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虧損12年?京東不是上市公司嗎?為什麼沒有ST?

Ma44043151


京東物流的連續12年的虧損是在於京東自建物流提現,所有的倉儲地皮都是自己花錢買的!這都屬於硬性投資!短暫看的話是一項虧損業務但是長遠來看如果網路基礎設施得到完善所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雖然目前阿里組建了菜鳥聯盟整合了整個國內的快遞行業,但是怎麼能更好的把控這些企業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後續有多少未知數還是不清楚的,但是如果京東的網路組建成功效果是可預見性的,這種虧損是短暫的,當然最近劉強東的發文也是發現了內部的一些問題所以改善。至於京東為什麼沒有TS和京東的股權關係以及經營模式等有很大的關係。


默默聽風者


最近,劉強東再次被各路媒體所關注,除了之前性侵索賠官司纏身之外。有人就提出,京東已連續虧損12年。因為,早在2016年的時候,蘇寧老闆張近東曾經懟過京東,稱其是一家從未盈利過的公司。但實際上,京東在接下來的2017財年終於還是盈利了,結束了此前京東連續虧損13年的歷史。不過,好景不長,2018年京東又出現了鉅虧。

由鑑於此,劉強東曾發一封內部郵件,解釋了為何給物流員工們取消底薪。在郵件裡,劉強東這樣說:“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這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這還不包括內部京東零售的內部訂單,也就是說,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如果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

現在有網友提問,京東連年虧損為啥卻沒有ST?京東也沒被破產?事實上,京東是作為中概股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而納斯達克市場沒有ST制度,ST制度只有A股所獨有。

而京東雖然連年虧損,但是他的現金流十分健康,所以即使虧損也不可怕,只要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撐下去就可以了。而作為京東的幕後投資人來說,雖然京東物流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但京東在電商領域可以與阿里分庭抗禮,所以背後的投資人很難放棄對京東的支持。

可能投資者要問,京東為啥虧損得這麼厲害?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京東把大批的資金投向了其他領域,包括物流倉儲系統、包括智能機器人,京東金融等多個領域。為的是通過京東物流智能化來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本來劉強東去美國,本意是宣傳其無人倉庫,來獲得美國投資者資金上的支持,獲得更多的融資。沒料到京東又出現了一系列負面事件,這就致融資沒到位。無奈之下,投資還得繼續,京東對物流的投資繼續增加,而京東在物流的訂單量,並沒有同步增長。所以,大量的對外投資,卻又沒有及時取得同等的投資回報,京東不連續虧損才是怪事。

再者,儘管京東出現了鉅額的虧損,年年不盈利,但是劉強東本人的獎金是越拿越多。據悉,劉強東本人還領了一筆多達36.7億的獎金。

最後,京東商城還對消費者做出大量的讓利,雖然提升了京東商城的營收,但也犧牲了京東物流的利潤。京東,前臺電商,後臺搞配送,實際上是拆開的,近幾年京東商城擴張很快,是電商業務犧牲物流業務獲得的。京東配送費大約6元一筆,但是京東的商城有個成為PLUS會員,獲得京東配送抵用券。實質上,就是京東商城的營收是建立在物流虧損的基礎之上的。

京東為啥會連續虧損12年?這主要是劉強東把大量的資金投向了其他領域,而這些領域又無法給主業帶來利潤支持,再加上劉強東本人每年獎金都要拿上幾十個億,企業不虧損才是怪事情。當然,京東物流的虧損既有外面業務競爭激烈的影響,更有京東商城擴大營收是犧牲了物流利潤的基礎獲得的。未來京東物流除了通過智能化來降低成本外,還要開僻更多的物流業務來分流巨大的成本,要知道成本不降低,京東物流難以扭虧為盈。


不執著財經


簡單的說京東是美國上市公司,似乎太不負責任了,我們還是細緻來說一說京東物流的虧損問題。

京東,前臺電商,後臺配送,實際上是拆開的,近幾年京東擴張很快,是前臺業務犧牲後臺業務獲得的。京東配送費大約6元一筆,但是京東有個PLUS會員,獲得了大量的京東配送抵用券,我們不是內部審計人員,不知道這裡面是不是按照市場價格在京東電商和物流之間結算,但是PLUS的一次性支付應該無法覆蓋那些抵用券的發放。

根據京東給出的數據,2018年物流不包括內部訂單虧損23個億,包括內部訂單虧損28個億。以下是京東近五年的業績。

詭異的是,在2017年,京東物流曾實現盈利,雖然盈利十分短暫,但實際上是在盈利的。那麼2018年為什麼又重新回到了虧損,而且一虧就這麼多,大致上虧損來源於以下方面:

1、補貼。我們前面說了PLUS的補貼,實際上PLUS的增長,提升了京東營收,同時也犧牲了京東物流的利潤。當然,京東商城對於京東物流利潤的佔用註定不止如此,其中存在很多的無法探測的補貼。所以實質上,很大程度上京東商城的營收是物流虧損在支持。

2、投入。劉強東去美國,本意是宣傳其無人倉庫,來獲得美國投資人的支持,為了獲得更多的融資。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京東產生了一些負面。這些負面導致了融資沒到位。然而人工智能化的牛已經吹出去了,對於物流的投入只增不減。而京東物流的訂單量,沒有出現爆發式,或者同步的增長。

如何提升京東物流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是提升京東物流的使用效率,訂單多的同時要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自動化智能化,本身就是為了降低成本。然而現在看,京東物流智能化距離降低成本還有很大的距離。另一方面京東需要開闢更多的物流業務來分流。


凱恩斯


1、京東到底有沒有盈利過?

