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的方言怎麼說早上、中午、晚上?

許昌微深度


先回答問題。

早上:清到起唉

中午:正晌午

晚上:黑來家兒

上面的都是擬音,如果完全按照漢字來讀都不太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從網上搜索一下林州方言(林縣方言)之類的電影或者視頻短片。

我是土生土長的林州人,家鄉的方言很有特色。林州地處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語言。

從地域上講,林州屬於河南省,但林州方言卻是與河南省其他地區的方言格格不入,明顯不是一個流派,咋一聽,更接近河北和山西的方言,但細聽之下又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先把方言寫出來,大家可以自行猜測是什麼意思,我把答案放在文末。

1,後(一聲)了

2,不擋

3,真齪種

4,屁打架

5,擱氣

6,秀額

7,單故兒

8,還算捏擱

9,真七(真漆)

10,地瞞菁

下面是按照序號對應的答案:

1,不要了

2,可能

3,真孬

4,什麼都不是

5,生氣、爭吵

6,媳婦

7,故意

8,還算湊合

9,真漂亮

10,土豆

怎麼樣,你猜對了幾個呢?

話說如果不是林州人猜不對也正常,畢竟我的大學同學在很長時間裡一直認為我們林州人說的是另一門外語😂


夜雨如書


河南省南陽市:

一,我是宛城區。早上:早起兒,上午:牆邦(音譯),下午:後邦(音譯),晚上:黑老(音譯)。

二,上大學時,我與一個南陽市內鄉縣的同學,相約去圖書館。我問他:咱們啥時候去?他說:‘黑老’吧?我說:中!

其結果,我等他很長時間,也沒有見到他(那時都沒有手機)。後來才知道,他說的‘黑老’,指的是下午…


六福雅士


我是江西九江修水人,在武漢讀書,我們那管早上就叫早上,就是"上"會發一聲。

然後我們這管中午叫"du shen",du發四聲,shen是輕聲,然後我們在路上或者去別人家都會問候"恰du飯沒有?"

然後我們管晚上叫"ya邊","ya"發一聲,然後我們問別人吃沒有吃晚飯就是"過ya沒有?"

雖然我們縣不大,但是縣裡幾乎是每個鄉鎮說話都不同,就有"五里不同音"的說法。

然後我經常去我們省會城市南昌,我發現"南昌銀"跟我們"哇事"是差不多的,有許多話都是很相似的。但是武漢話就由很大不同,很多話都聽不懂,只曉得管吃早飯叫"過早"




一噠豬


我老家湖南嶽陽平江的!我們那裡的方言隔不遠可能有些音節方面的變化,但是整體還是沒什麼變動,湖南喜歡吃辣,炒什麼菜都喜歡放點生辣椒或者幹辣椒。湖南的語言上都是多方面的,我自己家鄉的早上、中午、晚上是這樣說的!

早上~早上,基本同音,但是音節說出來有些變化。

中午~咒飯時節,中午都是吃飯的時候。

晚上~呀裡

說了也沒幾個人知道,自己家鄉的群裡面都是用自己家鄉說的!只有我們那的人看的懂,有些外地媳婦來了都說你們群裡面說什麼我都不知道😭


月球行


我是安徽馬鞍山博望人,我們周邊馬鞍山南京感覺都是一個腔,說話軟綿綿的,感覺不好聽,可是說到我家裡方言,只有十一二萬人,別的都是南京腔的普通話!

一:早上,博望話說早樣

二:中午,博望話說中樣

三:晚上,博望話說晚樣

這是比較好懂的,我們的方言走出本地,幾乎沒人能聽懂!博望還有黑話包括本地人百分之七十的人說出來都聽不懂,都是各行各業的受益人外出的時候說的話!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超出問答範圍了!


用網名我驕傲


我是這邊說早晨就是說(早行),中午就說(晌午),晚上就說(紅行)。你們能聽出俺是哪裡人嗎?

這個各地方言都不一樣,像我們這邊的方言基本都能理解的了,到是到了浙江一帶,還有少數民族我們就聽不懂了。

其實各地的方言都挺好聽的,各有各的特色,我們家鄰居就是江西的,她說的家鄉話我一句也聽不懂。

我特別喜歡藏族人的方言,很有特色,而且每個名字都有寓意,和別的方言不太一樣,說起來也蠻好聽的!

你們都喜歡哪裡的方言呢,說出來聽聽,大家一起討論討論,也可以互相學習一下彼此的方言!

1.方言各有特色。

2.我們國家需要豐富。

3.要是能學幾個地方的方言,厲害了!



