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蒙古國不屬於漢字文化圈?

水調大隊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誰說蒙古不屬於漢文化圈(或中華文化圈)?有些人認為蒙古地區政權歷史上被中國直接統治的時間少,如今社會又俄化太多,所以不屬於中華文化圈了,這是狹隘的邏輯和文化觀念。



談到文化屬性,就不能不說歷史,歷史上該地區的北方遊牧民族一直都受中原王朝影響,並經常互相交戰、交流、臣服甚至統治歸附,如今,表面上的一些生活方式俄化、更改字母文字等,不代表他能完全擺脫文化的屬性,短短几十年也不足以改變他們的文化歷史屬性。好比越南一樣,不管是從歷史的角度,還是文化屬性的角度,都是中華文化圈的國家,如今依然是典型的東方文化國家。

蒙古,和包括蒙古高原地區歷史上所有的遊牧政權,幾千年來都受中原王朝(中國)的影響,他們的文化基因屬性早已固定、根深蒂固!有些民族甚至原先就出自中原地區或華夏分支,比如契丹、匈奴、鮮卑等,而蒙古也是他們的後裔、混血後的民族。這些政權雖然歷史上受中央直接統治的時間不多,而且與中原王朝屢屢交戰,但,自漢朝打敗並征服匈奴開始,該地區之後大部分的政權都是帶著中原王朝的藩屬部落屬性、冊封國的名頭存在,經濟文化交流亦是偏向東方、偏向中國,而且如今的外蒙古人還與中國內蒙古的兩千萬的蒙古族人脫不了關係,風俗人情與文化底蘊也依然十分相近,無疑是中華文化圈的成員!


龍拳舞秀


這個問題相當尷尬。

今天的我國,雖然領土面積達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名副其實的領土大國,但我國卻有一塊揮之不去的心病。

<strong>因為這塊心病,我國始終無法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因為這塊心病,我國國土安全始終無法得到真正保證。

是的,他不是孤懸東南的臺島,而是橫亙在北方的蒙古。

作為我國曾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在歷史上和中原王朝山水相連,中原王朝和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衝突,更是持續了數千年時間。

然而這塊距離我國腹地咫尺之遙的蒙古,這不屬於中華文化圈,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的程度,遠遠不如東北亞的韓國和日本,更不如東南亞的緬甸和越南。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內外蒙古從來涇渭分明

明朝末年,雄踞蒙古高原的韃靼分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兩部,這就是今日內蒙古和蒙古的全身。

而在歷史上,因為蒙古高原中部大漠的存在,漠南和漠北始終涇渭分明。

漠南地區,即今天的內蒙古地區。這一區域北臨大漠,南接長城,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自東向西橫穿這一區域,因此這一區域也是我國傳統農牧文明的過渡區。

由於這一地區緯度較低,距離海洋更近,所以成為蒙古高原氣候最為適宜的地區。

漠北地區,即今天的蒙古。這一區域相比於內蒙古而言,距離海洋更遠,緯度和海拔更高,因此氣候條件更為惡劣。

漠南和漠北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也深深影響了兩大區域的文化進程。

漠南相比於漠北而言,氣候更為適宜,也更適合放牧。因此在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的內部爭鬥中,只有強悍的遊牧民族部落才有資格佔領這裡,而實力較弱的部落只能在氣候更惡劣的漠北地區生活。

由於漠南和中原王朝僅隔一道長城,因此這裡深受中原文化影響,這使得強悍的遊牧民族部落可以通過與中原王朝的交流,例如南下搶劫獲得更多的資源,實力得到更大增強,進而開始轟轟烈烈的封建化進程。

而漠北和中原王朝距離遙遠,在無法得到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他們只能以原始的分散狀態生存下來,像成吉思汗這樣統一漠北,進而橫掃歐亞大陸的情況實屬罕見。

所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漠南和漠北始終不是一回事。在漠南蒙古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納入中華文化圈的情況下,漠北蒙古始終遊離在中華文化圈之外。

即使1691年康熙皇帝舉行多倫會盟,將漠北蒙古納入清朝版圖,但清朝作為少數民族王朝,且出於防範蒙古的需要,在200多年的時間裡並未向漠北蒙古進行中華文化的傳播和滲透。曾經防範遊牧民族進犯的長城,成為清朝實行民族隔離的高牆,這使得漠北蒙古始終遊離在中華文化圈之外。

