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要整死薩達姆?

新青年必讀


薩達姆的死,可以看做是海灣戰爭的正式終結,兩代布什總統接力,把薩達姆挨著虐了2遍。

第一次,老布什放過了薩達姆。

薑還是老的辣,老布什看問題比較全面,通過海灣戰爭這一仗,已經收穫了大多數國家的讚美和支持,美國的國際聲望和形象達到了高峰,戰爭的費用大多數都由盟國承擔了,美國花費不過190億美元,科威特、沙特、日本等盟國支付了剩下的770億美元,薩達姆的軍隊已經被趕出了了科威特,老布什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沒必要再冒著風險進入伊拉克境內橫添是非。

考慮到美軍進入伊拉克境內會遇到的激烈反抗的可能性,也考慮到伊拉克在戰爭中損失這麼慘重,只要在伊拉克境內搞點事情,讓伊拉克的反對派團結起來,薩達姆政權必然輕易倒臺。

於是,雖然拉姆斯菲爾德等軍隊右翼勢力強烈反對,老布什還是下令美軍在伊拉克科威特邊境就此打住,然後就宣佈勝利,回家慶祝去了。

但是後來的事實表明,薩達姆的基礎還是比較穩固的,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還不成氣候,壓根就沒整出什麼大動作,這讓美國人大失所望。

隨後,蘇聯解體了,東歐、巴爾幹繼續劇烈動盪,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國人的傳統重心畢竟在歐亞大陸兩端,中東的事情就暫時放一放了,也沒工夫去搞薩達姆。

此後,薩達姆就成了一個“怨婦”兼“演員”,他統治下的伊拉克,因為入侵科威特而備受國際制裁,民不聊生,他對美國是恨之入骨,恨美國斷送了他的“統一”夢想,恨美國人給伊拉克帶來了災難。

他在伊拉克天天罵美國、罵布什,也罵小布什為“毒蛇的兒子”,罵那些吃裡扒外的叛徒,據說,伊拉克著名的拉希德酒店還鋪上“罪犯”老布什的馬賽克畫像,讓住客經過大堂的時候踩踏。

1993年4月,當老布什訪問科威特時,兩國情報部門破獲了一起企圖炸死老布什的汽車炸彈陰謀,而嫌疑人交代說正是受到了“來自巴格達”的最高指示。

當老布什競選連任失敗後,薩達姆興奮地在巴格達舉行大型慶祝活動,聲稱“罪犯”得到了人民的審判。

至於對美國主導的武器核查行動,薩達姆也是百般的不配合,繼續各種怒罵美國。美國人要忙別的事情,也就沒搭理他。

但是到了911實踐之後,美國的國策轉向“全球反恐戰爭”,阿富汗成為第一個被美國盯上的目標,2001年秋天後,薩達姆就預感到大事不妙。

此時已經來不及了。

老布什是政治家,小布什只能算是一個偏任性的政客。

你敢殺我爹,看我弄不死你。

作為優秀的政治家老布什的兒子,小布什在這方面是一個優秀的兒子,把老子未竟的事業給接著幹下去了。

小布什接手的美國,正是21世紀初,四常的實力加起來也遠沒有美國的一半,美國可謂傲世全球無敵手,1990年代的麻煩事也基本上解決了,南聯盟也炸完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美國人要和薩達姆算總賬了。

當阿富汗的戰事穩定之後,美國人就開始找伊拉克人的麻煩了。

美國人要求薩達姆在一個月內證明自己已經銷燬了所有的大殺器,伊拉克人加班加點忙了一個月,做了一份很詳盡的報告給美國政府。

面對伊拉克人遞上來的報告,小布什政府輕飄飄地說了句: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美國人要求美國主導的武器核查人員進駐伊拉克,薩達姆同意了。

面對老美提出的每一個苛刻條件,薩達姆全都順從地接受了。

其實,美國人要找的只是一個開戰理由。

最後,美國人只能死盯著“大殺器”問題不放。

最後,2003年3月17日,小布什要求薩達姆父子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否則就入侵伊拉克。

