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分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對此你怎麼看?

一師者


是不是可以這樣來理解:優秀老師教優秀學生,就是快班。一般老師教一般學生,就是中斑。較差老師教較差學生,就是慢班。

這樣一來,快班更快,正應了一句俗話:越長越接,錦上添花。慢班更慢,越短越截,瘡上補刀。

所謂差生,雖然找了個能與自己對應的老師,正如老鱉看綠豆____對眼了,但這輩子在學業上很難做到屌絲逆襲。

是學生悲哀,還是老師悲哀?是學生榮幸,還是老師榮幸?

學校如此劃分快慢班,是大多數學校通用做法。是基於因材施教的原則,其實是對學生提前根據分數進行分斑,進而區別對待。讓學生提前感覺到不同階層對資源佔有是不同的。沒有什麼道理,沒有什麼平等而言。

作為學校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優秀學生應該優先享受優秀資源。

作為學生或家長會不會認為,同是平等的人,為什麼會被區別對待?這是不是社會一大不公?

作為差生,應不應該與優生在同一學校裡享受一垟的教育資源?

幾年前,在農村學校,因各村小師資力量較差,在當地一中學裡辦了幾班六年級。而該中學每年考入縣高中的學生幾乎全是中學本部招來的那屆六年級的學生,而下面招生來的六年級學生很少能考上縣高中。

這種差別其實就是中學本部學生較幸運地優先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的緣故,而從下面招生來的初一則不會那麼幸運啦。

後來因故該中學停辦了六年級,導致該中學升學率很底。

後來,領導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卻在辦與不辦六年級問題上很糾節。我力主辦。理由是畢竟中學的師資與教育資源肯定優於下面的村小,如果辦六年級,肯定會為本校提前培養一批優秀學生,也是學校拉昇升學率的保障。

領導終於首肯辦六年級。

但決定擇優錄取與廣泛招生問題上猶豫。

我堅定認為:應該能招多少就招多少。

因為優質教學資源也許能給一些所謂的差生一個逆襲的機會。畢竟人的因素是不可測的。畢如既使是一個負債累累,疾病纏身的人,也錢成為身價千億的大企業老闆?

作為差生能實現屌絲逆轉雖然這是小概率的事,但也不乏例證。但如果他沒那麼好運,進入本部六年級的話,基本上他這一輩子就定型了,幾乎沒有可能考入縣高中,進而能考上好大學!

難道說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命該如此嗎?

不過幸運的是,隨著一代老民辦教師的退去與新老師的大量進入,各村小的師資力量與教育資源都有很大提升,這也為一些能成才的農村孩子提供了機會。這才是農村孩子之福。振興農村教育的願望慢慢地實現了。





一襲輕嵐


學校分快慢班,多數人反對,我比較傾向支持分快慢班。

我支持分快慢班的理由是更有利於因材施教,更有利於教育公平。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學習上也不例外。

學生學習,有的接受的快,有的接受的慢。而老師在講課時,一般是按照中等接受程度同學的節奏來講,這樣,往往是接受快的同學吃不飽,接受慢的同學消化不了。對吃不飽的同學來說簡直是智力浪費,對消化不好的同學來說,容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終導致學困生越學越困難,越學越沒信心,以至於厭學。其實,這對於優秀生和學困生是不公平的。

如果分快慢班,接受快的同學在一塊學習,他們可以接受更多的知識。對於接受慢的同學,他們在一塊兒學習,老師可以放慢節奏,使他們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接受。我認為,這樣,對他們來說是真正的公平。

雖然很多專家及大多數家長反對分快慢班,但事實上,很多學校,尤其是中學階段,他們或明或暗的,以各種形式存在。當然,我雖然支持分快慢班,分快慢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去解決。


小學班主任張老師


首先我反對學校分快慢班!第一,學校分快慢班會給學生直接造成心理負擔。我當年曾在初中教學,本來學習差不多的學生,一上了不同班級之後,在慢班的學生中最好的,也立馬比在快班的學生中最差的差很多!也就是說,學生一旦被分在了慢班,整個的學生就全毀了。第二,學習差的學生畢竟是少數,他們被均勻的分在不同班級中,有利於教師管理,對這些差生也能起到帶動作用,有利於差生轉化。相反如果把差生編到一個班,他們就能臭味相投,形成團伙,更不利於學校管理!第三,因為學習的差異性,同樣是快班,也會造就新的差生!