2、蘇聯強行作為戰略緩衝

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遠離中原王朝的漠北遊牧民族始終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即使元朝和清朝這樣的少數民族將其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其靠天吃飯的性質並未得到根本改變。

而當西伯利亞被沙俄佔領後,漠北遊牧民族連自生自滅的資格都沒有了。

清朝末年,由於國力的衰落,沙俄趁機向蒙古滲透,並在19世紀末提出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沙俄煽動蒙古庫倫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分立,建立大蒙古國,震動海內外。

所謂的大蒙古國建立後,開始瘋狂地向內蒙古和新疆等地區擴張,意圖統一整個蒙古區域。民國大總統袁世凱迫於海內外壓力出兵蒙古,經過三年戰爭,收復內蒙古全境。

沙俄意圖吞併蒙古的行徑引起各國列強的激烈反應,於是沙俄改變策略。1915年在沙俄的慫恿下,蒙古取消分立,改為自治,但實際仍為沙俄控制。

1914年一戰爆發後,沙俄迅速潰敗,並在1917年走向滅亡,在這樣的情況下,民國政府趁機出兵,皖系軍閥徐樹錚於1919年收復蒙古全境。

不過這一局面很快因為軍閥混戰而轉瞬即逝。而隨著十月革命的成功,蘇俄政府重拾沙俄時期的擴張政策。

在蘇俄支持下,蒙古人民革命黨奪取蒙古政權,並於1924年建立共和制政權。而後在蘇聯的操縱下,蒙古逐漸俄化,與中華文化距離更加遙遠。

在蘇聯的控制下,為將蒙古作為和我國之間的緩衝,對蒙古各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改革,其中:

  • 文化上廢除傳統的回鶻蒙古文,改用斯拉夫特色的西里爾蒙古文,蒙古文化傳承被徹底打斷;
  • 思想上禁止民眾崇拜成吉思汗,強行改變蒙古民眾的宗教信仰;

  • 政治上不斷掀起肅反運動,大量宗教喇嘛和封建王公遭到屠殺;

  • 經濟上將蒙古納入蘇聯整體的發展規劃中,要求蒙古發展畜牧業和手工業,經濟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

  • 血緣上要求蒙古高層和蘇聯人通婚,在以血緣關係牢牢控制蒙古的同時,不斷改變蒙古的人種結構。

通過對蒙古一系列嚴密的控制,使得蒙古人口雖然從50萬實現了人口翻番,但蒙古已經完全面目全非。其深入骨髓的親俄反華傾向,使蒙古成為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因此經過歷史和現實的一系列變動,蒙古徹底排除在中華文化圈之外。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東亞一個五個國家: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朝鮮韓國和日本的文化均有中國文化的強烈印記,而蒙古,既是中國的鄰國,又在歷史上曾經建立過中原王朝,卻在它的文化中從來看不到一絲一毫的中華文化的影子,真的是一點都沒有。

關於這段故事,就要從歷史說起了。

在中國歷史上諸多的少數民族政權裡,元朝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

特別在哪裡呢?

我們算一算曆史上的少數民族政權,維持比較長久的有北魏、遼國、金朝、元朝和清朝。

1:北魏是鮮卑族政權,從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鮮卑族就開始全面的漢化,連北魏的皇族姓氏“拓拔”都被改成了“元”,北魏的貴族們全部換成漢姓,國家制度,民族風俗全部向漢族學習。

這麼做的直接後果就是——鮮卑族作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個民族,因為民族融合而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2:遼國,契丹族政權,在遼國曆史上搞“治漢人用漢制,治契丹用契丹制”,一千多年前就搞了一國兩制制度,但隨著時間推進,契丹族和漢族不斷混居通婚,遼國滅亡後,契丹族也成為了歷史,被融合進了其他民族。

3:金國,女真族的金國,在入主中原之後執行的是全面漢化的制度,很快變成了一個跟中原王朝一樣的封建大帝國。蒙古崛起之後,金國連老家東北和關外草原都丟了,中原的女真貴族甚至不會騎馬。最終,農耕化的女真政權被蒙古和宋朝消滅在了中原。女真族退化回了部落狀態。

4:滿清,滿清吸取金國教訓,倒是把老家東北封鎖的死死的,生怕將來被打倒回不去老家。但滿清自己的漢化政策也是執行的最徹底的,但清末,連皇帝溥儀都已經不會說滿語,北京的八旗旗人絕大多數不會說滿語,生活習俗一如漢人。到現在為止,滿語已經成為死語,滿語的民族存在嗎……僅僅存在於戶口本上。

發現了特別之處了嗎?

