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為什麼見不到香椿樹?

三農天地


這個問題表面上沒什麼問題。但深究可折射出農村的變化,人們思想的改變。以前在鄉下老家都能見房前屋後有棵大香椿樹,而現在真的很少見,甚至根本看不到了。下面就從兩個方面分析“南方鄉下門前為什麼香椿樹少了”愚見。

1、農村人經濟意識增強,由以前的零星收購轉為大棚種植。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對食品安全意識增強,對綠色有機農產品更是喜歡。特別是香椿芽年年受歡迎,年年價格攀升。曾起何時,那些到農村收香椿芽的意識到香椿的供量不足。因為農村的香椿樹少,又是時令菜,又不能統一出芽。遠遠滿足不了城市消費者的需求。於是他們想出了大棚種植,既能控制香椿芽的質量又能掌握出芽時間,還能長期採摘,農村的就辦不倒,最多采3岔。要大量種植就需要苗,怎麼辦?就只有到農村尋找,以前收芽改成收香椿枝條。並且枝條不能太粗,會影響產量。所以鄉下香椿樹逐年減少。都集中到種植大戶的大棚裡了。

2、農村的發展速度加快。近年來農村的拆房建房非常普遍。農民出去打工,經濟收入增加,思想覺悟提高,都把老家的舊房子改建了漂亮的小洋房,過上了小康生活。這也是鄉下香椿樹減少的原因。因為拆老房子,整理周邊的環境,就會把以前房前屋後的樹統統砍掉。包括已長大的香椿樹。新房建好後以前的土壩子變成了水泥地。以前的籬笆變成了磚柱。他們更不會再種香椿樹了,會影響美觀。

香椿樹由以前的露天野生到大棚,現在又由大棚迴歸到野生露天。大棚裡的香椿芽短時間解決了需求不足。畢竟是通過人工控溫,強迫發芽率,質量和口感就比不上,經過雨露的滋潤,吸收大自然日月精華,無藥物,無人為參與自然長成的純天然的農村的香椿芽好。這也是農村香椿芽價高的原因。如果想種植,給大家講講自己的實踐。

介於香椿樹全身都是寶,芽是最好的食材,樹幹是上好的木質材料,可用做傢俱,香枕等,老葉可用來養雞,樹皮可用來研細當蚊香。所以農村種植的人越來越多。哪麼怎樣種植管理呢?

1、育苗,育苗有兩種方法,種子播撒法:找香椿種子在每年的開春前播種,開春後就會發芽。這種方法用的人少,因為種子難找,發芽率不高,移栽時間長。扦插法是大多農戶釆用的方法,成活率高可達98%,移栽間息時間短。一年可進行春,秋兩季扦插,春季在每年2月份進行,秋季在每年11月份進行。首先,整理好苗床,選擇沙土含量高的土,深翻15釐米,撒上底肥,再把土切細,不能有大塊的土和任何草根,其次,用多菌靈給土壤消毒處理。最後,把找來的香椿枝按直徑大小分開。用刀或剪子整成鍋釧頭形狀,注意不要損傷皮。拌好後捆成把放在調好的生根粉溶液裡浸泡3-5小時,大的可廷長浸泡時間,然後選擇在早上或傍晚一次性扦插完,扦插苗最好修成15公分長,扦插深度5公分,地面留10公分即可。完畢後澆透水,蓋在較厚的薄膜。20天后即會發芽,發芽後施一次清水肥。來年即可移栽了。

2、管理,扦插後不需要精細的管理,只要能保持土壤溼潤,發現發芽時有莓變的及時清理,或用多菌靈噴一次葉面。移栽時苗床澆透水,帶土起苗移栽就行,成活率高生長快,一年就會長到2米,高了採摘不方便,所以要進行矮化,移栽後第一年不能摘芽,等長到1.2-1.5米時把上面的剪掉,頂上用石灰或薄肥包好,下面它就會發很多新芽,保留健壯的5-6芽,等芽長至20公分時再打芽分枝。矮化一年就可完成,第二年就可採摘了。你說簡單不?

總之,方法多多,我只是把我的操作方法告訴大家,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歡迎留言,頭條@歸耘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