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一旦導彈打完後該怎麼辦?

見聞攝影


殲-20也已經問世幾年了,但是還沒有任何信息表明我國的這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裝備有航空機炮。噠噠噠仔仔細細得舔了N遍殲-20戰鬥機的各種高清大圖也沒有發現任何疑似裝備機炮的跡象,所以我的意見和大部分軍迷一樣,殲-20“特立獨行”地沒有裝備航空機炮。看這張照片▼,這是2018年11月珠海航展最後一天殲-20打開彈倉展現獠牙的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到,殲-20腹部裝備有4枚霹靂-15空空導彈,兩側彈倉各裝備一枚霹靂-10近距離格鬥彈。那要是在戰鬥中裝備的6枚導彈都打光了怎麼辦?答案只有一個字,跑!


當時這張照片出來的時候網絡上出現了兩種聲音。第一種是激動的,殲-20打開彈倉,給全世界的觀眾看最核心的部分,代表我國終於強大了,對自己的技術自信了。第二種是質疑的,說空軍不應該把殲-20的核心機密暴露出來,讓對手有所準備。其實殲-20的武器配備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唯一還有糾結的就是到底有沒有安裝機炮。

F-35掛載機炮吊艙測試

現在機炮也明瞭了,沒有。殲-20作為第四代(我國標準)隱身戰鬥機,其主要的任務是踹門,打開了對方的防線之後,和對面空軍戰鬥機狗鬥主要還是由自己家一大堆的殲-10,殲-11來完成。殲-20主要負責超視距攻擊,有了兩枚近距離格鬥彈以防萬一已經足夠。不如空出機身內部空間多帶一點燃料,用於導彈打完之後逃跑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那殲-20導彈打完之後跑的掉嗎?當然沒問題。殲-20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戰鬥機,完全符合4S標準,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和出色的機動性能。雖然說到目前為止殲-20配套的渦扇-15發動機還沒研製成功,殲-20的性能還未能完全發揮。但是經過楊偉總師親口承認,依靠兩臺改進之後的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也擁有著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不用打開發動機加力也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在導彈打完之後,殲-20飛行員的第一選擇就是猛拉桿,蹬舵調轉機頭之後油門推到底打開加力,全速撤離戰場,依託低可探測性躲過敵方追蹤,返回基地進行補給。

這是之前央視的一個小視頻截圖,視頻中描述:一分鐘,殲20戰鬥機可以戰鬥巡航52公里。一分鐘52公里,一小時就是3120公里,換算一下的話就是2.55馬赫。2.55馬赫,是戰鬥巡航速度,是不打開加力的巡航速度。如果在緊急情況下,比如逃跑的時候,殲-20一打開加力,是最大飛行速度可能可以接近3馬赫。
這樣的數據,超過世界上很多戰鬥機,只要是不遇上那幾個飛出3馬赫的變態窮追猛趕。相信殲-20可以在一腳踹碎敵方大門之後,迅速調轉機頭,打開加力飛回自家空軍作戰體系。不過這個數據的真實性我覺得存疑,因為發動機比殲-20更為先進的F-22在不打開加力的情況下巡航速度是1.5-1.7馬赫,最大飛行速度也才2.25馬赫。按道理來說,殲-20不應該飛得比F-22快這麼多。所以可能這次是央視搞錯了,這個2.55馬赫不是巡航速度,而是打開加力的最大飛行速度。2.55馬赫也非常快了,足夠保證殲-20導彈打光之後溜之大吉。


赤焰噠噠噠


殲20打完導彈怎麼辦?很簡單,開啟加力推力,極速逃逸脫離戰場。跑到敵方有效探測範圍之外之後,再視情況決定飛回機場,還是利用自身的隱身優勢,變身為偵察機,通過強大的態勢感知能力為友方提供戰場態勢信息。

殲20戰鬥巡航2.5馬赫是指帶彈時能飛出的速度,如果導彈打完了必然飛的比這還要快。這個逃逸速度可以甩開包括F-22在內的所有戰鬥機。

在未來的戰場,有一種變態的概念作戰叫A射B導,可以用高載彈量的武庫機發射多枚導彈,然後讓殲20這樣靈活探測能力強的隱身戰機來對這些導彈進行制導。所以航炮真的是沒什麼用了,如果說格鬥彈是手槍的話,那航炮基本相當於...指甲刀。