在所有曾經統治過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中,只有蒙古,從來沒有接受過漢化,從13世紀佔領中原開始,八百多年後,蒙古族依然保持了民族的鮮明特色,文化、語言完全獨立。

原因是什麼呢?


從元朝開始,蒙古就對民族獨立性非常重視,在民族層面拒絕漢化。

蒙古雖然在政治層面上向漢族做出很多妥協,比如從《易經》中取國號等。但蒙古貴族和平民,從來沒有漢化的意思。元朝歷史雖然不長,一百年不到,卻擁有九個皇帝,而這九個皇帝中,除了元世祖忽必烈粗通漢語,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精通漢語之外,所有的皇帝都幾乎不懂漢語,這與清朝皇帝精通漢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除此以外,所有的蒙古貴族也都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終元朝結束,蒙古貴族中主動學習漢文化的人也很少,公文往來都是蒙文一份,漢文一份。連那些皇帝的尊號,他們本人也更注重“蒙古大漢”的身份,而對什麼“英宗”“文宗”完全不感冒。

之所以元朝如此拒絕漢化,因為他們從心裡就沒有敬仰過漢文化。

在元朝建立之時,蒙古已經橫掃了半個地球,暴打了伊斯蘭文明,活捉了哈里發,也暴打了基督教文明,圍攻了維也納。無論是東方的南宋,中亞的花拉子模,西亞的阿拉伯人還是歐洲的封建主,通通都是蒙古的手下敗將。

而這些文明,先進程度都遠超過蒙古,蒙古充分了解過漢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一句話講——蒙古人是見過世面的。

所以,面對漢文化時,元朝不想北魏、遼、金、清一樣好像進了城一樣,蒙古覺得——也沒啥了不起嘛!

典型的例子是——元朝把儒生,當成跟和尚道士一類的存在。蒙古人認為儒生有自己的聖經、古蘭經(四書五經),有自己的神(孔子),有自己的廟(孔廟,古代全國都是,現在很少見了),這不就是宗教嘛!元朝尊重宗教,你們自己去找地方唸經吧,我們不干涉。


所以,和清朝的文字獄截然相反,元朝的文化相當自由。像元曲《竇娥冤》的唱詞“老天爺,你塌了罷!你塌了罷!”,拿到清朝只怕又是一場屠殺。

整個元朝,一百年間只開了三次科舉,三十多年才開一次,而且錄取人數還極少。所以元朝根本就沒有一個文官統治階級,完全是蒙古式的貴族統治,因此他維持不了一百年的統治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還是凡事有利有弊,元朝雖然不到一百年,蒙古族卻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回到了他們的故土。

元朝之後,蒙古迅速恢復到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狀態,還跟明朝打了好些年的仗。清朝崛起之後,吞併了蒙古,然後清朝對蒙古進行了長時間的分化瓦解。

清朝的統治者認為,漢人對滿族威脅不大,真正能威脅滿族政權的,是蒙古這樣的遊牧民族。所以清朝對於蒙古貴族,極力拉攏,對於蒙古平民,則通過喇嘛教和劃分旗區等方式進行迫害打壓。而對於中原的先進文化,清朝則始終拒絕向蒙古滲透,尤其漠北蒙古(外蒙古),幾乎完全受不到中原文化的影響。

清朝滅亡之後,外蒙事實上獨立,內蒙歸入中國。對於蒙古族來說,蒙文和蒙語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是個奇蹟,在中國的少數民族語言中,蒙語是少數幾個還被廣泛的認同和使用,內蒙有蒙語的電視臺、廣播等,除了蒙語、藏語、維語之外沒有幾個少數民族語言有這種待遇。

