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法家認為人性本惡。誰的說法更有道理?

嶺南人士葉生


儒家性善論是從宋朝以後開始大面積傳播的,典型代表就是《三字經》了,所謂“人之初性本善”嘛!

但是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是兩末之異,都有弊端的。

極端的性善論,造成的就是仁義道德說教氾濫,法治廢馳。極端的性惡論,也會使社會的管理失去人性化,另一方面,西方人鼓吹人都有原罪,認為遭受上帝的懲罰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讓你接受現實(悲慘世界裡的現實)不要反抗,這些思想都隱藏著政治目的。

那麼中國法家有性惡論一說嗎?絕對沒有。如果哪位老師認為有的,請拿出證據來,現在信息時代,檢索資料很容易,只要拿出證據不怕沒人信服。不過我這裡說的證據是中國先秦法家經典。

中國道家、名家、法家是中國古典政治學的主幹,政治說白了就是如何管理人的學問,那麼這幾家學派(都是從西周王官之學[道家前身]一脈相傳而來的)自然對人的性質研究的最透徹的,簡單來說,中國法家先賢不是講性惡論,而是講人情論!從具體的言論上來講,就是講人是趨利避害的,這一特點在先秦法家經典中隨處可見,舉個小例子,商君書裡面說“天下不安無君而樂勝其法”就是說天下的人都不願意沒有君王(政府),希望胡作非為的人有法律約束他們,但是輪到自己又都希望自己超越這些限制。其實這種心理我們隨處可見!這就是人情、人性。法治要保證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這必然會與部分人的利益相矛盾,而這部分人往往正是有權力的人,甚至就是執法者,這就是法治最難以施行的原因。


大秦魂的微博



這個提問犯了常識性錯誤。

儒家認為人性相近。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惡論、董子的性未善論,都符合儒家性相近的思想。

孟荀董三子對人性的觀點雖然不一致。卻都是主張通過教育,使人去惡從善。都是100%的精華。

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孔子提出的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西方法治思想的奠基人孟德斯鳩領先了1800年。孟子的性善論,為孔子疑罪從無的法治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


法家認為人性本惡。韓非子稱:群臣皆有陽虎之心,隨時準備謀反。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因為群臣和妻兒皆是國君的死敵。君主必須牢牢鉗制刑罰——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便是法家思想的完美實踐。韓非子謂之:刑不避大夫,近愛必誅。

韓非子的性惡論,為法家寧枉勿縱、夷族連坐。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張提供了理論依據。

法家的性惡論是100%的糟粕。法家更是法治的頭號死敵。


楊朱學派


引經據典 高談闊論。

善惡自有公論

把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是時代造就了聖人。

說:一萬年太久 只爭朝夕。也對

人之初 性本善 也對

人性本自私 也對

勝者為王 敗者為寇 也對

歷史是真正的老師。也對

別說的那麼高尚和狹隘。都對的。

就是一句話頂一萬句的理論。人生光陰都是幾十年 不虛度,不光廢。認真過好每一天。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走彎路 少走彎路。不坑人騙人 好時代認真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就是最大的善。善待自己 善待父母 善待子女 善待每一個有緣人 懲治惡人 排斥那些個負能量的東西 認真過好每一天。這些就夠人累的了 。哈哈哈!不知所言。


素琴金經齋


儒家講性本善,法家講性本惡,都是片面的說法。人的本性是人慾望的外在表現,無所謂善惡。人的慾望就是人的需求,包括食慾、性慾、財產欲、權力慾等(需求的層次論)。長期以來被人們貶低的財、色等慾望,實際上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表現。追求財產是生存需求的表現,追求色是繁延後代求發展的表現。男人喜色最初的本能是找一塊最好的土地播下種子,女人喜色最初的本能是找一個最好的種子生下自己的後代。這既符合人性,又符合天理。天理是:物竟天擇、優勝劣汰(進化論)。所以古聖賢講: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但是我們必定是生活在人類社會中,既要激勵人們成為優秀者,更要保護弱者。所以要講究道德,講究行善,防止惡行氾濫。儒家從鼓勵人講道德的角度,說人之初性本善,法家從防止人行惡的角度,說人之初性本惡。


南邊來的大叔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想必這句話大家不陌生吧?沒錯,就是出自王陽明心學,總結的很到位,用在你的這個問題上也是恰到好處!

我們的心體無善無惡,之所以會有善念和惡念是源自於我們的心念,我們由教育而知善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才是萬物遵循的正道!