當然了,薩達姆父子沒有離開,48小時後,早已經在邊境整裝待發的20萬英美聯軍即可攻入了伊拉克。

半個多月後,美國全面控制了伊拉克局勢,到了12月,薩達姆被捕,在歷經了2年多的審判後,於2006年12月最後一天,被絞刑處死。

當然,伊拉克戰爭,美國人破壞了一箇舊秩序,卻無法建立一個有效的新秩序,伊拉克從此陷入了無止盡的教派、民族衝突之中,庫爾德、什葉派、遜尼派三方力量內鬥不斷,內耗大大地弱化了伊拉克的國力。

當然,這也是美國人所需要看到的,伊拉克再也不可能威脅到美國在中東的戰略佈局。

如果薩達姆當年在海灣戰爭之後,低調一些,態度誠懇一些,不去那麼得罪美國。興許,還能做到2011年。


雲中史記


伊拉克在薩達姆的領導下襬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諸如教育、醫療等還實行全免,對於這樣一位“明君”,美國為何要將其整死呢?

很多人說薩達姆是暴君,是獨裁者,美國是“替天行道”,如是而已。事實果真如此嗎?

薩達姆通過卓有成效的治國理政,將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變成了中東強國,並且因其個人獨特的行事風格,在中東伊斯蘭世界威風凜凜。

美國對波斯灣石油覬覦良久,一直找不到藉口加以控制,如今伊拉克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有必要去試探一下。何況薩達姆對美國越發不聽話,如果任其做大,將來盟友以色列勢必遭殃,又要淪落四處流浪的地步。

在兩伊戰爭期間,美國沒有生出憐憫之心去幫助伊朗,無非是德黑蘭與其關係不和;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 美國終於原形畢露,以捍衛科威特主權為幌子,將伊拉克軍隊驅逐出境。

老布什為什麼沒有跟蹤追擊,順便將伊拉克一鍋端呢?顯然,那時強大的蘇聯還在,“有賊心沒賊膽”,不便將薩達姆推翻。

但是,多年後,小布什看到,伊拉克開始逐漸復甦,有可能繼續成為中東強國,對該地區的盟友構成威脅,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力已難與前蘇聯相提並論,並且薩達姆一以貫之地對美國持藐視態度,於是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糾合北約盟友將巴格達炸得粉身碎骨,寸草不生,還活捉了薩達姆,將其施以絞刑。

美國這樣做,無非是以正視聽,以儆效尤,看誰還敢在美國面前稱王稱霸,尤其是警告伊朗,因為德黑蘭曾扣押美國52名人質,這是華盛頓莫大的恥辱。

美國以為採取殘忍手段將薩達姆整死,就能令伊朗、敘利亞等國膽戰心驚嗎?非也,是英雄者永遠無懼於惡霸的欺凌,反而更加堅韌不拔、無所畏懼,氣勢如虹。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很久以前,薩達姆剛上任時,伊拉克就像美國的小兄弟,在美國這個世界警察的“支持下”,薩達姆向隔壁的伊朗舉起了“大刀”。

十年後,美國發動海灣戰爭,開始收拾“躁動”的伊拉克。又過了十多年,美國再次下手了,這一次美國不僅要打垮伊拉克,更要整死薩達姆。

為什麼會這樣?美國為什麼總是不放過薩達姆?