美國人已經準備在F-35上通過超高速數據鏈實現A射B導

大家不要看越南戰爭期間F-4因為沒裝航炮被Mig-21擊落,就覺得21世紀也需要這個東西。越南戰爭那會兒,恰好是第一代格鬥彈投入使用的年代,性能相當差勁。越南空軍通過實戰摸清了F-4攜帶的AIM-9最小發射距離後,最小發射距離以內,用航炮將其擊殺。比如那個時候美軍的AIM-9E紅外製導導彈,發射角才+/-16°,根本不具備大離軸發射能力,而且只能追尾攻擊,無法迎頭攻擊,使用場景大大受限。但即使這樣,F-4裝上了航炮後,航炮的戰績與格鬥彈相比也完全不成比例:

從這張圖表可以看出,取得的107.5架戰績中,機炮打下來的只有15.5架,只佔14%。這還是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和第一代和第二代格鬥彈時期的水平。

而今天格鬥彈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允許發射的離軸角達到了+/-90°,甚至在鎖定後可以實現越肩發射攻擊後面的目標,而且不論是迎頭還是尾追均可攻擊,使用條件大大拓寬。美國的第四代格鬥彈AIM-9X和我國的PL-10E最大過載都超過了60G,可以說在10千米斜距上,只要鎖定,戰鬥機無論做什麼機動動作都無法擺脫被擊落的命運。這種情況下你想逼近到對方几百米的距離還是對方逼近到幾百米距離進行炮戰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航炮真的沒有什麼用處了。

AIM-9X
PL-10E

第四代格鬥彈AIM-9X的作戰模式


紙上的宣仔


殲20到底有沒有航炮?不知道,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但是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官方報道或者圖片證明殲20有航炮,這或許是殲20身上最大的疑惑了。

先且不管殲20到底有沒有航炮,假如殲20真的沒有機炮,導彈打完了怎麼辦?跑唄,還能怎們辦,不跑等著敵人來追殺啊?難道開著戰鬥機撞上去啊。

殲20具備隱形能力,裝備4枚(或6枚)超視距空空導彈PL-15和2枚格鬥彈PL-10。PL-15射程在150-200公里,該型導彈配備主動雷達,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導彈自主攻擊目標。這就說明殲20可以在150公里左右就開始向敵方發射導彈,而敵人在150公里是無法探測到殲20的,4-6枚PL-15擊中2-3個目標應該沒什麼問題,所以4-6枚PL-15導彈發射完了就可以回家了,也沒指望一架殲20就能幹掉整個飛行中隊,能打下個2-3架敵機就算重大勝利了,該回家裝彈藥了。

至於另外2枚PL-10絕大部分時候是沒有表現機會的。萬一真有不開眼的追上了,PL-10也不是吃乾飯的,60km的射程,4馬赫的速度,超高機動性,也足以在數十千米內擊殺敵人。

殲20對付三代機,敵人沒有進入60KM內的可能,對付四代F22,F35之流,在60KM左右打完所有導彈,趕快往回跑,敵人即便是追,距離始終還是在的,不可能雙方進入機炮射程,殲20在回跑過程還會獲得地面防空力量的支持,F22也不敢窮追不捨啊。

殲20作為四代隱形戰鬥機,它的作用不是近距離格鬥殺敵,任務是超視距狙殺,這個角色就如同狙擊手一樣,遠距離隱蔽打擊,什麼時候看到狙擊手子彈打完了不跑的,什麼時候看到狙擊手拿著狙擊步槍衝鋒的?所以殲20是不會進入機炮射程與其格鬥的。它的作用就是遠距離狙殺,打完導彈走人。


軍備時刻


歷史上美國研製的F-4鬼怪式戰鬥機是第一款沒有配備機炮的戰鬥機,就因為如此這款戰鬥機在越南戰場上吃夠了虧,被米格-21戰鬥機追著打。當時美國過於迷信空空導彈的威力,而實際上當時空空導彈只是剛剛開始發展,許多技術並不是很完善,這個導致美軍的F-4戰鬥機在導彈打完之後就無法面對米格-21戰鬥機了。後來美軍不得不在F-4上加裝了機炮,這就是後來的F-4戰鬥機座艙下部有一個凸起的原因。

目前看殲-20戰鬥機是沒有安裝機炮的,同樣作為第五代戰鬥機的F-35B和F-35C也是沒有安裝機載機炮。作為第五代戰鬥機來說其隱身能力是最大的特色,除了隱身能力之外還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的機動能力。隱身戰鬥機具備是一款可以建立技術代差優勢的武器,其主要的指標就是隱身的區別。

