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在《亮劍》這部電視劇中,李雲龍在抗日戰爭時期,因為防區位置的關係,和老戰友丁偉孔捷組成了晉西北赫赫有名的 “鐵三角”。抗日戰爭結束之後,三個人又同時被安排到軍事學院學習,雖然鬧出了不少笑話,但最後還是順利畢業了。尤其是三人提出的軍事見解,都對日後新中國的軍事發展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其實從全劇來看,李雲龍因為有主角光環,所以說三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觀眾的目光幾乎都聚焦在李雲龍身上。但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雖然同樣都是老戰友,李雲龍在這其中是比較強勢的一個,經常欺負孔捷,但是對於丁偉卻相對來說要客氣許多,這是為什麼呢?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首先分析一下孔捷和丁偉兩個人的性格,李雲龍最常喊孔捷的名字就是孔二愣子,為什麼會這麼喊呢?因為孔捷的性格比較愣。雖然和李雲龍丁偉一樣從紅軍時期一路摸爬滾打過來的,但是比起李雲龍粗中有細的性格,孔捷實在是愣。

當初獨立團在楊村被山本一木的特工隊偷襲之後,被副總指揮在指揮部大罵發麵團,這要是李雲龍的話可能就認了,畢竟是自己打了敗仗,但是孔捷卻不服氣,雖然沒有明著來,但是給了來接替他位子的李雲龍不少臉色。李雲龍可是上級領導派下來的,孔捷這麼做不就是在打領導的臉嗎?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上級為了給孔捷一個教訓,就把他降為了馬伕,讓他去旅部餵馬。是李雲龍死皮賴臉的向上級要求,讓孔捷留下來當副團長,戴罪立功。孔捷知道之後,不僅沒有好好做工作,反而提著大刀就去找李雲龍,要砍掉自己的兩根手指給李雲龍,就當是還了他這個恩情。後來是李雲龍好說歹說才沒有動手,這不就是說明孔捷的性格愣嗎?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而反觀丁偉,他是屬於看破不說破的性格,知道進退,而且敢作敢為,這種性格屬於大智慧。雖然孔捷也是敢作敢為,但是總給人一重莽撞的感覺。丁偉第一次出現是在去延安學習的路上,遭到了偽軍的追擊。當時偽軍通過丁偉身上背的公文包認定他是個大官,就沒有直接朝丁偉開槍。而丁偉也知道他們是想拿自己回去邀功領賞,所以才有恃無恐。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之後八路軍總部的通訊員來了,丁偉跟自己的警衛員嘀咕說肯定是去延安的計劃取消了,而且還是出大事了。果然之後接到的命令就是取消去延安的計劃,並且去新一團接替李雲龍的工作。上級雖然說派丁偉去是因為他和李雲龍是老戰友,但就算是普通的老戰友也很難降住李雲龍。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而丁偉見了李雲龍之後,三言兩語的安慰,再加上送了李雲龍一個騎兵營,這讓李雲龍心裡安慰不少。比起孔捷給自己甩臉子,李雲龍自然是會對丁偉客氣一點。其實丁偉也是個不吃虧的主,幫李雲龍打完縣城之後,三人聚在一起喝酒,丁偉讓李雲龍給自己報銷損失,說了一大串之後,孔捷給來了一句:給我照這個也來一份就行。這是丁偉都算計好了孔捷撿現成的。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最後就是當時上級老總對兩個人的態度不一樣,李雲龍被降職之後又到獨立團的時候,孔捷話裡夾槍帶棒的說:戰場抗命多大的事,要是擱我孔捷身上,早就送軍法處了,結果到了李雲龍這裡,什麼事沒有還是個團長。而當時丁偉到指揮部報到的時候,老總說只有他能攔得住別人,別人攔不住他。雖然說當時孔捷說的是氣話,但是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兩人在上級領導眼裡是不一樣的。

同樣是老戰友,為何李雲龍只敢欺負孔捷,卻不敢動丁偉分毫

對於李雲龍的這兩位老戰友,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