伊拉克影響美國的利益

美國第一次打伊拉克,純粹是出於利益。

沒錯,美國曾經支持伊拉克,因為伊朗對於美國從來都是“剛”,當伊拉克和隔壁兄弟伊朗幹架時,美國很高興,這樣的小弟必須支持。

但是,伊朗太難打了,伊拉克根本打不下來,但伊拉克的錢卻沒少花,關鍵是對外欠了很多借款。科威特就是那個借錢給伊拉克打仗的人。算著欠科威特的幾百億美元,看著富得流油的科威特,薩達姆心動了。

心動不如行動,薩達姆動手了,命令自己的部隊全面侵佔科威特。薩達姆哪裡來的自信?當然是那“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虛名讓其膨脹,還有與蘇聯老大哥的關係不錯,關鍵是,曾經也是美國的小兄弟。

但薩達姆搞錯了一件事,美國老大哥支持你是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你侵佔了科威特,成了海灣媲美於沙特的超級產油大國了,議價能力大幅度提高,控制石油的能力顯著增強,這怎麼能行?這嚴重影響美國的利益。

那蘇聯老大哥為什麼不說句“公道話”呢?當時的蘇聯老大哥面臨解體,自身難保,哪有時間管伊拉克和美國的事。

就這樣,1991年初,美國打著“行俠仗義,打抱不平”的藉口,在海灣狠狠收拾了伊拉克。伊拉克不得已退出了科威特,國民總值大幅倒退,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從此,美國成了薩達姆和伊拉克的“頭號敵人”。

海灣戰爭後,美國加強了和海灣國家的軍事合作和經濟合作,當然這個合作不包括和伊拉克的合作。對於海灣戰爭,薩達姆是帶著仇恨的,與美進行各方面的合作完全辦不到。1996年,美國和英國對伊拉克進行了為期四天的空襲,旨在“教育教育”伊拉克,希望他們不要搞對立,而要搞合作。

這無疑再次增加了薩達姆和伊拉克人民對美英的仇恨。薩達姆就這樣繼續“剛”著,而美國想著如何再次收拾伊拉克。

進入新世紀,伊拉克竟然開始在石油交易中,不用美元,而是用歐元代替,這讓美國極其不爽,因為這讓其利益大受影響。美國多年的觀察發現,只要薩達姆是伊拉克總統,那麼就對美國的利益有害無益,而薩達姆一次次競選連任,靠選舉選下去是不太可能了。在美國人看來,除了讓薩達姆消失,美國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伊拉克影響美國的經濟利益,這是美國要讓薩達姆消失的原因之一。

薩達姆的存在對美國的安全有影響

薩達姆不親美,反倒很排斥美國,這讓美國大痛快。世人看見了薩達姆的“剛”,而美國看到了薩達姆存在後的安全隱患。

曾經何時,世界範圍內有薩達姆在研製生化武器或核武器的傳言,這讓美國非常“恐懼”。伊拉克有沒有在研製超常規武器,這事當時不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伊拉克一旦研製成功,那麼美國再想收拾那就難於登天,薩達姆絕對有“放超常規武器”的膽量。

除了擔心薩達姆研製超常規武器外,“911”對美國刺激非常之大,一個本拉登就給美國造就了那麼大的災難,如果是實力遠遠超過本拉登的薩達姆,進行各種私下的恐怖活動,那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麻煩呢?美國人很憂慮,“911”的發生到底有沒有薩達姆在後面的支持呢?

美國人帶著各種擔心,讓薩達姆就此進入了影響美國安全的重要人物庫。薩達姆是要收拾的,美國在尋找切入點,最後美國選擇了“伊拉克研製生化武器”這個切入點。

薩達姆本來就沒有做那樣的事情,所以對於聯合國的調查,薩達姆配合度很是不夠。由於查證困難,小布什直接讓薩達姆交出生化武器。但本來就沒有,如何上交?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美國難道真的要查有沒有生化武器嗎?當然不是,他們是要薩達姆政府垮臺,他們是要薩達姆去閻王殿報道。

所以,美國等不及了,堅持選擇開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美國如願了,薩達姆被抓(兩年後被殺),政府垮臺,安全隱患解除。同時,美國又不開心,因為戰後調查很久,沒有發現任何生化武器。而且戰後的伊拉克非常難以管理,不少美國大兵死在了戰後的伊拉克。