而外蒙古情況更為特殊,外蒙古被蘇聯改造後,連傳統蒙文都拋棄了(蒙文,不是蒙語)。上面那種蒙文是傳統蒙文,也叫回鶻蒙文,而外蒙參照俄文改造了蒙文,叫做西里爾蒙文:

外蒙古受蘇聯的宣傳,對待中國始終保持敵視態度,接受俄國文化遠遠多於中國文化,以至於中國商店在外蒙連漢字招牌都不敢打,更不要說向人家傳輸文化了。


小約翰


一、首先,蒙古之所以不學習漢族文化,源於自身有底氣,大多數統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的文化比較落後,他們需要通過漢化來穩固自己的統治。

而元朝卻是個例外,元朝建立時不像其他少數民族那樣實行漢化政策,而且並不像其他少數民族一樣對中原漢族文化懷有崇拜之情。在進行擴張時,首先征服的是西方國家,接觸過伊斯蘭教等諸多西方宗教,接觸了很多先進文化、學習面很廣,蒙古的統治者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漢化。

所以蒙古從一開始就對漢人實行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將各民族分成三、六、九等,漢民族地位最低,重要的官員只能由蒙古貴族擔任,漢族最多擔任副職,禁止蒙古族人與漢人通婚。

因為蒙古族文化低,漢族文化底蘊濃厚,擔心漢族反抗,便打壓士人地位,一百多年的元朝只舉辦了三次科舉。還增加苛捐雜稅,壓迫農民,對中原實行高壓統治。

由此可見,蒙古族人對漢民族的歧視有多深,這樣的態度,怎麼可能還會主動學習其他文化,蒙古文化與中華文化聯繫就很少了。

二、其次是清朝建立以後,擔心驍勇善戰的蒙古族人聯合漢人對抗清朝,便禁止蒙古族人與漢人接觸,禁止將漢民族先進的文化傳入蒙古。

因此蒙古都一直沒有辦法與漢民族文化進行正常的交流。到了清朝末年,清朝國力衰微,沙俄入侵,侵犯中國領土,蒙古就淪落到沙俄的手中。

沙俄為了對蒙古實行絕對的控制,便對蒙古實行俄化,徹底清除漢文化對他的影響,有些會漢語的人也逐漸忘記了。隨著沙俄對蒙古的控制進一步加強,外蒙古逐漸脫離了我國的控制。

最終,在民國成立之初,趁中國內亂之時,外蒙古宣佈獨立。

當時國內局勢複雜,再加上國民黨的腐敗統治,導致外蒙古的獨立無人干涉,二戰結束之後,蘇聯為了與中國形成緩衝帶,在未經中國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同意外蒙古獨立,從此外蒙古徹底脫離中國。

在之後蘇聯加強了對蒙古的控制,把蒙古變成了他的附庸,蒙古變成了在兩個大國的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國,在這種形式下蒙古人民對中俄兩國產生了些許敵意,阻礙了中蒙兩國的文化交流。

蒙古語本身不是來源於中國的漢字,而是由回鶻字母改造的,用回鶻文製造了用於拼寫蒙古語的老懞文,這也是現在內蒙古的蒙古族使用的文字,而蒙古國使用的是俄羅斯的西裡爾字母。

中國的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有著自己完整的體系,而蒙古族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沒有屬於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他要學習漢字需要很長的時間,漢字與蒙語又有很多區別,改造難度較大。

而蒙古族為了加強統治,要求製造文字的時間必須要短,而讓蒙古族人改變自己的習慣,學習複雜的漢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所需時間很長,這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因此從另一個層面來說由於文字體系的不同,導致蒙古國對中國有一定的距離感。

三、還有一個原因,蒙古族屬於遊牧文明,中華文化屬於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比遊牧文明要先進,但農耕文明並不適合遊牧民族,蒙古族所處的地區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耕種,只能發展遊牧業,需要經常遷移,穩定性差。

蒙古族為了獲得糧食、財富,只能向農耕民族進行搶奪,就像明朝時期經常遭受蒙古國的侵擾,因此在古代時蒙古族與漢族之間是存在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的。