從教學上講,讓優秀教師教快班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很有直接把教師一棍打死之嫌。我認為,既然是優秀教師,他理所應當擔當起慢班的教學重任,卻相反,讓優秀教師教快班,很有人情因素在內!而且有可以直接讓學校領導來報復不套近乎的教師之嫌!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角度說,分快慢班是不人道的,也是錯誤的!


瑞豐131


我女兒所在學校是一套教師班子帶2個快班2個慢班,快班慢班的孩子水平不一樣,快班孩子也自覺,老師講課較輕鬆,但快班老師水平必須高,普通老師滿足不了那些智商高預習到位的孩子。但也有些成績好的孩子適合慢班的節奏在慢班照樣年級名次靠前,所以快班慢班成績主要是孩子的層次決定而不是老師。

分快慢班其實是好事,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孩子分層教育更能提高效率,我女兒有好幾個在快班成績不好,到了慢班反而提升很大,所以家長不要過於強調快慢班,適合就好。


雨山尋趣


學校分快慢班是學校經過多年教學經驗總結的結果,學生到了初中高中接受能力差距漸漸拉大,不分快慢班有一部分學生課堂知識消化不了(由其是高中教學)。一部分在班級排名較後的同學失去自信,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差,因為他們認為怎麼努力都是班級較靠後的學生,更甚者會中途輟學,所以我識為分層教學是高中教育的優選,初中慎分層,小學禁分層。高中成績優異的去衝擊名校,中層去牢固保本,而特長或偏科學生去衝各種藝術學院,體育學院,或各種優秀專科專業學校。各盡所能,按特長去分層也是人盡其才,不留遺憾。木身中招分數較不理想,中學基礎較欠缺,和一些接近滿分的優秀生分到一起也是給老師設計課堂教學和留置作業造成很多困難,依優秀生設計對欠佳生不負責任,以較基礎的東西設計課堂對優秀生是不負責任,折中設計會造成雙雙不能滿足。所以能分層次教學是高中教學的優先選項,只是一些較差基礎的學生家長不理解,感覺到沒面子,但卻是對孩子的學業負責的一種安排。同時也並非快班老師就是最優秀的老師,而是他的教學節湊可能更適合接受能為較強的學生而已,細節基礎可能就一略而過,這樣去帶基礎較弱的學生可能是一點不出成績,反而層次較弱的班級授課老師講課可能更認真仔細,面面俱到,學生也能慢慢接受,打下級段性基礎,所以本人對老師的評價是沒有明顯的好次之分,只是有更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而已,真正的知識是從自身的學習方法習慣中積累的,也並不是遇到一位好老師就成績騰飛了。老師只是激發了你的學可興趣和潛能,關健要養成適合自已的好習慣!我給我讀高中的孩子說你不要懷疑任何課任老師,他們只是給你點明的是學習方向,任何一位老師不可能把知識都教會你,只能教你怎麼去自已學可更多更廣的知識體系。因此高中教育也並非進了快班就一定名校!普通班裡也一樣會有高考黑馬!只是一定要選對的層次和對的方法。


用戶8647053592204


強烈反對這種做法!

這種做法被冠以“因材施教”的巨大光環,但實際上它是扼殺人才、製造矛盾、抑制教師成長、使得學校的校風學風加速變化的催化劑。這是因為:

首先,優生是最大的受害者

按照平行班分配的原則,一個班裡好中差學生是一種正態的分佈。一個班集體就是一個小社會,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他們能夠互相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優生有優生的優點,差生有差生的長處。這樣就可以使優生不至於發展成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差生也不會發展成不學無術的小混混。“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在這種環境當中,差生會從優生身上學到了“努力”“守信”“獨立完成”“守時”等好的品質。同時,優生也會從差生身上學到了“膽大”“吃苦耐勞”“勇敢”“義氣”“豪爽”等品格。而且有些東西,往往比多讀一本書對一個人受到的益處更大。

