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鬧饑荒,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

命中註定4711


這個問題與一千八百年前晉惠帝司馬衷的那“驚天一問”有異曲同工之妙!



司馬衷是西晉第二個皇帝,也是歷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根據《晉書》記載,某一年國內發生饑荒,大量百姓被活活餓死,當有官員將此消息上奏朝廷後,司馬衷很不理解為什麼會有人餓死,雖然沒有糧食了,但還有肉啊,所以他非常不解的問周圍的官員:“何不食肉糜”?

那麼“何不食肉糜”?是啊,糧食沒了,可以捕魚打獵啊,就像很多影視劇中演繹的那樣,水中的魚山上的獵物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為什麼不下河捕魚不上山打獵呢?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有記載的幾千年歷史中,曾發生過無數次大小災荒,也曾餓死過無數人,難道餓死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去捕魚打獵嗎?面對飢餓與死亡,難道災民就從沒想到過捕魚打獵嗎?

事實上,很多人所認知的古代生活環境僅僅只是影視劇中所呈現出來的趨向於理想狀態的環境,而真實的古代社會,百姓的生存條件是很艱苦的,張養浩曾寫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就是最好的歷史寫照。


我們可以看看一些史書中關於饑荒的記載,“寧州頻歲飢疫,死者以十萬計…城中糧盡,炙鼠拔草而食之”,“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自淮而北至畿南,樹皮食盡,發瘞肉以食”,“關內大飢,人相食”,“此地深入尺餘,其土可食”……

從上面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發生饑荒,百姓想要活命就是吃老鼠,家畜,草樹皮,觀音土甚至是“易子而食”,至於所謂的捕魚打獵幾乎不見於史書,其實不是他們不想捕魚打獵,而是真的做不到!

首先,中原地區歷來就是以農耕農業為主的,農民對捕魚打獵根本沒有經驗,更沒有相關的技術,所以成功的幾率非常小,有限的捕魚打獵無法滿足龐大的受災群眾。

其次,受災地區往往都是赤地千里的不毛之地,如果發生蝗災,蝗蟲過後更是一片荒涼,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會有動物留下來任憑災民抓捕?

還有就是,捕魚打獵需要消耗的體力太多,這種體力上的消耗與最終獲得的回報不成比例,這個道理與獅子老虎等食肉動物時常對幼小和年老的獵物下手而一般不會對成年的體格健壯的獵物下手是一個道理,自然法則告訴我們,如果你消耗過多體力最終還是一無所獲,那麼你的生命將終結的更快,獅子等猛獸如此,人類亦是如此。



最後就是,某些時期,魚類資源和森林資源都是朝廷的,私自捕魚打獵是違法的,是不允許的,所以饑荒時期,人們實在餓的不行了也只能晚上偷偷去捕魚打獵,這種情況下成功率是很低的,也很難維持一個正常家庭的基本生存。

其實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在魚類和森林資源非常豐富的前提下,假如今天發生饑荒了,僅憑我們現在的生活經驗去捕魚打獵維持生存靠譜嗎?


鹹魚閒聊


這問題我還真有點發言權,我家鄉鹽城水網密佈,氣候溫和,可以說是魚米之鄉。不過即使如此,光靠漁獵真養不活多少人口。我父親十幾歲時(七十年代末),曾經和我一個堂叔兩個人,光靠很簡單的漁網之類工具,把全村的野魚幾乎一掃而光。至於打獵,我們那最大的野生動物就是兔子和黃鼠狼。能養活上千人的村落,正常年景時自然界的食物也就夠幾家人打打牙祭。如果發生災荒,自然界動植物也要遭殃,野外能提供的食物更為稀少。


清風知水


我經歷過饑荒,60年代。

為什麼″饑荒",首先是由於″自然災害"。那時的人們的生產水平、生產資料和生產力,和現在沒法比。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前蘇聯又讓我們還貸。國家經歷了生死存亡的考驗。

那時東北還好,大批關內人開始跑到東北(那時叫他們:氓流,我們村只有百分之二十是有戶口的,其餘都是關裡跑來的)。

因為遇上災年,而且是一連三年。那就是″赤地千里"。莊稼、樹木、草連小河都乾枯了,人們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糧食,於是就以樹皮草根來充飢,這就叫″饑荒"。