其實,無論是老莊還是孔孟,無論是王陽明還是曾國藩,亦或是釋迦牟尼等等。這些古哲聖人都在強調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明心見性、內聖外王、返璞歸真。仔細研讀這些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學說你就會發現,大道同源、至真至簡,其歸根究底講的就是一個話題,只是講話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再糾結於人性是善還是惡,他們隨心所欲不逾矩,他們功成身退為無為,他們隨順自然性圓融。不刻意作惡、不刻意為善,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一切不過是自然而然。


奉天法古


先明確一點,這裡的性,不是性別的性,而是人的道德意義上的性,即一般所說的人性。

儒家說人本性善。

法家說人本性惡。

這兩種說法都是片面的。正確說法應該是,有的人的本性是善的,也有的人的本性是惡的。

這似乎是唯心論的先驗論。

從表面上看來,人在從孃胎出生的時候,是沒有善惡之性的,是O性的。

但是從人的基因遺傳方面說,人在出生的時又是有善惡之性的。因為成人有善人和惡人,其基因肯定會遺傳給下一代。從這一點上說,人之初是有善惡之別的。

但人的先天的基因因素不是決定的因素。人性的決定因素是後天因素。善人的孩子長大後也可能成為惡人。惡人的孩子長大後也可能成為善人。無數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說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都是片面的,無所謂誰更正確一些。

歡迎點評。


WM曉奇


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以法治國的人,“管仲學派”兼重法教的法治思想成為先秦法家學派的最高成就。在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大力發展下,遂成為“法家”學派。法家的政治口號是“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家強調依法治國,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麼道德的標準可言,需“以刑去刑”。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仁治”。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由於儒家相信“人格”至“善”,故“為政在人”。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時下,兩種學說正廣泛應用於社會各個階層,“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漁丈人2


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法家認為人性本惡,善惡之分乃二次元思維方式,二次元思維方式的人只適合於“做事”,沒有做局的能力。“人性居於善惡之間”,有的人生下來,你不管怎麼教育他都好不了。有的人生下來,他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心慈仁德出汙泥而不染,所以儒家和法家之說皆為錯誤之觀點。《周易》的觀點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有好人也就有壞人,有人善良就有人邪惡。不要過分的迷信儒家思想,也不要迷信法家思想,儒家和法家思想都算不上哲學理論,哲學觀就是共識觀,既然達不成共識,那麼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皆達不到哲學的高度。《周易》理論為哲學大道,在這一點上“古今中外”都可以達成共識,不以易理為依據發表的認識,可以講都需要探討,只要你是反《周易》觀點的理論,絕對不會正確到哪裡去。








楓林橋1


我最欣賞當代哲學家黎鳴先生的學說:人性本自私!

自私既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它離惡很近,離善很遠。所以,一個人作惡很容易,行善很難。

從哲學的角度談人性,自私並不是非道德的,罪惡的。相反,它是一個人生存的源動力,是社會發展的微弱的火種。自私,只有到了排外的、一元化的、以傷害他人為代價滿足自己私慾的行為模式下才是罪惡的。而那些圍繞著多元化、多贏的基於自私產生的行為模式則是智慧的,有利於多人的。

正因為人性自私,作為一個人是自私的,一個家庭、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都是自私的,都有他們自己的利益。凡事以無私心雜念,只想奉獻,不想索取為名的都是欺世盜名之徒。如同一個生意人常說這生意我不賺錢一樣。

正因為人性是自私的,古今中外那些歷史上鬥私批修的行為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對於自私不可以鯀治水的方式處處堵截,而應以禹的方式予以引導才會成功。


知冷知熱暖通設計師


我就是一個塵世間的俗人,沒那麼多高大上的理論,就這個問題的孰是孰非,用幾句粗話就可以解釋。

人之初,性本善或惡,我以為是三種人。本性,善人,惡人。舉例說明。

一個飢餓的人看到一堆食物在眼前。不加思索的就把它吃了。剩下的食物馬上就變壞。怎麼辦?

1 找個舒服的地方睡覺。人的‘本性’。

2 拿去分給其他飢餓的人。視為‘善人’。

3 往上扔兩把沙子,在從上頭拉一泡屎。不讓別人吃。‘大惡’之人。

其實,人的善惡完全靠後天的教育和所處的社會環境。在‘我為人人’的環境下生活。大多從善。在‘人人為我’下生活,惡人居多。但本性就是一張白紙。看你怎麼寫了。

個人淺見,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