最終,由於種種原因的制約,導致蒙古國逐漸脫離中華文化圈。


小小嬴政


蒙古文是一種拼音文字,中國現行的蒙古文是12世紀到13世紀初由畏兀兒人塔塔統阿創制的回紇式蒙古文,蒙古語在忽必烈之前是統一的,由於元朝的不斷擴張,蒙古人散佈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廣大疆土上,蒙古汗國瓦解後,統一的蒙古文開始分化,主要分為衛拉特語,布里亞特語,科爾沁語等。

由於歷史原因,蒙古國自治後,受蘇聯影響,蒙古國使用西裡爾字母創制的蒙古文,其實就是俄文字母拼寫,也就是斯拉夫蒙古文字。內蒙古人習慣稱其為新蒙文。

新蒙文方便了打印排版,但是也失去了傳統蒙文書寫迅速,兼顧各地方言的優勢。

內蒙古現行的還是傳統蒙古文字,有29個字母,其中24個輔音,5個元音。內蒙古的標準蒙古語是以察哈爾語音為標準。




阿樊達1986


誰說蒙古國不屬於中華文化圈?蒙古國不僅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員,還是中華文化圈的締造者之一。

外界我們常知的,比如兩韓、日本、越南,以及曾經的琉球王國,那是典型的中華文化圈的一部分。他們同尊儒學,有相近的習俗和文化,以及曾經相似文字和歷史體系。

至於蒙古國,現在的蒙古國在習俗、民族文化、甚至文字方面,與傳統的中華文化已經有了根大的差異,而是更多的受到了俄羅斯文化的影響。

但是,當今蒙古國受到俄羅斯影響更重,並不能認為蒙古國就是俄羅斯文化圈的一份子,相反,蒙古國與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歷史紐帶,以及殘存的歷史文化,依然昭示著蒙古國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員,而且是堅實的一員。

在服飾上,蒙古國的傳統服飾依然是古代北方部族與中華文化融合的產物。蒙古國的傳統服飾已歷經千年有餘,是在漢唐中原服飾與遊牧部族相互影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如今看蒙古國平民化的傳統服飾,依然能夠感受到歷史上的中華底蘊。這方面的文化聯繫,豈是那麼容易就割捨掉的?

在傳統的固定建築上,蒙藏雖然自成一系,但是這一方面依然是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兩者在根本方面是大抵相同的,只有局部細節略有差異,這個和日本建築相比中華的差異,其實如出一轍。而日本依然被稱為中華文化圈的一員,為何蒙古國就不能?

此外,在傳統文化、習俗、以及歷史體系方面,蒙古國依然與中華文化有根可循,兩者之間的聯繫是密切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歷史上,與中原王朝聯繫最大的就是北方部族,而北方部族的與外界聯繫最多的,也是中原王朝。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北方包括蒙古國的區域,本身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其存在也共同構成了中原文化,緣何不是中華文化圈的一員?



蘇綻


還真是如此,說起如今的外蒙古,也就是蒙古國,雖然這塊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土地曾經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如今在這塊土地上,卻幾乎看不到中國和漢文化的蹤跡。如今的蒙古國人,既不使用漢字,也不說漢語,生活習慣和建築設施也幾乎與中國毫無關係。

外蒙古

為什麼蒙古國這塊兒曾長期屬於中國,在封建王朝中也多次被中原王朝征服的地區,卻並沒有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也不屬於漢字文化圈呢?

第一,與清王朝對於蒙古地區的統治政策有直接關係。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蒙古國並不等同於蒙古,蒙古國充其量人口只有300多萬,在清朝時期,如今的蒙古國地區也不過是喀爾喀蒙古所居之地。比之人口眾多的漠南蒙古和地域遼闊的衛拉特蒙古,無論是實力、勢力還是人口,喀爾喀蒙古都並不起眼,更沒有資格代替整個蒙古。

清朝時期,處於苦寒之地的喀爾喀蒙古,由於距中原距離遙遠,清廷鞭長莫及。為便於統治,同時為了防止蒙古和漢人聯合起來反抗清廷的統治。清朝統治者在蒙古各部設旗建盟、大力推廣藏傳佛教的同時,也頒佈了嚴厲的法令,禁止蒙古各部與內地漢民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更嚴格禁止蒙古人學習和接觸漢文化。