古代人類的生產水平很落後,遇上災年(旱災、水災、戰爭),就難以生存下去。遇水災,大水一衝,什麼都沒了。遇旱災,赤地千里,草都枯死了。還有蝗災,那蝗蟲埔天蓋地,一走一過綠色全無。遇到戰爭,更是流離失所,能活下來以是命大。

農耕民族,以前是靠天吃飯的。收成好能免強吃飽肚子,遇到災荒,寸草不生,河水乾枯那來的魚?動物都遠遠的逃走了,何以獵?只有草根、樹皮。

現在國家領導的好,科技發達了,有災也不怕了。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所以該滿足了。


眸子8552


你這問題問的有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雖然我沒有受過饑荒,但是我聽過饑荒。

不說遠了,就幾十年前

據說連老鼠都被吃沒有了,河裡的魚都撈光了,連麻雀都要絕種了,那還有什麼獵打?



成都人湯師傅活著的時候和我們小輩吹牛。

他弟弟,那時還小,他媽沒有奶水。

實在沒辦法,他跳的大河裡面去撈魚,幾次差點沒命。

小河溝已沒有魚了,成都那地方到處都是河和水溝,別的地方就別提了。

人都不是傻的,餓了會去找吃的。

能打獵,能撈魚,何必餓肚子呢!



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戰亂吃人肉己成家常菜!

晉史尤其五胡亂華時,記錄吃人的就有十多處,各民族都在吃!燒烤的,水煮的,孜然的,紅燒的,換著方法的吃,那時的人還不如一頭豬。

而侯景做亂時,連高大尚的南朝也吃上人肉了!

唐朝這麼炫的朝代,卻有黃巢用人肉當軍糧。

在我記憶裡,幾乎所有朝代都出現過饑荒。

但,達到人吃人的程度,往往伴隨著戰爭!

所以,天災引起的饑荒並不可怕

而,往往人禍才是最可怕的!

蓉兒總結一下。

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正常的王朝,糧食都是有儲備的。遇上災荒,會拿出來用。

中國對糧食,自古以來看的都比較重。

各地方都有不同的儲備。

連每個縣都有,有些大家族都有儲備。

今年遇上災,明年總會好的,不可能年年都有災。

但是遇上了戰爭,生產力被破壞。人口凋零,大面積死人,還會發生瘟疫。這個時候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所以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千古名言!


蓉兒是妹紙


古代鬧饑荒時,往往出現“千里無雞鳴、白骨露於野”的悽慘景象。如在民國18年爆發於陝西等地的旱災,連續幾年的時間,陝西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當時陝西全境940萬人,由於這場大旱災,死去的人就超過250萬,逃亡的也有40多萬。

旱災

如此恐怖的災難,哪怕如今我們只是在書本中看到,依然震撼和心痛不已。也因此,許多對古代饑荒一無所知的人往往會冒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些沒有糧食可吃的人,不去捕魚打獵以維持生存呢?

然而,這個想法終歸只是生活在城市,連肚子都很少餓的現代人的美好幻想罷了,與西晉皇帝“何不食肉糜”的疑問並無區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古代什麼情況下會鬧饑荒:

一是人禍。在王朝末年的戰亂,由於朝廷控制力的大幅衰弱,導致野心勃勃的軍閥、起義軍四起,他們征戰不斷,諸多勢力為了贏得勝利,往往會橫徵暴斂,竭澤而漁,對於對手的地盤,為了洩憤和削弱對方的實力,動輒屠城,亦或裹挾大量普通平民,導致大面積地區人民被迫停止了生產,沒有生活來源,最終引起大面積饑荒。

飢餓的災民

一種是天災。在古代,人們抵抗天災的能力其實十分薄弱的,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飯。因此,一旦出現大面積、大範圍、長時間的洪水、乾旱或其他災難,老百姓儲存的不多的糧食吃完之後,就會出現大範圍的饑荒。

一旦出現大範圍的天災,往往波及幾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百姓。如此規模的遭災百姓,即使當時的朝廷仍在,限於封建王朝的動員和生產能力, 也很難對全部災民進行賑災。因此,不可避免的,災區就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持續時間一長,餓殍遍野也就不奇怪了。