首先糾正題主一下,作為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京東在2017年財年是盈利的,根據京東的財報:整個2017財年,京東淨營收為人民幣3623億元(約合557億美元),同比增長40.3%。淨利潤為人民幣1.168億元(約合1800萬美元)。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為人民幣50億元(約合8億美元)。所以說2017年,上市公司京東就已經實現了盈利,而此前京東曾經連續虧損13年。當然,過去的2018年,京東又虧損了。

2、為何最近又提到"連續虧損12年“?

2016年的時候,蘇寧老闆張近東曾經懟過京東,稱其是一家從未盈利過的公司,彼時京東連續12年虧損。最近媒體又提到連續虧損12年的說法,其實是來自前幾天劉強東的一封內部郵件。前不久,劉強東發了一封內部郵件,解釋了為何給物流的員工們取消底薪。在郵件裡,劉強東這樣說的:”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這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這還不包括內部結算盈餘(京東零售的內部訂單),也就是說,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如果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這就是京東又一次虧損12年說法的來源。

3、為什麼連年虧損卻沒有被st?京東也沒有破產?

其實答案非常簡單,因為納斯達克沒有st制度啊,st制度是我們大A股獨有的。而京東雖然連年虧損,但是它的現金流是非常健康的,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張表格:

這就是現金流的魅力,如果現金流不充足,即使盈利也很危險。有了現金流,即使虧損也不可怕。過去這些年裡,其實有不少投資者甚至是經濟學家深入分析過京東的經營模式,認為每年虧損幾億到十幾億,很快要撐不下去了。事實上,通過對京東的現金流分析,如果他的銷售收入持續擴大,如年收入3600億(每月300億),全年虧損100億,延期付款一個月,那麼,300-100=200,年底他手裡的錢反而多出200億的現金,可見,如果京東不是大幅虧損的話,完全可以堅持下去。另外還有一點,京東在電商領域完全可以和老大阿里分庭抗禮,所以投資人是很難放棄對京東的支持的。

4、京東這樣的情況其實很正常

大家都知道亞馬遜,亞馬遜連續虧損20年,可是一點都不耽誤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京東之所以虧損厲害,是因為京東把大批的資金投向了其他領域,包括物流倉儲系統、包括智能機器人,京東金融等多個領域,甚至劉強東本人還領取了一筆多達36.7億的獎金,京東還對消費者做出了大量的讓利,比如和品牌廠商一起低價促銷等等,這些都構成了京東的虧損。



遁逃者


ST的意思即為特別處理。該項政策主要針對的對象是A股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後,被ST給投資者一個風險警示。當A股上市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淨利潤為負值時,就會被ST。

雖然京東已經連續虧損12年了,但是京東並不是在A股上市的,而是在美國上市的,所以這項中國特有的規定沒辦法適用在京東身上。


其實A股市場與美國股票市場存在著很大的差異,A股市場對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有著一定的要求,所以一些初創企業開拓市場時難免因為需要擴大市場而出現虧損,但是這些企業未來可能發展良好,但是無法從銀行融到資,同時也無法在A股上市,所以有許多企業跑到香港或者美國上市,因為香港與美國實行的是註冊制度,只審核上市公司的公佈資料的真實性,而對公司的盈利水平不做要求,所以阿里巴巴、京東這些企業都跑到境外去上市了。

同時境外可以實行AB股模式,就是一部分股票的投票權力是另外一部分的n倍,這樣企業的初創者就可以在引入投資者後保證自身的決策權力。


我們可以看到京東雖然連續虧損多年,但是京東的營業收入卻是連續上漲的。目前京東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倉儲和自有物流,如果京東合理的把握好這兩點,扭虧為盈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2012財年-2018財年京東營收情況圖


與財為伴


眼下,電商企業要想真正獲得盈利,難度確實很大,不僅京東,亞馬遜同樣如此,且虧損的時間比京東還要長七、八年。

而面對虧損,電商企業仍然能夠活下去,最根本的是資本的大量介入以及上市等平臺支撐,能夠用概念獲得大規模的資金支持。

京東也不例外,也是在這樣的格局下生存的。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如果一直給持虧損,顯然是不符合經營者要求的,也是不符合投資者希望的。所以,劉強東要自己拿過去的“12年虧損”說事,目的就是鼓勵員工,目的就是一定要走盈利之路。

也正因為如此,就給了外界連續這麼多年虧損,為什麼不ST的錯覺。殊不知,京東是在美國上市的,不是A股。因此,在A股市場,是看不到京東的,也就談不上ST的問題。但是,京東是中國企業,其經營狀況如何,還是要關注的。至少,不能連續虧損。2017年,京東盈利能力有所好轉,有了很低的利潤。期待京東能夠越來越好,盈利能力越來越強。


譚浩俊


縱觀京東的發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沒有創新,所有的運作都是跟隨模仿。劉強東倒有一個創新,就是碰瓷炒作。也就是說,別人靠創新取勝,他靠僱傭水軍炒作打天下,他的炒作創歷史之最,能炒的都炒了好幾遍,天下無敵。但悲催的是,美國鍍金之行,本應該也是一個極好的炒作項目,卻因為狂妄自大性侵女生而把自己給炒胡了,囚衣照將伴隨他的餘生。

其實炒作就像謊言一樣,一個謊言需要更多的謊言來掩蓋。事實證明劉強東過往的炒作都是謊言,這就註定京東不會長,除非劉強東離開。


rym616


ST是中國獨有的股票上市制度,對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特別處理,名字前面加ST。京東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那裡沒有ST制度。


金融大玩家


東哥說的是京東物流而不是京東公司虧損,他的意思京東融的資部分拿來補貼京東物流了,京東商城如日中天何來虧損?


金不換zj


京東物流虧損,京東商城沒有!st中國股市獨有,京東是美國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