有調查小組的專家說:如果再給半年時間,一定能有一個完整的結果,就可以證明伊拉克的清白,戰爭就不會發生了。這個專家天真了,美國要的是報告嗎?不是,美國要的是薩達姆死去,政府垮臺,美國要的是得到更多的利益,減少更多的安全隱患。

薩達姆必須離開這個世界,這是美國自我保護的安全策略。

小布什對薩達姆有仇恨

按理來說,小布什和薩達姆沒有過多交集,不應該有仇恨。但是,小布什他爹老布什,和薩達姆是有樑子的。

海灣戰爭,美國贏了,但是薩達姆還是總統,而老布什卻下臺了。因此,老布什在公開場合聲稱:“贏了戰爭,我失業了,但薩達姆繼續著總統生涯。”

其實,這沒什麼,老布什年齡大了,而年輕的克林頓卻激情四射,對於搞活經濟很有一套,這是美國人民地選擇,和薩達姆實在沒有什麼關係,也沒有什麼不公平。

但是,老布什對薩達姆卻非常仇恨,不知道這仇恨來自哪裡,畢竟他是戰爭的勝利者。

海灣戰爭12年後,老布什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道:“我不輕易恨一個人,但我恨薩達姆,他是一個言而無信、內心殘忍的人,我對他除了恨,再也沒有什麼了。”看得出來,薩達姆傷了老布什的心。

可是,本來就是對手,薩達姆對老布什“言而有信”的意義在哪裡?

也許可能,老布什對薩達姆的評價和1993年那次伊拉克訪問有關,當時老布什以平民身份訪問伊拉克,但是出現了汽車炸彈,如果不是美國情報部門消息靈通,如果不是美國同行的安保人員機靈,老布什可能就喋血伊拉克街頭了。事後得知,此事確實是伊拉克情報部門所為,而且經過了薩達姆地認可。

因此,小布什在有一次公開場合說道:“他(薩達姆)對我們美國的仇恨很大,還試圖刺殺我老爸.....”

這些都說明,小布什打伊拉克,除了國家主義,也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要為老爹復仇。

在美國看來,薩達姆是必須要死的,因為薩達姆對美國經濟利益有影響,也對美國安全有影響,除此之外,“小布什想復仇薩達姆”也算一個小原因。


藍風破曉


要整死薩達姆的不是美國,是伊拉克人民!薩達姆的一生充滿著罪惡,判處他死刑完全符合伊拉克民眾的意願。

發動侵略



薩達姆統治下的伊拉克同伊朗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耗盡了伊拉克的國庫,欠下了阿拉伯國家大筆債務,其中科威特就欠了140億美元,為逃避債務,薩達姆直接發動侵略,把科威特納入伊拉克的第19個省,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恢復了科威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一個侵略者竟然被許多當作英雄,真是咄咄怪事!

薩達姆對伊拉克民眾採取暴力和政治高壓統治,犯下了無數令人髮指的罪行,伊拉克戰爭結束後,僅發現的“萬人坑”就有 十幾個,許多人都是被集體屠殺,有的甚至是遭到活埋。在薩達姆製造的無數慘案中,就有杜賈爾村慘案,這起慘案成為了他被判處死刑的關鍵證據。

杜賈爾村慘案

1982年7月8日,薩達姆前往巴格達以北約90公里的杜賈爾村,拜會當地的部族長老,而這裡是什葉派達瓦黨的大本營。當薩達姆的車隊駛進杜賈爾村時,埋伏在棗椰林中的達瓦黨槍手向車隊開火,薩達姆的保鏢隨後還擊,伊拉克軍隊出動武裝直升機和步兵團將薩達姆救出。