災民

而如果天災和人禍一旦同時出現,就更為恐怖。例如東漢末年,三國紛爭之後,全國的人口由東漢鼎盛時期的6000多萬,銳減為不足1000萬。這也就意味著,全國超過5000萬的人在戰亂和天災之中失去了生命。

除了被直接殺死,大部分失去生命的災民,其實都是餓死的。那麼,他們為什麼不捕魚或打獵為生呢?很遺憾,不是遭遇災難的百姓不這麼做,而是根本做不到。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一旦生存遭遇威脅,餓得兩眼發慌的百姓,即使是“易子而食”也並非沒有出現過,更遑論捕魚或者打獵。

狩獵

但殘酷的事實是,一旦出現大範圍的災荒,也意味著,當地的其他可供打獵或捕獲的生物也同時遭受了災難,而只有本能的動物們,抵禦災害的能力還不如人類。

因此,即使災民想打獵,也無獵可打。更何況,即使捕獲少量的獵物,對於龐大的災民團體而言,也不過杯水車薪。因為,漁獵生活本身就是養活人口數量最低的一種生活方式。

因此,一旦遭遇大範圍的災荒,絕望的災民們,或等待著活活餓死活,或向聽說過的可能生存的地方遷徙,淪為流民,或揭竿而起。而這一切,也不過是絕望的掙扎罷了,絕大多數人的命運依然悲慘。數萬、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的死亡,也屢見於史書。


鳶飛九天2018


為什麼遇到饑荒時不捕魚打獵呢,是古代人沒人敢吃第一隻螃蟹,不知道山珍海味的美味嗎?

要是這麼想,還真有點“不如食肉糜”的糊塗勁兒了。

古代人那麼聰明,在“吃”這方面,一樣富有智慧,只要能生存下來,他們什麼不敢吃?連樹皮和草籽都不願意放過的人,會想不到去打魚?

要知道饑荒多發於中原地區,饑荒往往伴隨著旱災的發生,所以就算你捕魚能力很厲害,你到一條幹枯的河流裡去給我當個捕魚達人我看看!

沒有水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

打獵?中原地區本身是傳統農耕區域,哪裡有山野資源,耕地上的耗子洞都能掏三掏,到哪兒打獵去?

可能生活在我們這個衣食無憂的時代,體會不到饑荒的恐怖,然而中國歷史上,何曾缺少過千里無人煙的饑荒時代!

明末饑荒嚴重的時候人們互相為食,有母女相食的,有夫妻相食的,甚至有的是兄弟相食,更不缺少傳統的“易子相食”。

更有甚者,會把接近腐爛狀態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食用。

這只是遙遠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縮影。

近代最為著名的是河南1942年大饑荒、大旱災,它也被搬上了銀幕。此次大饑荒造成超過 300萬人死亡,旱災之後緊隨著蝗災,莊稼絕收,饑荒範圍遍及中原五省,以豫東、以及豫中偏南、駐馬店等地更加嚴重。

300萬死亡也是一種估算,按照這種說法餓死的人口相當於蒙古國的總人口,實際上來說,死亡人口遠遠不止這個數字。 當時正值交戰時期,無法完成精確統計。

所以說,在古代遇到饑荒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在古代也好近代也罷,只有住在深山裡面的人才有一定幾率能捕捉到獵物,況且打獵需要耗費大量力氣和專業工具,往往打的獵物與他們付出的力氣不成正比,所以能滿足打獵條件的都是極少數山區。而大部分人生活的平原地區根本就沒有獵物可言。

蝗災過後,寸草不生,糧食、草籽都沒了,哪裡還會有動物留下來任憑災民抓捕? 連植物都沒有!

肯定又有人會問,既然蝗蟲那麼多,為什麼不吃蝗蟲呢?

