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乾隆皇帝是敗家子?是不是因為清朝從乾隆後期開始衰落?

王超行俠仗義


簡答:是的。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俗稱乾隆皇帝,康熙五十年八月出生,卒於嘉慶四年(1711-1799)。自稱十全老人。我認為他是敗家子的原因主要基於如下幾點:

1.故步自封、閉關鎖國。乾隆在步入“康乾盛世”頂峰後。一改其父雍正的做法,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不與外界接觸,對進、出口貿易橫加干涉和限制。對於世界發展形勢不瞭解,對於科技知識不重視,西方正在發生工業革命,自己卻在那妄自尊大。不知道落後他國,特別是西方國家多少年了,還在那吹噓祖宗成法。為清王朝埋下危機四伏的禍根。

2.毀壞典籍、大興“文字獄”,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下詔編撰《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按說這是一件好事情,但在編撰中刪改和毀掉了不少圖書典籍,有的還是絕世孤本,編撰《四庫全書》目的是為了保護文化典籍,乾隆的做法卻是害了典籍。不少文人、官吏和生員因一兩句不當言辭、過激和牢騷(更多的是惡意曲解、強加於人的)的言辭,而遭到發配、充軍,抄家,殺頭。後來發展到街頭吵架,夫妻嬉鬧等雞毛蒜皮的話而牽連眾多人受罰。

3.巡幸遊樂,勞民傷財。乾隆因祖、父(特別是其父)為其留下厚實的基業和發展順勢(當然也有乾隆自己的功績)。成就了“康乾盛世”。乾隆因此自詡自己是“十全老人”。到處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乾隆任內南巡六次,東巡七次,西巡五次,至於北巡更是不計其數。乾隆巡遊場面排場,氣勢宏大。有人考證,乾隆出去一次花費銀兩少則百萬,多者千萬,官吏淨街,百姓灑道。下面各級官吏迎來送往更是稀鬆平常。皇帝所到之處,地方官極力收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間接花費不知又是其多少倍。苦了百姓,浪費了錢財,滿足的只是乾隆自己一人罷了。

4.增加兵額,壓縮兵餉。這不是矛盾的事情嗎?在乾隆的做法裡,卻是合理存在。因八旗祖訓,凡八旗子弟都是兵丁。經過多年的政局穩定,戰損人數較少,八旗兵丁因此也就越來越多,每年軍費就是定數,大多時候不增反降,壓縮的軍費政費以供自己巡幸花銷。除了正常的守戎御疆外。大多兵丁整日無所事事,又沒有了以前(滿清入關前)那種平時耕種,戰時成兵政策。這些人沒有了收入,便酗酒鬧事,哄搶財物。影視上這方面事例特多,也比較真實,不展開去說。後來這些八旗兵丁變成社會毒瘤,成了危害社會安寧的禍源。

5.任用鉅貪,帶壞社會風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珅,這個大家都比較清楚,不必贅述。

綜上,小編說乾隆是清王朝的敗家子,由他開始衰落的。我認為是正確無疑的,謝謝!


聊以自娛2


歷史上大清王朝有一段最繁華的時光,後世人冠以“康乾盛世”的美譽,然而至乾隆的兒子嘉慶繼位,國庫空虛,各地起義不斷。又過十幾年,繼位的道光帝,節衣縮食,勵精圖治,也不能阻止帝國衰敗的事實,內憂外患。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由一個盛世王朝墮落至人見人欺,難道是虎父生犬子,好好的基業被後繼幾位皇帝敗光?然乾隆之後的幾位皇帝也都是兢兢業業,怎麼會這麼快敗光家底呢?其實這一切都是拜乾隆所賜,乾隆才是最大的敗家子!



乾隆的一生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前期的乾隆的確配得上“康乾盛世”的稱頌。然而後期的乾隆真不敢讓人恭維。首先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天天以天朝上國自居,夜郎自大,歐洲開始釀醞著第一次工業革命,而大清還躺在功勞簿裡沾沾自喜,與西方的列強的賽跑從這朝開始掉隊,到後來越掉越遠,終成一個人見人欺的軟柿子。然後就是權力的高度集中,導致的大面積腐化,貪腐成風,培養出來了舉世聞名的大貪官和珅,從而引發全國各地反抗不斷,將他爹辛苦整治的大好局面全敗光。另外大興文字獄,要不僅控制國民的身體,還要禁錮人們的思想,導致中國近百年思想愚昧,人民缺乏創造。在加上他個人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墮落,所以清朝的迅速衰敗不可避免。


要說清朝最大的敗家子是乾隆都不為過,正是在他治下,清朝埋下了喪權辱國的種子,也是從他開始實施的一系列政策造成的弊端根深蒂固,造成後世無法逆轉,積重難返,帝國的毀滅也就無可避免了!


745小強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在位時間最久的帝王。不能說乾隆是敗家子。

首先個人能力來說,乾隆是很有本事的,不論是對漢文化的瞭解還是駕馭臣下的手段,乾隆放在整個歷史來看都是第一階梯。而敗家子是沒有這麼強的個人能力的。

乾隆他自稱“十全老人”,在他自己看來,無論是統治的領土和人口,還有在位時間。都是古往今來第一。也包括文治武功。乾隆這點是非常自信,以至於身邊的人都知道乾隆的這點虛榮心。竭力的吹捧他。

但是乾隆沒有他自己所想和臣子吹捧的如此厲害。他雖然不算是敗家子,但也絕沒有把國家再往前推一步,反而在他期間,整個社會雖然人口最多,但是思想更加麻木陰沉,又在世界大勢所趨的發展中掉了隊,就連英國派使者過來主動接觸,這麼好的機會也被白白浪費掉。所以乾隆不是那種亡國的敗家子,但也絕不是什麼文治武功第一的皇帝。他只是一個在前面幾位皇帝打下良好基礎的情況下,順利登基並且活的很久的愛玩愛虛名的皇帝,雖然他很聰明。但卻並沒有像他老子雍正那樣勤奮。

中國古代的這種王朝,基本上到了四五代以後都會走下坡路,有的甚至兩三代就垮了。從唐朝開始,除了元朝,其他朝代基本上都是兩百多年快三百年的壽命。

清朝的乾隆皇帝剛好處在了朝代疲軟的階段,那種新朝代勵精圖治,政治清明的時候早已經過去。經過了爺爺康熙的征戰和父親雍正的改革。乾隆趕上了好時候,又在二十幾歲就登基。好命。但是這時候整個國家的統治機器已經慢慢腐朽了,奢靡之風日漸上升。

這是必然,即使這時候不是乾隆而是其他人登基,結果也差不多。所以乾隆不算是敗家子。


集論社


清朝滅亡,始於乾隆,不無道理。乾隆最大的失誤是把腐敗公開化,合法化,這是前所未來的。乾隆到底幹了什麼呢?就是接受和珅建議,准許“議罪銀”制度。和坤的建議,是解決了財政危機,但讓官員爛到骨子裡去了。官員爛了,就是政權爛了,政風一爛,便難以糾正。解決財政危機,乾隆有許多辦法可想,不知為何要同意議罪銀。


朵朵佬爺


所謂敗家子,無非是敗產業,亂家風,家道中落。乾隆都做到了,所以是敗家子無疑。

國庫空虛,官場糜爛,國家運勢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