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單月引種量超過10萬套 雞苗價格仍穩中上漲

新貝威---激發新城疫更強免疫

最近白羽雞2~3月的祖代雞引種量超預期,雞苗價格卻穩中上漲。本輪肉雞景氣週期至少持續四年?

影響商品代肉雞供給的主要因素——引種量,在過去的四年持續低於80萬套的均衡值,始於18年的本輪景氣週期至少會持續至2021年,是否還會更長則取決於19年及未來幾年的引種和2021年以後的需求情況。10元/羽的商品代雞苗意味著高達75%的銷售淨利率,如此暴利的存在竟持續了一個半月之久,一雞難求的供給緊缺完全看不到任何好轉的跡象。

肉鸡单月引种量超过10万套 鸡苗价格仍稳中上涨

肉雞去產能 前幾年引種量不足80萬套

這是中國乃至世界白羽雞歷史上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劇烈的一次產能去化,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每年的白羽祖代雞引種量不足80萬套,這樣的情形竟持續了四年之久。更為戲劇化的是,在此之前的五年,祖代雞引種量都在90萬套以上,2013年甚至創下了154萬套——近乎兩倍於均衡值的歷史天量。

但由於白羽雞的產能傳導速度過於緩慢,因為從祖代雞到父母代再到商品代所需要的生長和繁衍週期不可逾越,區別於市場所普遍認為的14個月,我認為真正的傳導週期長達兩到三年,且沒有任何外力能夠縮短這一進程。

唯一的例外是16年上半年,行業經歷了曇花一現的短暫繁榮,那是因為豬肉價格在16年6月創出21元/公斤的歷史最高紀錄,給了暗無天日的白羽雞喘息的機會,但終究敵不過週期的力量而重回跌勢,直至2017年四季度過剩產能徹底出清,行業走出陰霾迎來新生。

肉鸡单月引种量超过10万套 鸡苗价格仍稳中上涨
肉鸡单月引种量超过10万套 鸡苗价格仍稳中上涨

13~17年長達五年的下行週期,恰好對應著09~13年長達五年的過剩引種量。15年引種量再次跌破80萬套至72萬套,且此後的16~18年引種量一直維持在80萬套以下,行業真正反轉始於18年,對應的是15年起持續不足的引種量。由於15~18年連續四年引種量均低於80萬套,所以本輪景氣週期至少會持續四年至2021年。事實上,在白羽雞的歷史上,引種量和基本面一直都是背離的,其根源就在於白羽雞的產能傳導週期太長了,當期的祖代雞引種量影響的是兩三年後的商品代供給,對當期的基本面沒有任何影響。而且必須要持續多年的過剩或短缺才會帶來持續的虧損和暴利,因為任一時點的在產種雞存欄都是由過去多年祖代引種的累積效應決定的。

2015年美法相繼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整個歐洲淪陷;此時恰逢國內白羽雞產能過剩危機,祖代雞引種量斷崖式下跌且在15~18年始終維持在80萬套以下。這意味著18~21年持續四年的供給短缺已成必然,任何外力都無法改變;哪怕從19年開始祖代雞引種量井噴,也無法撼動19~21年商品代供給短缺的格局。

2019年2~3月的單月引種量超過10萬套

中國的白羽雞供給由祖代引種量決定,受海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影響,過去的四年都處於短缺狀態,被動去產能疊加多年深度虧損的主動出清,產能去化十分徹底,價格上漲溫和而持久。“溫和”是因為祖代和父母代兩個代次的產能出清異常漫長,“持久”是因為持續四年的引種短缺在持續發酵。

肉鸡单月引种量超过10万套 鸡苗价格仍稳中上涨

2019年引種多少還是未知數,最壞的情形是19年引種重回100萬套以上,但非洲豬瘟背景下的豬肉缺口會把豬價帶到什麼高度,對雞肉的拉動作用有多強,還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