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到農村遊玩,想到田裡摸田螺,有哪些摸田螺的技巧?

農友君


沒啥技巧,小田螺都是在岸邊的樹木草叢上,看得到很好拿。

回家抄一下,加個辣椒,味道很好。這東西儘量少吃。

只是現在農村的河已經面目全非,今非昔比了,汙染的不成樣子,黑乎乎的一片,沒人願意下得去手。還記得小時候,河水那是一個清澈啊,較淺的地方一眼望底,游來游去的小魚清晰可見,岸邊每天都有洗衣服的婦女,樹蔭下成群的人在釣魚,一到夏天成河的孩子在戲水。

將來毀滅人類的不是任何食物,是我們自己。


欒祖江


聽說過田裡摸魚、摸黃鱔、摸泥鰍的,就沒聽說過田裡去摸田螺的,在這裡提醒五一來農村遊玩的朋友,田裡的田螺不是摸的,是撿的,再者,如今五月正是田螺的繁殖期,能不吃最好不吃了。

田螺的最佳食用季節

農村有句老話,說的是“三月田螺滿肚子,入秋田螺最肥美”,秋天的田螺最好吃。田螺它會冬眠,冬眠期田螺會產生一些廢物,所以田螺的整個冬眠期都不是最佳的食用季節。

開春後,田螺進入了繁殖期,從農曆的3月到農曆的7月,這個時候田螺肚子裡有很多的小田螺,吃一個田螺等於吃了幾十個田螺,只有到了農曆七月以後,繁殖期結束,再等田螺生長個把月,也就是中秋前後,就是最肥美的時候了。

所以,個人建議,五一去農民遊玩,去田裡撿田螺,不是最合適的時候,其實除了撿田螺,農村五一有很多比撿田螺更好玩的遊玩項目,比如幫咱農民插秧就比撿田螺好玩,還能感受一下水田裡的螞蝗。

五一不是撿田螺的最佳時候

早幾十年,在咱們當地的農村,水稻種植要趕在五一之前完成,也就是說,五一這段時間,農民田裡要麼正準備插秧,要麼剛插秧沒多久,這個時候去田裡撿田螺,一來會踩壞了水稻,二來田裡的水都是渾濁不清,很難看到田螺。

如果只是為了好玩,不如幫農民撿一下大大個,有點扁平的福壽螺,最好不吃,就撿來玩,又做好事又好玩,遊玩時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度假沒有比這印象更深刻了。

田螺什麼時候撿比較好,有什麼技巧呢

拋開田螺繁殖期這點,撿田螺的最佳時期應該是水稻秧苗返青期間,這個時候水稻的秧苗特別嫩,田螺多,加上水已經不在渾濁,是撿田螺的上佳時間。

除此之外,撿田螺還需要挑時辰,上午水溫不高,田螺滿水田活動,十分的分散,等到中午天氣炎熱後,水溫開始升高,田螺為了避開高溫,會往田埂陰涼的雜草移動,這個時候去撿,一來幾乎不用下田,二來田螺也集中,是撿田螺技巧最關鍵的一點。

摸田螺很好玩,但不是在田裡,而是在池塘或者河邊

農村娃長大的,都有過放牛摸田螺的經歷,農人解說老家有口魚塘,小時候水質特別好,水底有一層不是很深的水草,小時候最喜歡就是去魚塘洗澡摸田螺,那時候摸田螺就兩種方法,要麼狗爬式摸,要麼就是靠腳踩,池塘摸田螺最怕割傷手和腳,穿鞋子踩倒是不怕割傷,可田螺也不一定感覺的出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穿襪子,帶個手套,這樣既能摸到田螺,又不怕割傷。

另外,農村老話說的好"欺山莫欺水,水裡有乾坤",去河裡或者池塘摸田螺,水域不明或者深水區不要去,以免有溺水的風險。

總結:撿田螺有豐收的喜悅,摸田螺有過程的快樂,但五一這個小長假,田裡的田螺沒得撿,乾淨的池塘不一定遇的上,還是建議大家另作打算,五一摸田螺,有些不靠譜。


農人解說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今天上午我剛買了1斤田螺回家裡品嚐,13元一斤,在農村的集市上有很多人在賣,他們多半都是老人,沒事的時候就會去河裡捕捉田螺,回到家裡需要進行處理,將田螺的外殼處理掉,將肉挑出來,這樣才能拿到集市上賣,過程比較繁瑣,賺的就是辛苦錢。


一般在天熱的時候,田螺就會爬出來,在這個時候總有很多人會捕捉上一些田螺,這樣就可以變成一種美味,比起魚兒來說要好吃多了。將其和韭菜進行爆炒,吃起來更有色香味,吃了之後就會頗為喜愛。 田螺在農村的水塘裡到處都是,反而在農田裡卻很少會出現,因為農田裡都是農藥和化肥,在這樣的水域中,蝸牛很難能夠生存下去,不像在小的時候,農藥化肥的使用度不高,那個時候蝸牛、泥鰍、黃鱔都可以摸到。