有些人錯誤的以為優生是沒有必要與差生接觸,差生對他們只有干擾,沒有好處,其實不然。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我們一生中要受到大量細菌病毒的侵擾,不時的感冒、拉肚子、甚至會產生其他疾病。但是,我們是不是生活在一種無菌的環境中就好了呢?很顯然不是的。那樣的話,一旦感染細菌或病毒就死得更快。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那些優生上大學後給同學投毒的、因為朋友勸了幾句懷恨在心,千里迢迢去殺朋友的、因為導師說了幾句不想聽的話自殺的等等。這些不就是那些從小沒有受過細菌病毒感染的優生嗎?他們真的是不堪一擊!他們絕不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才。

我再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分了快慢班的優生,就相當於養殖場裡養的豬一樣。溫度、溼度正合適,然後各種飼料添加劑,吃了睡,睡了吃,哈吃哈長,看起來進步得快,但是實際上,是一種畸形的成長。最大的危害是學生本人,對於國家來說倒是無所謂,反正人才有的是,不在乎你一個兩個的。

第二,其次是中等生

中等生也是受害比較大的。在平行班裡,中等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前面有學習的榜樣,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和精神,能夠不斷勉勵自己。後面有差生給保底的,能夠自信起來。但是,分到好班還是查班裡,他們都是悲催的。分到好班裡,他們就會墊底。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分到差班裡,學習風氣差,沒人學習,也就不學了。

第三,差等生會更差

一個班全是差生,他們能夠把教室給點了。本來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平行班因為差生就是那麼幾個,按照毛主席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的原理,他們是出不了頭的,是一種被壓制的存在。而你把他們集合在一起,破壞力絕對是相當的大。

老師上課,只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哄,一種是罵。

第四,會抑制教師的成長,加劇教師間的矛盾

教師也有成長過程,很多名師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你把少數教師放在所謂的重點班,把多數教師放在差班,長此以往,放在差班的老師很難成長起來。而且由於待遇不一樣,老師間的矛盾,老師與學校領導間的矛盾必然會加深。學校管理的難度必然會加大。當然,你可以使用鐵血式的管理,但是你管不住老師們心裡不服。一個集體,如果大家心不往一塊兒使,那麼,絕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集體的。


愛河北人


一個老教師帶了30年優秀班級(快板,"火箭班”),快退休了,學校讓年輕老師上來。這位老教師帶普通班之後,深有感觸地說:帶普通班(慢班).才是真叫有本事,付出太多,勞動量太大,最細心,最有耐心,最有德性,一張卷子,甚至逐題,逐題的講,有好多題甚至講幾遍,學生還是反應不過來(學校抓考試成績分數,不講行嗎?再說班上也有好,差學生,不講越發沒救了),帶慢班,就像醫院醫生給病號治病一樣,那治的都是疑難雜症,重病,大病,癌症病人一樣。治好的少,死亡的多。醫生被罵的多,受辱的多,醫患多,那有成就感,還罵醫生醫德差等等。類比帶慢班老師,一樣的感受,被人歧視,不被尊重,等等。回顧過去帶快班,火箭班的時候,重點題,分析清楚,一張卷子講3,5道題就可以了。帶火箭班也像醫生治病一樣,治的都是些頭疼鬧熱,感冒之類的病,治好的快,治好的多,老師有成就感,自豪感,榮譽感,受人尊敬,領導器重,家長讚譽。


維護正義281748086


打著因材施教的旗號,片面追求升學率!



前些年各中小學,普遍存在。各類重點班、實驗班、火箭班、快、慢班等等一系列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的班級。有人說這樣分可以有效地進行因材施教,使老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作為一名老師,我不這樣認為,學校這樣做的目的是片面的追求升學率。近幾年國家規定不允許設置這樣或者那樣的重點班。

20多年以前,我上初三的時候學校將全年級前50名分到了一個班,也就是所謂的重點班。而且我們班的教學進度明顯比其他幾個班快,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比普通班要難一些。有老師上課甚至直接說這些內容,我在其他班就不講講。剛開始我們對這些也沒在意。後來經過幾次活動,其實其他班同學明顯對我們班有不滿,因為我們各項可能都在年級名列前矛,學習成績,紀律,衛生等方面都名列年級前茅。往往這些活動中,其他班同學會說重點班不拿第一,誰拿第一,咱們就是陪練的陪他們玩兒的。我覺得這樣分班,從人的發展角度來說,是無益於身心健康的。從小讓人覺得好像普通班的孩子低人一等。從長遠角度看,普通班未必沒有後起之秀,厚積薄發的孩子。往往可能從後面後來追上的也不少。