現代人也吃這玩意兒,油炸一下,撒點椒鹽,味道不錯的說。

饑荒時節,人們都那麼餓了,肯定是想吃的啊,雖說肉少,但也耐不住量變引起的質變,可說到底也要是在你能捉到它們的前提下。

構成蝗災的飛蝗具有遷徙性,一旦吃完這個地方的糧食後又趕緊飛往下個地點。

用蝗蟲充飢當然可以,但是這種食物無法長時間儲存,來對抗後面的饑荒。畢竟蝗蟲的保存需要食鹽,可是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食鹽本身是貴重物資,災民手中根本不敢奢望。

由於饑荒一般都發生於中原地區,朝廷賑災力量有限,反應速度也不見得及時,再加上地方官扒皮,對大部分災民都屬於杯水車薪,無法保證大家餓不死。


即便有的地方河流並未枯竭,人們把注意力放到了河裡,但捕魚需要消耗的體力太多,本來就已經餓得精疲力盡,還要去對付水裡更加靈活的魚類,這種體力上的消耗與最終獲得的回報不成比,倒不如找一些觀音土吃上一吃,哪怕是飲鴆止渴,最終消化不良,腹脹而死,也屬聊勝於無。飢餓最終還是戰勝理性,寧做飽死鬼也不做個餓死鬼,吃土的災民大有人在。

所以說生活在當代的我們是多麼幸福,每天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此就不得不感謝咱們的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要不是他做出的貢獻,飢餓的陰影絕不止只存在於歷史記憶中。


歷來現實


確實,古代人好傻

饑荒年間,地裡沒了糧食,但是山裡獵物多啊、什麼錦雞、穿山甲、還有傻狍子等等,都是美味,運氣好逮幾個大野豬熊瞎子之類的,光豬頭都夠全村吃好幾月的;就算附近沒山,還可以下河捕魚呀,青草鰱鱅螃蟹大蝦隨便吃,再不濟還可以出海嘛,就沒聽說過海里面沒魚的時候

活路辦法多的事,幹嘛扒樹皮、啃草根、還吃什麼觀音土呢,至於嘛

災年時,人家康熙就很聰明

據清稗類鈔記載,有次遇到災荒年奏請救災時,康熙爺說:你們漢人一天吃三頓飯,晚上還喝酒嗨皮,朕一天才吃兩頓飯,當年出塞打仗,將士們也不過一天一餐,前段時間十四阿哥領兵出關,也是一天一餐,什麼災年呀,你們把每天的三頓飯改成兩頓一頓,不就行了嘛……

看看吧,要不怎麼說康熙是明君大帝呢,愣是把朝三暮四玩出了新花樣

旱災沒水喝,可以吃西瓜,西瓜水多,吃起來還甜甜的,不比水好喝呀;古代酒水酒精度很低嗒,喝酒也能解渴;類似的,冰災可以烤火,澇災可以養魚,蝗蟲災可以吃螞蚱……活人總不會被尿憋死,對吧

真想不明白,古代幹嘛還要逃荒,這得有多笨啊……

題主真睿智


靈石蘊珠寶


鬧饑荒的時候,打人遠遠比捕魚打獵能解決吃飯問題。

整個中國歷史,就是一部饑荒史。就連我們的聖人孟子的生活理想,也不過是不那麼太飢餓。

來看看孟子的社會理想: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即使是在“理想社會”,也必須50歲以前不穿好衣服“帛”,70歲以前不吃肉。孟子這麼說,還不如直接說永遠不吃肉永遠不穿帛呢!因為戰國人均壽命才20多。

飢餓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人口增長、官吏膨脹、災難頻發。其中最為不可控的因素當然是自然災害。

按照歷史記載,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中,旱災1056次,水災1029次,再加上蝗蟲、冰雹、颶風、地震等,中國人在2000年間幾乎每年都要受災,在災難的夾縫中生存,這是中國人千百年來最重要的主題。

西方學者瞭解到中國歷史後,紛紛把中國叫做“饑荒的中國”,那麼饑荒中的中國人,如何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歷史知事認為,恐怕有這樣幾個辦法:

1,吃大戶。

吃大戶和打土豪不一樣,吃大戶僅僅是到大戶人家吃飯。一群饑民直接衝進大戶人家,坐在院子裡、躺在大廳裡,人多勢眾,家奴們不敢趕走,連句狠話都不敢。如果得罪了這些急眼的饑民,各種傢俱古董都會被打碎,甚至有人會直接防火燒房子,那時候損失就大了。

吃完這一家,就開始吃下一家,沒有土豪可吃,就上縣衙、府衙住著去。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行動,確實能解決相當一部分人的吃飯問題。可是當大戶們也被分光吃盡後,往往就要走第二條路了。

