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清朝時期是古代到近代史的一個過度,清朝末期由於政府腐敗無能,列強霸權掠奪,閉關鎖國的中國被強行打開了自家的大門,一大批列強虎狼闖入中國。天朝帝國的幻想破滅了,從帝國到弱國,清朝政府喪權喪國,這時期的李鴻章作為清朝政府負責外交的大臣,可謂是左右為難,委曲求全,是所謂的"弱國無外交"。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但李鴻章就算是在這種情況下,也是有強硬的外交。對於秘魯華工的事件,李鴻章是這個事情的負責人,被迫秘魯簽了不平等條約。華工是清代對出國的務工人員的稱呼,我國東部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地廣人稀,資源還算充足很少人有打算出國謀生。再加上出國的華工不像現在,他們不受國家保護,被清朝視為"天朝棄民"。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清初時實行禁海措施,閉關鎖國。明文規定,官員只要出海就算反叛處以死刑。凡是清朝的子民在外有留親人在國內卻不回來的人,回來就處於死刑。到乾隆時期,沒有清初那麼嚴格,但是國內還是視為對天朝的背叛。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第一次的鴉片戰爭讓閉關鎖國的中國國門大開,中國被迫簽下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被迫開放港口。並被迫讓華工離開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想趁機從中撈到廉價的勞動力。

由於中國流出了許多勞動力,讓資本主義國家嚐到了甜頭,又動起了歪腦子,把各國的勞動力當成商品進行非法貿易。華工被販賣到了各大洲做勞力,受到了殘忍的迫害,過著奴隸一般的生活,甚至在異國他鄉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隨著思想的進一步的開放和各國文化的融合,天朝的華工在國內的看法有所好轉,政府開始關注在外華工的情況。在秘魯受虐的華工多次寫信向國內求助,李鴻章作為清朝政府的代表,表示非常熱意向他們提供幫助。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但是那段時間中國和秘魯並沒有建交,到1873年秘魯那方派大臣來天朝商議商業方面的條約,中國和秘魯才有交集,李鴻章乘機向秘魯提出了對華工的政策。李鴻章表示只有秘魯方將華工全部送回天朝並承諾以後不會在華招收華工他才簽署與秘魯的條款。 秘魯方極力否認秘魯虐待華工的事情,但李鴻章拿出了許多證據來證實秘魯方的罪行,並斥責秘魯為"無教化、無禮儀"之邦,此事一出引起了全國上下的憤怒,李鴻章更是提出要派遣人去秘魯查清真相,秘魯方的使者連忙拒絕表示反對。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秘魯方和李鴻章僵持不下,但李鴻章的態度強硬絕不退步,秘魯方請來外援英國的駐華大使來勸說李鴻章,李鴻章都沒有退步的決定。李鴻章的態度導致了這次談判的擱置。

第二年雙方再一次因為協議帶起了嘴炮。雙方最終簽訂了條約的草案。後就通商展開商討。李鴻章在華工權益這一塊提出了華工必須和其他外來者一樣享有自己該有的權益。秘魯政府有責保護華工在秘魯的安全和其用工得到自己該得到的利益。合同期滿的華工秘魯方必須將其送回中國。

李鴻章搞外交奉行委曲求全,但也有強硬的時候,此國就吃過大苦頭

和秘魯談判的結果是中國最黑暗時期最精彩的外交,當時中國處在誰都可以獲得好處的階段,李鴻章可以強烈提出反抗也主要是因為秘魯是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正所謂弱國無外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