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丁戊奇荒是怎麼回事?

於無聲處34


▲旱災饑民塑像

這場大饑荒從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由於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丁丑年)及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戊寅年)災情最為嚴重,因此史稱“丁戊奇荒”。

從光緒元年開始,包括山西、河南、直隸、山東、陝西多省在內的地區降水量都有了明顯下降,起初朝廷還不以為意。到了第二年,降水量並沒有提高,反而還繼續下降,這就直接導致了旱災爆發。災情迅速蔓延,整個北方都顆粒無收,大規模的饑荒隨之蔓延開來。到最後,清廷也不得不下詔,宣佈免去這些州縣的賦稅。

▲慈禧太后與童年時期的光緒

然而這些小舉措並不能緩解災情,也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很快,災情就蔓延到安徽、四川和江蘇北部地區,受災人口約佔大清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反觀此時的清廷正遭受列強欺凌,割地賠款更是導致國力空虛,幾乎沒有財力賑災。在日益嚴峻的災情面前,飢餓的人們把一切能吃的東西都吃遍了,樹皮、草根甚至於觀音土都不放過,到最後發展到易子相食的地步。《清史稿·德宗記》記載:“是歲,山陝大旱,人相食。”

▲《清史稿》

由於災害剛爆發時恰逢光緒皇帝登基,於是民間謠言四起,紛紛猜測光緒皇帝登基一事有違天命,惹怒了老天爺,才導致天不降雨、連年旱災。迫於輿情壓力,光緒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詔”,但是這並沒有任何作用,旱情還再加重。到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時,災情繼續蔓延,此時清朝治下已經餓殍遍地、哀鴻遍野。當時一些洋人出於人道主義精神,主動提出想幫助清朝賑災,然而清廷怕洋人心懷不軌,並從中搞破壞,便予以斷然拒絕。

▲光緒皇帝朝服像

既然清廷救不了他們,外來援助也被統治者拒絕,那麼留給災民的道路只剩下等死和造反兩條路。更為恐怖的是,隨著大饑荒的擴散,瘟疫也開始瀰漫開來,並先後剝奪了無數人的性命。到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時,這場災害已經導致2000多萬人流離失所,無數的災民被迫落草為寇,而這也為清末盜匪猖獗的局面埋下了禍根。

▲龜裂的土地

反觀大清王朝,國力本來剛因“洋務運動”而稍有起色,遇上這場災害便被瞬間被打回了原形,至於擴大“洋務運動”覆蓋範圍的計劃也只能被迫取消。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整個北方都幾乎沒有任何賦稅收入,大清的軍隊擴建也受到了嚴重阻礙。從這一程度而言,這場災害也為日後清朝覆滅敲響了喪鐘。

參考文獻:

《清史稿》


趣觀歷史


丁戊奇荒是發生在清末光緒元年(1875)到光緒四年(1878)期間的一次大饑荒,其中又在最後兩年達到饑荒高潮,因為1877年為丁丑年,1878年為戊寅年,因此史稱"丁戊奇荒"。

一 饑荒原因

造成這場饑荒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

第一,戰爭。這場饑荒發生在距離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不到10年的時間裡。雖然清軍和太平軍的戰場主要是在東南幾省,但是江浙一帶向來是糧賦重地,慘遭兵燹之後,清政府為了支持對太平軍的戰爭,不得不從北方大量調糧來南方,使華北的糧食儲備幾乎接近於無。而南方几省由於戰爭,人口損失近半,農業生產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所以,當饑荒爆發後,清政府幾乎無糧可賑災。

第二,大旱。旱情是在1875年開始顯露跡象的。這一年,北方各省大部分地區,包括京師和直隸先後呈現出乾旱的跡象,一直到冬天都雨水稀少。第二年,旱情進一步加重,受災範圍也進一步擴大,乾旱範圍波及遼寧、陝甘、蘇皖地區,幾乎大半個國土都在乾旱範圍內。同年直隸地區因為旱災引發蝗災,當時蝗蟲遮天蔽日的把殘存的莊家吞噬精光。到夏天的時候陰雨連綿,大清河、滹沱河、瀦龍河、南運河、漳河、衛河同時氾濫,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災的土地又被水淹。就這一年之內,直隸省遭受了水災,蝗災,旱災。到了第三年(1877),華北的旱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稱 "二百餘年未有之災,,赤地千有餘裡,饑民至五六百萬之眾,大旱奇災,古所未見。”