為報復什葉派達瓦黨,在薩達姆的命令下,秘密警察包圍了這座村莊,將所有房屋夷為平地,143名村民被殺害,1500名村民被關進監獄,許多人受到酷刑折磨,在獄中死去。

接受審判



2005年10月19日,伊拉克特別法庭正式開庭審判薩達姆。經過一審、二審、三審,在多名杜賈爾村慘案的證人出庭作證,以及法庭出具的關於對當年薩達姆下令處決杜賈爾村村民的簽字的刑事鑑定報告後,薩達姆承認,在杜賈爾村事件後,他親自下令對村民進行報復,並表示,如果自己被判死刑,希望是槍決,而不是被絞死。最終,法庭以謀殺和反人類罪判處薩達姆絞刑。

2006年12月30日。薩達姆在巴格達被絞死,結束了這個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暴君之一的一生。


國際時政觀察


薩達姆1979年一2003年,擔任伊拉克總統,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藉口,於2003年3月20日公然入侵伊拉克,進而逮捕薩達姆,還假惺惺地搞所謂的審判,最終薩達姆命喪絞刑架。


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查無實證,所謂暗中支持恐怖主義,伊拉克和拉登更無關聯,憑著這些子虛烏有的罪名攻打伊拉克,其目的只有一個,摧毀伊拉克的現有政權,殺死薩達姆。

難道薩達姆就值美國花1.7萬億美元的戰爭經費,近萬名美軍士兵的性命去交換嗎?你如果站在美國當權者的立場去想問題,他們一定經過測算認為是值得的,薩達姆必定是觸動了美國的核心利益,不然美國是不會如此興師動眾的。這個核心利益就是石油和美元掛鉤的石油美元政策,那麼我接下來說說這個政策的由來。


二戰後,美國建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簡單說就是各國貨幣鎖定美元,美元鎖定黃金,美元和黃金掛鉤,所以稱美元為美金。美國每發行一萬美元,必須要有一萬美元的黃金儲備,這樣美國就不能濫印貨幣。後來,美國捲入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花費巨大,於是想暫時多印些鈔票來彌補財政赤字,法國怕錢被打水漂,開始用美元回購黃金,各國紛紛仿效,美國支持不住了,於1971年8月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

美元的突然剎車,暫時還無一種貨幣能取代美元的地位,這給了美國一個緩衝期,美國於1973年通過和第一大產油國沙特談判,以軍火輸出,武力保護為代價,換得石油用美元為唯一的結算方式,繼而又迫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接受這種方式,這就是石油美元政策的由來。

薩達姆恰恰就是挑戰了這個政策,無異動了美國的奶酪,什麼獨裁啊,殘殺平民啦,關美國什麼事?不觸動核心利益,美國是絕不會大動干戈的。自海灣戰爭後,伊拉克財政吃緊,再加上西方的制裁,靠石油經濟支撐的伊拉克,急需開闢多路銷售渠道,這就必須打破以美元為唯一結算的方式。薩達姆在會上提出後,有關部門開始緊鑼密鼓地實施,一旦伊拉克這種方式全面鋪開,必定會造成“多米諾骨牌”的連鎖效應,美國的石油美元政策將會崩塌,大國的經濟地位將會不保,所以,美國必須將伊拉克的政策扼殺在萌芽狀態,必須將薩達姆整死以絕後患,不要說花費1.7萬億,就是3.4萬億,甚至更多,美國也會覺的值的。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2006年11月5日,薩達姆被判絞刑,罪名是謀殺和反人類罪。12月30日執行絞刑,梟雄薩達姆的一生到此結束。

在執行死刑之前,薩達姆呼籲伊拉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反抗美侵略者。

那麼美國為什麼非要置薩達姆於死地?