值得一說的是,明清時期人口過億,巨大的人口壓力讓大戶們再也不敢接受任何一夥流民,直接收拾金銀細軟逃到城裡去。

2,流亡要飯。

饑荒到來,通常來說是數十里乃至數百里的受災地區,想要吃飽飯,必須離開這片區域。按照這種理論,農民都會變成流民,如果沒有流民安置的措施,流民在要飯路上逐漸出現組織性,形成流賊流寇。很有可能發展成為一支農民起義軍。

流亡要飯的途中,必須補充體力,這樣一路上吃草、吃樹、吃土啥也吃,要能走到有飯吃的地方就行了。(朱之文在村裡被吃大戶,這些人都不餓)

3,吃草吃樹吃土。

農業社會的流民,走到哪裡都像蝗蟲一樣,啥東西都能吃掉。地主老財一聽說難民要來,直接關門進城,時間一晚,說不定自己家糧食和錢沒有了,小命都要搭進去。

這基本上就是饑民生活的全部了!

(現在還有人吃土嚐鮮呢!)


饑民們唯一沒有想到一件事,為什麼打獵捕魚呢?

這裡的原因有三個:

1,沒有魚和野味可打。

中國社會發展到明清,基本上能開發的地方都有人居住,即使是荒山野嶺的,也能碰到人。這些地方,山上沒有野味,水裡沒有魚蝦,即便是有,也往往被專業的漁夫和獵人先弄走了。

如果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可以去打魚,那讓世代為生的漁夫和獵人怎麼辦?

河北、山東等地流傳著一個東北黑土地上“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裡”。吃得上飯的人,拼了命都要去東北定居。

2,沒有工具可用。

打漁和捕獵,都是需要工具的。在農業社會,大多數人能吃飽飯就是萬幸,根本沒有玩具和休閒娛樂這些東西。所以,魚叉、魚鉤、彈弓這些東西根本沒有!即使有賣的,可能成為饑民的人,也是買不起的。

3,沒有力氣上山下河。

最重要的一點是,即便有魚和野味,也有漁獵所用的各種工具,饑民也沒有力氣去打獵打漁!當大家都在外面吃大戶、乞討的時候,去打漁打獵,這是風險最大的一種方案。改行當獵人,遇上猛獸怎麼辦?打不到獵物怎麼辦?迷路了怎麼辦?這些問題,對於老實巴交的農民來說,都是十分可怕的。

多說一句:如果有能力去打獵打漁,這就算是專業技術人才了。一旦饑荒到來,直接揭竿而起當大王,自然有一群小弟幫忙搶東西,根本不發愁找飯吃的問題。


歷史知事


一,沒有魚!打什麼魚?

魯迅先生說過:“世界上那個本沒有路,人走的多了,就有了。”其實換成大白話就是,人多的地方,寸草不生啊!尤其是在古代,舉個例子:要知道黃土高原,原本可是樹木茂盛的森林!

經過古人近千年的“濫砍濫伐”(沒辦法,主要是為了給皇帝造宮殿),結果就變成如今的樣子——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野生動物更是想都不要想了,這樣的環境,饑荒來了,那裡還有動物留給你去打獵。

二、離太遠!怎麼過去?

或許還有人會說,黃土高原沒有魚沒有野生動物,那可以去江南,可以去東北啊!喂喂,等一下,古時候可沒有高鐵,交通方式主要靠雙腳,一般人一天走幾十公里就基本極限了,而且還是在後勤補給充足的情況下。

而如果是餓著肚子,最大的可能性是,沒等到地方就先餓死了!所以上面說的去東北或江南,完全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美好的想象罷了。而且饑民一旦彙集,產生的破壞力也是極強,所過的地方基本會把能吃的都吃光了,後面的尾隨者,所面臨的窘境是:就連草跟樹皮都沒得吃了!

三、太晚了!來不及了

我們來看一張有些嚇人的統計地圖,在過去,曾經沃野千里的關中平原、和陝北、河南地區是爆發饑荒最為頻繁的地區。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就是因為河南爆發了舉世罕見的饑荒。明末清初的李自成(見註釋1)叛亂,起義則是陝西等地的饑荒。

當饑荒爆發以後,人在極端飢餓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很多人難以接受的事情,比如說:吃人肉!在陝西、河南等地區的地方縣誌中,很容易找到關於饑荒的記錄,而其中就不免會出現,關於人吃人的人間慘劇,百姓易子而食!

