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以後會不會消失?

財主降臨


鄉鎮是我國最低層的行政機構。在農村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它是黨和人民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紐帶橋樑。



幾千年來,鄉鎮設置不斷演變,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我國行政機構改革的需要,鄉鎮機構進行多次重大改革,但都沒有撤銷。

鄉鎮設置經歷了“鄉官制”、“職役制”、“自治制”、“保甲制”四中制度。

建國後,從1949到1958年為第一階段。為適應土地改革與基層政權建設,實行縣、區、鄉三級人民代表會議,鄉與行政村同為農村行政區劃,與現在的村委會差不多。1954年首次確定鄉鎮是我國最低一級行政組織,村一級退出行政區劃。1957年,撤區並鄉,區級行政組織撤銷,省、縣、鄉(鎮)三級行政區劃基本形成。人民公社時期.社改鄉(鎮)時期。撤併鄉鎮時期。全國鄉鎮由1985年的8、3萬左右個下降到1988年的4、5萬個左右。


儘管經歷了千變萬化的變革,鄉鎮這一級最低行政機構一直存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層設想取消鄉鎮,所有行政村直接受縣級政府管理,至少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鄉鎮這一級行政機構可能會改革,但不會消失。我是這麼認為的。以上只是貴州鄉村軍哥的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歡迎留言評論!更多關注三農 謝謝


貴州鄉村軍哥


首先明確一點,撤村並鎮並不意味著要取消鄉鎮這一行政區劃,這個要搞清楚!

最近頭條上流傳著馬上要撤村並鎮這樣的消息。但是小焦還沒有看見什麼正式文件,在這裡不做評論。但是針對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問題的提出肯定是因為撤村並鎮這一消息。但是撤村並鎮和是否取消鄉鎮是沒有多大關係的。所以個人認為,就目前來講鄉鎮這一級是不會取消的!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會提出取消鄉鎮這一說法。

有專家是這樣說的:鄉鎮政府目前效率低,少作為無作為的居多,並沒有達到服務農民的預期,並且工作人員造成了沉重的財政壓力。

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不能取消鄉鎮這一級。

我國目前實行中央、省、市、縣、鎮等五級行政區劃,即所謂的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鄉鎮的話上連接著縣,下指導著村裡的工作。

對於鄉鎮的建立,小焦了解到的情況是,一個縣下轄區和鄉,最後通過撤併才建立了鄉鎮。可以說鄉鎮建立的這些年間,鄉鎮一級在農村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很多農村因為鄉鎮的治理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鄉鎮一級也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對於鄉鎮,我們都說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如果沒有鄉鎮,由縣級直接直接管理村,那鄉鎮所承擔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服務等職能將統統由縣級相關部門負責。小焦所在的縣共計18個鎮辦(有一個街道辦事處),下轄超過200個村。如果鄉鎮取消,這00多個村的村民估計都要一窩蜂去縣裡蓋章辦事,縣裡扛得住嗎?而且現在在鎮上可不像專家說的人多活少,那是真忙啊,要是取消了,那些活兒能把縣上的人累死。

而且,鄉鎮還肩負著監督村“兩委”的職責,如果取消了,誰來監督他們呢?

除此之外,農村工作有著農村工作的特性。現在鄉鎮上的很多老同志在常年累月的工作中積累了很多應對農村工作的經驗和辦法,如果取消鄉鎮,讓上面的人下來開展工作,恐怕有時候還真的不能適應。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如果你喜歡的話就關注村官小焦吧!!!


村官小焦


鄉鎮至少在近期不會消失,但是有可能會通過撤併整合,使較小的鄉鎮變為較大的鄉鎮。

關於鄉鎮的撒並整合,我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進行過一次,即“撤區並鄉”。我所在的縣,七個區一級機構全部撤銷了,27個鄉鎮也撤併整合成17鄉鎮了。

為什麼要撤區並鄉呢?我個人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交通、通訊條件改善之後,區一級的作用明顯減小,甚至完全消失了。比如,建國初期交通、通訊條件差,縣裡的工作需要先部署到區,然後再由區部署到鄉鎮。整個部署的過程主要依靠兩條自強不息的腿。

撤區並鄉的第二個我認為的主要原因,是減少管理上的中間環節,使工作部署更加快捷,也更加準確,同時在撒區並鄉中需要過渡的幹部,經過近30年的時間,如今已經差不多過渡完畢了。這就永遠減輕了國家和群眾的這一負擔。

至於下一步是否需要撤消鄉鎮,應當說尚需研究和試點。我個人認為,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東部一些地區和一些大城市的近郊,如果行政村能夠合併,並且實行社區管理,縣完全可以直管到村(社區),那麼,鄉鎮一級機構也就沒有用處了。