殲-20戰鬥機可以利用強大的雷達隱身能力進行超視距的打擊,這是第五代戰鬥機的一個作戰模式,如果利用機動能力進行近距離的空戰就沒有隱身能力的需求了。所以近距了的空戰是第五代戰鬥機所要避免的情況,傳統戰鬥機在被擊落之後都無法發現第五代戰鬥機,這個就是第五代戰鬥機的優勢。

殲-20戰鬥機的作戰並不是單打獨鬥,目前大批裝備的第四代戰鬥機可以和殲-20進行配合,殲-20在導彈用完的情況下必須脫離戰場,誰都不會把一款沒有武器裝備的戰鬥機進行作戰的,傳統戰鬥機就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出場了。


航空視界


對於隱身戰機來說本身導彈打完就得撤退!隱身戰機的隱身並不是真的隱身,以f22的雷達反射面積為0.01平方米,美國的f15戰鬥機可以在86公里的地方鎖定f22,這意味著隱身戰機根本不能進入視距內作戰,否則隱身性能就會失去優勢;而反過來隱身戰機由於為了獲得隱身能力不得不犧牲一些機體性能,在對戰傳統空優戰機的時候是處於劣勢的。比如美國紅旗軍演,在100公里範圍內,f15打了f22一個32比0的大勝。所以,當導彈打完了之後只能撤退,否則就是在給敵方的空優戰機送人頭。

其次,價格問題導致的。當戰機已經進入到航炮攻擊範圍了,飛行員都可以用視距瞄準了,這時候隱身性能完全失效,雙方就是兩個胳膊扛一個腦袋誰怕誰了,米格21都可以幹下f22,但是隱身戰機普遍比非隱身戰機貴3~5倍價格,更是某些低級教練機的十幾倍價格。用來狗鬥不合適。

第三,現在有裝備隱身戰機的國家就兩個,一個是大國裝備殲20,一個是美國裝備f22/f35。美國的f35定性是攻擊機(非空優戰機),才配備的機炮,目的是用來掩護對地打擊的。美國現在也發現f22身上的機炮已經是雞肋了,也在考慮拆掉這個機炮來增加內部載彈量,畢竟那麼貴的一件武器,不適合冒險用機炮來打擊地面的目標,尤其是現代反導能力提升速度這麼快的情況下。


優己


目前技術狀態的殲20的應用場景與基本戰術其實在楊總近期的報告上已經寫的很明白了——為什麼要纏鬥?——因為我有超機動——不,因為傻~

從這裡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中國空軍對殲20為代表的第四代戰鬥機的作戰場景與作戰想定了,第四代戰鬥機的基本戰術應該是充分運用其隱身性能與超音速區間下的優良機動性,在空戰戰場上長期保持在對手的攔截線之外,再利用自身的態勢感知優勢(包括AESA的LPI能力,還有可能裝備F35類似的ALR-94無源定位系統)感知對方的並完成火控諸元解算,再突然突入實施超視距攻擊。攻擊完畢後隨即利用超音速機動性的優勢後轉脫離,儘量不與對手發生近距離空戰。

這種戰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比較符合殲20所面臨的主要假想敵的——以各種三代機為主,而面對四代機的時候也可堪一戰。由於戰場主要在超視距展開,殲20在打完中距離空對空導彈以後差不多也就可以撤了,輪不到近距離空對空導彈上場。這種情況下有木有航空機關炮實際上影響也不大。

但是未來五年左右殲20的主要對手轉變為美軍的兩型隱身戰鬥機,由於雙方都有較強的隱身能力,在中距離對抗無法決一雌雄的情況下戰鬥還是有可能被拖到近程纏鬥的。

因此殲20接下來的改進目標一定是:換髮動機提升其格鬥性能,也就是加強其包線左側的飛行性能;然後就是加裝航空機關炮。


軍武次位面


有這樣的疑問,還是對隱身戰鬥機的作戰模式不夠了解,隱身戰鬥機的作戰模式是執行踹門者角色,即以自身的隱身性攜帶內置彈倉的對空對陸長程精確打擊武器,以超機動或者超音速的突防模式,執行打擊對方防空系統或者高價值目標!



因此基本上不會出現雙方進行纏鬥的情況,因此裝備航炮就顯得沒有必要了,若遇到對方防空系統或者防空戰鬥機的攔截,一般的都是在遠距離發射中遠距離的對空導彈,然後掉頭高速機動撤離戰場!