明末清初蒙古活動區域

類似禁止蒙古人學習接觸漢文化的法令,清廷頒佈了許多。例如在清嘉慶二十年,嘉慶帝曾頒佈口諭:

近年蒙古漸染漢民惡習,並有建造房屋,演聽戲曲等事,此已失其舊俗,茲又習邪教,尤屬非是,交理藩院通飭內外扎薩克部落,各將所屬蒙古等妥善管束。

此後,包括嘉慶皇帝在內的清廷多位皇帝,都曾多次下達此類禁止蒙古人學習接受漢族文化的命令。清朝皇帝命令甚至細到,不允許蒙古王公貴族們請內地的書吏教他們學習漢文,連公文呈詞都不允許使用漢字的地步。

對於內地的漢人,清廷也有明確的規定:內地商人如果想出口到蒙古地區做生意,必須得持有理藩院等專門機構發給的票證。而且,內地的商人如果想出關經商,不但一年之內必須回去,而且也不準滯留蒙古各部安家立業,更不允許取蒙古名字。自然,清廷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漢人與蒙古人的交流。

清朝疆域

在清朝統治蒙古的近300年間,清朝中一直堅決的貫徹隔離蒙古和漢人交流的政策。如此長時間的政策執行之下,位於漠北地區的蒙古各族,對於漢文化和漢族自然越來越陌生。本來已經熟悉漢文化,會書寫漢字的蒙古人,也因此逐漸失去了傳承。

第二,由於清末時期沙俄對蒙古地區的侵略。對土地極為貪婪的沙俄,早在清朝初期就將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區納入了統治範圍,與此同時,慾壑難填的沙俄開始將侵略的觸角伸至中國,蒙古地區自然也在沙俄的侵略範圍之內。

不過,由於清中前期尚處於鼎盛時期,經過雅克薩之戰之後,感受到清廷實力的沙俄被迫收斂了侵略觸角,但是沙俄從未放棄對於中國地區的侵略。鴉片戰爭之後,遠東帝國的虎皮被揭下之後,沙俄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對清王朝張開了血盆大口,在先後鯨吞中國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後,包括蒙古地區在內的中國北方廣大地區成為沙俄的勢力範圍。

沙俄侵佔中國領土

從清中期就開始在蒙古地區扶持反清勢力的沙俄,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外蒙古的控制。而很顯然,在外蒙古去除中國痕跡,將其俄羅斯化,是最好的侵略手段。因此,在沙俄的挑撥、威脅和利誘之下,外蒙古地區對中國的離心力越來越強。最終,在民國建立之時,趁中國內亂,外蒙古宣佈了所謂的“獨立”。

而後,在民國蔓延數十年的內戰之中,各路軍閥只顧各自私利,根本無暇顧及外蒙古,外蒙古愈發脫離中國。最終,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成為世界兩極之一的蘇聯,為了與中國形成緩衝帶,完全沒有徵求中國意見,蠻橫的將外蒙古獨立寫入了雅爾塔協定。也從此,外蒙古徹底脫離出中國。

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蒙古國

隨著沙俄和蘇聯對蒙古地區影響力的逐漸壯大,尤其蘇聯成為世界超級強國之後,外蒙古的俄羅斯化跡象愈發明顯,中國的痕跡也越來越淡薄。最終,當蒙古國建立之後,連蒙古國的文字,都由回鶻蒙文改為了俄羅斯的西裡爾字母。蒙古國的中國痕跡也幾乎消失一空。


鳶飛九天2018


偽命題。蒙古人種,本身處於中華圈內。蒙古民族,乃華夏之苗裔也。忽必烈創造元朝,取易經之元,乃華夏之義也。元朝創造元曲,和唐詩、宋詞形成完整的中國文化鏈。元朝施耐奄、羅貫中等大文學家出現,各種話本大量產生,包括《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等早期本已於元朝形成。景德鎮元青花瓷器世界一絕。其各種故事紋被燒製在元青花瓷上,和宋瓷平起平坐。成為景德鎮的文化名片。今天的蒙古族早已改變,成為中華崛起的重要一員。沒有蒙古族,就沒有今天的西藏和雲南大理等地域,更不會有長城之外之領土。不知此命題是何意,一天一個蠻夷,汙辱誰呢?是要搞納粹,還是要分裂中華!