美國當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直接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就是怕俄羅斯一票否決,聲稱伊拉克藏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但是知道整個伊拉克戰爭結束,美國也沒能找出這些武器,換句話說,這其實就是美國的一個藉口。

(伊拉克戰爭)

美國執意要殺薩達姆,簡單來說就是為了推翻薩達姆政權,因為薩達姆領導下的政權,直接威脅到了美國的利益。

當時薩達姆帶領伊拉克過著富足的日子,伊拉克的石油儲存量僅次於沙特,薩達姆還在國內實行免費看病、免費教育,因此薩達姆在伊拉克的威望是極大的。

正因為薩達姆的威望高,在伊拉克影響力太大,再加上薩達姆曾經說過“用歐元和由黃金支持的“非洲單一貨幣”來替代美元,用於石油買賣和對外貿易”。

(薩達姆)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成了伊拉克戰爭的導火線,因為這句話直接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所以美國智能先下手為強,將薩達姆政權推翻。

另外薩達姆一生都和美國作對,對於一個不聽話的人,還經常和自己唱反調的人,除了讓他閉嘴還能做什麼?要讓他永遠閉嘴,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這個人永遠消失在地球上。

如果不涉及美國的利益,誰願意大動干戈?發動戰爭,美國人也不傻,要知道一場戰爭下來是需要花費大量金錢的。

(戰爭消耗資金)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美國要殺薩達姆的理由:

1、美國要殺薩達姆的第一個理由是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是這個在打完伊拉克後,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沒找到。

2、斬草除根。薩達姆在伊拉克統治幾十年,其家族下屬那是盤根錯節,其勢力很大。因此,薩達姆如果不死,那麼對於美國來說不會放心,因為薩達姆可能死灰復燃。

3、為了選舉。美國總統都有以戰爭為自己提升支持率,拉票的習慣。而在2006年年底,即將到來的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因此,當時的小布什將殺掉薩達姆作為自己重要的政績,以提升自己的支持率。


美國下定決心除去薩達姆的原因有兩點:其一、薩達姆挑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石油);其二,薩達姆挑戰美國的美元經濟系統。美國推翻薩達姆的理由是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薩達姆在美國的扶持下接管了伊拉克的最高權力,併成為美國在中東的代言人。實力的膨脹使得薩達姆以阿拉伯世界領袖自居,並開始對美國的命令陽奉陰違,最終公開反對美國。1980年,薩達姆發動了兩伊戰爭,意圖吞併伊朗,雙方持續了八年的戰爭。

此戰使得伊拉克經濟受到重創,且有報告顯示伊拉克在庫爾德城鎮哈拉卜沙發動化學武器襲擊,造成1.5萬名平民傷亡。

兩伊戰爭後, 薩達姆不顧美國的反對,為了控制石油的出口價而入侵科威特。

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價格,從而振興伊拉克的經濟,不過石油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資源,控價權一直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因此美國發動了“沙漠風暴”行動,率領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軍事進攻,同時對伊拉克進行了經濟制裁,迫於美國的強大武力,薩達姆下令軍隊退回伊拉克,不再入侵科威特。

2002年歐元正式成歐盟加盟國的結算貨幣,2003年薩達姆宣佈伊拉克的石油採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不再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薩達姆挑戰美元貨幣體系的行為受到美國的嚴厲打擊,美國立即以薩達姆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包庇縱容恐怖份子為由出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而薩達姆也被美軍判以絞刑處死。

全球貿易以美元為結算貨幣是美國剝削世界財富的重要手段,日本發展經濟的成果就被美國收割了。美軍佔領伊拉克後,立即將石油的結算貨幣改為美元,以前38美元一桶,戰後則改成149美元一桶,全球都會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埋單了。

有國際輿論分析認為,美國和伊拉克再次爆發直接戰爭最可能的原因是巴格達拒絕讓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進行檢查。因為在他們撤出伊拉克的4年裡巴格達完全可能重建並恢復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努力。美國堅信這期間伊拉克發展了很多武器,至少是強化了生化武器,甚至有可能達到了接近製造核武器的階段。

美國認定由於是否允許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及巴格達即使同意核查其過程也會一波三折、且核查可能最終難有明確結果等原因,因而薩達姆政權已經對鄰國和世界構成了威脅,除推翻它之外不可能阻止其發展核武器的決心。

