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提起江小白,這可真是一家神奇的企業,從它剛創建的那會兒開始,就有人預測,江小白這家企業的壽命肯定活不過3年,甚至更短。

但是到今天,江小白已經迎來了第8個年頭,非但沒有倒閉,反而在“年輕白酒”的領域站穩了腳跟,現在已經開始大力加速全國化和國際化的進行,它一邊揹負著無數人的質疑和詆譭,同時又在自己的軌道上奪命狂飆。

當然了,外界的很多聲音,把江小白的成功歸結為品類創新、營銷策略和渠道鋪設,這些分析都對,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如果我們把視角調轉,就會發現,江小白的成功是通過立體競爭力獲取的,除了戰略和文化的高度外,江小白的招聘和人才培養同樣值得我們去探究,透過江小白的人才觀回看自己所處的企業,我們能發現很多未曾注意到的問題。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內部推薦“舉賢不避親”


江小白的人才引進,除了對外的招聘之外,其內部還有一套特有的機制,在江小白內部,他們稱之為“伯樂計劃”,說白了,就是內部推薦機制,發動員工介紹身邊的親戚朋友來江小白,推薦成功還會有很多獎勵。

據說江小白公司有很多員工,都是通過這種內推的方式來到企業的,並且來了之後乾的還都不錯,人員流失也很少。

一方面,這和江小白本身的知名度,以及企業生命力肯定是分不開的,能來到這樣一家企業工作,不多說,幹上三年再跳槽,可能都是很多企業的“搶手貨”。

而另一方面,就要說到內部推薦的一個思考,員工為什麼會願意介紹親戚朋友來這家公司呢?

首先,一定是他們喜歡這家公司,可能是因為人文環境,也可能是因為福利待遇,但總歸是他想得到的某一點,企業給予了滿足。其次,最重要的就是他們對於企業價值觀,以及發展戰略的認同,要知道,透過認同所發揮出的能量,可是遠高於喜歡之上的。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江小白的員工為什麼會對企業有如此深的感情?就是因為認同,在江小白內部,有一個人人都知道的江小白精神,既“自謙、自嘲、自黑、自信、自強,出身平凡但是我有力量”,大家都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念,和企業產生了情感和價值觀層面的共鳴,當然願意把身邊的親戚朋友介紹過來工作了。

而且對於企業而言,這是一種非常節約人力資源成本的做法,

通過員工內推介紹的人,基本就等同於過了一遍篩子,因為懷揣認同的員工肯定會對身邊的人進行篩選,他們很清楚自己的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不合適的人,他們自己是不會推薦過來的。


“小材大用,小馬奔騰”的人才培養觀念


這個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人才,與其拼命尋找人才,不如盡心培養,將普通人能將才能發揮到極致。

江小白的人才培養觀念,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小材大用,小馬奔騰”,在這裡,英雄不問出處,領導不問歲數,只要有能力、踏實肯幹,同樣可以得到重視和重用。

說實話,這一點是我8年職場生涯從沒有感受到的,過去我所在的企業,從沒有注重過內部人才的培養,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老闆首先想著的就是找“空降兵”,其次就是在開會上感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養的這些兵根本用不上”,可是他卻從沒想過,自己完全沒有培養過我們這些“兵”。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當然了,我們也都明白,企業培養一個人才是有風險的,萬一培養出來之後轉身跳槽了,之前所做的一切豈不是白費了,江小白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先有認同,再有人才培養。

把企業與員工的強聯繫,建立在文化情感和價值觀認同的層面,因為無論你給員工多少錢,總會有一家公司給的更多。

“粉絲工場FACTORY”丁丁老師曾考察過江小白,她是這樣描述的:

江小白的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以及對陶石泉(江小白創始人)的崇拜之情我們可以處處感受到,接待人員發自內心的熱情和微笑,講解員介紹企業時的自豪,以及現場車間工人對待工作的一絲不苟,都在向我們訴說他們對這個企業的熱愛。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其實透過江小白的內部推薦,還有人才培養觀念,我們能夠很清楚的發現江小白人才觀:

01.通過情感和價值觀與員工建立強聯繫,能夠收穫員工的認同感,有助於企業更好的實行內部推薦,納入人才,同時也能建立成熟的人才培養機制。

02.在認同的基礎上,員工才能產生對企業的熱愛,有了熱愛,能夠更好的發揮“主人翁精神”,讓自身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03.對待員工一視同仁,英雄不問出處,只要是有能力、踏實肯幹,就能夠在企業裡得到重用。

而看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再回看我的經歷,從中我發現了兩點思考:

第一,缺乏認同的內部推薦,很難獲得人才


為什麼這麼說?試想你在一家不認同的企業工作,你會把身邊真正有能力的人介紹過來嗎?你會不會覺得,連自己都不認同的地方,把朋友推薦過來,是不是有點“陷人於不義”呢?

而作為企業,反過來想,假如你的員工沒有對企業的認同,推薦了人進來,這樣的人會是企業想要的人嗎?過去我們常說,企業內推要讓員工都知道,能夠加速招聘計劃的進行,但工作進度是加快了,誰來為推薦過來的人負責呢?

所以,企業務必要轉換這種錯誤的觀念,不要為了工作而工作,歸根結底,企業需要的是人才的引進,更需要獲得人才的認同。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第二,內部推薦的獎勵措施


一直以來,我都對內部推薦獎勵現金的做法感到存疑。

我過去服務過的一家公司,他們會採取內推成功、現金獎勵的做法,因為他們認為這樣能夠激勵員工推薦更多人進入企業,但是我們剛剛聊到了認同,而錢本身就不是一個加強認同的好選擇。

樊登曾講過一個例子:他們曾經做過的活動,是一位老會員帶入一位新會員,老會員可以享受50元的獎勵,但是後來這個動作沒有進行下去,因為有很多老會員反應,我們都是“樊登讀書會”的忠實用戶,肯定都是會分享給親戚朋友,如果他們再分享的時候,知道有50元獎勵這回事,那麼這件事的性質就變了味道。

後來樊登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於是就改為了積分制。我覺得對於企業內推也是一樣的道理,與其給到現金獎勵,莫不如給到一些學習資源、工作資源甚至是公司出錢做團建,因為獎勵本身並不是為了刺激大家去工作,而是獎勵行為,

因此,給到資源往往是一種比錢更好的選擇。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事實上,很多企業往往注意不到豐富的內部資源,甚至在有些企業的內部,大部分員工都不對企業抱有認同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能夠每年都迎來一波“金三銀四”的跳槽季,當然,認同並不是全部的原因,但是總體來看,終歸是充滿認同的企業,人員流動更小,而且人才密度更大。

被江小白“迷醉”的不止是消費者,還有企業內部的無數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