陰山老史


非常憎惡這類提問。

其本身對文化圈的定義就一團霧水,卻有意將民族之詞突出,其用意極為明確和惡毒。

這使我想起此類人在頭條裝作無辜地問元清兩朝是否不是中國,一樣的歹毒。

我早就說過,人類文明近萬年的發展,愈是高度發達的民族和國家,血統長期融合交流,已不是鑑別的標準,文化認同才是唯一的依據。

就拿漢族來說,從上古的炎黃蚩的征戰到統一,就是個民族混血,信仰趨同的過程。夏商周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早就確定了中華大地上各部落聯合成了一個統一的國家,形成統一的文化。

秦王朝結束了春秋戰國的分裂紛爭,重新統一了中國,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創新了中央集權新的政治體制,並開發五原、東夷和嶺南,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族源和文化,功在千秋。

就是為我們民族命名的漢王朝,吸納匈奴,羌胡,百濮,開發西域,打通絲綢之路,也在不斷輸入新鮮血液,而眾多少數民族因仰慕華夏文明,紛紛內附,共為同胞。

大唐盛世,李唐王室就有一半以上的胡人血統,大量胡人融入中原,甚至伊朗人,阿拉伯人,日本人,經商,學習,竟有在朝為官者。

北魏孝文帝改革,南遷都城,用漢姓,著漢服,說漢話,寫漢字,現代漢族少不了鮮卑的血統,這就是文化認同最著名的例子。

元以尚書“大哉乾元”定國號,崇道教,而滿清入關尊孔到極至,政權穩固後力推滿漢一家,這都是文化認同的活生生例子,怎麼能說不是中國?

要談血統,美國人血統最雜,是世界人種的大聚會,靠什麼立國?文化認同。怎麼不見網上大V噴子們懟怨其不是國家?為什麼?民族自卑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導致的洋奴嘴臉罷了。

什麼是漢文化圈,我以為就是在歷史上中國王朝直接統治未能到達,但中國的文化禮制卻影響甚至主導到的地方和國家,例如朝鮮半島,日本,沖繩,越南等,而蒙古地區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生活的區域,從獫狁、匈奴、突厥、鮮卑,幾千年征戰交流,深受中原文化浸潤,而在元懞直接為上都之所在,與大都北京並列,所以,蒙古地區豈止是漢文化圈,就是中國領土,直至大清,民國初年。

提此問之人,定下心,不帶偏見的好好讀讀歷史為佳。


五棵松人


此題差矣!蒙古文化是中華文化或華夏文化的組成部分。如果說蒙古文字、語言不屬於漢文字、漢語言,還是情有可原。

蒙古民族不僅統治中國98年,且稱霸黑海、東亞、歐州、西亞,蒙古族本身也是一個多民族融合體。即使現在真正保留純蒙古文字、語言的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區域自治,而不是現在的蒙古國。

對於現在的蒙古國承認為國的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考慮到蘇維埃聯盟的的影響,我國才承認的,而中華民國至今仍然不承認蒙古的國家地位。

一旦國家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就是中國,蒙古國仍然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已。

對於蒙古國的漢化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也沒有必要用狹隘的漢化或不漢化說亊了。中華民族本身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血融於水的人類文明。中華民族五千年不斷代,足以證明中華民族的包容、偉大和長存。

如果要想找見歷史證據,蒙古國的蒙古族和內蒙古的蒙古族,同屬於蒙古族是沒有爭議的,敬俸的是同一祖先成吉思汗也是沒有爭議的。而內蒙古的蒙古文字、語言是原生態的,未受到漢語言和漢文字改造,而蒙古國的文字是受到過蘇維埃改造的。內蒙古蒙古族與蒙古國蒙古族都相信傳承於世的《蒙古秘史》,記敘的人和事是真實的歷史事實,並奉為經典。但《蒙古秘史》講述他們的祖先乃是商朝的盤庚😄😄😄。

因此,中華民族是大家範兒。不僅有漢文化或長江文化、黃河文化,還是草原文化,也稱為和包括蒙古文化、伊斯蘭文化丶藏文化、壯文化、苗文化等等。

管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