鬱津裡


西門觀點:鄉鎮是我國省、市(縣)、鄉(鎮)三級行政區劃最低一級政府機構,是國家政策執行和落實的最後一公里,不會消失。

鄉鎮是我國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在農村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它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紐帶。

其實,幾千年來,儘管我國的鄉鎮設置不斷演變,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我國行政機構改革的需要,鄉鎮機構進行多次重大改革,但都沒有撤銷。

鄉鎮設置從西周開始到民國時期,經歷了“鄉官制”、“職役制”、“自治制”、“保甲制”四中制度。

建國後,從1949到1958年為第一階段。為適應土地改革與基層政權建設,實行縣、區、鄉三級人民代表會議,鄉與行政村同為農村行政區劃,與現在的村委會差不多。1954年首次確定鄉鎮是我國最低一級行政組織,村一級退出行政區劃。1957年,撤區並鄉,區級行政組織撤銷,省、縣、鄉(鎮)三級行政區劃基本形成。

1958年到1980年為第二階段:人民公社時期。

從1980年到1985年為第三個階段:社改鄉(鎮)時期。

從1986年到1998年為第四個階段:撤併鄉鎮時期。全國鄉鎮由1985年的8、3萬左右個下降到1988年的4、5萬個左右。

然而,儘管經歷了這麼多的變革,但鄉鎮這一級最低行政機構一直存在,說明了它的重要性。有人層設想取消鄉鎮,所有行政村直接受縣級政府管理,我覺得是開玩笑。所以,至少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鄉鎮這一級行政機構可能會改革,但不會消失。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鄉鎮以後會不會消失?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應該是考慮到現在實行了合村並鎮的發展趨勢,主要是為了發展新型的農村,服務好農民,增加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推行城鎮一體化,才提出的這種問題而已。

從我國的鄉鎮的發展的歷史來看,是不會取消鄉鎮這一級。畢竟鄉鎮是上邊聯繫著國家,下面聯繫到農村,是為農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最後一個單位,但是鄉鎮會出現減少這種現象是應該的,歷史上就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國現在的政府主要包括國家、省、市、縣、鄉鎮、農村6級的體制,但有可能取消,設計這個單位,也就成為5級的管理模式,鄉鎮是執行國家和落實政策的主要的單位,也是國家離不開的一級政府。



從西周開始到現在,在歷史的發展方面來看,在國家發展的初級階段叫作公社,後來改成鄉,現在又根據經濟發展的狀況稱為鎮。但始終鄉鎮沒有被取消,但是各個階段的規劃的體制不一樣,所以名稱也不一樣。有可能鄉被取消,但是鎮會存在,這只是一個稱謂而已,或者被改為其他的名稱,總之是一個換搶不換藥的叫法而已。

其實從現在歷史的發展角度來分析,鄉鎮工作的確是不容易,可以說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來執行國家的政策和工作,所幹的工作多種多樣,可以說在鄉鎮工作的人員,是一個全能型的工作者,既可以搞一些技術方面的指導,又可以去維持當地的治安,還有為民服務等等。



總之,鄉鎮是不會取消的,因為鄉鎮才是聯繫國家和農村的橋樑,而且也是一個主要的橋樑,是為農民服務的最後的一公里的單位。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講,鄉鎮雖然叫法不一樣,可是形式是一樣的,其職能是一樣的,主要是為了國家服務,為了農民服務,在努力的執行著政策和工作。


宗元三農堂


現在都在說合村並鎮,就有人說鄉鎮未來是不是會消失的。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現在說還是為時尚早了,可以說未來幾十年,鄉鎮還是不會消失的。

鄉鎮以後會不會消失?

要知道鄉鎮可是最基層的行政機構了,一個鄉鎮也是有幾十萬人,大的鄉鎮更是跟一個縣那麼多人的。雖說現在我國人口出生率比較低了,大家都不願意生小孩,但是人口基數還是非常大的。

未來除非是減少了一半的人,不然鄉鎮都是不會消失的,畢竟還是需要發揮管理職能的,怎麼可能說消失就消失的。如果消失了下面的農村又怎麼管理呢。

只不過對於一些人數比較小的鄉鎮,可能就是直接合併到其它的鄉鎮,一些大的新農村未來可能就會發展成為鄉鎮的,不管如何發展,鄉鎮還是會最基層的管理機構的,這點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而且現在鄉鎮也沒有取消的契機,現在的農村是越來越有錢了,可以說鄉鎮的實力是越來越雄厚了,也是有資金繼續去建設鄉鎮,美化鄉鎮了。對於農民來說,鄉鎮還是最大的物資交易市場,需要什麼都會直接跑去鄉鎮購買的。