還記得《三國演義》(見註釋2)中那個將妻子殺了,做成肉羹給劉備吃的故事麼?不談這件事的合理性,單單這件事存在於廣為流傳的小說中,正好從側面說明,在古代,吃人肉對於老百姓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註釋1:李自成(1606年—1645年),即闖王,陝西榆林米脂人,曾為明朝銀川驛卒,後因崇禎裁撤天下驛站而失業,最後在饑荒爆發後,走上了起義道路。

註釋2:《三國演義》第19回:玄德匹馬逃難,借宿於一獵戶家中。玄德曰:“此何肉也?”安曰:“乃狼肉也。”次日,忽見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玄德驚問,方知昨食者,乃其妻之肉也。玄德不勝傷感,灑淚上馬。劉安告玄德曰:“本欲相隨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遠行。”


瓦爾登的船伕


提這個問題的莫不是“晉惠帝”的轉世“靈”童?你可真是個小機靈鬼,何不食肉糜!

捕魚打獵的前提是:

1、首先要有魚兒抓,有兔子逮;

2、其次要有力氣抓到僅存的魚兒,逮到跑得快的兔子;

鬧饑荒無非兩種原因:

1、天災:大旱、大澇,而大澇雖然會澤國千里,但是最可怕的是大旱,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糧食顆粒無收,水源乾涸,何來的魚兒和兔子;

2、人禍:戰爭頻發,兵連禍結,百姓流離失所,也會引發饑荒;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既然已經鬧了饑荒了,老百姓就會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努力活下去”。人在面對極度飢餓的時候,會不顧一切的本能去尋找各種吃的。自然災害的時候,樹皮草根都被扒光了,就是這個原因,“吃土(真正的吃土坷垃)”致死的事件比比皆是。

第一個前提:有魚吃,有兔抓

大饑荒的時候,若是身處江河邊、或是背靠深山老林,最初可以不用遷徙逃荒,憑藉捕魚打獵維持生存,但生物總有吃完的一天,到時候只能以草根樹皮填肚子,開始逃荒,逃荒之路上飢不擇食,如果有“蝗蟲”之類的昆蟲、“老鼠”等之類的小動物,那絕對是美食了。

第二個前提:有力氣去找吃的

楊顯惠先生的《夾邊溝記事》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如果有了一點力氣,就到草灘上挖野菜、捋草籽,煮著吃下。體質稍好的,到草灘上挖鼠穴,搶奪地鼠過冬的口糧;看到晰蜴,抓來燒著吃或者煮了吃,有人因此中毒而亡。到了寒冬臘月,野菜無跡可尋,右派們只能煮幹樹葉和草籽果腹。草籽吃了脹肚,樹葉吃了也便秘,無奈之下,只好趴在洞外的太陽地上,撅著屁股,相互配合掏糞蛋。

第一句話就是“如果有了一點力氣”,隨後才可以去求生。但是後面還有更驚心動魄的一幕,去河堤上捋草籽,捋回來經過麻煩的加工才能食用,否則致命,人們發現“捋草籽消耗的熱量大於食用草籽提供的熱量”,結果吃草籽的人,餓死的更快,“這不是求生,而是求死”了。

“抓蝗蟲、螞蚱而食”同理,這都是需要消耗大量體力才能抓到獵物,但是可悲的是獵物帶來的能量遠低於消耗的能量,只會加速人的死亡。

餓死的獵豹

都知道獵豹跑的快,是草原上的飆車王,每次捕獵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鐘,而且獵豹捕捉的成功率在50%,遠高於老虎和獅子,但是假如獵豹連續5次不能捕捉到獵物,那麼等待它的就是“飢餓帶來的死亡”。它體內殘存的能量不足以進行第6次高速捕獵,偏生獵豹“不食腐”的驕傲個性,最後只能在傲嬌中停止呼吸。

河水徹底乾涸、方圓百里寸草不生、樹皮被扒盡、除了尚存的皮包骨的人類,地上無任何生物痕跡,這樣的景象也只在電視上看到過,還是美化過的,真實情景超過正常人的想象。

所以面對題主“古代鬧饑荒,為什麼不捕魚打獵呢”這樣的疑問,我權且認為是吃飽了撐的的緣故,面對發生過的人間慘事,我們要保持敬畏之心,否則當真以為歷史不會重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