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經濟學中尋找人類解放的真實路徑——讀邵然博士的《〈資本論〉與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丨專題

在政治经济学中寻找人类解放的真实路径——读邵然博士的《〈资本论〉与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丨专题

羅榮星 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馬克思的整個思想的意旨就是在於實現人類解放,那麼到底人類解放要怎麼實現呢? 在邵然博士的《與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這本書裡,邵然博士認為要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一書中去尋找。 邵然博士圍繞這一觀點,先從《資本論》和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的關係和現實道路的“出發點”、“主線”和“歸宿”三個點出發,用必然性論證了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和《資本論》的關係。

一、《資本論》:馬克思追求人類解放的說明書

邵然博士認為,《資本論》是幫助人們理解並追求人類解放道路的指南針。首先,《資本論》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批判就是揭示了資本主義光鮮表象下骯髒內在;其次《資本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揭示了政治經濟學的不徹底性,澄清了資本的真實本質。 在《資本論》的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人們才能把對現實世界的批判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才能探索這個被顛倒了的世界的本質。

二、現實道路的出發點:商品的內在矛盾

商品作為《資本論》一書的發端,構成了解放道路的必然環節。 作者認為只站在哲學的立場上去理解商品必然是不全面的,而要沉到商品本身上去,就必須回到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對商品的研究上去。而要研究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就必然逃不開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理論。 亞當·斯密討論商品是從分工開始的,在斯密看來,資本主義的社會分工之所以能實現,是因為人性中固有的交換的傾向造成的。 所以,存在於交換領域中的一系列“物”或物品直接看成是“商品”,並把商品看作是資本主義社會分工裡最為密切的關聯。 但是斯密卻在商品的二重性上出現了模糊的認識。斯密之所以會犯這個錯誤,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價值和使用價值是商品的天然屬性。 雖然斯密的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斯密的理論對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馬克思把大衛·李嘉圖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頂峰”,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裡,李嘉圖明確了商品的價值和交換標準尺度的關係。 馬克思高度讚揚李嘉圖的這一理論,認為這一理論在作為科學的政治經濟學上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為古典政治經濟學做出來巨大的科學功績。因為這麼一來,研究商品價值學說的視角就被引入商品生產領域之中,這樣就必然會引出對生產商品的價值主體的確認, 即是誰或者是什麼創造了商品的價值。 但是李嘉圖的學說也並不是沒有缺陷的,李嘉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家,所以他不可能意識到資本自身的矛盾,這就是李嘉圖理論最大的缺陷。那麼,馬克思在吸收了上述二人的理論的基礎上,又做了哪些創新呢?邵然博士認為馬克思對商品性質的認識有了質的跨越,是出於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商品,而已經不僅僅是“物”。作者認為馬克思從商品出發,進而引申到商品概念的道德維度的批判,從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商品拜物教,從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矛盾的根結所在,這就為馬克思人類解放思想的實現指明瞭道路。

三、現實道路的主線:從資本運動的邏輯到人類解放的邏輯

作者首先引用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評價,馬克思一生的功績可以概括為“兩大發現”,而“剩餘價值論”的發現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有著直接的影響。作者認為正是“剩餘價值理論”的發現,從而使馬克思看穿了社會發展的規律,使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一覽無遺”。作者認為馬克思對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的尋求,首先是馬克思通過發現剩餘價值理論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本性、探索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矛盾來說明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被共產主義所替代;另一方面,馬克思揭示了要想實現人類解放不能僅僅依賴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毀滅,更要廣大受壓迫的無產階級意識到革命的必要性、認識到自身的現實處境、認識到人的解放必須要使人自身參與到鬥爭中去自覺地參與到社會革命中去,革命是實現解放的最重要的手段。前一個方面指明瞭人類解放運動的道路,後一方面構成了資本運動的內在邏輯,而二者的辯證統一則表明了《資本論》幫助人們理解人類解放道路主線的說明書。

四、現實道路的歸宿:《資本論》對共產主義的開顯

作者認為正如美國新馬克思主義代表人物大衛·哈維所說的那樣,《資本論》的目的是 “將激進的政治研究,從他所認為的一種相當淺薄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轉變為一種科學共產主義。 ” 作者還認為,《資本論》是最高目的的共產主義的展示,必然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共產主義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在資本主義內在矛盾中產生的; 二是必然環節是一個“歸宿”,但是並不是“終結”。共產主義是資本主義自我否定的結果,它一直是一個歷史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的形態、一直是人類解放不斷實現的過程,所以共產主義也不應該是一個靜止的結果,它應該是一個不斷否定的過程。作者認為,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共產主義社會有著詳盡的描述都是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的基礎上產生的。 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反教條的,所以他的學說也不是靜止的,所以我們後人在理解馬克思學說的過程中,應該把握一個原則—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種結論。

邵然博士的《〈資本論〉與人類解放的現實道路》運用了黑格爾式的思考方式,對角度地分析了《資本論》裡馬克思人類解放路徑的思考。作者沒有從龐大的解放理論入手,而是真正實現了“把自由沉入內容”—從《資本論》入手。這本書邏輯緊密、深入淺出,為讀者打開了一方新的思考的世界。

歡迎訂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期刊認定A類

解疑釋惑·切磋交流·探索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