當然若並沒有成功的造成踹門任務,那麼以巡航導彈和更多波次的攻擊為後續跟進策略,總的一句話還是要徹底的將對方的防空系統徹底癱瘓!



因此世界各國在裝備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同時,還在大量的裝備和升級第三代多功能戰鬥機,而這些戰鬥機才是踹門任務完成後執行制空或者對地對海作戰的核心!


涇水書生


關於我國最新型戰鬥機殲20沒有配備航炮的問題,從而這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如果沒有航炮,一旦彈道打完了該怎麼辦?


按照我們過往的慣例,攜帶的導彈如果打光了,就只能使用戰機上的機炮了。當然,這也是軍迷們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畢竟我們的殲20並沒有配備這樣的裝置,而且從現在的設計來看,在未來也是不太可能裝載機炮的。大家不免會為殲20在戰場上的表現感到擔憂,因為在導彈打完的情況下,殲20肯定就沒有攻擊火力了。


而美國的F22之所以裝有機炮,與他們當時較早的設計理念有關。 當時還是按照過去的思維習慣來設計,現在則更強調隱身和超音速兩大特點。在瞭解到這一發展趨勢以後,我們索性就將機炮給去掉了。


事實上我們通過實戰經驗總結,現在的戰機能夠用到機炮的場合實在是少之又少,幾乎連5%的概率都不到。這對於殲20來說就更沒有多大用處了,因為它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根本不怕對方的機炮射擊。


事實上,F22上的機炮,也並不用於空戰,因為雙方在超音速狀態下相遇,根本沒有發射機炮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用途更多的是體現在對地面的掃射,這對於造價昂貴的五代機來說,實在是有點太過浪費了。


其實,即使沒有航炮以殲20的超音速飛行速度,對殲20順利完成作戰任務的影響並不大。就算空空格鬥彈道打完了,殲20還是可以以超音速飛行,輕鬆躲避敵方的機炮射擊的。在加上殲20戰機的先進感知系統,在很遠的距離外都可以發現敵方。使用配備的中遠程空空格鬥導彈完全可以在航炮的射程之外就能分出勝負。


現代空戰中,戰鬥機講究的就是超視距空戰,先敵發現,先敵摧毀,快速打擊之後立刻撤離。從這方面考慮的話戰機上配不配備航炮的意義也不大。

在一二戰時期,航空機炮是裝備戰機進行空戰的最重要武器,曾風靡了很長時間,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戰機進入超音速時代。雖然美國的F22戰機還在配備有航炮,但並沒有使用航炮空中格鬥的戰例。但如果遭遇到五代機同級別的對手時,2.5馬赫的飛行速度,每秒800多米,機炮完全派不上用場。


F35研發時,也只有空軍的F35A保留了固定機炮,陸戰隊的F35B和海軍的F35C就已經取消了機炮吊艙。

即使掛機炮吊艙,也主要還是用來打擊地面目標的。作為一款空優的重型隱身戰鬥機,掛機炮吊艙就等於同時丟掉了兩大優勢:機動性和隱身性。所以一般不會考慮,現代機炮射速能達到每分鐘5000發,可裝彈量卻少得可憐,基本上幾個連射就打光了,況且只能在視距內的近距離格鬥中使用,所以在現代空戰中也沒有什麼價值了。


殲-20選擇頭盔瞄準鏡,搭配霹靂10近距離格鬥導彈,有這樣的近戰利器,即使放棄了配備航炮也不影響殲20的戰力。另外,我國的霹靂-15導彈,射程達到了150公里,而這還只是中程空空導彈,還有射程400公里的超遠程空空導彈,空中格鬥和打擊根本沒問題。

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擔心殲20沒有裝備航炮的問題了。


那麼假設殲20是有機炮的,那麼機炮的位置應該在哪,無數軍迷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在艦20身上找了這麼些年,也還是沒有能夠找到機炮的位置,原因在於五代機的機炮都是內埋的。


這是為了避免空腔反射,否者外露的機炮會讓飛機隱身性能大為降低。此外機炮開火時膛口射流和衝擊波都會飛機隱身塗料造成不利影響。 由於航炮在開火過程中產生的火藥燃氣會進入發動機的進氣道,嚴重會導致發動機熄火,所以設計時這個問題都要避免。


根據殲20機體設計的佈局來看,機炮唯一可能的位置就是在鴨翼根部機身位置,上方的一個方形結構作為機炮的排氣口,膛口也就位於上迎風面的中部位置,只有這樣設計才能避免上述的問題。

