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引进活力资源 才聚川滇明珠

2019年3月,临近“兵荒马乱”的毕业季,大部分大学生都在奔波于各类面试,但是对于四川农业大学研三学生高山燕却显得格外轻松,因为去年年底校招时会东县抛来了“橄榄枝”。

高山燕是土生土长的会东县新街镇人,从2016年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到与会东县农牧局签订工作协议,她求学中的很多时光都和农业、牧业紧密相关。


会东:引进活力资源 才聚川滇明珠

会东县2018年教育人才招引才


会东:引进活力资源 才聚川滇明珠

会东县青年人才之家


会东县推行“15448”战略以来,产业强县战略备受瞩目。其中,以会东黑山羊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让高山燕激动不已,与她所学习研究的专业相得益彰:“我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会东读的,对会东很有感情。另外就是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见乡亲们一年辛苦到头,但是收入微薄,所以我挺想用专业知识去帮他们。”

不为工作着落发愁的高山燕并没有高枕无忧,她每天一丝不苟做着入职准备工作:学习办公软件、进一步研究会东黑山羊资料、学习如何更有效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会东的发展趋势让我觉得家乡会更好,同时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谈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高山燕充满希望,“周围的同学很多找工作都是看待遇,会东的人才待遇的提高,让我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近年来,会东采取全员跟踪管理服务会东籍大学生,实施“才栖会东”引才计划,像高山燕这样的应届优秀引进青年人才,在会东县不在少数。除了引进人才,会东还通过柔性引才作为突破高层次人才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咨询、项目合作、交流挂职等方式引进人才。

“我是从成都来这里挂职的,野租那边也在搞旅游项目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事情也比较多,所以一天忙得很!”负责“会东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的邓昂对预约时间他的姗姗来迟表示了歉意,同时详细介绍了会东县农旅投的工作。

邓昂对来会东挂职特别满意:“会东目前开展的文旅项目特别的多,我和我的同事每天都很充实。”

在会东取得“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称号、成功创建“野租泉民俗生态度假区”“老君峰景区”“姜州花湖旅游景区”等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的同时,邓昂在2018年全县旅游发展的显著成绩里,感觉自己的青春找到了用武之地。


会东:引进活力资源 才聚川滇明珠

千名英才·智汇凉山引才行动


会东:引进活力资源 才聚川滇明珠

青年人才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


会东:引进活力资源 才聚川滇明珠

卫计人才招引会


如今,在会东这片土地上,不管是通过学校引才还是柔性引才,来到这里的干部群众都在一心一意地用着自己的特长,凝心聚力地谋着发展。

会东县地处大凉山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肩负脱贫奔康、水电移民、转型发展等时代重任,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相较大城市对优秀人才的吸附效应,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人才引不进、培育慢、用不好、留不住、成长难等共性问题,在会东尤为突出。

为解决人才引进问题,会东县不断探索求新。迄今为止,会东县赴外招才引智7批次,引进人才189人;柔性引进2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3个高层次科研团队。大量人才开始向边远民族地区聚集,持续壮大了会东县人才队伍。

值得关注的是,会东县还专门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配套制定《十条措施兑付办法》《急需紧缺人才专业需求目录》等14个量体裁衣式的地方政策,细化引进人才政策,对引进人才给予最高40万元的安家补助和12 万元的购房补贴,构建以一次性安家费、人才购房补贴、能力素质提升、定期表扬激励、家庭团聚工程为框架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全员跟踪管理服务会东籍大学生,实施“才栖会东”引才计划,积极参与“千名英才·智汇凉山”行动,让优秀人才在会东找到事业的起点,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梦想。

在脱贫攻坚、全面达成小康的重要阶段,人才是第一位的发展要素。过去,许多会东青年人才喜欢留在大都市,而如今会东县人才引进等地方政策的研究落实,让越来越多的本地籍人才和外地人才找到了归属感,“才栖会东”的洼地效应正在形成。(王德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