因此可以說美國對伊拉克的態度已遠不是按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恢復武器核查的問題,而純粹是要將薩達姆總統趕下臺了。

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對其它國家無端猜測、懷疑,甚至作出類似指責、恫嚇的現象並不少見,其所依據的情報出現失誤也並不罕見。不過美國這次咬住伊拉克不放,一定要推翻薩達姆政權,似乎也抓住了伊拉克的把柄。

自“沙漠之狐”軍事行動1年後,安理會於1999年12月17日通過了1284號決議,可以無條件檢查伊拉克境內任何可疑的地點。正是有了這個“尚方寶劍”,華盛頓才會如此“咄咄逼人”,安南秘書長也只能“照章辦事”,而伊拉克也就不得不“委曲求全”了。

據分析在是否允許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重返伊拉克問題上巴格達舉棋不定、反反覆覆,且左右為難,原因之一在於:倘若答允核查,巴格達也許永遠無法讓美國等滿意;但如拒絕,對它的國際制裁就難有解除的可能。

雖然伊拉克近年一直在努力改善與阿拉伯國家間的關係,並在阿盟內部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當年犯下的“一念之差”使它到現在還在為之付出代價,真可謂遺害無窮。


YLQQ1892771


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處死薩達姆是為了美國在伊拉克的石油利益,美國控制了海灣地區的石油,就控制了全球的經濟命脈,薩達姆的強勢政權威脅到了美國的石油利益。美國不推翻薩達姆政權,就有對海灣石油失去管控的風險。

美國不願意看到海灣國家出現一個強勢的獨裁政權,強勢獨裁政權意味著是反美政權,是背離美國的石油利益的,薩達姆統治伊拉克時,就有擺脫石油美元的想法,薩達姆提議海灣石油用黃金交易,繞開美元,這是薩達姆對美國石油美元霸權的公然挑釁。

如果薩達姆的提議被海灣國家接受,那美國的石油美元霸權就會坍塌,美國在海灣石油的利益就化為泡影,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是箭在弦上,刻不容緩了。

如果伊拉克再出現一個薩達姆似的獨裁政權,美國還會推翻他,美國不會容許海灣國家出現一個強大政權,混亂動盪的海灣石油國家,才是美國最好控制的。

美國在海灣國家不能守住石油美元霸主地位,美國經濟就會崩潰,石油美元是美國在海灣國家的核心利益,美國會不惜用武力守護石油美元霸主地位。


松間山水畫


美國要整死薩達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哪些原因呢?聽我慢慢向各位讀者朋友們敘述一下。


薩達姆上臺後,不滿足於伊拉克現有的國內資源,覺得伊拉克還需要不斷壯大。於是在1990年發動對科威特的戰爭,想把科威特佔領。科威特有哪些地方吸引著薩達姆呢?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940億桶,約為世界總儲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可見小小的科威特的石油含量如此之高,怎能不吸引薩達姆的眼球。再加上科威特就在伊拉克腳下,一個活生生的“肥魚”就在薩達姆眼前不要白不要。但是你要知道,美國和科威特的關係,美國的石油除了向沙特,阿聯酉,卡塔爾進口外,最主要的還是科威特,而且科威特幾乎成了美國的原油供給機器。所以薩達姆對科威特下手,無疑是動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因為一旦伊拉克打下科威特,美國在中東的石油控制權將減少不小的份額。所以1991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拉克發起襲擊,即海灣戰爭。


