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病和心病脫不了關係,心病就是中醫的情志病範疇

身體的疾病是感覺得到摸得著的疾病,有形的疾病,有病灶的疾病,叫做:身病;

身病和心病脫不了關係,心病就是中醫的情志病範疇

心裡上的疾病,莫名其妙的疾病,醫療儀器檢驗不出來,叫做:心病,一般現代醫學歸類於亞健康,或者心理病的範圍;

在中醫方面,心理疾病也叫做情志病。

俗話說的好:心病還需心藥醫;其實,身病和心病脫不了關係的。

用比較雞湯文的抒發來說:生病,是身體為心靈買單:你有多少疾病,就有多少被壓抑的情緒。

情緒長期不好,筋就會越來越硬,因為津液它沒有條件來營養筋骨,它隨氣走的,氣道出現異常,它自然就廢了。

像女生情緒不好皮膚幹,以為多喝水,沒太多用的,就是這個津液上不來,水喝下去被有效的利用到的才是津液,皮膚不可能直接喝水。

身病和心病脫不了關係,心病就是中醫的情志病範疇

皮膚乾燥也有情志方面的原因,更多是身體的內部機制出現狀況了。

單單這個津液很受氣的左右,所以情緒不好,筋就硬,這裡面有一個間接的態勢,所以建議大家揉筋,拉筋,活筋,反向調理,讓這個筋不硬了,舒緩筋骨,疏通經脈,津液就行的通,聯動著氣就順了。

還有就是,男養骨,女養筋,實際細化來說男女都得養筋骨。因為男人以腎為先天,女人以肝為先天,為大為寶的意思,用一些少一些。不活動筋骨,尤其女人,筋硬了,反過來說傷哪裡,是肝,把先天給傷了,因為肝主筋,肝連帶的情緒,代謝,防護,助育,婦科等一些列都會出問題。尤其經筋一硬了,相應的經絡就受阻,對應臟腑就會出問題,疏通經絡一個好辦法就是柔筋,調理婦科一個有效手段也一樣,為了是反向養肝,中醫講"筋柔百病消",映射的就是這個道理。

身病和心病脫不了關係,心病就是中醫的情志病範疇

其實,中醫方面的情志病分類就比較清楚,怒傷肝,恐傷腎,思慮傷脾,喜極傷心,悲傷肺。

心態情志影響五臟六腑是分分鐘的關係。

反過來,肝好的人,不那麼容易被激怒;

腎好的人,不會那麼被恐嚇到;

脾好的人,思考能力也比較強大;

心臟功能號的人,對喜樂的情緒控制力也比較強;

肺氣好的人,呼吸系統肯定也好了,對人世間的哀愁悲慘的事情比較容易看得開。

身病和心病脫不了關係,心病就是中醫的情志病範疇

所以,養生健康也就是養情志,配合好的心態,陶冶情操,是一體的,一致性的問題,千萬不要分別對待,更不要隔斷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