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渡口:檢察建議推動資源開採和環境保護同步進行

祼露山體巨大礦坑重現盈盈綠意 重慶大渡口:檢察建議推動資源開採和環境保護同步進行 李立峰 梁小燕 日前,重慶市大渡口區檢察院聯合區政協、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在跳磴鎮小南海水泥廠舉行了以“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為主題的大渡口區礦山復墾複綠活動啟動儀式。100名參與者共同植下300多棵天竺桂,正式拉開了全區礦坑復墾複綠活動的帷幕。

而推動開展這一活動的原因,正是大渡口區檢察院發出的一份檢察建議。

十餘個廢棄礦坑十餘個“疤痕”

2018年,大渡口區檢察院在進行公益訴訟線索摸排時,發現小南海礦山的部分礦坑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態破壞,從一年多以前的衛星照片上便能清晰地看到,因為採礦留下的十餘個“疤痕”。

“裸露的山體和巨大的坑洞,像極了科幻片中的月球表面。”該院檢察官助理劉小靈說,每每在礦坑邊拍照取證時,時不時會被滾落的石頭髮出的聲響嚇得後退幾步。

“據周邊居民講,其中的一個礦坑裡,還發生過羊意外墜崖的事情。”居民們更擔心的是,這些大小不一的礦坑,不僅存在垮塌的風險,如果有小孩在附近玩耍,一不小心陷進去了後果將不堪設想。

瞭解這一情況後,大渡口區檢察院成立了以檢察長李榮辰為組長的辦案組,經過全面調查核實,發現相關行政機關存在履行監督責任單位復墾複綠職責不到位的情形。

隨後,該院向原重慶市國土局大渡口分局現場送達檢察建議書,督促其對轄區內的4個礦坑依法充分履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的管理責任,採取切實措施治理恢復。

收到檢察建議後,該局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措施對礦山進行治理恢復。在此過程中,辦案組檢察官多次對礦坑現場進行實地勘察,並走訪當地群眾,瞭解礦坑復墾複綠進度。

通過近一年的植樹造林、植被恢復,如今,昔日滿目瘡痍的礦山披上了一片新綠。

“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好了,到處都種上了樹,沙塵比過去少了,天也不那麼灰濛濛的了。”就連在附近進行作業的工人們都說,礦山復墾複綠,讓他們享受到了環境變好帶來的生態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檢察建議所涉及的4個礦坑之外,在復墾複綠中,相關責任部門還舉一反三,將另外7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礦坑一併納入了整治範圍。其中,小南海水泥廠油坊礦已完成生態修復155畝,成鐵小南海採石場等一批關閉礦山的修復工作正持續有序推進……

一案帶動全區礦山復墾複綠

礦山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得以恢復,讓周邊居民生活更安心,採礦工人作業也更加舒心。但檢察公益帶來的“收益”還不止這些,礦山復墾複綠活動的落地,便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為進一步擴大公益訴訟的影響力,使更多的人增強對生態文明的關注,大渡口區檢察院主動向大渡口區委請示,在區委的積極支持下,舉行礦山復墾複綠啟動儀式,呼籲大家通過植樹的方式,踐行對生態文明的保護。

據介紹,將來,這些通過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的礦山,不僅能實現自身的“變廢為寶”,其公園般的環境和效應,也有望為附近村民提供一個具備健身體育活動、康體遊樂以及休息觀光為一體的區域,讓曾經千瘡百孔的礦區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而在大渡口區政協主席張瓊看來,礦山復墾複綠活動,標誌著政協民主監督職能與檢察機關司法監督職能將在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中“雙向發力”。

大渡口區政府副區長毛偉充分肯定了區檢察院通過公益訴訟等形式,主動監督和支持政府工作,助力關閉礦山生態修復,為大渡口“兩高”建設貢獻檢察力量。

邊開採邊復墾複綠成為新常態

“公益訴訟的核心,就是要通過辦案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李榮辰說,公益司法保護道路,對大渡口區打造“上善之地、大德之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8年,大渡口區檢察院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共向相關行政機關發出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的訴前檢察建議84件,行政機關均作出回覆,並已整改或著手整改。

“之所以能取得這些成績,都是大渡口區全力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結果。”李榮辰介紹說,大渡口區對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不僅區委出臺了《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意見》,區人大還通過了《關於加強區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工作的決議》,而且區政府領導也多次表態,積極支持公益訴訟工作。

而這樣的支持,不僅貫穿著礦山復墾複綠的始末,更是一種延伸。在活動當天的植樹現場邊上,就有一個正在開採的礦坑。與傳統採礦作業不一樣的是,該礦一邊挖走礦石,一邊回填土石種草種樹。

在檢察建議下,這種邊開採邊復墾的模式,為實現資源開採和環境保護同步推進提供了可行性。

李榮辰說,如果說檢察建議是為守護綠水青山開出的一味“良藥”,那麼事後的復墾複綠就是“藥到病除”的具體體現,而邊開採邊復墾則是“防患未然”的最好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