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吃過人嗎?

醉墨客林世偉


《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吃過人,但也不足為奇,因為他是猴妖。在原著中第二十七回,就是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孫悟空吃過人的事情,他對唐僧說過。



原著中的孫悟空的對白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由此不難看出孫悟空不但吃過人,而且交待了如何很“聰明”地誘捕到人,如何的將人肉弄成美味,還有“積人防飢”的超前意識。同時,裡面也可以看出孫悟空利用了人性的善與惡。

或變金銀,這是利用了人性的貪財。

或變莊臺(莊臺是封建時代,一般家庭供奉的神靈排位。),這是利用了人性的善良,逢莊臺必拜的心理。

或變醉人,利用人們面對酒醉之人,起盜心的邪惡,或者起幫扶之心的善良。

或變女色,利用人性的淫慾之心。


神仙與妖魔之間的轉換

其實不止孫悟空吃過人,豬八戒、沙和尚也吃過人。但這是很奇怪的事情,豬八戒之前是天上的天蓬元帥,沙和尚是捲簾大將,都是神仙,被打落到凡間之後,變成了妖魔,反而都變壞吃人了。

這有點玉皇大帝“逼良為娼”的味道,他們本在天上犯點小錯誤,也是無傷大雅的,但把他們打落凡間,到處都是人命案。

妖魔有妖魔的本性,但有時人被逼成妖魔,所以要西遊修行。

孫悟空本是猴妖,吃人是本性,豬八戒、沙和尚就有點被逼的味道,也可以視他倆修行不足,所以要跟著唐僧西遊取經修行。

也許小說中的吃人情節描寫,是讓我們明白,人生在世,重要的是認清楚自己的性情,瞭解人之本性,然後人世歷難中,磨練自己,走上正道。


醉墨客林世偉


〔三藏道:“你這猴頭,當時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亂道!這女菩薩有此善心,將這飯要齋我等,你怎麼說他是個妖精?”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豬八戒也經常吃人,烏雞國井底下,

〔八戒上前看了,呀!原來是個死皇帝,戴著沖天冠,穿著赭黃袍,踏著無憂履,繫著藍田帶,直挺挺睡在那廂。八戒笑道:“難難難!算不得寶貝!想老豬在山為怪時,時常將此物當飯,且莫說見的多少,吃也吃夠無數,那裡叫做甚麼寶貝!”〕

沙僧更不必說了,他脖子上還掛著九個骷髏。

但是在唐僧看來,孫悟空是為了脫罪瞎編。還是在烏雞國,

〔那八戒上前就要度氣,三藏一把扯住道:“使不得!還教悟空來。”那師父甚有主張:原來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

你是相信孫悟空自己說的,還是相信唐僧的判斷,可以自己想想看。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沒有吃過人,孫悟空是什麼,花果山水簾洞的天生石猴。花果山當時人跡罕至,一群猴子又沒有什麼法力,如何吃人?後來孫悟空遠渡重洋來到方寸山三星洞找菩提祖師學藝,菩提祖師何等角色?亦佛亦道的法力通天之輩,也就是說孫悟空一上來就找了個亞聖高人學藝,孫悟空說過,山上的桃子熟了7次,他吃了7次,也就是說他是吃桃子的,在當上齊天大聖的時候,用法術放倒天女仙官偷吃蟠桃偷喝御酒,盜仙丹,也沒見過它吃那些天女仙官,要是孫悟空嗜血成性的話,估計那些天女仙官都會被他吃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