當然可能有些人就會想著現在的農民要麼是在農村蓋房,要麼就是直接到城市裡買房,未來人口的流動都是往城市去了,鄉鎮還是不會有人願意買房的,那自然就是會慢慢消失了。

其實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農村向城鎮化發展,並不一定就是往城市發展,也可以往鄉鎮發展的。如今對於農民進鄉鎮落戶的話,農民更是可以保留土地跟宅基地的,可以說過上城鎮生活卻還享受著農民的權利,這也是吸引農民的地方。

總之,鄉鎮在老農看來還是不會消失的,只會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好的,農村也會建設得越來越好的。


老王談養牛



那個蟲兒敢做聲


鄉鎮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消滅,也不能消滅。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農業對中國極其重要,多年來,黨中央每年都會下發一個一號文件,這個文件的內容就是專門對“三農”工作的安排與佈局。可見農村、農業、農民工作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地位。在我國的行政機構序列中,鄉鎮是最基礎的組織,主要職能是管理村級組織,主要負責“三農”工作。所以我認為相當長的時間內鄉鎮組織不會消滅,也不應該消滅。如果從減少行政管理機構,實行扁平化管理體制出發,實行“縣直接管轄村”的組織形式。那取消鄉鎮也並非沒有可能。當前,一些地方借所謂“新農村建設”之名,行滅失土地,嚴重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之實。當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解蒼鎖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帶您瞭解更多農村農事、幫您解讀更多涉農政策。

鄉鎮以後會不會消失?

鄉鎮,上聯著上級政府和職能部門,下接著村一級基層自治組織和老百姓,是各項政策落實的執行者,也是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的集中點,是我國行政區劃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就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鄉鎮不會消失。

至於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



國務院研究制定的政策最終要靠鄉鎮落實

筆者所在鄉鎮的幹部通常在遇到時間緊迫、工作量大的任務時,常以“國務院乾的啥,我們也就乾的啥”來自嘲。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也鄉鎮工作量大面寬的一種體現。

鄉鎮一級負責各項政策、各級政府決策的最終落實。小到老百姓養什麼、種什麼、去哪裡務工、娶媳婦辦酒席花了多少錢、生了幾個娃、莊前屋後髒不髒,大到工業園區、高速公路、高鐵、飛機場建設,都需要鄉鎮的參與。



就拿當前最為緊迫的精準扶貧和環境保護兩項工作來說,精準扶貧需要一戶一策,貧困戶為啥貧困、怎樣才能脫貧,需要鄉鎮一戶一戶去落實;誰家的灶還沒改造?廁所還是土廁所?火爐裡燒的不是新型煤?又是誰家在地裡焚燒農作物秸稈?都需要鄉鎮一級清楚,並做好監督和教育。

基層老百姓的意見心聲需要鄉鎮逐級反映

筆者所在的鎮有29個行政村、3.1萬人,平均一天要給200多人解答各類國家政策,辦理醫療、教育、房屋修建等各類手續,對於老百姓所反映的問題要歸納整理,向上級政府和組織、住建、農業農村、國土、環保等職能部門反映。



假若取消了鄉鎮一級,則需要縣區一級直接去面對這些問題,就拿筆者所在的區來說,有19個鄉鎮、3個街道辦,47萬的人口,沒有鄉鎮的話,縣區一級每天僅接待來訪群眾、解答各類政策、下村入戶走訪就佔用了大部分的時間,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謀劃整個地區的發展。

所以說,在筆者看來,鄉鎮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是不會消失的。您認為呢?

歡迎“關注”農策分析,瞭解更多三農資訊!


農策分析


村和彡,鎮不能取消,不過,從目前\\形勢看。應擴大村和鄉鎮。一個村一般情次應在三到四千人,一個鄉鎮人口應三到五萬人,莊樣可減少鄉村兩級人員和經費,縣市省也應該大力精減機構,本人認為。現在的鎮政起碼減少百分之三+的機構,百分之四+的人員。到今後逐步再減少。應把節省下的錢一是支持農村建設,二是加強國防,三是支持科技創新。退休的一切人員 ̄律平等二千元工資。醫療大病全免。取消學生中午補貼。你們看看現在的孩子到處浪\\費有多嚴重,取消物管,把小區應收的費用加在電和水費中。小區的衛生,水,電,綠化等都由政府各職能部門負責,政府從增加的水,電費中開支小區管理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