第三,政府腐敗,貪官汙吏壓榨民脂民膏。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晚清時,各級政府官員瘋狂的壓榨老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舉個例子,1875年,時任四川東鄉縣的知縣孫定揚,為了搜刮百姓,除了朝廷規定的地丁銀外,自己還擅自加派了很多稅捐。老百姓忍無可忍,聯合起來進縣城申辯,孫定揚直接給這些農民扣上了圍攻縣城聚眾謀反的帽子,並向當時四川總督文格請求處置這些農民,四川總督批示:痛加剿洗。於是,四百多個老百姓就被殺了 。這種事情,在當時的清朝各地都在上演,老百姓在豐年都吃不飽,一遇到災害,只能餓死了。

第四,大面積種植罌粟。鴉片戰爭後,大量鴉片流入中國,每年都賺走大量白銀。為了制止白銀外流,清朝想出的辦法不是大力禁菸,而是把罌粟當做經濟作物來種植,自己供應鴉片。1859年,清廷頒佈了《徵收土藥稅釐條例》。由此,清朝罌粟種植合法化。罌粟種植面積越來越大。據記載,以山西為例,農民“棄田之半以種罌粟”,且“往往以膏腴水田遍種罌粟,而五穀反置之磽瘠之區”。大規模種植罌粟,糧食產量自然急劇下降。晚清頻頻饑荒,大面積種植罌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 饑荒慘象

在經過兩年大旱後,第三年(1877),災情迎來了大爆發,華北地區,一幅人間地獄的景象,尤其以山西最為嚴重。

1877年6月30日的《申報》報道:

飢餓難當的災民為了"苟廷一息之殘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麵為食",或"掘觀音白泥以充飢",結果"不數日間,泥性發脹,腹破腸摧,同歸於盡”

隨著所有可以吃的東西都吃盡了,終於,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到處都有人食人現象。吃人肉、賣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還有將老人或孩子活殺吃的,慘不忍睹。

甘肅東部、四川北部,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南江縣誌》對川北的旱災有翔實的記載:

"赤地數百里,禾苗焚稿,顆粒乏登,米價騰湧,日甚一日,而貧民遂有乏食之慘矣,蔬糠既竭,繼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諸樹皮掘剝殆盡……登高四望,比戶蕭條,炊煙斷縷,雞犬絕聲。服鳩投環、墮巖赴澗輕視其身者日聞於野。父棄其子,兄棄其弟,夫棄其妻,號哭於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舉家悄斃.成人相殘食,饉(死部)殍不下數萬。"

隨饑荒爆發的是大規模的瘟疫,無論是家裡還是路邊,到處是倒斃的人,剩下的人,即使還活著,也只是奄奄一息,如行屍走肉一般。河南省幾乎十人九病,陝西省"災後繼以疫癘,道饉(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達十之二三。

三 饑荒後果

據不完全統計,從1876年到1878年,整個災區受到旱災及饑荒嚴重影響的居民人數,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饑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千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


一卷青史


丁戊奇荒,是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的一場罕見的特大旱災饑荒。從1875年至1878年,共歷時四年,因1877年為丁丑年,1878年為戊寅年,故史稱“丁戊奇荒”。

受災地區有山西、河南、陝西、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北方五省,大早旱不僅使農產絕收,田園荒蕪,而且。餓殍載途,白骨盈野”,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這場大災害的原因天災佔主要一部分,但後期造成這麼大的災情,也因為後期的救治不利!



災情嚴重程度,當時的申報記載:"毀滅性的旱災,使山西農村長時間大面積的減產與絕收。連續兩年的饑荒,使農戶蓄藏一空將愈來愈多的災民推向死亡的邊緣。飢餓難當的災民為了“苟廷一息之殘喘,或“取小石子磨粉,和麵為食”,或“掘觀音白泥以充飢”,結果“不數日間,泥性發脹,腹破腸摧,同歸於盡"。可見情況之嚴重!

旱災難捱,就在人們慶幸從大災中倖存下來時,一場8級地震的不請自來讓人們陷入了絕境!而伴隨著地震,旱澇等災害而來的瘟疫更是雪上加霜!後人稱其為"二百三十餘年未見之悽慘,未聞之悲痛!"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那就關注我啊,為你帶來更多的歷史見聞。記得點贊關注哦!謝謝大家!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