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

CCTV-10

2019.4.21 12:41 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廣東省 龍門篇

龍門縣地處廣東省中部,位於增城母親河增江的上游。古人對地勢較高的河流峽谷慣稱“龍門”,因此這裡得名“上龍門地區”。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

此地群峰競舉,孕育了豐富的鐵礦資源。但由於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動盪時有發生。

為加強管理,明朝政府在此設縣管轄,因此地屬增城縣上龍門地區,而得名“龍門縣”,並沿用至今。

龍門建縣後,流寇山匪搶劫村莊的事件仍時有發生。直到今天,南崑山附近還遺留著大小几十座兼具防禦與生活設施的方正古樸的碉樓。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歲月更迭,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龍門縣結束了動盪的歲月。1984年,龍門縣設立南崑山自然保護區,對這片山林進行合理保護與開發。

數百年來,龍門人在南崑山的山嶺間勞作,在田疇中築起堡壘,他們用堅毅和睿智,在大山中創造文明,將生活塗抹出別樣的色彩。

龍門遠望,殷紅依舊

唐廣祥是龍門縣的一位作家,生長於龍門這片紅色沃土上。平時在寫作之餘,他經常拜訪當地的老兵,記錄收集革命年代的諸多故事,並希望將這些故事編輯成書,使家鄉的歷史成為永恆的記憶。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這座清代客家圍屋是白芒坑的松齡圍,也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駐紮休整的地方。

距離白芒坑村約12千米處,有一座客家村落石墩圍。在紅四師離開17年後,這裡爆發了震驚南粵的“石墩圍血戰”。

1944年7月6日,石墩圍遭遇千餘名日軍突襲侵擾,圍內村民奮起抵抗,與日軍展開逐巷逐屋的戰鬥。石墩圍村民們英勇奮戰、頑強不屈的精神,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勢,也極大鼓舞了廣東人民的抗日決心。

歷經數月的考證與編輯,唐廣祥的新書《紅色印記》順利完成。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青山忠骨,浩氣長存。紅色的革命精神,賦予這片土地最鮮亮的色彩。今天,這種正義和不屈的精神,正穿過歲月的晨霧,愈發璀璨耀目!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巧手匠心,盒籮挑“喜”

在龍門縣,流傳著婚嫁等喜慶節日用盒籮挑擔的風俗。除了顯示主家家境殷實外,更寓意著挑喜納吉的意思。

盒籮是否精巧耐用,原料至關重要。豐沛的降雨和充足的光照,使得南崑山這裡生長的單竹,比其他地方的竹子顏色更白、韌性更好。

如果說竹料是底色,那麼繁複的織法則賦予了盒籮美的靈魂。盒籮編織時多以“福”“喜”為主,通常採用雙層細密編織,福字四周圍裝飾多層錦地、回紋,構圖對稱佈局嚴謹,相對而言三色編織就多了一些立體簡約之美。

數百年來,林村盒籮製作技藝隨著客家人獨特的婚嫁風俗,傳承至今。今天,古老的盒籮,在匠人的堅守與復興中,蛻變為新的工藝品。巧手匠心造就的林村盒籮,閃爍著匠人的智慧,更蘊含著龍門人對幸福生活的祈願。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百年祭儀:“舞火狗”

“舞火狗”是藍田瑤族獨有的祭祀儀式,源於瑤族神秘的圖騰信仰。少女們穿戴竹笠和線香,裝扮成“火狗”姑娘。她們吟唱古樸的歌謠,跳起升騰的舞步,驅邪納吉宣示成年。

如今這種擁有300多年曆史的古老儀式,已成為我國唯一餘存的,圖騰祭祀與少女成人禮相結合的民間祭祀儀式。

林和娣是“舞火狗”祭祀舞蹈的新一代傳承人。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她策劃將這種原生態舞蹈,改編為適合舞臺演出的大型民俗舞蹈。

龍門縣影劇院,舞劇盛大開幕。古老的歌謠,躍動的舞蹈,傳遞著藍田瑤族穿越百年的文明信仰。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雄奇俊秀的南崑山,孕育了龍門靈秀的山水與厚重的人文。古樸厚重的文化遺蹟,是龍門大地人文興盛的見證。逾越千年的古老工藝,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神秘的“舞火狗”民俗,傳遞著藍田瑤族古樸久遠的信仰。

央視鉅作《中國影像方誌》龍門篇登陸CCTV10頻道數百年來,龍門人用大山一般的堅毅與勇敢,在日月輪換間,續寫文明新篇!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龍門篇》

播出時間:4月21日 12:41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田楚韻 張嘉祺 程乾(實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