沒有外教的要好。

他們堅信,給孩子報得班越多,孩子的眼界會更寬,見識會更廣,以後會比沒有報補習班的孩子更容易成材。

說白了,很多家長們根本不在意孩子的興趣以及體力,把孩子的時間用課外班佔滿,其實,是一種走捷徑的心理。

他們希望這些班對孩子的以後“有用”。

可到底,這些班是不是孩子感興趣的?

到底,報班是為了讓孩子獲得什麼?

而,家長們以為自己付出了大量的金錢,孩子就應當幸福且卓越。

所以,當孩子沒有達到家長預期的時候,抱怨就出現了:

學了這麼久,怎麼還沒有成效?

孩子明明很投入啊,家長接送甚至陪學了,怎麼還是事倍功半?

這中間很簡單,孩子是主動還是被動的學呢?

如果,沒有主動性的支持,任何學習在孩子心裡都是負擔,他們不能拒絕,卻可能會因此厭學。

甚至孩子們都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與其說孩子被家長愛,比如說,這是一種喧譁的悲哀。

希望家長們能尊重孩子的興趣和身心健康,這樣的班才更有價值。


用戶Anita


其實,針對這種現象,不能簡單地用對與錯去判斷,應該好好分析一個家長們的心態。

目前,有兩類家長這種現象特別嚴重:

第一類家長,就如像我們這樣的70後,計劃生育管理非常嚴格,從結婚開始就明確知道這輩子只能生育一個孩子,所以很多家長就把自己不能完成的人生重擔,押寶在孩子身上,在跟別家孩子比的時候,總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比別家的孩子差,為了好面子,所以努力為孩子報很多補習班,而且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但當他們每天被迫陪孩子做課業到深夜的時候,又報怨學校的課業繁重。其實,這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缺少方法,焦慮和矛盾的心態在作怪。

第二類家長,就是80後,國家允許生二胎,第一胎沒培養好,第二胎條件也不錯了,就想把第一胎的失誤彌補回來,所以才瘋狂地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但當他們看到孩子的身體變差的時候,特別是一看到比如上海17歲孩子從橋上跳下去的時候,他們又擔心對他們施加壓力過大,讓孩子受不了,最後可能拿不到自己想要的培養結果,所以才有報怨學校課業太重的想法。可嘆的是,這種想法的持續時間並不長,一遇到孩子的成績的時候,又會不顧一切。

中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根深締固,不是一篇文章或者專家的一場演講,可以讓他們改變過來的。

但他們的人生,在關鍵時候會教訓他們的。

只有遇到人生的轉折點,也許他們會明白,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最應該學習的其實是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涼山微圈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問題的主體是家長,一邊抱怨一邊加碼,的確矛盾,為什麼?\r

  一、課業繁重,是指作業吧?\r

  走近家長,聽聽他們如何抱怨,才有發言權。\r

  歸納一下,其抱怨有這樣幾類:\r

  1.“每天寫作業都到晚上十點以後”,心疼孩子,未必是作業真多。\r

  2.“假期沒時間去玩,只寫作業了”,假期作業多。\r

  3.“抄寫十遍!什麼鬼作業!”,無意義作業。\r

  由此可知,導致家長抱怨的原因大約是以下兩種情況:\r

  1.孩子習慣不好,寫作業拖拉,抑或不會寫,要寫到很晚,貌似作業太多。\r

  2.教師佈置作業的出發點是想用作業佔領孩子的空閒,提防孩子貪玩不學習。\r

  對策:\r

  1.家長需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培養上課認真聽講、課後迅速完成作業的好習慣。\r

  2.教師提高教育素養,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少或不把學習任務推到課後。\r

  二、補習班的問題\r

  這是教育大形勢所迫,家長望子成龍、相互攀比所致。\r

  具體的本人在前面的問答中有闡釋,這裡不贅述。\r

  祝福您的孩子學習進步!


青青子衿72150097


問題的根本不在這個表面現象上。


一邊抱怨又一邊“淪為應試教育的幫兇”,這個觀點,我個人是非常——不贊同的。


家長抱怨的是目前教育“使命感”、“責任心”、“因材施教效果的落地性”以及基於自身工作繁忙,無心無力全程督促娃的學習的那種內疚、焦躁、煩悶和無奈的情緒外化反應。



其實,家長並不需要這樣子。


對於教育大環境而言,還是要去相信,老師們的責任心, 只是要去理解一個教育現象,應試教育講究的是一個公平、公正,它要保證的是每個適齡學生都獲得接受教育的權利。


老師的壓力也很大,一個人管五六十個學生,十根手指都不一樣長,有時候會出現疏忽,這也需要我們做家長的自己,要多主動的去跟老師保持必要的聯繫,向老師反應一些我們確實無法解決的問題和現象,跟老師主動達成溝通,共同想辦法來逐一的解決。


補習,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常態學習方式。沒必要在這個問題去糾結。更加沒有必要去聲討應試教育的醜陋的一面。人才選拔本身就慘烈。


是我們需要去適應,因為改變,很長一段時間內,來自於質的變化,其作用力“微乎其微”。


秦軍談教育


家長對社會出路的看法影響到孩子教育

儘管我們可以經常聽到這個言論:這個社會不一定只有讀書才能賺錢。但所有人都知道讀書時賺錢的基礎,沒有知識賺錢是非常難。

很少有家長對孩子讀書放任不管。因為成年人已經體會到社會的艱難,常說:錢難掙,屎難吃。儘管賺錢機會很多,但想穩定的多賺錢,還是要讀書,教育才是改變人出路最重要的途徑。這是大多數家長的人生總結,很自然會更加嚴格要求小孩讀書,只要小孩願意讀,可以供到最高學歷。

教育已經成為家庭的軍備競賽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多麼的深入人心,從小抓起成為全民共識。城鄉教育一片轟轟烈烈,都在抱怨作業比以前多,同時在不停報各種補習班。

以前是補課的是少數,現在是補的少的是少數。

補得少可能就會輸在起跑線上了,這是很多家長的擔憂。

焦慮在困擾著很多家長,補習,更多的補習,後面的趕,前面的保,害怕不進則退。

軍備競賽不會停止。

家長抱怨的不是作業多,而是自己參與的多

現在作業很多需要家長監督,輔導,君不見網上各種雞飛狗跳的輔導現場。

學習已經不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家庭的事。父母自然要抱怨了。


大學專業深一度


心態的問題!就像上高價學校一樣,爭著去,好多還是通過關係上,無論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豪不關心 ,只有把錢砸出去了,感覺父母盡心了,別人問起來也有面子!有些家長關於補課更是心裡變態,別人家的孩子補課,自己心裡不舒服,說三道四,生怕別人家的孩子成績超過自己家的孩子,最終責怪補課老師,打擊一個群體。市場經濟,政府只能出於義務教育階段,對公辦學校老師補課進行規範 ,對其他有職業資格的教師、合法培訓學校機構毫無辦法,人家就是商業行為,就是靠教育培訓收費生存的!


亮劍26


誰說一邊倒的。


鋒點1


這個問題其實主要是因為家長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給他養成好習慣,而全都把時間花在了跟風上面。看別家給孩子報了熱門的興趣班,想著自己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所以趕緊也跟著報個。結果呢,沒學習幾期,孩子沒興趣了,家長的新鮮勁也過了,怎麼辦呢?接著報唄😄所以忽略了最重要的好習慣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