不過如今的農村水塘被汙染的很嚴重,蝸牛對水質的要求比較高,在這樣的水域下很難能夠生存。我們這邊都是在灌溉的河水旁邊捕捉蝸牛,此時很多人都會拿著一個網子,看到蝸牛就撈,在河岸兩邊非常多,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撈上一桶,也有一些專業摸蝸牛的人,他們用的是大網,一次就可以撈到很多斤。 在摸田螺的時候沒有什麼技巧,只要能夠看到田螺就行,畢竟它的行動緩慢,很難會逃跑。

在天熱的時候摸田螺是最好的,此時的田螺都會出來,其他的時間捕捉的很少。摸回家裡後,進行處理一番,就可以品嚐美味了。


惠農圈


摸田螺確實要有技巧

小時候在老家,春末夏初水溫上升到15℃以上時,田螺從越冬的孔穴中爬出,在水底攝食生長。



稻田裡犁好田,幾場大雨過後田裡蓄滿了水(摸田螺最好是多人結伴同行,注意看護好小孩。)

我們一般會選擇中午,氣溫高的時候,拿著個小紅桶到田裡面去摸撿田螺。

首先是找水比較清澈的靠近田邊的位置,圍著田四周轉一圈,腳站在田邊直接撿看得見的田螺。四周撿完後,再下水分區域用手慢慢的在泥面上輕輕的向四周摸去有東西碰到手了,就拿出來看下是不是田螺。這時要注意看下是不是好的田螺,空的、太小的就沒必要放桶裡了

《摸田螺的次數多了,從手感重量就能判斷》

每次摸完手夠得著的區域,腳步不要邁得太遠,以免有漏手之螺😃

我們老家,喜歡吃抽田螺。就是選不大不小中樣子的田螺,用乾淨的水養兩天、每天多換幾次水讓田螺把吃進的髒東西吐出來,也可以放點土茶油這樣吐的快些

乾淨後再把田螺屁股剪掉,洗淨、放水煮熟後,放辣椒爆炒。

書讀得少,個人見解!

歡迎大家指教!


神農鄉野農家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我最有發言權。

我從七歲的時候就會摸田螺了,首先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論是下田摸田螺,還是下河摸田螺。動作要輕,摸的時候一定要慢一點,這是為了防止水會渾。因為水渾了就看不見田螺了,摸起來就比較困難。

二,摸田螺的時候一定要從下游往上游摸,這樣的話,往上游摸水一直都很清的,能一眼就看到田螺。看到田螺的時候,輕輕的慢慢的把田螺撿起來。

三,裝田螺的器物一定要放在自己摸田螺的身後,因為這樣不會把上游的水弄渾。摸起來就比較簡單輕鬆。

回答了這個問題,讓我忍不住就想現在立刻去帶著孩子們摸田螺,回憶童年的時光。這個五一就帶著孩子們去摸田螺了。

我是凡人小夥,這是我的回答,喜歡我的回答請點個關注哦。


凡人小夥


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河南鄉下人,可能有些地域差異田螺得生存環境不一樣,這個問題我就以我得地理位置來回答(如果不對請勿抬槓)

咱們說的田螺一般是分兩種,一種是小一點的,一種是大一點的。

大田螺一般生長在池塘或者水不流通時間比較長的地方,如果是為了體驗可以去這種地方找一下,比較不衛生,如果是為了食用不建議去捉,因為有些福壽螺(自行百度這個危害)跟這個長得很像,所以不建議生手去捉。

小田螺比較好找也比較衛生,一般只要是活水得地方都有,而且生活的水質也比較清澈,所以也比較容易捉一點。但是由於現在這類田螺比較受吃貨歡迎,導致有很多人為了補貼家用去捕捉,所以現在應該也不是太多了(我們這邊是這樣得)

提前祝大家五一玩的開心,如果喜歡的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發關於農村的視頻。


鄉村人小李


帶個桶,到河塘或者小溝邊都是可以的,一般水清澈的地方可以直接看到田螺,一般的田螺都是食指一節長度那麼大,在水裡會動,就是活的,可以帶走,有的比較輕的,就是空殼子沒用,就不用帶走了,活的田螺的殼子上會有一層綠色的青苔,回去之後可以用刷子刷一下,剛抓的田螺不可以直接食用,需要提前放在清水裡讓它吐吐泥沙,吐個一至兩天,就可以換水了,然後把田螺的屁股剪掉,再用刷子清洗一下表面,之後放入蔥薑蒜爆香,再放入豆瓣醬紅辣椒皮,爆炒,這樣一道美味的爆炒田螺就出來啦。


小輝哥CATE


小時候去小河邊小溝裡摸田螺,這邊叫,蝸牛,

水清,一眼看到底,記得有一次摸田螺,中午,那年10歲,剛下水摸一會,我喊,姐,姐,摸個大的,用雙手捧上來,一大盤蛇,嚇的我,鬼哭狼嚎往岸上爬,腿嚇軟了,爬不動了,從那後,再也不下水了,現在哪哪都汙染,水也不清了,變成臭水溝!😃😃🌹🌹🌻🌚🌚🌚





秀穎194208685


在泥裡的田螺,泥面都有個透氣孔的。

在田裡抓田,腳下觸碰到像石頭的東西,很有可能是田螺。

在我家附近就有個100多畝田螺養殖場





勸服幾小輩


摸田螺沒技巧,有眼長手就行。池塘邊上靠水處密得眼暈,大小成堆。隨便劃拉,農村人不吃嫌髒田螺殼子裡淨是小米粒,硌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