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其本質不是保險,監管部門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

近日,中保協對外發布的“2018年度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中給“相互保”定性,稱2018年在網絡廣泛傳播的“相互保”產品,上線9日內用戶數突破1000萬,該產品雖然短期內吸引了大量客戶投保,但涉嫌存在未按規定使用經報備的條款費率、誤導性宣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而被監管叫停,給公眾對保險的認識和理解也帶來較大的不良影響。

相互寶近期再被推上熱搜,而原因是因為一位大叔意外重傷,申領10萬元卻遭到阻攔。

故事的經過如下:

2018年12月,年近50歲的唐先生因為意外摔入了排水溝中,由於傷勢較重,唐先生住院治療費用超過50萬元。

想到此前唐先生加入相互寶的互助計劃,他的家屬想通過這一方式獲得10萬元的互助金。

但是相互寶的調查人員卻認為,相互寶的加入要求中寫的是“近兩年內沒有連續服藥超過30天或者連續住院超過15天”,而唐先生的情況不符合要求。

不過唐先生的家屬認為,唐先生2016年得的皮肌炎和此次的意外摔傷入院並無關聯,且相互寶的加入要求中的“近兩年”並不是一個明確的時間節點,以唐先生2018年12月29日摔傷入院計算,2016年因為皮肌炎服藥和入院的時間並不在兩年之內。

隨後,唐先生的家屬希望通過相互寶的“賠審團”決定是否獲得互助金。

在賠審結果中,共有25萬多賠審員參與了投票,其中近58%的賠審員支持了調查員的結論,只有42%的賠審員支持唐先生及家屬的訴求,唐先生的互助申請沒有通過。

“相互保”其本質不是保險,監管部門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

相信大家對於什麼是“相互寶”都會存在一些疑惑?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2018年10月16日,螞蟻保險、信美相互聯手面向螞蟻會員推出 “相互保”,實現大病保障低門檻、高透明、還能互助共濟: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螞蟻會員(60歲以下)無需交費,就能加入到其中,獲得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100種大病保障,在他人患病產生賠付時才參與費用分攤,自身患病則可一次性領取保障金。

“相互保”其本質不是保險,監管部門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

然而僅僅過了41天,螞蟻金服就發佈公告,稱其接到合作伙伴信美人壽通知,監管部門約談並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具體違規問題包括,未按規定使用經報備的條款費率、誤導性宣傳、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問題。

“相互保”其本質不是保險,監管部門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

在此之後,“相互保”便升級為“相互寶”,由螞蟻金服負責運營。新的“相互寶”是一款基於互聯網的互助計劃,背後不再對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

“相互保”升級為“相互寶”,最核心的就是產品的主體變了。相互保的主體是信美人壽相互保險,一切理賠是以保險公司的合同條款為依據。投保的是信美相互人壽的一款團體重大疾病保險!而相互寶的主體是螞蟻金服設立的互助平臺。類似於各種“XX籌”同類的互助。賠付標準是互助平臺自己設定。用戶是參與了一個由螞蟻金服發起設立的互助平臺。

簡單來說,相互保已經不再是保險產品,信美相互不再是承保單位,變成了一個純粹的互助計劃,跟之前的網絡互助“XX籌”形式上是一樣的。

保險公司屬於金融機構,是國家監管行業,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都要進行備案以備監管機構審查保險合同中有無坑害消費者的行為。而互助平臺的協議則是平臺單方面擬定,平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變更,沒有監管可言。這也是為何會發生文章開頭的事情,大叔意外重傷,申領10萬元卻遭到阻攔。

相互寶為啥不能取代保險?

“相互保”其本質不是保險,監管部門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

在相互寶上線時,不少人便認為有了它就可以不用保險了,然而相互寶真的能代替重疾險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

雖然相互寶和保險設計理念基本相通,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但仍然

無法取代傳統保險,我們都知道保險就是保障,就是在關鍵時刻一定能幫到你的,所以這筆錢必須100%安全才行,否則這和投資股票沒什麼區別了。

從這點上講相互寶在穩定性,確定性和安全性上和《保險法》是想悖的,所以監管出手治理就太正常了。

1.運行的不穩定性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成立的時候都需要向監管部門繳納保證金,一旦公司經營不善,隨時拿出來履行保險理賠責任,即便你說保險公司再不靠譜,總比330萬陌生人靠譜吧?

