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豬怕壯!“絆”出來的機器貓,遭遇眾多版本之爭

《機器貓》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動畫之一,給各國的孩子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片中的藍胖子總是能掏出各種新奇的道具來幫助康夫,並且帶著康夫穿梭時空,解決各種各樣問題的同時也鬧了不少笑話。

《機器貓》的原作者藤子不二雄,其實是兩位漫畫家—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合用的筆名。因為對繪畫的共同愛好走到了一起,開啟了漫畫生涯。

之後,二人在職業生涯中形成了不同的風格。1987年,通過友好協商解除了合作關係。安孫子素雄選用了“藤子不二雄A”這個筆名,藤本弘則選用“藤子·F·不二雄”這一筆名。

人怕出名豬怕壯!“絆”出來的機器貓,遭遇眾多版本之爭

哆啦A夢

1969年12月,藤子·F·不二雄正在為雜誌社趕稿。直到交稿前一晚還是毫無頭緒,不知不覺中竟然睡著了。當他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一早,慌亂中被女兒的不倒翁絆倒。看到圓滾滾的不倒翁,又想起之前闖進家裡的野貓,機器貓的形象一下子就蹦到他的面前。

1973年,動畫版的機器貓誕生了。由於收視率較低,動畫製作公司倒閉,原本52集的動畫僅僅播了26集就突然結束了。這個最早的《機器貓》版本,現在幾乎找不到了。

1979年,新一版的《機器貓》動畫與世人見面。此時,《機器貓》漫畫的連載已經近10年,銷量達到了1500萬冊,動畫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機器貓》一經播出,便掀起了一番收視狂潮,人見人愛的藍胖子更加深入人心。

人怕出名豬怕壯!“絆”出來的機器貓,遭遇眾多版本之爭

哆啦A夢

看到1979版《機器貓》的熱播場景後,緊接著又推出了《康夫的恐龍》動畫電影,並且取得了鉅額票房。之後,每年3月都會推出《機器貓》動畫電影,票房依舊會取得不俗的成績。

2005年,《機器貓》更換了配音團隊,並且採用了全新的製作技術。兩個版本的《機器貓》共播出了2000多集,電影上映了近40部。

《機器貓》最早是通過漫畫的形式進入國內,當年國內還沒有版權意識,各種盜版出版物滿足了人們對新興文化的嚮往。

人怕出名豬怕壯!“絆”出來的機器貓,遭遇眾多版本之爭

哆啦A夢為主題的地鐵車廂

1991年由廣東臺譯製的《機器貓》在雲貴衛星頻道以《叮噹》這一譯名播出。而在此時,央視版《機器貓》也在熱播,並且二者的播出時間幾乎相同。一時間,“大寶—康夫”“叮噹—阿蒙”把很多人搞混,但這並不影響藍胖子在國內的受歡迎程度。

1992年,香港衛星電視中文臺開始播放另一個版本《叮噹》,由於受到播出限制,內地觀眾看的並不多,所以並沒有形成大的影響力。此時,多個版本的收視之爭,笑到最後的還是央視版《機器貓》。

人怕出名豬怕壯!“絆”出來的機器貓,遭遇眾多版本之爭

哆啦A夢

由於太受歡迎,各個版本擾亂著市場。從最早發行漫畫的人民美術出版社,到廣東版《叮噹》,再到央視版《機器貓》以及其它盜版出版物,版本之爭一直困擾著愛好者。

2004年,漫畫版權所有者日本小學館正式發佈了機器貓的官方命名—“哆啦A夢”,結束了10多年的版本之爭,對長遠的發展將會起到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