在實驗中,殲20經歷了4種馬赫數值下的飛行速度測試,分別是0.1、1.25、1.5、2.5,以檢測內埋式機炮的火藥燃氣射流對發動機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是在研究其膛口附近產生的流場波繫結構特徵和衝擊波的強度變化規律,為後面的改進和設計提供參考。


美麗西郊


殲20戰鬥機沒有裝航炮?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證實,而網絡上經常對四代機是否裝備航炮問題上爭議很大,從越南戰場不裝火炮的F-4鬼怪戰機到現在又已經有快50年了,隨著電子技術的告訴發展,最先進的空空導彈已經達到了只要捕捉鎖定了目標,就意味著敵方戰機已經被擊落,於是是否配置航炮這個問題再次走在了一個十字路口上,殲20是否配備有近戰格鬥的航炮又再次成為爭論的焦點。

美國的二代機F4曾經因為沒有裝航炮吃了大虧,那時候的空空導彈剛剛問世,穩定性還非常差,造成發射完導彈F4被米格21窮追猛打,甚至F17也要從後面包抄上去用火炮欺負F4,這讓美國一下子患上火炮綜合症,火炮不但要有,而且火力要猛,M61A1“火神”機炮每分鐘6000發射速滿足了美國人的要求。

但是在電子技術飛速發展下,如今最先進的空戰導彈基本能做到彈無虛發,四代隱身戰機都追求“先敵發現、先敵開火,脫離戰場”的戰場準則,及時在近距離格鬥也是2枚近距格鬥彈可供使用,雙方戰機都打得彈盡糧絕,開始拼刺刀的情況恐怕真的很難看到了,而航炮航炮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就成為了一個爭論的焦點。

美國的F22、F35裝備航炮那是因為F4吃虧太大,這時候不能磨滅的痛處,因此在設計師徵詢飛行員意見時,非常統一的要求最後的這一道防線航炮必須要有,因此美國的兩款四代機都裝備了M61A1“火神”機炮,這主要是飛行員的要求。

而我們的殲20呢?從來沒有任何報道確認過這款戰機是否有航炮,個人覺得航炮是應該有的,即使沒有那也一定預留了位置,而將航炮進行模塊化設計,這個位置可能現在是一個油箱,一旦未來空戰發現航炮還是必不可少,可以將油箱去除,安裝一個模塊化的機炮上去,問題不就解決了!


狼煙火燎


誰說殲-20沒裝航空機炮了,同為同代的隱身戰鬥機,老美的F-22就安裝有航空機炮,因為設計師徵詢了眾多老美飛行員的意見,全都反對取消航空機炮。

畢竟越南戰場上,先進的F-4鬼怪戰鬥機,僅裝備了空空導彈,沒有航空機炮,不斷被有技術代差的米格17/19揍下來,讓美空軍丟盡了顏面,所以患上了嚴重的航空機炮依賴症。

具備後發優勢的殲-20,即便駕駛艙的開關設計,總設計師都要和試飛員不厭其煩地探討,究竟裝在什麼位置合適,飛行員會同意取消航空機炮嗎?其實未必,只是殲-20高度隱身,可能看不出內置機炮而已,但網上已有文章發現了殲-20航空機炮的位置,有興趣的軍迷不妨自行搜狗之。

假設殲-20沒有航空機炮,一旦打光了空空導彈,非常簡單啊,掉頭扯乎唄,難道非要傻傻地等人家的空空導彈砸來,行磕頭的見面禮,或者舔菊花的大禮嗎?

在未來有可能爆發的衝突中,殲-20充當的就是揣開門的角色,憑藉隱身性能撕開對方的空中防線,打掉對手的預警機、空中加油機等高高價值目標,同時防止對手同代隱身機的偷襲,率領殲10/11/16等大批第3代機群衝鋒陷陣、攻城拔寨。

因此,殲-20內置彈艙的4-6枚中遠射程的空空導彈,可對對手發起4-6波次的空中打擊,側彈艙的2枚近距格鬥空空導彈,至少可以用來自衛保命。

當然,在射完2枚自衛的近距格鬥空空導彈後,殲-20趕緊得調頭飛啊飛,跑到母地裝彈起飛,再次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空戰中,殲-20具備較好的勤務性,只要使用、保養得當,戰時連續作戰,都應該是沒問題的。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22018年11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