御香排骨


本人老家是東北的,方言呢有一些,大體都是普通話,比如早上見熟人打招呼,起挺早啊,幹哈去了?(北方農村起的都比較早,一般四,五點鐘就起來幹活了) ……中午呢,嗨幹哈去?吃了沒去我家喝點啊?(北方人熱情體現在來家吃飯喝酒) ……晚上呢,這麼晚,幹哈去?還不睡覺!哈哈,(北方睡覺都比較早冬天晚上7.8點多鐘就睡覺)


六壬微課堂


本人是山東曲阜人。我們這邊方言基本以平調降調發音。

早上:清起來,舉例:明天清起來來找我玩,意思就是明天一早起來找我玩。

中午:晌午、晌午頭(正午)、晌午頭(正午)頭晌午(中午前)、過晌午(中午後)。舉例:明天晌午頭過來找我,意思就是正午來找我。

晚上:傍黑(快黑天)、黑介、後上。舉例:別黑介來找我,就是別天黑了來找我。

前天-欠兒裡,昨天-豔兒裡、今天-機沒兒,明天-咩兒裡。是不是很有趣。◕‿◕。



下面給大家出幾個方言題,看大家能猜出來嗎?

聽力:1.男:嫩父母都西好? 女:昂,都西好。 女方的父母身體狀況是: A.好 B.不好 C.不知道

2.男:你想要點麼啊? 女:俺想買塊胰子 以上對話發生在: A.餐廳 B.洗滌用品店 C.菜市場

3.男:要下雨了,我得回家 女:你得猛裡離回去 女的意思是: A.你慢慢的回去 B.你不要回去 C.你趕緊回去

4.男:你怎麼了? 女:我有點不得勁兒 可以判斷女方: A.有些傷心 B.不太舒服 C.心情很好

翻譯: 1.拿個條主掃掃屋當們 2. 甲:揍點麼吃啊? 乙:溜溜沿裡的饃饃 3.甲:沒吃料的饃饃都長布了 乙:還羅羅麼艾,都橫了吧 4.這菜俺不帶吃,豁了吧


美美M生活


河北深州人,深武饒安方言

本人河北深州人,屬深武饒安方言系。

早上:早起個,頭晌午(huo)

中午:晌午(huo)

下午:過晌午(huo)

晚上:黑嘍,後晌

感覺是這麼寫,不過說出來的話,跟普通話卻不盡相同的。

我以前老是感覺,我們那裡的方言,就是說話的時候,舌頭打不了彎,說出來的話很生硬,不柔軟。

還記得在縣裡上高中,那時大家都說方言,老師講課也說方言。

只有極少數的其他地方過來的老師,會在課堂上講普通話。

大家都說一樣的話,並不以為意。

後來,有一次語文課,老師別出新裁,要求大家用普通話來回答問題和朗讀課文。

班裡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不過還是使勁卷著舌頭,說著深味兒的普通話。

班裡一個大個子男生,極為不習慣,又有些逆反的心理,就是不拗著舌頭說假的普通話。

老師說了兩次沒有效果,便放棄了。

等下課的時候,班裡人少了,這個男生便發起了牢騷。

什麼家鄉話多好,就是不說普通話,什麼的

還用家鄉話又讀了一段課文

突然一個女生,嘻笑著說道:“大個兒,你的深縣話好標準哦!”

班裡的人鬨堂大笑,大個子男生也羞得滿臉通紅。

後來,我們上大學,大家都會說普通話了,大個兒也一樣。

不過再回到村裡,回去聚會,大家都是說家裡的話,親熱自在。


蔥花油鹽卷


陝西:(棗棄)(商虎,宗物),(嘿嘍,厚商)用標準的普通話的發音讀這些字,注意聲調也是標準聲調,讀出來就是陝西標準發音,還有比如:哪裡(啊大謝),那裡(汙大謝),這裡(支大謝),修理(念攏,十朵),蹲下(各就哈),快點(克里罵擦),水(碎),喝(貨),去年(年似個),鞋(孩),頭(sa二聲),臉(迷念),櫃子(盔),站住(NO哈),白色(賠C),綠色(六C),你那個(逆外),國家(鬼甲),錘子(璀子),眼淚(念率),那個啥(耐歪sa〈一聲〉),和、河(活),大陸(搭嘍),特別(tei〈二聲〉別),搗騰(師飯),做(鄒)。當然,陝西各地發言也有些許區別,就那上午來說,陝北等地(賞虎),渭南西安等地(商物)。

雞蛋,陝北等地(祭貪),渭南西安等地(寄單)。

啥,陝北等地(甚,舍麻),渭南西安等地(sa一聲)

。中華文化還真是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