薩達姆經歷海灣戰爭後,自然看清了美國的面孔,於是他試圖取消美元在伊拉克的結算手段,進一步動了美元的霸權地位,這在美國看來是非常不能容忍的事。一旦伊拉克取消美元結算石油的話,中東一些國家會紛紛效仿,到時候美元就很難控制石油輸出權了。面對美國的警告,薩達姆依然我行我素,絲毫不把美國的警告放在眼裡。薩達姆一生很少出國進行外交活動,唯一一次還是訪問蘇聯,可見薩達姆上臺後和蘇聯關係是不錯的,而且當時伊拉克的許多武器都是從蘇聯進口,直到薩達姆生命終結前還和俄羅斯有著密切的軍火交易。所以,薩達姆一方面試圖撼動美元地位,一方面和蘇聯及以後的俄羅斯關係或許親近,所以到了1991年,也就是蘇聯解體的節骨眼上對伊拉克發動戰爭,想打擊一下薩達姆的囂張氣焰。但是,美國在打擊伊拉克過程中,薩達姆不斷號召伊拉克人民頑強抵抗,導致美國在伊拉克損傷不少,面對這樣一個刺頭美國怎麼不會想方設法弄死他?


再加上當時薩達姆阻礙了美國所謂的“民主”宣揚的進程,並且薩達姆在美國政權眼裡就是一個十足的獨裁者。當阿拉伯國家紛紛效仿美國實行民主改革的時候,唯獨伊拉克堅決不改革,並且伊拉克權力集中在薩達姆一人手裡,不僅如此,就像前面說到,薩達姆不斷煽動伊拉克人民的反美情緒,在國際上薩達姆不斷的發出反美言論,還抨擊美國的霸權主義,這在美國看來是不可原諒的,畢竟在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民主建程在伊拉克這邊栽跟頭,這無疑是在打美國的臉。美國豈能忍受薩達姆的反美反民主的言行呢?所以,在美國民主宣揚道路上,薩達姆是個十惡不赦的阻擾者,美國自然不會放過他,所以美國要想方設法整死他。

綜上所述,薩達姆阻礙了美國所謂的民主宣揚,侵犯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撼動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肯定要整死他。並且實踐證明,美國在後續處死薩達姆的時候也是非常殘忍的,並且在薩達姆死後還不斷的搜查他的財產,想沒收薩達姆的財產收歸到美國手裡。


談笑觀察室


薩達姆是美國一手培養起來的政治強人,軍事獨裁者!但是薩達姆以伊拉克利益為重,在實力強勁後開始反對美國,所以美國就要弄死薩達姆。美國下定決心除去薩達姆的原因有兩點:其一、薩達姆挑戰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石油);其二,薩達姆挑戰美國的美元經濟系統。美國推翻薩達姆的理由是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薩達姆在美國的扶持下接管了伊拉克的最高權力,併成為美國在中東的代言人。實力的膨脹使得薩達姆以阿拉伯世界領袖自居,並開始對美國的命令陽奉陰違,最終公開反對美國。1980年,薩達姆發動了兩伊戰爭,意圖吞併伊朗,雙方持續了八年的戰爭。此戰使得伊拉克經濟受到重創,且有報告顯示伊拉克在庫爾德城鎮哈拉卜沙發動化學武器襲擊,造成1.5萬名平民傷亡。

兩伊戰爭後, 薩達姆不顧美國的反對,為了控制石油的出口價而入侵科威特。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價格,從而振興伊拉克的經濟,不過石油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資源,控價權一直都在美國的掌握之中。因此美國發動了“沙漠風暴”行動,率領多國部隊對伊拉克進行了軍事進攻,同時對伊拉克進行了經濟制裁,迫於美國的強大武力,薩達姆下令軍隊退回伊拉克,不再入侵科威特。

2002年歐元正式成歐盟加盟國的結算貨幣,2003年薩達姆宣佈伊拉克的石油採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不再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薩達姆挑戰美元貨幣體系的行為受到美國的嚴厲打擊,美國立即以薩達姆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包庇縱容恐怖份子為由出兵推翻了薩達姆政權,而薩達姆也被美軍判以絞刑處死。全球貿易以美元為結算貨幣是美國剝削世界財富的重要手段,日本發展經濟的成果就被美國收割了。美軍佔領伊拉克後,立即將石油的結算貨幣改為美元,以前38美元一桶,戰後則改成149美元一桶,全球都會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埋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