而相互寶運營不下去,隨時都可以解散,萬一那時候你已經四五十歲了,就買了這一份保障。生病了,誰賠你?

2.理賠的不確定性

假如有一天保險公司自己經營不下去了,該怎麼辦呢?這時候,會有另一家保險公司進行兼併、併購。當然,如果沒有人願意出來攬下這一攤子的話,銀保監會就會指定某家保險公司進行兼併。

兼併後,原來保險公司的客戶保單依然有效,也就是說,放心買保險,我們買了保險以後,不必日夜擔心我們的錢肉包子打狗。因為總會有人出面替我們兜著風險。

相互寶它的理賠絕沒那麼容易,沒有鉅額的儲備金,單靠收取的管理費用,是無法保證每個買了的用戶都能“出險即賠”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相互寶一再強調自己是互助計劃,而不是保險。無法保證出險即賠的相互寶,也就失去了大家想用它替代保險的意義。

3.保障額度明顯不足

可以看到,依據“相互保”參保規則,30天-39歲的用戶,保障額度為30萬;而40歲到59歲的用戶保障額度僅為10萬。

而在現實中,不在少數的大病患者所需要的治療成本遠不止於這一數字。數據顯示,國內癌症治療平均費用為50萬元至60萬元,全國因病返貧佔貧困人口42%以上,換言之,當面臨治療費用過於高昂的重大疾病時,“相互保”能提供的保障金額其實是略顯杯水車薪的。

基於此,這就是為何我在前文中會將“相互寶”稱作對傳統保險業的一種補充,而非替代品。也如螞蟻金服保險事業部總裁尹銘所言,“相互寶並不能替代現有的重大疾病險”。

4.保障期限不夠長

相互保會在60歲後自動退出,而《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數據顯示,重大疾病的發病率隨年齡遞增而不斷升高。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相互保“並不能起到作用。

所以就有好多小夥伴兒不幹了,我剛20歲,等我交了20年保費的時候,恰好40歲,正是身體走下坡路的時候,當我發生重疾的時候就只能獲賠10萬了,或者交了40年保費,年齡在60歲的時候,根據遊戲規則就要被強制退出,這坑挖的太大了。

5.道德風險巨大

因為支付寶上面的投保流程都是消費自主操作,簡單評估幾個健康告知問題就可以投保成功,會造成很多加入的人不誠信,他們可能會帶病投保。這樣發病率就會增加,每個人承擔的金額就會增加。沒有病的人是不是能承受幫人的成本。

“相互寶”的這種模式,通過芝麻信用分來篩選人群,通過限制39歲之後只有10萬保額,59歲之後就不給賠付,理賠可能性低的客戶。這一環節怎麼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呢?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一定能拿到賠償嗎?如果有人故意搞事情呢,組隊騙保呢?

相互寶只是一種補充

“相互保”其本質不是保險,監管部門指出“相互保”涉嫌違規

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也表示,“相互寶”並不能替代重疾險。因為“相互寶”保障額度不夠高,重大疾病的患者和家庭所需要的醫療成本遠遠高於這一數額;保障期限也不夠長,不含60歲以上人群,而重大疾病的發病率會隨年齡遞增而不斷升高。

如果,您和家人已經購買了長期的重大疾病商業保險。可以加入“相互寶”作為補充,畢竟初期分攤費用不高,而且可以隨時退出,多一份保障。今後,如果分攤費用不划算,可以選擇退出。

如果,您和家人還沒購買任何與重大疾病相關的商業保險。也可以加入“相互寶”作為過渡,同時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配置長期重大疾病商業險和各種商業醫療險,防範經濟生命嚴重受損的風險,保障個人及家庭的財務安全。作為個人投保商業重疾險和醫療險的補充。

世上不僅沒有天上掉餡餅的美事,也不要縱容自己不勞而獲的心理,保險本身就是商業行為,免費的午餐只屬於慈善機構。既然擔心以後健康風險,希望有人幫助我們分擔,就

買一份實實在在的好保險,早點給自己一份靠譜的保障。

結語

單純作為產品,相互寶是優秀的。

價格低廉,保障單純,參與一份作為保障,未嘗不可;

如果你的經濟收入不高,預算不足,暫時用來過渡一下是ok的。

或者你已經有了重疾險,再用相互保加一道防線,也很好。

但重大疾病往往能在短時間內擊垮一個家庭,購買正規保險來規避風險很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