在現行的績效工資考核分配製度中,教育教學質量佔了相當大的比重。那麼重點班的老師可能因為孩子基礎好生源質量好,教育教學成績肯定優異。績效分配上學校肯定給予傾斜,那麼他就拿得多。普通班的老師覺得生源質量差,自己再努力也拼不過重點班的老師自暴自棄。容易讓人產生職業倦怠,收入不如人,長期以往讓老師身心疲憊,老師之間相互之間產生心理不平衡,矛盾重重更甚者會導致同事之間反目成仇。

一些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將班級分為非重點與重點班。來利用重點班的孩子提高自己的升學率,這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從均衡發展的角度來講,這是不合理的!

我是匯智坊,歡迎大家轉發十留言!


匯智坊


學校分了快慢班,優秀教師教重點班,普通教師教普通班,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很多年,很多學校一直這樣搞,也就是說這種做法已經是公認的,不爭的事實。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學校這樣做,對學生不公平。交同樣的學費,為什麼自家孩子不能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其實,無他!成績使然!如果你也讓自己的孩子進重點班,讓教學水平高的老師來教,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

其實,學校分快慢班,特別是高中分快慢班是有道理的。眾所周知,優秀的學生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再加上優秀學生基礎知識紮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新知識的速度要快於一般學生,把這些學生獨立編班,有助於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平行分班,老師為了照顧大部分學生,這部分特別優秀的學生可能就存在“吃不好,吃不飽”的問題,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對於成績一般的學生而言,進入普通班也未必是壞事。因為普通班老師講課速度慢些,便於學生消化吸收。而進入重點班,可能因為適應不了快節奏的課堂教學,而倍感吃力,時間長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優秀教師教重點班也正常,必定優秀教師責任心強,知識淵博,教重點班更能做到人盡其才!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等花開2579


“分快慢班”和“亂收費”、“亂補課”,被戲稱為學校“三大亂象”。教育主管部門雖然三令五申禁止,但仍然屢禁不止,這也是學校飽受社會詬病的原因之一。

學校分快慢班,用所謂優秀老師教重點班,用普通老師教普通班,不明真相的家長對此憤恨不已,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分在所謂“慢班”,那種委屈更是情不能自已。

其實家長完全沒有必要對此耿耿於懷。學校裡快慢班真實的情況是“快班裡的學生想出來(到慢班),而慢班裡的學生並不想進去!”許多家長不明真相,每到分班時,找關係,求親告友把孩子往快班裡調,以為進了快班,考“985”、“雙一流”這些名校就有了保證。

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1.快班裡的老師也並非全都是優秀老師。

“名校無弱師,差校有好師”這種現象普通存在。一所學校裡的老師專業素養一般都能勝任知識教學,差別只在責任心。

比如我工作的學校,也分快慢班。快班裡的很多老師也大都是從教慢班裡選拔的,有很多教慢班的老師也曾教過快班。就在上次考試中,慢班的有些學科平均分還超過快班呢,許多慢班的學生分數超越了快班學生!

2.快班有差生,慢班也有優生。

班級按成績分班,高中三年至少要分三次班,每次分班時,無論它執照什麼標準,(按一學期月考、期中、期終多次成績),總有許多慢班的學生超越快班的學生成績,許多快班的學生調到慢班。

快班學生優秀學習風氣好,但是壓力大;慢班學習風氣也不差,更有利於學生脫穎而出。去年我校快班有一個學生因為壓力大,精神抑鬱,最後糟糕到去看心理醫生,班主任提心吊膽一學年。

3、以我校為例,考得最好的一年就是沒有分快慢班的那一年。

我校歷史上唯有一年沒有分快慢班。那屆年級主任強勢有主見,不理會校長室分快慢班的絕議,最後高考,3名學生考取清華,2名考取北大,其中一個學生考取了省第10名的佳績,創建校以來最好成績。這個成績至今沒有被打破、超越。

現在因循守舊的領導多,人云亦云的校長多,有主見勇擔當的校長更少。周圍都在分快慢班,如果學校考不好,那不是“我”的責任;如果“我”不分快慢班,考不好那就罪責在“我”。

所以現在許多學校分快慢班,只是因為“大家皆如此”的使然,也只是學校領導求得一種心理安慰。真的沒有必要為此糾結,只要是金子放到哪裡都會發光,不要怕被沙子埋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